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聚焦]
- · 北京开展整体“安全奥运”的建议——写在北京申奥成功4周年的思考 [金磊]
本文从城市现代化的国际背景及安全态势入手,结合北京城市的灾害背景,系统研究并提出了2008年“安全奥运”建设应强调全过程、全寿命周期的控制对策,并解析了“安全奥运”的风险、工程、管理与文化的四大基本思路。
- []
- · 打造广州“总部经济” [唐洁 张景东]
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是实现区域经济强劲增长和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引擎”。在广州打造总部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对广州发展总部经济进行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 · 文化遗产上的“没文化”之举——仅通过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书法地景”这一窗口看城市造景之谬误 [王学理]
大雁塔属于“国保单位”,慈恩寺也是隋唐以来的文物遗存。这样一个中外享名的遗址周围被辟为游乐场所,使得大雁塔、慈恩寺这一世界级的文化文物景点,被淹没在人造景观的海洋之中。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占地广阔、体量宏大,设计呆板、工程粗糙、缺乏重心。文章除重申报纸上曾指出过的多处书写唐诗的错误外,重点对“书法地景”作了批评,把祖国的书法艺术放在地上任游人踩踏,既不严肃,又易造成误导,表现了设计者文化素养的缺乏。
- [争鸣之声]
- · 文化遗产上的“没文化”之举——仅通过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书法地景”这一窗口看城市造景之谬误 [王学理]
大雁塔属于“国保单位”,慈恩寺也是隋唐以来的文物遗存。这样一个中外享名的遗址周围被辟为游乐场所,使得大雁塔、慈恩寺这一世界级的文化文物景点,被淹没在人造景观的海洋之中。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占地广阔、体量宏大,设计呆板、工程粗糙、缺乏重心。文章除重申报纸上曾指出过的多处书写唐诗的错误外,重点对“书法地景”作了批评,把祖国的书法艺术放在地上任游人踩踏,既不严肃,又易造成误导,表现了设计者文化素养的缺乏。
- [城市无障碍建设]
- · 谈城市无障碍设施的建设 [朱光远]
无障碍设施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生活的重要设施。完善的城市无障碍设施能够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本文回顾了我国无障碍设施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当前建设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对我国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几点建议。
- · 探索适宜老年人居住的“新”里弄住宅 [武云霞]
本文从老年居住建筑在市中心区与市郊发展的对比入手,通过对上海市老年人住宅需求现状的分析,指出改造传统的里弄住宅以适应老人居住是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并从4个方面探讨了改造过程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 [城市规划]
- · 应对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南京入城道路交通疏解规划研究 [赵晶夫]
2003年初,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将现在四车道扩建为八车道。沪宁高速公路的扩建给南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再发展机遇,但也给南京的入城城市道路交通疏解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应对沪宁高速公路扩建,提出了南京入城道路交通疏解规划方案,供有关部门在科学决策时参考。
- · 城市规划的源起——从18世纪到19世纪 [曹康]
本文探讨了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源头,从18世纪的启蒙运动、法国革命直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及城市化,在200年的时间跨度里分析了各项与城市规划之诞生相关的历史事件的特征与影响,以及针对19世纪的城市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和前期规划实践,概括出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宏观背景。
- [城市规化]
- · 珠江路(中段)景观规划的思考 [杨毅强 严军]
- [城市化]
- · 我国城市人口、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孙秀锋 刁承泰 何 丹]
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是城市规划的基础,本文从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采用传统的回归分析预测法,预测了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城市非农业人口规模,进而算出城市人口,并根据可能的人均用地水平科学地预测了未来我国市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 · 安徽省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与分析 [胡和兵 林逢春]
文章在构建安徽省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全省17个地级城市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将城市划分为4个类型,并作相应评价。结果表明:大多数城市的人居环境得分值偏低,且各城市的人居环境差距较大,合肥城市人居环境得分最高,排名前4位的合肥、马鞍山、芜湖、安庆与其后诸城市差距较大。
- · 城镇化的经济成本测算——以甘肃天水为例 [甄延临 陈怀录 文达其 姚致祥]
城镇化水平高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是各级政府追求的目标,也是经济学者们重点研究的对象。但目前大部分研究成果以城镇化率的测算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措施为研究重点,忽略了城镇化过程中区域所付出的经济成本。本文以甘肃省天水地区为例,测算其未来15年将为城镇化水平提高所支付的经济成本,得出了投资不足将成为今后天水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 [城市群]
- · 我国东部都市圈制造业空间聚集特征分析 [张昕 李廉水]
在制造业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东部的都市圈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增长速度最快的制造业聚集区。本文在构造了产业聚集衡量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东部都市圈制造业空间聚集的特征,并认为制造业在东部都市圈的聚集是在区位因素、制度因素、历史因素、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的必然结果,是在市场化进程逐步推动下形成的,因此对各级政府来说应该按照制造业集聚的市场规律消除市场失灵和阻碍集聚的政府规则,积极推动和促进城市制造业的空间集聚。
- · 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空间拓展的战略抉择 [林先扬]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必须重视和加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经济空间拓展。在新的发展环境下笔者以对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空间拓展战略的现实基础展开分析,同时对其空间拓展目标与功能进行审视,最后着重探讨经济空间拓展的组团式空间内拓战略、跨跃式横向联合战略和集中式整体外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