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25-2026)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期刊浏览
2013年 第8期
      [规划与设计]
  •   我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已开始新一轮编制。在《城乡规划法》及《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与审批办法》的指导下,新一轮规划更加关注国家空间战略的需求、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导向、省域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区域空间布局的统筹协调、空间管制的可操作性。新形势与新背景下,应对发展转型,充分发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在调控全省空间资源利用中的作用,河北省新一轮规划有几个方面需给予重点把握:一是探索河北特色的城镇化模式; 二是强化城镇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三是构筑开放的区域城镇发展格局; 四是探索空间管制的规划深度与实施手段;五是注重规划的实施性与可操作性。
  •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空间急剧扩张。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将单中心结构提升为多中心的市级空间结构,表现为建设新的中心区。新城中心将起“引擎”作用,拉动新城快速崛起。公益性中心、交通设施、龙头项目及市场聚集是城市空间结构体系外向拓展的四种模式;而主导功能多元化、职能专业化、景观文化特征凸显则有助于城市空间结构体系的内涵提升。
  •   县级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难问题长期存在。这样的结果是规划管理与规划技术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文章从规划技术角度出发,对现行县级城市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深圳土地资源难以为继,城市更新已成为深圳城市转型的迫切要求。本文结合规划实践,对城市更新中市政设施配置内容、特点及市政量预测标准进行了分析,对排涝泵站、110k V 变电站、通信机房、移动基站、邮政所、垃圾转运站、公厕、消防站以及雨水综合利用设施等市政设施配置标准进行了研究。提出城市更新项目中市政设施应注重集约化、环保化以及生态化建设。
  •   林盘是川西平原典型的农村聚落单元,是农耕时代人地关系互动的结果。在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的背景下,林盘聚居模式面临调整和更新。结合郫县花牌村林盘聚落点规划实践,从产业布局、总体规划格局、空间环境、建筑风貌与设计等方面进行规划分析,探索保护传统聚落形态、维护地域特色的规划落实途径。最后提出林盘聚落规划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突出产业支撑,聚落定位强调功能复合,延续和传承乡村地域特色等。
  •   在城镇化和机动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稀有的土地资源已无法满足公众对于改善生活环境品质和拓展公共活动空间的不断增长的需求。新加坡把建设“花园城市”作为基本国策,40年来成就瞩目。通过介绍新加坡“空中花园”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各类空中花园的设计特点,从政策、法律、技术、管理、细节等层面探讨了对我国城市空中花园,尤其是屋顶花园规划设计的有益启示,以期为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通过对四川省乐山沙湾区郭沫若故居及所在城区城市建筑和环境现状的调研,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解读,总结出沙湾郭沫若文化区空间环境设计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点,并引入建筑符号学理念挖掘名人故里代表性建筑符号,应用于城市建筑的空间环境形态探索,从而为城市文化区建设提出“点——线——面”三个层次的建筑空间形态探索,旨在引领其他城市建筑形态的文化精神。
  •   文章以“宠物”作为切入视角,来探讨“宠物公园”的营造。从宠物与人的关系,到宠物和宠物空间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宠物公园需求的迫切性,并论述了由此角度所引出的宠物公园规划与设计应该注重的要点。文章最后提出了对宠物公园现状以及发展的思考。
    1. [历史保护与更新]
  •   在亚太地区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性面临巨大风险的全球化背景下,本文从世界遗产保护的视角提出文化遗产地可持续保护的实现途径,选取亚太地区代表性文化遗产地,依据文化遗产地利益相关者与研究调查者之间双向互动获取的信息,并通过监测、评价、反馈三个步骤进行调查分析,在这些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为实现亚太地区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性目标提出具体保护建议。
  •   天津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600 年的发展中,尤其在近100 年特殊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多样性、包容性和创新性的城市地域文化特色,本文通过对天津老城区通庆里建筑装饰特色的分析,来探析天津地域文化的包容性。
  •   天津作为北方近现代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保存了大量工业文明的积淀,但是与中国许多老工业城市一样,天津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面临很多问题,究其原因,缺乏整体与个体的统一协调是根本原因。本文重点介绍在天津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规划策略中如何突出整体与个体统一协调性,包括强调工业建构筑物个体性的本体价值评估、本体保护与更新方式,强调工业遗产整体性的保护与再利用,以及对相关规划的影响。
    1. [土地与房地产]
  •   以山东省城市扩张规律为研究对象,以C - D 生产函数为工具,利用1984-2010 年山东省二三产G D P、非农资本存量、二三产劳动力及城市建成区面积数据,估计并剥离出土地边际利用量,在此基础上构建边际分析模型,通过假设验证和函数拟合等方式,计量分析了山东省城市扩张出现的极限时点及其对应的城市规模,进而把握了山东省城市扩张规律。
  •   在不同长度的时期内,影响城市商业与居住混合程度(R C R)变化的因素不同。本论文以美国纽约市规划局和美国统计局等提供的数据为支撑,分析了2003 年到2010 年美国纽约市自下曼哈顿到上曼哈顿的南北剖线上,商业和居住建筑面积的比例(商住比)以及变化趋势,并与4 个影响因素的变化作对比,它们是城市空间格局、可达性、经济景气程度和家庭收入。结论是在这段时期,经济景气程度的变化对纽约此地区RCR 的变化影响明显。此结论对中国大都市的短期规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我国保障性住房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创新发展,已经形成了保障面广泛的制度体系,但是,现有制度一直在用添加补丁的方式来完善,各类保障性住房制度上的缺陷使得保障性住房在建设、分配、监管等方面漏洞很多。江西的“三房合一”新政是对现有保障性住房制度的重构,有助于走出现有保障性住房困境,切实解决房地产市场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   公共租赁住房是我国未来保障性住房的主体,其大规模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但是,目前我国公共租赁住房的投资主体单一,各级政府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激励社会资本供应公共租赁住房势在必行。总结英国、美国、德国、荷兰、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激励社会资本供应公共租赁住房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加强公租房立法、建立公租房多元化供应的保障机制、培育公租房的金融扶持体系、完善系统性配套优惠政策等激励我国社会资本供应公共租赁住房的政策建议。
    1. [交通]
  •   健康城市的道路网体系应当是“有机、活力、生态、宜人、公平、安全”的。文章从健康城市理念出发,探讨了城市快速路网、干路网和支路网3 个不同功能等级路网的功能、布局、机理、密度、尺度、断面、路权等技术要领。
  •   本文针对北京市日趋严重的交通拥堵状况,重点分析了在现有道路资源的基础上,如何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管理手段、行政措施等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问题。解决北京交通堵塞问题要多种措施并举,通过建立一级二级交通枢纽和快速公交车专用车道以及收费措施,限制私家车辆进入市区,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通过对现有交通设施进行改造,以及管理手段提高现有道路的利用效率;通过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电子业务的建设以及改善城市功能布局减少市民的出行。
    1. [城市管理]
  •   “强镇扩权”是近年来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诸多学者就该项改革的动因、途径、绩效等方面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从分权思想的起源开始,由国外至国内以时间的脉络对世界的分权历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重点关注我国分权思想的提出直至“强镇扩权”改革的出现,可以看出,该项政策是随着世界性分权改革趋势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通过较为准确地掌握其学理出处,为后续改革内容的深入能够建立更好的研究平台。
    1. [生态与环境]
  •   随着绿道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绿道网络实践的广泛应用,基于生态保护理念下的绿道网络对于改善和优化城市生态格局方面的重要功能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所关注。本文以苏州为例,从构成水网城市的生态基底、自然骨架和生境斑块不同方面对水网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并从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的宜居性三方面总结了绿道网络对于水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从城市的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不同层面系统地提出构建苏州绿道网络所面对的挑战和问题,并针对不同层面的规划目标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设重点,为绿道网络在水网城市的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   本文介绍了赣州市储潭镇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储潭镇城乡统筹规划编制的背景和规划效能;整理了在高速城镇化进程中,尤其是在城乡统筹规划的推动下,储潭镇村民持有的新的环境态度;总结了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村民环境行为的维度和特征,归纳了城乡统筹规划的推动实施与储潭镇村民环境行为之间的联系。以示范区村民环境行为的变迁为切入点,评价城乡统筹规划的得失,进而探求城乡统筹规划编制的新思路、新方法和具有实效的规划运作方式。
    1. [旅游]
  •   本文基于中国城市旅游的发展历程,阐释了全球化与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旅游,从城市中的旅游与旅游中的城市两个不同视角揭示了城市旅游中的悖论,并以此展望城市旅游的发展。
期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