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刊]
- · 也谈造城运动(四)——继续冯骥才先生、唐修俊同学的话题 [刘会远]
- [地下空间开发]
- · 拓展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新思路,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先生 [本刊记者:陈小坚 李海华]
- · 在“规划控制”与“市场运作”的博弈中走向成熟走向成熟 [顾新]
地下空间利用立法与管理问题的核心是对
“地下空间权”以及“相邻关系”的处理。通
过立法确立“地下空间权”,体现公平最大化
原则,可以从法理上占据主动。但现行体制
下对产权复杂的空间领域的管理仍然是难点,
有待研究。
- · 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策略研究 [石晓冬]
- · 上海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前期研究与建议 [陈伟]
阐述了上海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的现状,分
析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存在的无序性、分散
性和盲目性等问题,指出尽快编制城市地下空
间资源总体规划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合理开发
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是基于构建循环经济
的重要资源链,是实现“十一五”规划中城市战
略重要的资源支撑,是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环节,对于实现土地资源配置、社会经济
发展和环境建设之间的动态平衡,以及推进上
海城市经济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与价值。
- [城市地下空间]
- · 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下建筑遗产探查和保护 [朱光亚]
指出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有可能毁坏地下
建筑遗产的四种城市化进程,介绍了探查地
下建筑遗产的技术手段和必要的基础性工作,
提出保护与展示遗址的几种模式,呼吁健全
必要的行政法规。
- [地下空间开发]
- · 以地下空间开发为引导的都市空间结构演化 [奚江琳 杨秀静 钱七虎]
随着中国都市现代化的过程,地下空间作为
一种有力的城市形态“成形力”( s h a p i n g
force),将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起重要作
用。一方面,现代城市演变很大程度取决于
交通方式,地铁轨道交通对于城市发展与更
新有明显的指向性,沿轴产生以整体进步为
导向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中心区地下空间
的大规模开发促进城市局部高强度开发,呈
团块状发展。未来地下空间形态与都市空间
结构将出现协同型发展趋势。
- [城市发展战]
- · 差异化——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战略 [胡俊成]
探讨差异化战略作为21世纪城市在全球化背
景下发展路径的可能性,通过建立差异化模
型对城市发展战略竞争绩效进行分析,研究
了实施城市差异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途径。
为不同级别、自然禀赋差异较大城市实现以
人为本的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研究城市发展战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
式和建构模式。
- []
- · 基于创新网络的城市竞争力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梁丹 张小林 张婷]
本文以南京市为例,在全面分析南京城市竞
争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培育创新网
络来提升南京城市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 [城市发展战略]
- · 发展红利:区域经济增长的绿色动力源 [杨苗苗 翟有龙 王绪龙]
- [城市研究]
- · 城市发展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于城市发展观的思辨 [李阎魁]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根、同源,却在城市发
展的过程中疏离。文章通过对概念的辨析,以
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探求科学精神和人文
精神的融通、互动在树立城市正确发展观中的
重要性。
- · 环境伦理学及其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几点启示 [刘昌寿 沈清基]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根、同源,却在城市
发展的过程中疏离。文章通过对概念的辨析,
以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探求科学精神和
人文精神的融通、互动在树立城市正确发展
观中的重要性。
- · 上海浦东极化开发下的外来人口特征分析与思考 [刘振宇 乔观民 丁金宏]
本文以浦东为例,探讨了该区域外来人口具
有在年龄结构上以年轻化为主的劳动力资源
特征、外来人口在来源地上具有一定的地域
集中性、职业构成的变化与极化开发的阶段
密切相关、以家庭为主的迁移趋势逐渐增强。
外来人口在集聚的同时也存在社会极化现象,
具体表现在收入、居住和空间占据方面,而
导致外来人口社会极化的主要因素有受教育
年限、专业的职业培训和所从事的职业类别。
外来人口正在成为城市的新贫困阶层。在此
基础上,根据外来人口特征提出解决社会极
化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空间极化导致社会
重构问题;2、坚持人力资本利用与开发相结
合,减少社会极化;3、给外来人口平等地享
有城市社会公共设施机会,减少动态社会极
化;4、坚持以服务为导向,加强城乡结合部
的管理。
- [Price in Nanjing]
- · 南京市中低价商品房建设浅议 [王奕道]
中低价商品房是政府部门为解决房价快速增
长、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而实行
的一项为民利民工程,也是政府部门调控市
场的必要和有效措施。作为政府调控和市场
化运作相结合的特殊商品房,为了发挥中低
价商品房应有的作用,政府部门必须在总结
经验的基础上,调整思路,创新模式,在规划
选址、方案设计,申购条件、价格确定等方面
加以改进和优化,真正促进市场的稳定和社
会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