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03
2012-09-0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全面推进,城市在现代社会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更加凸显,既是环境资源问题的高发地和社会矛盾的集结场,又是引领和带动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支点。可以说,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综合实力的提高。
可持续发展:我国城市的重大现实课题
城市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作为人类的精神家园和文化策源地,是对自然地理空间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的生存聚落系统。相对于城市而言,村落似乎是人类的“原籍”;相对于村落来说,城市是人口集聚的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程度更高的“新家”。在漫长迟缓的前工业化阶段,古代城市的总体发展空间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畴,绝大部分人口生活在村落“老家”。工业革命开启了工业化、城市化相伴而生、相互促进的新的历史时代,现代新兴城市迅速崛起,古代城市加快向现代城市转型,城市“新家”迅速增多增大,城市化率大幅急剧攀升。世界城市化率在19世纪初仅为3.9%,20世纪初提高到13.7%,21世纪则呈现出狂飙突进的势头,2005年城市化率达到48.9%,2007年突破了50%,2010年则攀升至67%,目前,世界上已有近40亿人口居住在城市,超过世界总人口的半数以上。引发大量人口源源不断地从村落“老家”迁移至城市“新家”这一历史进程的社会肌理和经济逻辑,是综合性的、动态性的,只有深刻理解城市是“人类家园”这一本质内涵,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对此,美国著名城市史学者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一书中进行了抽象和概括,指出集聚效应和系统效应是现代城市最重要的两个特征。我们知道,城市作为一种社会聚落形态,并不是人类、各种建筑物和设施的机械混合物,而是一个复杂系统和有机整体,其功能并不是由城市内部各要素的功能简单相加,而是由各要素的功能相互协调、有机整合以后产生的。现代城市建立在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和专业化基础之上,高度分工和高度协作带来高效益,使城市成为经济中心和生产力源泉。城市又是一个社会的有机体,较之于村落和古代城市,现代城市的社会组织发达,社会结构复杂,人际关系多元,生活方式多样,城市的各种制度规范、习俗相互配合,以保持城市生活的有序协调进行。城市还是文化的容器,不同时代的城市都吸引、集中了各类社会精英,是人类文化创造和传播的中心。同时,城市的发展又密切依赖于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从环境看,城市选择并依存于较为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区位,以大量、密集的人工设施高强度地改变了自然环境,可以说,如果城市“人工环境”的工程化程度愈高,以现代科技手段对环境容量的人为提升度愈大,那么城市生态环境就愈脆弱,环境问题也就愈严重。从资源看,城市是各类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集聚节点、流通枢纽、转换中心和最终消费地,城市运营所需要的大量资源来自城市外部,尤其是周边腹地。城市自身的资源状况、城市吸引和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城市利用和转换资源的效率,是构成现代城市经济素质和比较优势的基本条件。只有当城市规模与环境容量和资源保障相协调时,城市系统才能发挥最佳的集聚效应和放大效应。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率由30%到60%之间的城市化快速推进期。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城市化水平由2000年的36.3%提高到2010年的56%,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是1949年至2000年间年均提高0.5个百分点的2.4倍。这也意味着全国每年新增城市人口1500多万人,如此快节奏、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是不曾出现的。城市化理论表明,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和城市设施高强度建设的城市化加速期,是城市面临可持续发展压力和问题比较集中的敏感时期,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基础和能力建设最为关键的特殊时期。我国城市特别是近几年来迅速崛起的区域中心城市,正处于可持续发展的敏感时期和关键阶段。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
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在统筹考虑当下发展和今后发展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好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状况和面临的共性问题来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为:首先,构建生态型城市。工业化为城市发展创造经济基础和技术手段的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带来了城市生活疏离自然界、灰色覆盖绿色、人居环境恶化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一位苏联生态学家提出“生态城市”概念后,较短时间内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确认和推广。“生态城市”主要是从系统科学的视角采用生态学基本观点对城市进行设计,建立有序、高效、和谐、健康的市民聚居环境。生态城市中的“生态”,已不仅仅是指传统的自然生态,而是一个内蕴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诸多内容的综合概念。许多学者认为,21世纪是生态世纪,即人类社会从工业化社会不断走向生态化社会,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构成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城市生态环境越好,就越能吸引人才、资金和物资,进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建设生态城市也越来越成为城市竞争的焦点,国内很多城市把建设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森林城市作为主要目标和发展模式。特别是2004年国务院公布了“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标准及评审方法,标志着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因此,在现代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把建设生态城市作为工作切入点,使之成为解决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的突破口。
其次,打造经济高端化城市。经济高端化城市是指在区域经济、国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分工和竞争中,占据产业结构和价值链高端的城市。一个城市要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在带动周边区域可持续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必须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改造和转移替代传统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培育现代新兴服务业,完善城市服务业体系,重点强化外向化服务功能。具备条件的大中城市、区域中心城市,要率先形成服务业占主体、外向化服务产业和功能比较完备的高端化、服务化城市经济结构。
第三,建设数字化城市。自1998年美国提出“数字地球”概念后,“数字城市”观念不胫而走,迅速成为一个世界性热点话题。国内众多城市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都提出了建设“数字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保证措施。“数字城市”就是把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运用到城市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成为城市运行和发展的基础性技术平台和普遍性技术手段。城市的高度信息化和数字化,将会极大地调整、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以及整个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对于城市加强对内对外的信息处理、过程控制、系统集成以及提高效率、降低消耗,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设数字城市,是推进城市现代化、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第四,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一般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支撑点。世界公认的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四条基本标准为:研发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在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在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发明专利多。按照上述以科技创新为主的标准体系衡量,国内大多数城市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建设创新型城市,既要紧紧把握科技创新这个核心环节,又要积极推动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以及对外开放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和城市管理创新等方面的系统创新。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把城市导入可持续发展轨道的根本途径。
第五,建设文化特色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特色是城市的根基。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色往往是历经漫长岁月逐步积淀而成的,它是一座城市的优势和魅力所在。一座没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徒具躯壳,缺少血液,人心难以凝聚,发展缺乏活力。一座城市繁荣与发展的过程,也是其文化特色弘扬和再造的过程。一般而言,城市文化特色外现于城市的品牌形象,内化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因此,只有站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发掘和整合城市文化资源,认知和传承城市文化传统,重塑和强化城市文化特色,才能实现城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为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第六,建设低碳化城市。低碳经济是建立在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基础上的,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以低能耗、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其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作为大量消耗能源、污染环境的城市,采用低碳经济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二选择。笔者所理解的低碳城市,是指全面采取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经济模式和低碳生活方式的城市。建设低碳城市的核心是对城市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产业结构和经济形态以及居民生存发展观念进行革命性变革,并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调整、制度完善、观念引导等措施,加大“降低碳排放”力度,逐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
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刘金祥,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编审,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