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城市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
- · 中国健康城市建设30年:实践演变与研究进展 [丁国胜 曾圣洪]
在“健康中国”战略下,健康城市建设已成为跨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如果从1989 年卫生城市创建算起,我国健康城市建设已有30 年历程,对其实践及研究进行整体梳理具有重要价值。将我国健康城市建设实践发展分为初步探索、快速推进和全面发展三个阶段,结合案例从建设目标、策略和机制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从简单到复杂的转变。与此同时,结合Cit eSp ac e 软件对我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脉络进行梳理,发现健康城市建设研究的数量和质量在过去30 年中得到很大提升,研究涉及的学科、内容和热点呈现出综合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最后,在此基础上展开了相应的延伸讨论。
- · 邻里环境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及其差异 ——基于广州市28个社区的结构方程模型 [林静 周钰荃 袁媛 刘于琪]
伴随着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健康及其邻里环境的影响因素日益受到地理学和规划学研究关注。本文以广州市28 个社区为例,利用2016 年社区问卷调查数据、空间兴趣点P OI、土地利用现状、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等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探究居民健康的邻里影响研究,并通过多群组分析剖析不同社区邻里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⑴建成环境:高密度、混合型、公共交通发达的邻里会鼓励居民进行体育锻炼,并对心理健康带来积极影响;⑵社会环境:互助、信任、沟通交流以及社区参与程度较高的邻里对体育锻炼具有正向影响,并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带来积极影响;⑶不同社区邻里影响存在差异,社会经济指数(SESI)低的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受到建成环境影响更显著,社会经济指数(SESI)高的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受到社会环境影响更显著。研究希望为健康社区建设提供研究基础和政策支持。
- · 建成环境及个体特征对大城市居民超重肥胖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为例 [王文文 甄峰 姜玉培 蔡希]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超重肥胖作为慢性病之源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如何主动改善这一健康问题成为当前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以南京为案例研究地,借助问卷调查方法,试图探究建成环境和个体特征对大城市居民超重肥胖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参考。分析结果表明:①非健康/ 健康食品店比率、地铁站点密度、公园密度、绿地率等建成环境要素对超重肥胖具有显著正向或负向影响;②素食为主、饮食口味偏淡、少饮酒的生活习惯,能够减少超重肥胖风险;③男性和年龄较大者是超重肥胖的风险人群。并进一步指出,需注重从空间干预的角度营造有助于减少超重肥胖健康风险的人居环境;同时公众宣传应当倡导健康饮食习惯,关注风险人群的身体质量指数,同时重视超重肥胖长期潜伏的特点,加强对中青年人群超重肥胖的预防。
- · 基于社会生态模型的国外城镇居民体力活动研究综述 [王耀武 孙宇 戴冬晖]
体力活动缺乏引发的居民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该问题日益凸显。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需要多个学科的群策群力,社会生态模型整合了影响体力活动的多层面潜在因素,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系统全面的分析框架。本文在阐述模型概念、内涵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从理论认知和干预实践两个层面对国外基于该模型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与归纳,总结出当前研究的共性认识、基本状况和面临问题,并从模型理论框架、影响因素的差异性认识、物质环境干预和社会多部门协作等四个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有益启示。
- · 健康城市环境测度方法与尺度的差异性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 [孙佩锦 陆伟 吴亮]
环境与健康日益受到关注,但获取环境要素的方法没有明确的界定。通过不同的测度方法和尺度(400m、800m、1200m 和1600m)获取物理环境特征(土地利用、密度、街道连接、可达性、坡度、建设环境、步行道环境、美观与安全)和社会环境(社交活动和社会交往),以及人群健康结果(体力活动、心理和生理层面健康)。通过回归模型探索环境对健康结果的影响,以及不同测量方式间的差异,同时以社会环境为调节变量,控制人口特征。结果显示,在400m 尺度下呈现显著结果的建成环境要素最多,但主观和客观测量方式之间关联度并不高。建成环境要素以相同的测量方式在不同的尺度下测量有不同的结果,在相同的尺度下通过不同的方式测量亦会有不同的结果。
- · 基于需求特征的大学设施布局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南京市部分高校为例 [张洁芦 周珍琦 徐振]
在我国大学生人口逐年增长、身体素质逐年下降的背景下,探讨符合大学生需求的设施布局适宜性显得尤为重要;关于步行指数测度的方法及应用实践近年来层出不穷,但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基于大学生实际需求的“自下而上”的设施适宜性评估及其相关方面的探讨尚未完全充分展开。本研究依据核密度分析结果选取3 个布局模式不同的典型大学,采用百度地图POI 爬取技术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基于ArcGIS 分析大学生活设施需求特征,归纳并总结设施布局模式差异及其各类设施需求的异同,探讨设施布局对学生步行出行需求的影响。另从健康视角出发,基于大学生设施需求度和容忍时长,初步提出步行量最优化的步行指数计算方法,以揭示潜在步行量不足区域,为提升大学生步行水平、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推进校园规划更新进程提供参考。
- · 以实施为导向的健康产业规划探索与研究 ——以武汉为例的实证分析 [骆保林 夏巍 卢进东 韦琼椿]
当前,健康产业已成为最有潜力、最具朝阳性的产业之一,国内各省市均在积极谋划推进健康产业发展。本文在解析健康产业概念内涵、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从“药、医、养、健”等四个方面构建武汉健康产业空间体系,尝试通过策划重大项目库、出台支持健康产业发展政策等强有力措施来助推规划落地,并反思武汉健康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进一步提出推进健康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其他城市健康产业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 [经济]
- · 基于时空行为特征的商业空间优化研究 ——以南京市雨花台区为例 [熊国平 李胜男]
商业空间布局与人的时空行为不匹配导致出现大量使用效率低下甚至空置的商业空间,研究通过手机信令数据、微博签到数据以及POI 兴趣点分析等多源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商业空间布局与人的行为特征,针对南京市雨花台区城市商业空间高供给低需求、低供给高需求,提出商业空间中心体系与时空行为热度相匹配、商业空间布局与时空行为强度相匹配、商业空间布局与时空行为强度相匹配的规划对策,优化商业空间布局与业态。
- · 武汉都市区商务服务业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马子路 黄亚平]
基于武汉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企业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与圈层分析方法,探讨了武汉都市区商务服务业空间格局,采用二元L o gi s ti c 模型分析其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武汉都市区商务服务业呈现由中心城区向外围扩散的多中心圈层格局,不同类型商务服务业空间格局具有差异性;交通通达性、土地价格、商业集聚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文化创新环境是商务服务业空间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类型的商务服务业,影响其空间格局的因素不同。
- [旅游]
- · 长江经济带旅游景区时空分布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朱婷 黄丽]
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124 个城市为例,结合空间自相关和区域差异测度方法,选取2011 年、2013 年和2016 年为研究时间节点,对长江经济带旅游景区时空分布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旅游景区分布的热点区和冷点区具有明显的时空继承性,且热点、冷点区空间集聚现象显著,地理邻近效应突出;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在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呈现不同结构模式,分别为极核式、点轴式、网络式;旅游景区的整体时空分布均衡程度不断增加,但区域内部差异显著:中游地区的旅游景区时空分布趋于均衡,下游和上游地区则呈现集中态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长江经济带旅游景区时空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禀赋、品牌塑造、创新意识等内在驱动力以及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交通建设等外在驱动力。最后,提出了景区空间布局优化建议。
- [城市建设]
- · 基于POI数据的城市中心体系识别与边界提取 ——以长沙市中心六区为例 [陈德权 兰泽英]
城市化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城市中心结构体系的变化,大数据研究兴起为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研究带来了新思路。本文以长沙市中心六区为研究区域,针对现有基于POI(point of interest) 大数据研究城市中心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入了C R I T IC 算法,在通过核密度分析分别识别各类功能服务热点区域和聚集态势基础上对分析结果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并基于客观权重下综合功能中心分析结果与多种边界提取方法识别城市中心结构体系与中心边界范围。为相关问题解决提供了新思路的同时有以下几点结论:(1)长沙市中心六区发展呈明显的多中心发展模式和多等级圈层结构体系,自然山水分隔和政府规划引导下形成了“一江两岸”综合发展的发展格局。(2)各职能类型的城市中心分布特征存在较大差异,规划内的城市副中心与组团发展中心已初具规模。(3)传统中心城区比起外围城区功能混合度高,发展聚集度更高,中心边界范围更广,等级圈层结构体系反映了城市多中心发展起步还未完全成熟,多措并举加强副中心与组团中心的发展应作为政府下一阶段工作的着力点。
- · 基于分层开发体系的城市地下空间权属制度研究 [龚亚西 刘皆谊 季翔]
国际地质学界普遍认为21 世纪是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随着我国地下空间工程数量的大幅增加,因权属关系不明而造成的地下空间产权纠纷接踵而至。当下地下空间分层开发是解决权属问题最为有效的方式,文章以“分层—确权”制度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地下空间法律制度与开发经验,整合空间、时间和关系三维属性,构建基于竖向分层、水平分区的一体化分层开发体系,试图在开发体系与权属制度间建立耦合关系。结果表明:立体化分层开发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判别土地开发权的取得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便于从使用期限、土地范围、用地条件三个方面进一步明确地下空间确权制度,从而有助于我国地下空间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 基于韧性的节事设施再利用与空间耦合研究 [王璐 孙润中]
本文以韧性为视角,节事空间和城市空间的耦合关系为切入点,研究节事后城市如何利用节事留下的城市遗产,将其真正转化为城市的可利用资源,不仅在空间形态上相互融入,更体现在空间功能上的紧密相关,从而实现节事建设的长期适应性。作者选取两个美国城市案例进行实地调研,包括:1984 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洛杉矶和1996 年奥运会举办城市亚特兰大,通过剖析两个城市的主要场馆在奥运会后二三十年的运营策略和现状,比较两者对于设施再利用的不同方式以及空间耦合的不同策略,从而总结其中的规律和可借鉴的经验。
- · 关于紫东地区高质量发展“创新之城”建设的几点思考 [许文伟 柏长虹]
以南京紫东地区为研究对象,从高质量创新发展为切入点,针对该地区创新资源、科教基础和管理现状等特点,分析了其存在的产业发展、整体合力、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不足和短板。基于上述问题,笔者结合全市创新名城建设和下一阶段发展要求,在暂不改变现有管理体制情况下,就紫东地区如何整合资源、改革创新,加快推进 “创新之城”建设,提出若干建议,仅供参考。
- [生态与环境]
- ·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评估的街道尺度GI调适 [贾佳 吴雪飞]
城市高密度化的背景下,人口和产业的快速集聚使得城市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而与此同时,传统绿地系统规划重“量”轻“质”的规划模式,只关注总量分配而忽略具体配置的规划思维导致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应能力持续下降,供需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大。针对这一现象,借助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市结构和一系列社会经济数据,构建了一个涵盖6 种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的供需评估模型,以联系宏观和微观的中间规划层——街道尺度为基本单元,将城市居民实际需求与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GI)数量和类型之间建立联系,以期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GI 调适。
- [土地与房地产]
- · 新时期保障性住房演化的进程与对策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 [游娟 黄春晓]
新时期住房发展目标从“住有所居”转为“住有宜居”、城市更新由增量转为存量。本文通过对南京市保障房进行调查研究,从选址建设趋势、住区空间特征和社会保障情况3 个方面梳理20年来南京市保障房演化的绩效以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政策和市场是影响空间和人群发展的核心因素。进而预测新时期保障房发展将以“精细化”管理和“微更新”为趋势,并从政策调整、规划设计、更新改造及社区营造过程对多方参与主体提出建议。
- · 综合性养老社区开发运营困境与可行性模式研究 [谷月昆 冯长春]
中国养老服务业中,养老地产行业在近年发展迅猛。中国养老地产市场处于发展初期,现行养老地产主要分为社区嵌入式养老地产、机构式养老地产及综合性养老社区。其中,综合性养老社区是养老地产市场的焦点之一。但综合性养老社区在开发运营环节中存在资金缺口大、资金回流慢及养老公益属性弱化等问题。以成功案例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开发运营模式,并总结值得借鉴的经验,包括优质口碑与品牌信誉度是现存困境的主要突破口,控制整体规模并注意运营成本可有效转变项目经营状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