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稿]
- · 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实现机制 [黄贤金 张安录 赵荣钦 高菲 张鸿辉]
“双碳”目标的提出必将推动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碳要素的约束对新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实现机制,5 位笔谈专家主要从基于碳治理的国土空间规划过程、面向生物经济发展的土地利用竞争与碳排放机制、多目标下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路径、试点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措施、能源领域碳减排与国土空间维度等方面提出了主要策略,为构建低碳导向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借鉴。
- [社区养老]
- · 建成环境对城市老年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 ——基于客观和感知的对比视角 [岳亚飞 杨东峰 徐丹]
城市建成环境的基本属性是影响老年居民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可测得和可感知是从客观和主观维度对建成环境要素的描述,两者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综合作用方式仍未探寻及验证。因此,论文结合积极生活生态模型、社会—生态健康模型和环境—心理健康模型等理论,以大连市为例,融合多源异构时空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建成环境的客观和感知视角检验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对比作用及内在影响机制,并在排除可能的居住、自选择样本后进一步进行验证。通过研究发现:超市、餐饮和美发店等基本服务设施的邻近性和聚集程度通过直接和感知的中介途径差异性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高聚集度会通过感知路径的噪声、不安全感和环境卫生状况等对老年人心理产生消极作用;步行道路的密集度和局部整合度、深度、连接度等车行道路的连通性在老年人日常出行范围的局限下对其心理层面的干预有限;住区配套休闲、景观和锻炼等设施的多样性通过直接和感知的中介路径同时正向作用于老年人心理健康;住区的地下停车和高层的电梯设施相比于地面停车和多层步行上下楼对老年人心理有更为积极的影响;总体上相比于客观建成环境,感知环境在发挥中介效应的同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作用也更为显著。
- · 基于适老化社区支持体系的社区更新实施路径初探 [李媛媛 李晋轩 曾鹏]
我国城市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将对城市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城市老旧社区由于其自身“双重老化”的客观现实,成为内涵式发展背景下探索适老化更新的“试验田”。面对当下我国城市既有老旧社区改造中供需错位、实施无力、治理失效等困境,论文提出应构建全要素、系统化的社区支持体系,统筹考虑政策制度、物质空间、社会人文等多维度的更新需求,以实现高效、合理的适老化社区更新。以北京垡头街道为例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说明了基于适老化社区支持体系的更新实践所具有的优越性,为我国未来城市更新实践中“空间—人居”双重可持续的实现提供了范例。
- · 老年人视角的广州典型保障性社区养老服务配套差异性评价 [朱小雷 王博]
研究以广州市的10 个典型保障性社区为研究对象,开展针对老人的评价问卷调查(N=632)和现场质性观察。调查数据基于列联表分析、聚类分析,从老年居住人群认知评价的角度,揭示广州保障性社区养老服务与设施配套的差异特征、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样本社区的总体满意度偏低,且不同社区和养老配套的评价差异明显,中低收入老人的年龄、自理能力、与子女合住情况等因素影响他们对养老条件的主观判断,社区区位及其养老生活配套结构特征影响老年人的满意度。
- · 基于“城市人”理论的社区养老设施规划配置研究 ——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 [魏伟 潘雪晴 谢波]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家庭结构的变革,不断增长的社区养老需求与社区养老设施配置不够健全的矛盾日益凸显。文章借鉴“城市人”理论,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展开实证,运用社会调查、回归分析等方法,识别出老年人、设施提供者双方匹配的配置半径为:综合服务类和生活照料类设施为300~500m,文化休闲类设施为500~700m,提取出影响养老设施满意度的人居要素为道路密度、周边环境和设施质量,最终从“点、量、质”3方面提出设施配置优化策略。
- · 天津市中心城区机构养老设施布局均衡性研究 [张晟 刘辉 王昊聪]
从公平和效率两个角度,运用洛伦兹曲线、覆盖率和引入综合服务能力因子的潜能模型等方法测度天津市中心城区机构养老设施空间布局的均衡性。研究表明:天津市中心城区各街道人均机构养老设施量和可达性存在差异,呈现出西部和东南部较高、周围逐渐减小的趋势;机构养老设施在各区域布局效率差异较大,部分区域存在设施与人口错位分布以及服务范围交叠的现象。针对布局现状设计优化方案,提出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医养结合等建议。
- · 国外社区环境影响老年健康的研究综述 [阿龙多琪 马航 杨彪 王墨晗]
利用CiteSpace 文献分析工具,将自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到的与环境影响老年健康相关的766 篇文献进行量化分析,首先,结合关键词聚类网络与文献时间线视图,将老年健康研究划分为影响身体机能的社区环境研究、影响体力活动的社区环境研究和影响生活质量的社区环境研究共3 个研究阶段;其次,从理论探索、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3 方面综述各阶段的相关研究进展和成果;最后,总结既有研究的不足,提出完善理论体系、丰富研究方法,识别主要影响因素、创新研究思路的研究展望。
- [规划与建设]
- ·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公共设施配置方法创新——基于《南京市乡村地区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指南》制定的讨论 [官卫华 皇甫玥]
党的十九大以来,为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公共服务供给思路和方式应快速优化调整。文章在吸收借鉴西方公共产品、公共设施区位、生活圈等相关理论基础上,以南京为实证,对标新发展目标,并采取典型村庄调研与村民访谈、部门座谈、线上和线下问卷调查、GIS 分析等方法对现行乡村公共设施规划标准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认为现行标准现势性和实施性已然不足:更为均等化的乡村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有待补齐完善,更为全面化的公共设施供给范围有待优化拓展,更为精细化的乡村公共设施运营管理有待强化落实。然后,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南京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基于城乡统筹发展、兼顾公平与效率、空间复合集约、布局方式优化、基础保障与品质提升并重等多元目标,提出乡村公共设施配置的优化思路。最后,在乡村社区生活圈构建、设施分级分类体系优化、村庄分类衔接融合、规划管控方式创新、空间布局精细化引导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然而,相应政策保障机制尚有待结合农村综合改革深化进一步深入完善。
- · 杭嘉湖地区传统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李鑫 郭巍 林箐]
传统聚落的营建蕴含着古人建立良好人居环境的智慧,杭嘉湖地区传统聚落作为中国水乡聚落的典型代表,类型丰富、体系完善,其景观特征是经人工梳理自然水系、堆挖土地而形成的,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文章从风景园林学角度出发,借鉴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梳理杭嘉湖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要素,并分析二者对当地聚落形成发展的影响。将区域内的聚落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自然环境与土地利用方式,划分出嘉湖区聚落景观空间的4 种典型模式:湖溇圩田型聚落、湖荡圩田型聚落、水网平田型聚落和三角洲平田型聚落,从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解析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机制。以期为我国水网地区传统聚落景观的成因与特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传统聚落景观保护提供参考与依据。
- · 探索北京古都多尺度地理空间 [姚亦锋]
北京在中国历史上多次成为都城,其依托的“地理空间”对于其起源和变迁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论文研究地理空间的脉络结构及其对于历史时期城市的重要影响作用,认知历史城市景观系统,明晰地理景观文物价值。以多尺度空间方法辨析地理与城市格局之间相互内在关联,探寻现存山脉河流之中的城市历史景观格局、时空演替和变化轨迹,揭示其城市空间结构有序化演进规律,并且延伸思路研究历史城市风貌保护规划。以地理学视角在大尺度空间范围内研究北京古都空间分布规律和内在演变机理,以及人地关系传统的耦合过程,进而探索古都风貌规划新的途径和方法。
- · 历史城镇型活态遗产地空间消费中的利益网络变迁 ——以丽江古城为例 [赵敏 李鹏 李楠楠 张俊]
活态遗产地空间的消费决定了生产,而生产又创造了消费。活态遗产地空间消费是活态性要素的消费化表征,具体表现为传统建构、地点塑造和生活重构3 种活动。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丽江古城为例,研究历史城镇型活态遗产地空间消费中的利益网络变迁,结果发现:当地政府机构始终占据利益网络的主导地位,并与旅游企业结为联盟;在开发阶段,国有企业和原住民处于利益网络的重要位置,旅游者则处于最边缘;在运营阶段,外来民企和外来务工者取代了国有企业和原住民的位置,旅游者的地位明显提高;3 种空间消费活动促成两个阶段的不同网络关系,两种利益网络反过来推动两个阶段空间消费活动的循环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整个空间消费过程。
- · 电子商业影响下的城市零售商业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叶强 胡赞英 赵垚]
随5G 时代的到来,电子商业对城市商业空间的影响将愈加显著,明晰其程度、方式及规律,探索共赢发展之路已刻不容缓。文章在探讨二者之间的影响机制与路径基础上,分别从国家和城市层面,实证检验电子商业对零售商业空间结构演变的具体影响。研究表明,电子商业通过影响零售业态规模、形式及其空间区位分布,从而对商业空间结构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消极的抑制作用,并因商业空间类型和等级差异呈现不同发展趋势。
- · 慢行道多模式服务水平评估方法探讨 [杨培霖 辜智慧 周旭平 彭干娟 陈义勇]
已有的道路服务水平研究多集中于机动车道,针对弱势的非机动交通方式使用者的研究非常有限。鉴于此,文章以深圳慢行道为例,通过仿真模型再现慢行道使用情景并进行动态监测,构建适宜的监测指标并与使用者主观感受相对比,得到适宜本土的慢行道服务水平评估方法与评估体系。研究发现:通过仿真模拟再现不同使用人群及其相互冲突,动态监测指标与使用人群的主观感受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其结果可为慢行道的宽度及形式设计、容量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 · 基于三阶段DEA的浙江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 [周许豪 徐梦洁 余迩]
文章采用三阶段DEA 方法研究了2014—2018 年浙江省11 个地级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并通过Malmqui st 指数来揭示其动态变化。在剔除环境因素与随机误差之后,DEA有效的城市数量略有减少,绝大多数城市处于规模报酬递减或不变阶段,土地利用的技术效率普遍偏低。非DEA 有效的城市存在建成区扩张较快、从业人口冗余等问题。Malmquist 指数值表明浙江省的土地利用应致力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考虑到产出相对于投入的滞后性,因此在筛选评价指标时将滞后期纳入评价过程,使得评价结果更准确。研究结果可以为浙江省城市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 [人文与社会]
- · 苏州明清农村居民点信息挖掘与启示 [郭畅 金晓斌 薛樵风 杨绪红 周寅康]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口聚集的场所,探索历史时期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布特征及长时期农村居民点变化规律可为复原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的历史进程提供参考。文章以江苏省苏州市为研究区,以地方志为主要资料来源,通过历史文献解读并设计古今地名匹配算法,实现了对明清时期4 个历史断面下苏州市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定位;通过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和泰森多边形等空间分析方法,探索了研究期内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格局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志记载的历史居民点虽难以与当前通过测绘形成的农村居民点图斑进行直接对应,但可反映当时农村居民点分布总体格局;(2)明清时期,苏州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较为稳定,基本保持东北—西南方向的分布格局,并呈现出常熟市—苏州古城与常熟市—昆山市两条发展轴线。与现代多核结构特征相比,核心—边缘结构较不明显;(3)明清时期,苏州农村居民点密度分布就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表现出以苏州古城为中心,随时间推移逐渐聚集的趋势,这与当前以苏州市区为中心向四周递增的阶梯格局有显著差异。
- · 垃圾焚烧发电厂信息公开与公众意识提升探索 [蔡葵 石运杰 李珂羽]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生活垃圾的产生和处理量大大增加,在垃圾焚烧发电厂快速发展的同时,提升公众,尤其是周边社区居民对垃圾焚烧发电运营的了解、理解和监督,成为垃圾焚烧发电发展和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通过对昆明示范项目公众信息传播与意识提升方法及效果的展示,从邻避效应分析、机制化建设、监管政策和市场导向及外部专业支持4 个方面总结了项目探索的有效经验,为我国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领域缓解邻避效应提供经验参考。
- · 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广州市生活便利度测度与评价 [刘家男 安睿 何华贵 幸丽君 刘艳芳]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直接影响居民生活便利度。文章基于社区生活圈视角,从居民
所需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率、可达性以及便利性综合测度广州市居民生活便利度,
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及空间作用差异。研究发现:广州市社区间生活便
利度有所差别,中心城区各社区设施覆盖面广、生活便利度高,而南沙、从化、增城3
区整体偏低;乡村较城镇设施生活便利度低;养老、休闲设施配置较不完备;人口密度、
居民收入、公服投资及路网密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 · 隔代抚育背景下的城市住区户外公共空间“携孙”行为研究 [杨璐 陈宏宇 李倞]
“携孙”行为是中国当前城市住区户外公共空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模式。为了了解“携孙”行为的活动特征及其与户外公共空间景观空间要素的关系,选取了马号街社区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访谈法和行为观察法调查了“携孙”行为主体的基本情况、行为活动特征、社区公园景观空间要素特征,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携孙”行为的行为主体之一的(外)祖父母在这种活动模式中占主导地位。(2)住区户外公共空间中,分离型“携孙”行为远多于互动型“携孙”行为,分离型“携孙”行为的活动内容以休闲类活动为主,互动型“携孙”行为以康体类活动为主。(3)活动场地的景观空间要素对“携孙”行为类型(分离型/ 互动型)无显著影响,对“携孙”行为的活动内容(通过类/ 康体类/ 休闲类)影响显著。活动场地的遮阴程度越高,场地中康体类和休闲类“携孙”行为的人数越多,活动场地的服务设施越丰富;休闲类“携孙”行为人数越多,而服务设施的丰富度对康体类“携孙”行为人数无显著影响;本研究中其他景观空间因素对“携孙”行为均无显著影响。在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住区户外公共空间设计提出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