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25-2026)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期刊浏览
2010年 第6期
      [高铁时代城市与区域发展]
  •   21世纪世界将进入高铁时代。中国高铁建设迎头赶上,“四纵四横”建设已全面展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将在加快城市群内部的同城化趋势的同时,促进各大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将更加明显。中国在加快高铁建设的同时,应避免出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溢出效应,同时处理好高铁与其他运输工具的关系也非常重要。
  •   交通技术革新始终是推动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更是影响不同区域政府间关系的助推力。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强大和高速铁路网的建设,我们迎来了一个高铁化的城市区域时代,跨界大都市圈将纷纷崛起,同城化将成为某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现象,在大大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度的同时,也将对区域跨界治理提出新的挑战。文章主要针对如何应对高铁时代的大都市圈跨界治理、战略重建等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   高速铁路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体现为“催化作用”。沪杭高铁开通对杭州城东新城、旅游业、运输业、商贸业、房地产业、总部经济、金融业和文化创意业发展以及人才吸引方面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分析沪杭高铁影响沪杭关系和杭州发展的三种趋势,提出杭州应对沪杭高铁影响的若干建议。
  •   借鉴国际大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经验,依据南京都市圈自身发展条件、需求和规划意向,探讨提出都市圈轨道交通功能层次、体系结构、规划目标和都市圈不同层次轨道交通线网战略构想。
    1. [规划]
  •   文章针对目前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存在的用地分类与工业项目特征不吻合,忽略对土地经济效益的控制,缺乏动态适应性等问题,结合实证研究,提出其控规编制应进行适当调整,以强化工业用地的特殊性和经济性,并结合规划控制的动态适应性对其进行了系统完善,在此基础之上尝试构建一套适合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指标体系,旨在加强工业园区土地的利用效率。
  •   通过对宜居城市建设的政治、经济、社会三个维度的总结,以德国宜居城市建设实践为参照,提炼出围绕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宜居城市”建设在功能、尺度、风貌、历史文化及公共设施等方面的举措,探寻了中国“宜居城市”建设小型化、特色化的可行路径。
    1. [保护与更新]
  •   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视觉影响评价,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成熟的方法和标准,文章从历史文化街区在景观视觉方面的重要性谈起,分析了一般景观视觉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并以苏州寒山寺景区为例,探讨了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一种新的可行的景观视觉影响评价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介绍了太平门至琵琶湖段城墙文物价值、地形特征和地理位置,概述了城墙现状调查数据及病害损伤现象,分析了发生城墙病害的主要原因,针对城墙发生的病害制定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其目的是确定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延长城墙寿命,提出了对城墙维修的几点思考,施工中吸取了以往城墙维修的教训,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为科学保护城墙提供技术支持。
  •   在1926年汕头市政厅制定并经广东省政府批准的“汕头市改造市区工务计划”的指导下,汕头快速推进近代化进程,逐步形成了以环形放射状的路网格局和连续统一的骑楼建筑群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格局,是近代中国地方政府制定实施城市规划的一个成功例子。
  •   以近代沈阳商埠地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奉系政府与日本对峙的特定条件下,对商埠地的规划、土地经营和发展策略,从而提出了商埠地是近代沈阳自主建设的重要城城市空间实例,具有较高的城市文化遗产价值,并提出了对商埠地历史街区的相应保护对策。
    1. [人文与社会]
  •   文章以南京市进城农民的典型居住方式——“租居”作为研究重点,归纳了进城农民租居空间的种种基本特征,也阐释了经济收入、就业方向、教育程度、性别等因子的不同影响,较为系统地探讨了我国进城农民租居空间的改善策略,改变住房租赁市场的运作模式,建立全面介入租赁市场的强有力的住房租赁公司,改善我国出租房源的供给渠道,由政府成立拥有独立裁量权的经营管理机构,从管理调控、市场供给、规划设计等层面入手,大规模地扶持廉租住宅建设。
    1. [经济]
  •   文章对江苏省建筑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介绍,通过2006年全国建筑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比较,研究江苏建筑业的现状。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方程,从技术进步、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三大因素分析其对江苏建筑业增长的影响,并就江苏建筑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 [旅游]
  •   旅游城镇是中国自然遗产地发展管理的一个策略,依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遗产地资源,促进城镇旅游发展,既推动城镇建设,又带动了地方经济。黑龙江五大连池是典型火山地貌环境下的自然遗产地。在城镇建设中,由于其位于东北边境线上,不同程度受到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本文以这个旅游城镇为研究对象,力求说明特色风景、异域文化与中国旅游城镇融合发展的积极意义。
  •   英国在旅游发展战略和实施措施上,一直是引导世界旅游潮流的前瞻性国家之一。首都伦敦更是历史悠久,规划理念先进。本文重点解析了伦敦旅游业行动计划(2009~2013),希望对中国城市旅游规划的编制有所裨益。
期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