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模式]
- · 基于土地发展权优化的市县国土空间规划治理目标与实现路径间规划治理目 [谭迎辉 王伟 吕迪]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是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层级,既体现地方事权,又关系着实施落地,而在两者交集之下,土地发展权成为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核心。研究立足对新时期土地发展权的再认识,对其内涵给予深化拓展,提出基于土地发展权优化的市县国土空间治理目标与实现路径,并建构三条创新路径:基于政策区、政策边界与发展权挂钩的路径创新,基于规划实施创新 + 政策工具统筹的路径创新,基于规划管理创新 + 权力责任清单的路径创新,以期为新时期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深化提供有益思路。
- · 大都市郊区国土空间优化的国际经 验与成都实践 [罗秀丽 李鹏山 金晓斌 洪步庭 刘笑杰]
随着城市向外扩张,大都市郊区的国土空间利用冲突表现得尤为剧烈,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要求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引导下,亟待对大都市郊区国土空间进行系统优化。文章梳理了与大都市郊区空间发展相关的国际前沿理念及实践案例,涉及城乡发展、农业发展、生态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绿带规划,总结了田园城市理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欧盟Natura 2000、高自然价值农田和伦敦绿带建设的借鉴价值。并以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为例,在分析其发展历程和国土空间利用问题的基础上,融入适用于成都的国际理念和国际经验,构建以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为手段,以绿色网络体系建设、农田生境保护、特色圈层发展模式为策略的环城生态区国土空间优化框架,希冀为大都市郊区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 · 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 治的模式与路径 [陈慧梅 范业婷 金晓斌 杨帆 张辛欣]
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是顺应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解决区域空间布局无序、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问题的重要途径。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域综合整治任务日益加重和整治专项资金短缺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以依靠政府财政投资为主的土地整治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发展需求。研究立足于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结合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探讨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的内在逻辑、典型模式以及发展路径,以期为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实践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应从投资体制等多方面开展顶层设计,是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重要途径;(2)当前社会资本参与全域综合整治的模式主要包括:政府投资公司市场化运作、企业或个人自主开发、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以及委托企业代建;(3)应尽快健全完善社会资本参与全域综合整治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风险防控管理机制,建立全过程监管机制和专业队伍支撑体系。
- · 成都环城生态公园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对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GEP)的影响 [康瑛 赵文力 胡佳 谢富贵 李之乔]
成都是中国“公园城市”首提地和国家先行示范区,研究其大型城市公园建设与管理成效意义重大。论文以成都市环城生态公园为对象,开展2020和2021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探析全域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对GEP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公园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会改变生态系统组成与景观格局,短期内造成物质产品价值略有增加、调节服务价值略有降低,而文化服务价值快速增加。基于环城生态公园 GEP构成特征和城市特色,提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转化策略。
- · “格局—过程—效应”多维视域下中国都市圈国土综合整治研究 [顾雨舟 梁鑫源 韩博 周寅康]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促进都市圈协同发展成为提高我国城市系统可持续性的重要战略。作为国土空间合理配置与区域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措施,国土综合整治有助于优化城市地区国土空间规划合理性并减轻城市化负面影响。文章以中国29个都市圈为例,面向城市化进程中的景观格局、发展过程、生态效应等特征与问题,提出时空动态结合的都市圈多维度国土综合整治评估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三维魔方空间关联法划定城市空间规划提升、低效用地利用提效、生态功能服务改良、规划—利用提质、规划—服务协同、利用—服务改善、综合整治优化、协调发展稳固8个都市圈整治分区,并按照问题优先等级针对规划、利用和服务方面提出相应的整治策略。
- [规划与建设]
- · 近10年国内外城市群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 [操彬 黄剑锋 朱芳]
城市群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群快速发展,城市群旅游研究取得新的重要进展。文章在与早前研究对比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新近的城市群旅游研究进行回顾与评述,并对未来研究作出展望。研究结果表明:①相对于2000—2009年而言,2010—2019年城市群旅游研究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近10年研究主要包括城市群旅游的空间结构、影响因素、竞合关系、影响效应及旅游者行为等方面。②国内外城市群旅游研究各有侧重,存在研究主题、视角和方法上的差异。③未来应从注重学科综合、加强基础理论、聚焦重点内容、丰富研究手段等方面促进城市群旅游研究实现新发展,以期更好地为城市群旅游发展提供指导。
- ·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发展路径研究 ——以榆林市三鱼路沿线为例 [蔡春杰 张沛 高吉奎]
生态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意,更是乡村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基于对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发展的研究,从理论角度分析生态文明与乡村发展之间的互动逻辑,认为生态文明是乡村发展的基础、基质与基本要求,乡村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动机、动力与动态变量,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互动反馈关系;从实践角度,选取榆林市三鱼路沿线乡村为实证案例,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提出沟域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修复、人居环境提升、生态产业重构、生态乡村治理等乡村发展的关键路径。
- ·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城聚落区域 性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张家口赤城县为例 [解丹 张伟亚 赵亚伟]
鉴于当前长城聚落体系的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探讨通过建立网络化的空间联系,实现区域范围内长城聚落整体性保护和发展的可能性。选取张家口市赤城县长城聚落为研究对象,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量化赤城县长城聚落社会网络节点功能和整体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区域内聚落节点中心性指标呈两极分化,离散程度高,需优化聚落节点功能;整体网络密度与中心势指标较低,网络结构稳定性和均衡性低,具有局部集聚特征;基于此提出网络化保护发展模式,为区域长城聚落整体发展的空间规划提供依据。研究结果为区域范围内长城聚落的文化传承和聚落发展提出建议和参考。
- · 历史街区街巷活力与商业业态的相关性探究及启示 ——以老门东历史街区为例 [刘思利 李鹏鹏]
近年来,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的背景下,相当一部分历史街区采用居民完全迁出后再开发的简单粗暴的商业化开发模式,历史街区的主导功能由居住转化为商业娱乐,由此导致历史街区文化特色消失甚至空间同质化严重。文章以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为例,以城市人口热力数据、高德兴趣点数据(POI)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建立街区街巷活力与业态测度体系。综合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街区街巷活力与商业业态的相关性现状,进而提出了业态数量、密度、运营方面的几点策略。以期加强历史街区的商业发展与历史文化真实性展现的结合,增强历史文化体验感,实现街区的多元永续活力。
- ·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历史文化街区 游客感知意象研究 ——以广州恩宁路永庆坊为例 [谢涤湘 吴家权]
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因其独特的骑楼建筑风貌、粤剧文化以及蕴含丰富的老城区记忆,成为广州重要的旅游地,其中永庆坊街区更成为近年来广州著名的“网红打卡地”。基于游客点评数据,构建“认知—情感”模型,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对永庆坊的游客认知意象进行系统梳理,然后进一步通过扎根理论的方法对游客消极情感因素进行逐层编码,分类归纳和总结。研究结果显示,游客对永庆坊认知形象重要性排序,依次为“旅游地氛围”“旅游资源”“旅游活动”“旅游地环境状况”;此外,导致游客消极情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旅游资源体验,其中包括地方小、商业化气息浓厚、缺乏可识别性、同质化问题严重。建议未来恩宁路永庆坊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应在注重保护地方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上,创新规划设计方法、经营管理策略,合理控制商业化程度,在旅游发展和地方文化保护之间取得平衡,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 · 互联网图像中城市意象的“再现” ——以长沙为例 [王雯]
信息化时代下,互联网图像拓展了城市意象的认知方式与途径。然而,网络媒介不是中性的,互联网图像背后隐喻了构建者的意志,对城市起着“再现”的作用。通过对图像内容的分析,从互联网“再现”的城市意象类型、意象符号和意象结构,探究图像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机制与社会关系。以长沙为例,选取官方网站和社交网站上的图像为研究样本,对比与分析发现,两类网站“再现”的城市意象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官方网站对城市形象定位明确,社交网站则更多元。两类网站共同塑造了长沙“湘江风光”与“娱乐与消费”的意象特征。
- · 小城镇社区街道空间内老年人驻留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以青冈镇为例 [董毓兵 袁逸倩]
社区街道是衡量社区环境的重要指标。街道空间的诸多性质,例如形态及特征等都会对老年人的日常活动产生重要影响。论文着眼于目前关注度较低的北方小城镇这一研究层面,选取典型社区中的街道空间,运用因子分析和描述性统计法,对空间中影响老年人驻留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得出影响驻留行为的因素为空间的可达性、位置、人流视线及设施。其中,可达性高、邻近住宅建筑、人流量大、视线开阔以及具备完善空间设施的街道空间对老年人驻留行为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研究可为小城镇社区户外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 ·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协调度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基于 15个副省级城市的数据 [刘琼 郭俊华]
文章构建“市民知识化—技术智能化—治理智慧化”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及障碍因子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5个副省级城市的整体耦合协调水平较低,各城市的子系统障碍因子不同;市民知识化耦合协调效果较差,其指标层障碍因子是市民知识文化水平和信息技术支付能力;技术智能化是影响整体耦合协调关系的重要因素,其指标层障碍因子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技术安全水平;根据指标层障碍因子分布,15个智慧城市可分为治理—技术阻力型、治理—市民阻力型与市民阻力型3种类型。最后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提高城市市民、信息技术与城市治理耦合协调水平提出政策建议。
- · 宜步行化导向下的伦敦街道治理解析与启示 [周梦茹 魏寒宾]
步行出行不仅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也可带来经济效益与健康发展,“宜步行化”逐渐成为国内街道治理主要目标之一。伦敦在数十年的研究与实践中,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宜步行化街道空间治理体系。研究首先梳理了伦敦街道空间的宜步行化转向;其次解析了伦敦宜步行化导向下街道治理的多元—多层级制度体系、需求分析优先的空间措施,以及系统性支撑策略;最后基于我国国情,尝试从体系构建、原则确定、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改善策略。
- · 非正规性视角下城市非正规住区与就业研究溯源与辨析 [甘欣悦]
在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新阶段,我国大量城市非正规住区和就业面临包容性治理的诉求;对城市发展过程中非正规治理模式的多样性缺乏理论认识。非正规性作为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密切相关的研究领域,可对上述问题做出理论和实践的回应,但目前在我国城市研究中还较少探讨。通过对非正规性研究领域进行相关理论和实证综述,认为该领域在对非正规住区和就业二元化、边缘化的固有认识提出批判的同时,在其产权、制度和治理3个方面提出了新认识。这对于解释非正规住区和就业治理机制,提出包容性的、可持续的治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需要从理论本土化、政府治理、研究对象扩展、创新产权与规划设计思路拓展该领域的中国研究。
- · 准公共产品视角下的经租房空间演变与利用对策 ——以北京老城为例 [李新建 张玉晟]
经租房是1956—1965年私房改造时期国家经营租赁房屋的简称,后演变成为今日历史街区中直管公房的主要类型,是历史街区中建筑风貌的重要组成成分。文章通过对经租房的相关政策、空间演变过程及其内在逻辑进行梳理,将其发展分为分割期(1956—1965年)、破碎期(1966—1978年)、重构期(1979—1991年)和没落期(1992年至今)4 个阶段,揭示了经租房准公共产品的属性。文章认为在保证公众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经租房可为当前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重要抓手,并据此在恢复社会福利属性、清理不合理占用、优化资源分配和配套保障管理4个方面提出相应利用对策,为下一步直管公房的合理利用指明方向。
- · 基于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型的产业结构与竞争力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吕岩威 王玲力]
传统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假定国家影响区域而区域之间不相互影响,空间模型考虑了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假设空间权重不随时间变化。文章综合考虑了“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两类因素,构造了基于可变空间权重系数的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型,对山东省2008—2016年第一、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并将测算结果与传统动态偏离—份额模型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无论是第一、第二还是第三产业,空间拓展模型与传统模型测算结果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说明空间拓展模型考虑了空间相关性,揭示了邻近区域对山东省的空间影响。与邻近区域相比,山东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整体上均具有一定的结构优势和竞争优势,其中第二产业优势最强,第一产业优势最弱。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提高第一产业效率,推进农业现代化;优化第二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抢占价值链高端”的政策建议。
- · 城市开放度、资源约束与城市创新行为 [周勇 郭烨琳 吴海珍]
为了探究各城市创新方式差异化的原因,文章以2008—2017年间城市面板数据为例,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开放度进行综合评价,实证检验城市开放度与城市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分别检验政府创新投入以及教育基础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开放度与两种创新行为的关系均呈倒“U”型;(2)政府创新投入促进了城市开放度与模仿创新行为的关系,但抑制了城市开放度与自主创新行为的关系;(3)教育基础削弱了城市开放度与模仿创新行为的倒“U”型关系,但加强了城市开放度与自主创新行为的倒“U”型关系。研究结论对城市开放度在不同资源约束条件下城市创新行为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 · 城市治理与空间转型背景下上海遗产社区建设和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周详 常婧超]
文章从当代城市治理与空间转型的现实背景出发,指出中国城市发展的空间逻辑已从以二维扩张为表征的增量开发转换为以多方参与为特征的存量提升。在这一背景下,文章将由上海里弄构成的遗产社区选作观察对象,通过剖析遗产社区的基层治理议题和空间发展问题,尝试从社区建设和公众参与两方面探讨遗产社区治理与空间转型的发展方向。首先,将遗产社区置于上海社区建设运动中进行分析,指出遗产社区面临的3大问题并未在这场运动中得以解决。然后,尝试从公众参与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回应,并通过梳理公共参与理论的演进过程指出,在上海的社区建设过程中实现一种动态平衡下有限度的公众参与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基于此,在对上海基层社会治理情况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社区共同利益的公众参与方式。最后,提出面向遗产社区 3大问题的公众参与渠道构建方式,认为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更新的治理逻辑需要在均衡各方权益并发挥各方作用的基础上重新组建。
- [其他]
- · 文旅融合背景下宜兴丁蜀特色小镇的形象设计研究 [曹君 肖一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