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城市轨道交通与生活圈耦合影响研究,可为新时期轨道 TOD 生活圈规划和发展提供指导。文章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以中部省会城市长沙新近开通运营的地铁线路为例,综合采用多源大数据,运用特征价格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基于生活圈视角解析轨道交通对沿线住宅价格的影响机制及对不同价位住宅的影响差异,并开展不同地铁线路影响的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轨道交通开通运营前后对沿线住宅价格的影响程度相对于规划建设期更为显著,对沿线住宅价格产生了明显的“廊道效应”,以地铁站为圆心 5 分钟、10 分钟和 15 分钟生活圈范围内的住宅价格增值幅度依次递减,5 分钟生活圈内住宅增值幅度最高,达到 7%。②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集中程度等邻里因素对房价呈现正相关影响,其中教育设施配套条件成为购房者考量的重要因素。同时结构因素对房价具有稳定的正向影响,其中容积率与物业服务水平影响较为显著。③不同生活圈范围内轨道交通对各个价位住宅价格的影响均呈现“W”形变化特征,对中价位和极高价位住宅的影响更大。不同价位住宅消费者关注的生活圈配套设施类型存在明显差异。④不同轨道交通线路对沿线住宅价格的影响程度不同,这与沿线站点周边生活圈的用地功能构成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差异有着密切关系。轨道交通与生活圈设施对沿线住宅价格及空间发展产生重要复合影响,应基于影响规律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与生活圈设施一体化规划和融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