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25-2026)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期刊浏览
2009年 第4期
      [特稿]
    1. [发展战略]
  •   文章基于对国家战略格局的分析,论述了南京在统筹南北、联动中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并通过重力模型、可达性分析以及辅助交通流、信息流分析等定量方法,划分了南京进行区域协作联动的三个圈层:战略联盟圈、协作联动圈、紧密型都市圈,明确了不同圈层进行区域联动的战略重点。文章最后指出,南京实施区域协作战略的目标是“引领中西部、竞合长三角”,在实现自身发展提升的同时,加快带领中西部地区接轨长三角与国际经济体系的步伐。
    1. [珠三角区域规划]
  •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 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正面临着跨界冲突及区域协调的严峻挑战,区域发展的种种重大问题、冲突和矛盾在“行政区- 跨界冲突- 区域协调”这一主题下交织与渗透,使跨界冲突的稳定、协调与创新机制变得极为重要。隐性跨界冲突作为一种特殊的跨界冲突,存在着制度冲突、文化冲突和社会排斥三种类型。隐性跨界冲突及其协调中始终贯穿着市场、政府和文化三股力量,相互耦合,共同构成隐性跨界冲突的协调机制。
  •   随着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三大都市圈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由于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大都市圈经济发展依然存在某些瓶颈问题。文章就我国大都市圈发展阶段、特点、瓶颈与发展趋势等问题作出初步的判断和分析。
    1. [经济]
  •   全球化和信息化推动劳动力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并趋向于在大都市区聚集。外来劳动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同时也加剧了都市的社会极化现象。文章以上海为例,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外来劳动力与上海大都市发展的关系,认为外来劳动力改善了上海人口年龄结构,提供了多样化的人力资本,促进了上海经济发展和大都市区的社会多元化。同时,上海经济结构转型也将为外来劳动力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使传统外来劳动力面临转型。因此,应加强上海外来人口迁移政策研究,协调外来劳动力和上海大都市互动发展。关键词:
  •   南京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和沿海具有重要影响大城市,在目前发展基础上,提供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和多样性的环境来吸引创意人才、创意阶层和创意产业,积极构建城市实现内生增长的核心价值,促进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产业结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对创意城市基本理论的剖析,构建一个“战略——机制——产业”的三层次分析框架,分析南京发展创意城市的现状,并提出了制定创意城市发展战略纲要、优化完善六个基本机制、强化四项产业管理政策等措施。
  •   为了解决机动化带来的停车问题,在我国推动停车产业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以目前的情况看,广州市公共停车场兴建速度较慢。究其原因是政府优惠政策不到位。本文阐述国内外公共停车政策研究与发展状况,以及公共停车场项目投资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行优惠政策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一些促进停车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1. [规划]
  •   文章分析了赣榆县的空间利用特征,找出空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空间发展的趋势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区域空间分类指导、城镇空间集聚发展、产业空间协调对接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空间发展战略措施。
  •   以南京市金陵监狱地区为例,以GIS 分析技术为手段,选取影响该地区土地开发和城乡建设的高程、坡度、坡向、洪水、地质、水域、植被七个因子作为衡量指标,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土地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将该地区划分为规划调控区、引导开发区和严格保护区,制定了相应的土地开发策略,对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建设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   以宁波梁祝文化产业园概念规划为例,具体探讨了文化要素在旅游规划和开发中的运用问题,提出要深入挖掘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将文化融入到旅游区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活动策划的全过程,并形成文化产业链,使文化成为贯穿整个旅游活动的内在灵魂。
    1. [保护与更新]
  •   江南水乡传统民居的灰空间形式多样,不光从物理上满足了人的身体舒适,还从人文上增加了人的心理愉悦感和地域认同感,展现出丰富的生态美,对建设生态化的建筑与城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管理]
  •   行政区划调整是影响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与快速的城市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所引致的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以利于行政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区域竞争力。行政区划的调整,对我国城市化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随着区域协调制度的建立、地方政府分权制度的完善,我国的行政区划调整将逐步减少,代之以相关的社会、经济、法律手段。
期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