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建设]
- · 精明收缩视域下的乡村产业:困境解析、逻辑内涵与治理路径 [陈炼 段德罡 东云龙]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需“精明收缩”,乡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与乡村精明收缩有着最本质的联系,然而,当前乡村产业发展实践与乡村振兴目标不匹配,难以顺应乡村收缩的趋势。文章以“精明收缩”为切入点,深度剖析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及成因,从价值研判、组织方式、行为逻辑、目标导向 4 个维度解析乡村产业发展的逻辑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乡村精明收缩与产业发展的内在关联,提出匹配乡村收缩趋势的产业发展方向转型、构建契合收缩治理的体系化产业调适机制、转变从数字游戏到“村民主体性”产业的行动取向、达成公平与效率兼顾共识逻辑的耦合乡村收缩目标的产业发展路径,以期促进地区乡村产业发展及收缩治理的现代化。
- · 城郊型乡村社区老年人生活圈测度与界定 ——以德安县梅桥村、岳山垅村为例 [李小云 杨玉婷 程桂林]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郊型村庄作为乡村社区的重要类型之一,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及配置的适老化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文章在梳理乡村老年人生活圈测度方法的基础上,以江西省德安县梅桥村、岳山垅村为例,采用调查问卷、现场踏勘、GIS、GPS 等研究方法,对城郊型乡村社区老年人生活圈进行了实证测度,提出了包含邻里生活圈、日常生活圈和拓展生活圈等的圈层结构内容,以准确地刻画老年人日常性的活动轨迹、生活圈范围及相应的设施配置。
- · 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空间分异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杨槿 石元博 方志勇]
特色田园乡村是江苏省推进乡村振兴的典型示范。文章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以 2019—2022 年江苏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空间分异特征与演变规律,并剖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 :①特色田园乡村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苏南地区分布密度最高、苏中地区分布密度最低,在城市尺度上呈现集聚、不均衡分布特征,但其不均衡程度逐年降低。②空间格局具有高密度集聚区逐年增加、范围不断扩大的演变特征,当前呈现“Z”形分布,主要集聚在苏南丘陵地区、沿江地区、里下河地区和徐宿毗邻地区。③从单因子作用看,农民可支配收入、通车里程、农村财政支出和人口密度等因子对特色田园乡村空间分异的解释力最高 ;从因子交互作用看,区位交通条件是特色田园乡村空间分异最重要的驱动因素。研究有助于拓展乡村振兴增长极的理论研究,对及时优化政府政策、合理调整乡村发展格局和资源配置、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 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对乡村建设行动的启示 [王鹏 罗小龙 顾宗倪]
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发达地区综合性乡村建设行动的地方典型实践。文章通过对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历程和特征的梳理,从理念和机制层面总结江苏经验。在理念上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基于价值挖掘的乡村地域功能重塑和基于集成行动的乡村地域系统重构,准确把握了乡村振兴的要义。在机制上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构建起“组织 +制度”的管理运行机制、“专项 + 协同”的资金统筹机制、“规范 + 人才”的技术支撑机制以及“政府 + 市场”的主体参与机制,实现从要素叠加、维度累进到建设长效机制的结构性嵌入。基于江苏经验,认为乡村建设行动的要点在于塑造特色多元的乡村地域功能、构建系统高效的乡村建设体系、形成梯度有序的乡村建设格局。
- · 数字叙事视角下的长三角地区乡村景观设计 [王玮 李晓菡]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长三角地区乡村景观设计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文章探讨了数字叙事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强调了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及其在长三角地区的实践意义。研究指出,数字化技术为乡村景观的设计和保护提供了持久性、集成能力和高效管理等优势。文章分析了数字化工具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一步论证了数字叙事在促进乡村景观可持续保护和传承中的战略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将数字叙事融入乡村景观设计,能够有效推动长三角地区景观设计的创新发展,同时确保了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传承。
- [规划与建设]
- · 中原地区典型乡村姓氏形态单元划中原地区典型乡村姓氏形态单元划分与空间格局演变研究分与空间 [张东 陈笛菡 石子璇 张小星张东]
文章将康泽恩形态学理论与中原乡村聚落的典型特征相结合,划分乡村姓氏形态单元,构建量化模型与评估方法,分析乡村形态单元之间的差异,研究乡村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主姓宗族的发展影响了乡村的空间结构和突破点,裴城村的乡村空间是以彭氏核心街坊为中心、圈层式向外发展。然后基于量化模型与评估方法划定乡村保护管理单元,对乡村空间提出分区域、分类型的精准保护策略,以实现对乡村形态的精细化保护与管理。
- · 城市发展思考:基于城市发展理念演变的分析 [张昊 余春雪 辜智慧 苏美蓉]
城市发展理念是引领城市前进方向的准则,也是人类对城市发展诉求的凝练。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为应对特定的城市问题与诉求,出现了不同的城市发展理念。文章首先初步梳理了城市发展理念的演变历史,随后构建了4W 城市发展理念演变特征分析框架,并从提出背景(Why)、发展阶段(When)、提出者(Who)和核心要义(What)4 个角度,具体解析了城市发展理念提出的内在逻辑,以及在不同发展阶段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分析其主要提出国家 / 组织的类别。此外依据发展理念核心要义的侧重点将其划分为生态型与社会型两类理念,归纳其关键特征。最后,基于城市发展理念的历史演变特征,提出了管理建议和研究展望。
- · 积“微”致著:2012—2022年城市 微更新回顾与展望 [刘建军 王有鹏 杨惠钰 何沁 魏鲁腾]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扩张,城市更新工作也相应进行转型。小尺度、精细化的微更新模式成为当前存量时代建筑改造、环境优化、设施完善、品质提升的重要方式。回顾城市微更新发展历程,总结各阶段的问题和经验,有助于把握微更新的内涵与外延。文章根据我国政策法规和城市发展进程,将 2012—2022 年的城市微更新发展划分为萌芽伊始、深化探索、多元发展 3 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现实背景、学术研究及实践活动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各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最后基于城市微更新的发展轨迹,提出多样化、人本化、规范化及创新化的发展新趋势,为我国城市微更新的发展提供参考。
- · 北京老城文物建筑开放利用的分类评价方法研究 [荣玥芳 宋健 张新月 吴勇江 贾梦圆]
根据文物建筑现状特征综合评估其开放利用潜力与利用形式,是提升文物建筑保护与利用水平的重要支撑。针对北京老城文物建筑特征,文章从文物建筑的本体现状、价值禀赋、外部环境 3 个维度构建评估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潜力的指标体系 ;结合文物建筑开放利用的不同形式,从参观游览、文化展示、经营服务、公益办公、社区服务、国事服务 6 个方面研究确定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 ;并以北京老城 54 处文物建筑为例,进行分类评价方法的实证应用,以期为北京老城文物建筑开放利用的总体统筹与分类管理提供参考。
- · 空间句法在记忆场所重构叙事中的应用 [陆邵明 李修杰 杨滔]
文章针对目前国内城镇更新面临的记忆危机与设计难点,阐述记忆场所的意义与重构叙事的方法与实践。文章重点介绍空间句法在记忆场所重建叙事中的 3 种作用:挖掘潜在叙事信息、甄选优化叙事路径与模拟不同叙事场景 ;同时结合西部聚落、东部街区更新案例,创新性地应用 DepthmapX 凸空间、VGA 以及 Agent 等分析技术,为记忆场所化隐为显、化零为整、化繁为简的重构实践提供技术支撑与应用前景,进而使记忆场所重构叙事更加合理、更有内涵、更能激发文化认同。
- · 南京主城区共享单车的骑行环境评估及其优化策略 [全雨霏 吴晓]
共享单车的大规模使用,为居民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城市空间资源分配的一系列问题,对城市空间尤其是骑行环境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文章从南京市主城区遴选典型样本路段,评估共享单车的骑行环境,以探索亟待优化提升的影响因素,再据此提出综合优化策略,提供学术借鉴和实践参照。研究发现 :交通设施与环境以及道路设施的相关指标对骑行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大 ;用户年龄和单车使用方式是导致人群评价分异的主要个体属性 ;骑行环境的优化提升可从宏观层面的自行车道规划、换乘停放提升以及微观层面的道路断面优化、隔离设施完善等方面入手。
- · 基于VR的沉浸式规划方法与实践探索 [徐京天 甄峰]
文章梳理了虚拟现实(VR)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研究,包括虚拟漫游、辅助设计研究和公众参与等,针对其特征和局限性,提出具有沉浸式体验、全流程覆盖、多主体协同特性的沉浸式规划方法及其总体框架,并以实际项目为例构建具有基础功能的规划场景,邀请相关人员体验评价。结果表明沉浸式规划方法在要素表达效果上与传统方法各有优劣,能帮助使用者更好地感知空间的同时,还存在着操作不便、场景不够精细等不足。最后,文章对沉浸式规划方法和 VR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 · 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多维游憩情绪评价框架研究 ——以南京中心城区城市公园为例 [闫文萱 范晨璟 申世广 邱冰]
利用大量带有情绪标签的社交媒体数据,了解和把握居民在城市公园绿地中的游憩情绪感知体验,为城市公园的改造提升提供策略依据。文章基于城市公园使用者发布的新浪微博数据,在 Rost Content Mining 软件和 BERT 模型的支持下对微博文本进行分类、分析,运用 IPA 分析法构建了游憩区位、环境、设施和感知 4 个维度的情绪评价框架模型,并以位于南京市中心城区的 9 个城市公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 :(1)居民在城市公园的游憩体验整体上积极正向,游客对于南京中心城区城市公园的总体建设较为满意,其中白鹭洲公园表现最好。(2)从 IPA 分析来看,重要性高—满意度低象限内的,急需改善的因素分别是玄武湖公园和鼓楼公园的游憩区位,莫愁湖公园和古林公园的游憩环境,绣球公园、鼓楼公园和小桃园的游憩感知。使用文章的评价框架,能有效捕捉游憩人群在城市公园中的情绪状态及其影响因素,这对城市公园的更新与改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 双战略作用下的郊区(县)职住空间组织及规划对策研究 ——以济南市长清区为例 [赵虎 孟赛赛 王晓彤 董铭慧]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战略对郊区(县)的职住组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在系统归纳双战略作用下的郊区(县)职住空间组织导向基础上,以济南大都市区的郊区长清区为例,依托一线问卷调查数据和官方统计数据,围绕职住空间要素分布状态和职住组织效率两个方面,从区域、城乡和城区 3 个层次立体分析该区职住空间组织特征,并从目标设定和结构调整两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规划对策。
- · 多源大数据支撑下的城镇职能类型结构测度 ——从乡镇尺度的视角 [俞艳 张宸赫 樊建 徐雅馨 韩华]
城镇职能类型结构是在特定区域范围内,城镇职能互动关系的布局总况。针对当前乡镇职能多以定性判断的现实问题,基于手机信令、企查查、POI 等大数据与职能特性的关联,建立了针对各类职能的定量测度方法,并据此构建了适用于乡镇尺度的城镇职能类型结构定量测度框架。以宁波市乡镇为单元展开测度,定量识别出宁波市发挥工业、交通、商业、科教、旅游5类职能优势的城镇单元,且识别结果与该市的规划发展模式基本吻合,验证了框架的可行性。该框架不仅弥补了城镇职能类型定量测度在乡镇尺度的空白,亦能够助力城镇职能类型结构的合理配置。
- · 微观建成环境对地铁站域可步行性的影响研究 ——以大连为例 [徐伟星 曾鹏 刘蓓蓓 蔡良娃 施林丰]
以大连中心城区内 7 个地铁站点周边 800 m 范围内的步行空间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719 名步行者进行问卷调查,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探析微观建成环境与站域可步行性的内在关联。研究发现,存在 6 个潜变量影响站域可步行性,“便捷性”占主导地位。结合实地调研情况,识别出建成环境中的人行道过街、天桥过街、地下通道过街和指示标识是高效失衡型指标,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
- · 城市停车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及停车指数研究 [汪益纯 李铭 韩林宁]
停车问题作为民生痛点和高质量发展焦点,引起广泛关注。但当前停车治理主要关注政策制定和规划对策,对如何全面评价停车系统发展水平缺乏深入研究。基于停车系统发展引导方向分析,从城市总体、重点区域两个空间层面,综合停车供应、管理、效率、服务、协调及满意度评价 6 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及停车指数模型。最后,选取无锡市开展实证分析,结果与停车实际状况相符合,验证了评价有效性。
- · 基于共同成长理念的民间救助建筑策划与设计 [丁炜]
文章通过对国内民间救助建筑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结合国外救助建筑发展经验和“发展性分层级救助”的救助理念,提出以救助对象共同成长为中心的建筑策划模式与开放性设计策略,并探索民间救助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
- [生态与环境]
- · 社会资本参与污染场地修复项目的投融资模式研究 [王宏婕 陶吉 孙凯成 杜芸 刘碧云]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产生大量污染场地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阻碍城市高质量发展。当前污染场地修复多由政府投资为主,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数量和程度较低。单纯依靠政府财政难以维系污染场地修复事业的有序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场地的修复、开发与再利用。文章梳理对比了社会资本参与场地修复的 6 类投融资模式,分析各模式的资金来源、典型案例、运行机制并评析,旨在为社会资本参与污染场地修复治理实践提供参考。
- · 基于VORC模型的水网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管控策略 ——以吴江区为例 [须如怡 丁金华]
健康的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生态活力及组织力,抵御和适应外界压力,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文章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基于“活力(V)—组织力(O)—恢复力(R)—贡献力(C)”模型,定量评价水网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分析生态系统健康空间分异特征,为生态空间分区管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吴江区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在空间分布上呈正相关性,表现出“高值区较离散,低值区较集聚”的特征。健康高值区多聚集于乡村水网密布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生态功能较完善 ;健康低值区主要集中于乡村工业产业建设集聚区域,受建设用地扩张影响,水网乡村景观生态健康水平下降。结合健康等级将吴江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生态缓冲区、协调发展区和开发管控区等 4类空间管控分区,并针对性地提出差异化管控策略。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可为生态空间分区管控提供依据和参考,促进水网乡村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