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城市研究]
- · 基于住教平衡的西安城区小学学区空间评价 [王侠 吴培]
城市小学学区空间服务水平对促进我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住教资源匹配性、通学时空可达性、教育资源可获性”3 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西安主城 4 区 196 个小学学区空间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多数学区的住教资源,如住教人口、通学范围以及生均用地指标等供需不匹配 ;主城 4 区小学学区通学可达性整体较好 ;学区之间优质教育资源空间不均衡,但是各区之间教育质量分异不显著,近一半学区学校建设水平和师资配置不达标。在空间上一环内小学学区空间整体服务水平相对较好。总结了 8 类学区空间特征,讨论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优化建议,以期为小学学区空间精准优化提供依据。
- · 西安市创新活动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王怡萍 陈晓键]
文章以专利申请数据表征创新活动,将其分为知识型、生产型创新活动两类,通过核密度分析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标准差椭圆、DBSCAN 聚类等方法从总体和分类别两大层面分析和探究西安市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得出其创新活动空间分布具有规律性分异、差异化集聚、选择性依赖三大特征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选取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异特征,最终得出创新主体驱动创新活动、环境配置吸引创新活动、知识借用激励创新活动的结论。
- · 人口流动网络嵌入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空间组织特征及规划响应 [王奕松 黄明华]
功能关联视角下,适宜的都市圈空间结构是要素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的重要支撑。文章使用手机信令数据测度跨城人口联系,基于“嵌入性”理论及网络分析方法研判西安都市圈空间组织特征。研究发现 :西安都市圈尚处于极化向均衡的演化阶段,次级城市辐射能力有限,次区域人流关联特征分异显著,但部分中小城市在网络嵌入中表现出提升能级或跨界联动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分析网络嵌入效应,提出西安都市圈未来规划及发展建议 :以实际功能关联网络动态界定治理范围 ;基于城市单元网络嵌入特征构建网络功能体系 ;以局部跨城关联优化为线索,引导组群嵌入、环带成网的空间结构,并发挥嵌入治理的共识效应,实现都市圈各级城市的高效发展及整体结构的有机均衡。
- [规划与建设]
- · 融合多方法的长沙城市活力空间异质性研究质性研究 [李婷 李朝奎 从政 毛艳 张平]
应对城市快速扩张所带来的一系列城市问题,提升品质、营造活力已成为现阶段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目标。文章以多源数据为基础,提出融合地理探测器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多角度地探测城市活力驱动机制及空间关联性,并对比时空差异。研究发现:(1)工作日和休息日,长沙城市活力分布均展现较强的空间集聚性,表现为活力核与城市商圈分布基本一致。(2)识别出不同影响因子的关联强度,其中工作日的城市活力受开发强度和商业设施密度影响最为显著,为关键驱动因素,而休息日受商业设施密度影响最显著。(3)无论工作日还是休息日,商业服务设施密度与开发强度两者交互的影响最为明显。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了城市活力营造的策略。
- · 企业投资联系视角下长三角智慧城市群网络结构演化研究 ——以新基建企业为例 [蒙晓雨 沈丽珍]
智慧城市群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新基建企业投资推动智慧城市群网络的形成。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新基建企业投资数据运用连锁网络模型及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探究 2016—2021 年长三角智慧城市群网络演化特征。研究发现 :①新基建企业投资行为的时空演化方面,受政策影响显著,投资规模波浪式增长,涉及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投资地点单一,跨区域强联系和高连通性城市多集聚在“门户型”城市。②基于投资联系的长三角智慧城市群网络演化方面,网络化趋势不断加强,层级性逐渐显著,格局从双核辐射网络演变为多核心网络化结构,都市圈空间形态初步显现,节点城市在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多样性。③与传统城市群网络比较来看,智慧城市群网络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网络密度有待提升,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有待增强,次级核心城市“桥梁”作用不够显著,网络结构受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影响更大。
- · 区域视角下历史村镇集群区划与保护研究 ——以重庆欠发达地区为例 [戴彦 钟佳丽 王瑞琳 平楠 陈梓清]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历史村镇保护作为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础工作越发受到关注。目前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虽日臻完善,但常规的孤点保护模式却难以解决偏远地区大数量历史村镇的保护问题。立足区域视角,在借鉴历史村镇保护相关理论实践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定义、原则和任务三位一体的历史村镇集群区划理论架构。针对历史村镇集群划归的关键工作,选取重庆欠发达地区的 72 个历史村镇作为实证对象,依循“筛选集聚中心—构建区划体系—识别集群特性”的技术路径,构建了 7 大集群区划,并针对集群区内的村镇弱项从空间、产业和文化 3 大维度提出了适应性保护对策。
- · 基于POI数据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 结构时空演变研究 ——以福州市为例 [陈鹏 元丽娇 孙滢悦]
文章基于城市兴趣点(POI)与夜间灯光对城市空间结构反映的真实性、直观性的优势特征,以福州市 2018 年、2020 年、2021 年的 POI 数据和夜间灯光数据对城市空间结构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进行探讨,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福州市总体的城市结构为单中心结构,向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发展特征为中部强、西部弱、东部增强趋势明显。(2)耦合区关系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其中高—高、高—中、中—高耦合区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高—低耦合区分布在机场、港口、工业园区等地,中—中耦合区分布在城市向郊区过渡的地区,而中—低、低—中、低—低耦合区则分布在城市外围郊区经济欠发达地带。(3)2018—2021 年夜间灯光与 POI 核密度耦合相同区域面积总体在增加,即高—高耦合与低—低耦合区;2018—2020 年,高—高、高—中、高—低耦合区面积大幅度增加,中—高耦合区减少;2020—2021 年高—高、高—中、高—低耦合区则有所减少,中—高耦合区增加。(4)福州市城市空间结构变化是经济、政治、人口和城市规划共同作用的结果。
- · 原中央苏区振兴政策对赣南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影响效应研究 ——以江西省地级市为例 [李超龙]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是区域振兴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文章以中部地区 22 个地级市为对照组,在评价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基础之上,运用合成控制法评估原中央苏区振兴政策对江西省地级市基本公共服务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原中央苏区振兴政策显著提升了新余、赣州、吉安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但三市所倚重的政策机制有所差异,新余的政策机制为增强对社会资本的吸引,赣州、吉安主要作用机制是扩大转移支付、放宽信贷约束等。
- · 面向历史风貌的中心城区精细化城市管控策略研究 ——以墨尔本中心城区为例 [李翔 司马艺娜]
在历史城区风貌保护中,我国存在城区特色风貌指引不明、管控要素划分不够细致、元素之间缺乏整体统筹等问题,需要构建精细化城市管控体系来维护历史风貌、增强城市吸引力。文章从墨尔本维护历史城区特色风貌的精细化城市管控策略入手,深入分析其在历史城区风貌保持、建设开发强度管控、特色空间人性化提升和户外广告风格约束等 4个层面的策略。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历史城区保护现状,从层级体系建设、特色风貌指引、要素控制协调、管理语言传导、多方团队协作等方面归纳墨尔本精细化城市管控的思路和经验,并对我国精细化城市管控转型提出建议。
- · 引导与管制、协商与整合 ——荷兰空间规划体系的发展经验及启示 [陈鸣镝]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总体形成,面临深入推进“多规合一”改革与面向治理转型的时代要求。荷兰空间规划体系在规划协商与目标整合、保持规划适应性、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的发展经验,能够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完善提供启示。文章建议 :在不改变我国“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框架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不同层级各空间性规划的主导属性与内容特征,并在横向上建立部门间的利益协调机制,纵向上建立“市—县—乡镇”互动协商机制。
- · 中国境外产业园区开发模式比较研究 ——以东南亚四国园区为例 [李冬雪 王兴平 陈宏胜]
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推动了中国境外产业园区开发从单一企业自发行为分化为政策与市场二元驱动下的企业行为。文章从价值循环视角,通过对东南亚 4 个典型园区的访谈资料与相关政策文件进行质性分析,研究政策激励与市场引导下中国境外产业园区差异化的价值循环路径及其作用下的多元化开发策略。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海外投资决策、市场规则适应、政商关系处理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境外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 · 促进就业视角的英国城市更新实践及其启示 [郑文晖]
文章从促进就业的视角审视英国城市更新实践。通过历程回顾、成效评析、政策梳理和典型实践剖析,总结出英国城市更新中促进就业的实践经历了政府主导、房地产驱动、多元协同驱动、“城市—街区”平行推动等历程。从以综合性更新为路径、以顺应产业发展为基础、以促进职住平衡等方面为关键概括英国促进就业的城市更新导向。剖析完善规划框架、倡导精明增长、加强配套服务、提高响应能力、使用分区工具、鼓励自主更新等促进就业的规划策略。解析多元协同促进就业的城市更新模式。最后,结合英国的启示,提出我国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促进就业的建议。
- [人文与社会]
- · 长三角经济新常态下江苏省终身教育旅游职业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李光衿 高祥翀]
基于文旅融合时代实践背景,文章以精准对接长三角旅游新产业为目标,针对培养目标不一致、“双师型”教师短缺、创新创业机会有限和终身培训不完备等问题,采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构建多元终身教育体系等措施,培养复合型、技能型、创新型长三角旅游人才,促进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价值不仅在旅游人才培养领域具有关键作用,而且还是对长三角经济新常态、终身教育、旅游职业、人才培养等领域知识进行价值判断的基础。文章结论强调了实践在构建长三角旅游经济新常态中的关键作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 · 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康养小镇空间韧性营造策略研究 [仝晓晓 井渌]
生态康养小镇是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新型实践平台与重要载体,但在其开发建设中对地产模式的过度依赖造成了康养空间普遍缺乏对抗变化的综合应对能力,导致乡村生态资源不同程度地流失。文章以推动乡村生态环境和康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目标,从生态康养小镇的韧性空间构成出发,通过营造模糊空间、可变空间、协作空间、留白空间等弹性空间,结合集约高效的多功能适老化康养建筑及附属服务设施设计,实现多功能农业、多样化康养和地域文化特色体验等多重服务价值,以此提升康养小镇应对乡村未来发展变化的动态平衡能力,保障乡村生态系统和康养全产业链的平衡。
- [生态与环境]
- · 基于CiteSpace分析的国内外乡村碳排放研究进展与展望 [戴林琳 罗杰 Karine Dupre]
文章采用 CiteSpace 软件对国内外乡村碳排放研究进展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为明晰规划减排目标与技术路径提供支撑。结果表明 :国内外相关研究均高度集中于环境科学与农学,研究热点都包括农业碳排放及影响因素,研究思路上都逐渐注重多尺度机制探究和综合要素分析,研究进展聚焦在乡村碳排放核算和预测、影响因素和减排路径。未来应建立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框架,拓展研究尺度和基础技术途径,强化乡村主体研究。
- · 城市公园的生态设计问题再认知 ——基于生态敏感性与人群活动的叠合分析实验 [江澎 邱冰]
文章以南京市玄武湖公园为实证对象、清凉山公园为对照实验对象,在进行基地生态环境调查基础上,借助 Arc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选取了高程、坡度、坡向、归一化植被指数、土地利用类型 5 个生态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完成单因子生态敏感性分析,再通过加权叠加法获取综合生态敏感性布局图。将公园的生态敏感性布局与人群活动分布进行叠合分析,两者高度重合的结果表明人群活动使得在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游园等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公园中维护生态敏感性不具有现实可行性,且城市公园的生态设计问题并非一个简单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的问题,进而从城市绿地系统景观格局、公园内部整体或局部生态过程、专类公园中的“自然公园”3 个方面讨论了城市公园生态设计的实践范畴。
- · 基于KANO模型分析的生态乡村景观设计需求聚类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乡村聚落为例 [王玮 韦姿言 张嘉龙 刘汉成]
文章通过数据分析、用户访谈、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深度挖掘生态型乡村景观的设计需求,利用全面质量管理 KJ 法整合用户需求卡片;编制 KANO 模型问卷,依据调研结果对生态乡村景观设计需求进行属性分类;结合 Better-Worse 系数明确构成优先级分析的设计依据。研究得出 3 项必备型需求、5 项期望型需求、2 项魅力需求的优先等级,提供详细的解决方案与研究思路。运用 KANO 模型分析生态乡村景观各项设计要素属性与优先级,为生态景观设计提供了依据与方向,有利于丰富现有生态型乡村景观。
- · 情景分析在城市低碳交通规划中的应用及启示 ——以波士顿、伦敦、纽约为例 [邓一凌 周蕾 陈梦微 高昂]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部门成为城市碳排放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双碳”目标下,交通部门急需采取情景分析等灵活的规划方法应对未知的复杂前景。文章首先阐述了情景分析的过程及步骤,涵盖了构建情景、开展情景分析、评估与选择情景及确定首选情景;其次以波士顿、伦敦、纽约为例,探讨了情景分析在国外城市低碳交通规划中的应用;最后总结国外实践经验,提出指导我国城市情景分析及低碳交通规划的实践启示,对我国城市低碳交通规划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