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稿]
- · 规划课(五) [齐康]
- · 广而告之 [齐康]
- [城市公共安全]
- · 中国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编制研究 [顾林生 张丛 马帅]
文章分析了在2003 年SARS事件以后我
国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编制的重要性,并
以北京市某区为例,介绍了城市公共安
全规划编制的方法和内容。希望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在组织编制新一轮的城市总
体规划编制细则中把综合防灾减灾上升
为城市公共安全,明确该规划的主要内
容、原则及具体编制要求。
- ·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探析——以略阳县城综合防灾规划为例 [曹世臻 李祥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现行防灾规划
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文章试图
结合曾参与完成的略阳县城综合防灾规
划,进行城市综合防灾的探讨:在加强
防灾工程设施规划的基础上,改变以往
防灾规划中各灾种分工负责的局面,综
合考虑各致灾因素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建立健全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变传统的
单纯抵御灾害为防灾、抗灾、避灾、救
灾及灾后恢复重建相结合,力求使灾害
发生时的各种损失降到最小,保障城市
持续健康发展。
- · 汶川地震的灾情特征、灾后重建以及经验教训 [胡继元 叶珊珊 翟国方]
“5·12”汶川地震导致四川省部分城乡
大面积受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
员伤亡。地震发生后,作者在收集媒体
资料的同时,奔赴灾区对灾情特征和灾
后重建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作者发现
不同的城乡居民点因其空间距离和居民
点自身属性的影响,在地震中受灾程度
不一;震后安置与重建工作,取得了很
大成绩,但也有安置区选址不当、公共
配套服务设施配置不当以及重建制度保
障等问题。最后,从城乡灾害风险规避
和规划管理的角度,阐述了从汶川地震
中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 · 城市人防与抗震防灾相结合规划初探奚江琳 [江琳 彭晓琼 王利国]
城市防灾规划从单一防灾向综合防灾方
向发展有利于城市效能提高,文章从城
市防护与抗震防灾在体系上的互补性出
发,对城市人防和抗震防灾相结合规划
中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
城市人防和抗震防灾相结合规划的对
策,提出整合防灾资源、突出“综合防
灾规划”优势的发展途径。文章为城市
人防与抗震防灾相结合规划提供有益的
规划探索和编制研究思路。
- · 优化城市消防站布局 规划灾害救助空间——以《南京市消防站用地控制专项规划》为例 [蒋成煜 童本勤]
城市消防站的合理布局与选址,是高效
发挥消防救助力量、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的基础。本文以《南京市消防站用地控
制专项规划》为例,通过建立基于GIS的
消防站布局优化模型,探讨了城市用地
火灾危险等级、城市道路网密度、道路
通行能力等影响要素对消防救灾能力的
影响,提出了优化消防站布局规划的方
法。
- [规划与设计]
- · 城乡专项规划编制特点探讨 [邱强]
城乡专项规划是在城乡总体规划的指导
下,对城乡要素系统中的某一类或若干
类专门设施进行的系统性的空间布局规
划。文章在分析城乡专项规划内涵、特
点的基础上,立足于对目前城乡专项规
划编制中存在的现实困境的分析,从编
制主体、编制层次和编制内容三个方面
对城乡专项规划的编制协调整合进行了
初步探讨。
- · 西北生态脆弱地区工业园区规划研究 [段德罡 戴海雁]
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正陷入“贫困——
掠夺资源——环境退化——进一步贫
困”的“贫困陷阱”。如果要遏制生态环
境继续恶化的趋势,以农业为主的产业
结构需要改变。文章分析了西北地区发
展工业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以及国内
产业分工带来的机遇,揭示了规划建设
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城乡规划法》、新
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出台的背景下,
结合项目实例论述了西北生态脆弱地区
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
的协调措施:在资源承载力基础上进行
区域合作,以确定工业园区产业定位;
严格进行空间管制,以保护生态环境、
限制工业用地的无限制扩张;规划建设
高效率工业园区,确保土地资源有效利
用。
- · 区域整合:文化的可能角色及其实现——关中城市群规划的启示 [潘春燕 刘洋 王红扬]
区域规划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内部
条件、问题、需求差异性都很大的不同
空间单元,通过何种手段能够被联合成
为一个协调共赢的整体。既有研究和实
践最终归结到管治体制和区域基础设施
建设两方面,空间的协调利用则是上述
两方面手段的结果。文章认为,文化作
为一种精神、价值“共享”,理论上应该
可以对促进区域整合方面发挥关键性作
用。进一步,文化如何在区域整合中扮
演更重要的角色?文章作者参与完成的
对关中城市群规划进行的相关探索为解
答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些启示:首先,进
行整合的区域内部单元大都具有共同的
文化特征;其次,文化对区域内部和外
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内在于建立认
同,形成整合的基础,对外则是凸显差
异,成为区域的象征;两个方向共同作
用,把区域作为具有独特文化品质的单
一整体单元进行营销,文化成为区域整
合的有效手段;第三,文化载体的空间
特征使文化成为区域整合的可操作手
段;第四,文化由于无界限、长久性等
特征,成为整合区域的可持续的关键要
素。这一案例部分地反映了当前中国区
域规划中对文化因素的理解和处理。
- · 从策略孵化到空间再创造的城市复兴新思路——以泰州市三河地区复兴设计为例 [沈政 申翔]
基于“重振”的目的,对泰州古文化发
源的三河地区进行了城市复兴设计研
究,与普通的城市设计不同,本研究重
点在于提供形象的复兴设计方法,首先
提出整体层面和重要功能空间的分级复
兴策略体系,搭建复兴的理论孵化平
台,再通过具体的示范性规划操作,在
总体方案设计的指引下,对包括居住复
兴、商业复兴、滨水旅游空间建设等重
点功能空间复兴进行模式化研究,由虚
到实,避免复兴理论的空泛化,最大程
度地保障了在物质空间层次的价值空间
再创造得以实现的可能性。最后对策略
和实践的契合点提出一些启示建议。
- [旅游]
- · 国外地方理论应用旅游意象研究的空间解构 [张中华 王岚 张沛]
地方是一个充满经济社会文化意义的空
间,人们日常生活行为承载的地点也称
为场所,地点理论从人的认知角度来认
识人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旅游地是一个
具有多重行为意义的空间,旅游的地方
特性彰显出旅游地的地方感,人对地点
特性感知基础上,建构出旅游地形象感
知的差异。本文回顾分析国外地方理论
研究进展,从地方依附感的旅游学认知
架构与旅游形象建构角度,探讨游客地
方依附感的形成与感知意象差异。最后
从旅游规划与管理角度,提出地方理论
应用旅游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 [人文与社会]
- · 徐州矿区工人村现状调研及改造研究 [常江 袁媛]
徐州矿区工人村作为一个因矿业而形成
发展起来的工人聚居区,不仅仅是徐州
矿业历史发展的见证,也从侧面体现了
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特征。文章从
分析徐州矿区工人村现状入手,分析了
其在新形势下所处的状态以及面临的发
展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更新
措施和规划治理的相关指导措施。
- [经济]
- · 南京市服务业外包发展策略研究 [程大林]
服务业外包是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
际产业转移的新特征, 是国际分工协作
的一种新形势。本文在分析了南京市服
务业外包发展的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
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对南京市
服务业外包发展策略进行了探索性的研
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