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研究]
- · 基于我国31个省区市的乡村振兴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耦合协调研究 [尚子娟 任禹崑 杨斌 陈怀平]
乡村振兴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耦合协调发展是促进我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乡村振兴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耦合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构建二者耦合分析框架、耦合指标体系,采用2017—2019 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度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乡村振兴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结论为实现乡村振兴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双赢提供政策建议。
-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黄土沟壑区乡村流域空间治理:目标、困境与实现路径 [刘苗苗 雷振东 高雅]
高质量发展阶段,黄土沟壑区乡村治理的空间范畴、配置动力、行动主体已发生变化。面向生态安全到生态持续、经济脱贫到经济高效、社会稳定到社会公平的目标变化,针对乡村治理载体、治理动力、治理主体呈现的空间要素分散治理、资本价值诉求冲突、参与治理意愿减弱等问题,基于乡村空间流域化特征,依托次沟流域构建乡村治理单元,文章提出功能协同、价值协调、主体协作 3 大治理路径,以促进乡村空间要素、资本要素和行动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 · “观水”理论视角下水系对徽州传 统村落村址的影响 [徐震 吴金辉]
对于水系发达的徽州而言,堪舆学“观水”理论在村落选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堪舆学的视角下,对“观水”活动的主要观测对象“水口”与“水势”进行研究:从“藏风聚气”“形势说”理论出发探究“水口”对村落基址选择的影响 ;从“五星”理论出发探究“水势”与村域选址之间的联系。最终发现“水口”能够影响村落大布局(整体布局)的界定以及小布局(建筑布局)的面积,“水势”影响村落小布局(建筑布局)的选址界定以及面积。
- · 基于系统风险格局识别的乡村产业韧性布局研究 ——以大运河天津段乡村为例 [田健 曾穗平]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我国乡村产业自适应、自组织、自协调与自恢复能力持续下降,产业风险“外部胁迫加剧—内生动力弱化—治理机制滞后”等系统化特征凸显,空间异化程度加深。研究提出了基于“风险源—风险受体—风险治理机制”结构的乡村产业系统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大运河天津段乡村的多源数据解析,识别乡村产业风险格局特征并提出基于风险治理的乡村产业韧性布局策略。研究表明 :大运河天津段乡村产业的系统风险呈现“高低交错 + 多元驱动”的空间异化特征和“低风险均衡型 + 单一高风险型 + 多风险并存型”的聚类规律 ;近郊乡村风险源压力较大,远郊乡村的风险治理机制建设相对滞后,风险受体状态主要与农作类型、非农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组织建设及资源承载能力有关。研究针对风险的空间分异及聚类特征,通过统筹乡村产业的风险源控制、风险受体优化、治理机制建设等路径,提出乡村产业“外源协同—内生培育—机制响应”的系统韧性布局策略,为实现乡村产业系统风险的长效治理提供相关借鉴。
- [规划与建设]
- · 基于“载体—荷载”视角的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测度 [杨楠 罗文竹 申立银]
准确测度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是缓解公共服务供需矛盾、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基于“载体—荷载”视角,从公共服务载体和荷载的适配状态入手,构建了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的测度方法。同时,为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选取长三角地区的41 座城市展开了实证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是公共服务载体的荷载强度,可表现为承载状态值,这一状态值并非越大越好,也非越小越好,而应当在城市特定的发展条件下有一个合理的相对值 ;(2)城市公共服务承载状态具有区间特征,可以通过四分位法将其划分为 4 个区间,即高风险超载区间、高利用区间、中度利用区间和低利用区间 ;(3)实证结果发现,研究期内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公共服务承载状态总体上从以高风险超载和高利用为主逐步过渡到以中度利用和低利用为主,公共服务超载风险得到缓解。
- · 典型发达国家智慧城市的建设经验及启示:“理念—机制—方法”范式 [李德智 李蓓 黄冠英 于路港]
随着全球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各个国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迈入融合发展期,但仍存在建设与地方情景脱钩、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技术中心主义等问题。文章从“理念—机制—方法”范式出发,分析并总结了美国纽约、日本东京、韩国首尔 3 个典型发达国家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并提出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启示 :建设理念需要“因城定策,顺时应变,统筹规划”,建设机制需要“政府引领,企业主导,公众参与”,建设方法需要“畅通数据,整合技术,聚合服务”。
- · 基于身体活动及心理感知的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宋晗 甄峰 徐海贤]
随着城市居民身心健康问题愈受关注,城市空间环境对居民心理感知、身体活动的影响逐渐成为城市研究热点。文章分析并揭示了空间环境、心理感知、身体活动三者的相互关系及整体关联,提出了基于心理感知与身体活动一体化的空间环境设计框架。进而以增进人的身体活动、促进人的积极心境、缓解人的精神压力、提升人的归属认同作为设计导向,制定 5 个方面的空间环境设计策略,运用融合多学科交叉及智慧规划设计方法,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环境设计新范式。
- · 轨道交通TOD模式对站点空气质量D模式对站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策略研究的影响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 [袁满 严明瑞 朱俊青 单卓然 姜浩]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随着绿色 TOD 模式研究的不断推进,学者们对轨道交通是否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展开了广泛探讨。该类研究主要以城市或区域等宏观尺度为对象,而忽略了轨道交通对沿线及站点等微观地区的影响。文章以武汉市 6 条轨道交通线路的站点为例,评估轨道交通对站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探讨 TOD 模式指标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 TOD 模式优化策略。结果发现,轨道交通对多数站点空气质量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但不同站点间的影响差异较大。站点地区的工业用地占比、绿地与水域占比、土地混合度、容积率等因素与空气质量具有相关性。高水平的土地混合,可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改善空气质量;开发集聚度越高,城市越紧凑,空气污染改善越明显;合理的交通接驳方式,减少了机动车尾气排放,可改善空气质量。因此,应通过高水平的土地混合、紧凑的空间形态、完善交通接驳等措施,优化轨道交通 TOD 建设,提升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
- · 基于多源数据的“夜津城”活力时空特征及规划策略研究 [张天洁 苏静]
天津自 2018 年底便着手发展夜间经济,提出构建“夜津城”格局并打造多个市级示范街区。揭示其实施几年以来的夜间活力时空特征,既是对已有政策实施绩效的评估,也为今后提升夜间活力提供依据。文章基于百度热力、大众点评 POI、豆瓣同城等多源数据构建夜间活力时空数据库,借助 ArcGIS、Geoda 对中心城区进行夜间活力静态分布及动态变化分析,识别夜间活力高值及低洼区域并探究其静动态耦合特征,分析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
- · 基于分形理论的滨海城市与内陆平原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对比研究 [张洪恩 阙凌杰 韩沛]
滨海城市作为海洋经济发展与内外联动交流的物质载体,城市拓展受到海岸线、腹地地貌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城市空间沿海岸线延伸,呈现带形、湾形等空间形态特征,与内陆城市存在显著差异。文章基于分形理论,对滨海城市与内陆平原城市的外部空间形态与内部主要功能用地布局进行横向对比,揭示内陆平原城市与滨海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分形差异,并归纳解析其空间形态形成差异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滨海城市的城市形态优化和空间布局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 ·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境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机制研究 [王兴平 彭思伟 韩静]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境外产业园区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经过多年建设,“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境外产业园区已经具有一定发展基础,具备提升发展质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文章研判了“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形势和要求,梳理了相关文献和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境外产业园区发展概况及其转变发展方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而辨析、揭示和构建了“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境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路径,并以中白工业园区为例进行实证,进而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境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 详细规划中城市滨河空间管控模式研究 ——以杭州南站单元控规为例 [袁勋 许超 李佳虹 周玲娜]
文章研究了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围绕“蓝绿统筹,功能复合”这一规划目标,在详细规划层面上对城市滨河空间进行管控的策略和方法。并结合杭州南站单元控规编制实践经验,提出“一线、一带、一通道、功能认定、多指标”的管控模式。同时探索在滨河空间管控线划定和指标确定过程中,运用多目标优化算法辅助确定滨河空间管控线和指标的方法,弥补单纯依靠经验判断确定控制指标的不足。
- · 基于供需匹配的城市旧住区微基建理论内涵及实践案例研究 [陈飞 梁同同 程天 万羽翀]
文章立足高品质生活、高质量发展、高绩效治理解析微基建基本理论,探寻旧住区蕴含的社会观念及价值判断,研究旧住区微基建的基本理论内涵。通过特定案例设计实践解析,从物质空间与设施服务、社会空间与功能提升及治理结构与管理 3 个层面的供需匹配关系出发,指出了包含空间共享、功能连接、设施提升为核心的空间路径,文化认同、社会融合及生活重塑为核心的社会路径,合作治理、共建共享及整合运营为核心的治理路径。
- ·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 [田园 任毅 李金林 周瑜]
文章在测算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结果表明 :第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 ;第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通过影响市场一体化、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来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时还对周边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 · 人工自然交错带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以西安市鄠邑区为例 [王敬儒 岳邦瑞 兰泽青]
城市扩张造成秦岭北麓生态交错带环境发生显著退化,如何针对生态交错带特征开展区域生态修复,成为亟待研究的规划技术问题。文章借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一般方法,结合秦岭北麓人工自然交错带、山地平原过渡带的生态特殊性分析,选择西安市鄠邑区为对象开展研究,提出适宜人工自然交错带的景观格局分析 4 步骤,包括:生态源地识别、阻力面构建、生态廊道识别、交错带景观资源整合,并基于此提出了秦岭北麓生态交错带修复的基本思路与分区策略。
- [人文与社会]
- · 城市文化定位与文创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以南京夫子庙景区秦淮文化为例 [吴菱蓉]
在文化全球化的热潮下,各个地区的旅游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每个城市都希望能够树立一个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形象。文章以南京夫子庙景区为研究对象,对夫子庙地区的文化资源、文化元素进行整合与分析,并对其文创产品现状和发展战略提出思考,为提升夫子庙地区的文化形象和文化氛围提供一些建议。
- · 地方应用型高校行业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城市产业发展——基于知识溢出效应的研究 [鲍锐 曹超 樊文育 蒋雪伟]
培养行业专业创新人才推动城市产业发展是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文章基于知识溢出理论,在对地方应用型高校行业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进行调研、整理和分析后,构建了地方应用型高校行业人才创新能力与城市产业发展的知识溢出效应关联模型,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知识溢出、地方应用型高校行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对于推动城市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效应,为地方应用型高校行业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对策建议。
- · 文化资本的独特作用:社区书记带领社区发展的深层机制 [黄惠]
社区差异化发展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是其内在的机制并未得到揭示。社区发展理论从以需求为本转变到以资产为本,显示了社区社会资本的重要性。通过对一个城市社区的社区书记带领社区发展的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发现在资源禀赋相似的社区,社区书记的使命感和事业心以及领导力是社区发展最关键的因素。理论分析表明,社区书记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本。文化资本通过开发利用多样化社区资产,从而在带领社区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发挥文化资本的作用,需要转变社区“两委”负责人的遴选机制和改变社区绩效考核的重点。
- · 基于社交行为的“老漂族”城市融入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 [杨成凤 章皓宇 鲍婕 孔亚婧 韩会然]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部分老年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问题已成为
地理学、社会学关注的热点之一。文章基于问卷调查获取合肥市“老漂族”社交行为特
征及城市融入状况的数据,同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他们的城市融入水平及其
影响因素。研究表明 :(1)合肥市“老漂族”以省内流入为主,来源地呈现地理空间上
的邻近性且受迁出地人口数的影响。(2)“老漂族”依旧以原有的社交网络为主,新的社
交网络并未完全建立,但社交总体情况满意。从不同类型来看,城城型较乡城型的城市
融入状况更好,乡城型群体对原住地的依恋情感更为强烈,且在融入感知方面乡城型比
城城型更多地感受到本地人对外地人不够友善。(3)综合“老漂族”融入意愿水平发现,“愿
意和本地人做朋友”比“愿意融入本地,成为本地的一员”的意愿高 ;“老漂族”对本
地人是否持友好态度的感知总体表现较好 ;不过在融入现状中,相比于认同“自己已成
为本地人”“老漂族”更认同“自己还是老家人”。(4)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职业、
个人月收入、是否愿意与本地人做朋友、在合肥的交友目的对“老漂族”的城市融入各
方面(融入意愿、融入感知、融入现状)都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其中乡城型群体的融
入感知和融入现状水平不如城城型,且存在明显的消极融入现状。研究结论能够引导城
市公共政策关注“老漂族”群体,对促进社会公平、改善“老漂族”生活质量等具有重
要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