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速铁路影响效应研究]
- · 基于协同学理论的高铁新片区风貌规划技术路线研究 [刘建军 崔建东]
高铁新片区的城市门户定位,决定了其风貌规划的重要性。文章以高铁新片区为研究对象,在协同学理论指导下,对城市风貌系统的演进规律进行了剖析,构建起城市风貌系统演进模型及高铁新片区风貌协同规划技术路线。该路线可在宏观层面保证风貌定位、风貌体系构建的合理性,在微观层面保证要素控制引导的可行性,具体包括风貌协同规划的目标、原则、基础研究内容、风貌定位、风貌体系构建、要素控制引导6 个方面的内容。
- · 高铁枢纽站“站—城”融合的概念 框架与思考 [郭源园 杨林川 崔叙]
近年来,我国高铁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高铁枢纽站的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如何将枢纽站点的开发与城市的发展一体化,即“站”与“城”的有机融合问题。文章通过对“站—城”融合概念的梳理,结合当前我国大城市内部高铁枢纽的建设背景和快速的城市发展需求,深入解读我国城市高铁枢纽站点的“站—城”融合内涵,建立了基于产业、城市功能、土地利用、空间开发、接驳及管理为核心维度的宏观和微观分析框架,提出“站—城”融合需要强化功能开发一体化、要素配置一体化、空间利用一体化以及接驳管理一体化。同时,对我国当前“站—城”融合设计的现实制约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 · 基于城市政体理论的小城市高铁新城发展机制研究 ——以山东省滕州市为例 [李震 于涛]
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许多小城市如火如荼地建设高铁新城,其中不少被冠以“空城”“鬼城”之名。文章以滕州市为例,借助城市政体理论深入分析小城市高铁新城发展现状及其背后机制。发现小城市高铁新城发展的外部环境普遍较差,其内部在政府主导下小城市高铁新城的建设完善了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但市场力量的缺失使得高铁新城发展缓慢,无法有效推动小城市经济发展。此外由于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设施的稀缺,市民生活不便,对小城市高铁新城建设的满意度普遍不高,高铁新城发展缺乏持续的社会动力。最后提出建立地方政府和铁道主管部门的协商机制和小城市高铁新城建设创新模式来加强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合作,提高小城市高铁新城发展的可持续性。
- · 基于收入视角探析“被高铁”现象及合理的交通方式选择 ——以成渝线路为例 [黄娅 任晓红]
基于2018 年10 月列车时刻表中的数据,选取较为典型的成渝线路作为案例,首先把收入水平作为旅客选择交通方式的决策变量,将计算出的基于时间节省的货币成本与其小时工资相比较,判断城市“被高铁”情况。其次,基于计算的不同“被高铁”情况,并结合城市的平均月收入分析旅客出行主要交通方式选择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去往各个样本城市的旅客出行有较大的可能性会“被高铁”;不同城镇居民消费高铁的能力差异显著,月收入在1704.11~2108.88 元的乘客存在轻度“被高铁”现象,月收入在1704.11 元以下的乘客存在较为严重的“被高铁”现象。从旅客收入角度考虑,月收入低于2108.88 元的旅客选择普通列车出行较为合理,月收入高于2108.88 元的旅客选择高铁出行较为合理。
- · 高铁走廊区域居民城际流动支撑体系优化策略研究 ——以沪宁高铁为例 [唐佳 甄峰 席广亮]
高速铁路显著提升了沿线居民的流动性,促进了居民流动范式的转型。但居民在依托高铁实现城际流动的同时仍然需要其他关键要素的支撑。既有研究对此关注较少且观点较为分散,缺乏对重要支撑要素的系统性梳理。文章从“人本化”的视角,尝试对高铁走廊区域居民城际流动的支撑要素进行梳理,并构建高铁走廊区域居民城际流动支撑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以沪宁高铁为例,通过分析居民城际出行行为探究支撑体系所面临的发展问题与挑战,进而提出优化策略。优化策略强调在发展思路上遵循“以人为本”,在发展路径上提升对于居民城际流动的支撑能力,即在保障性层面实现服务共享,在引导性层面实现经济共进与功能协调,在便利性层面实现出行服务的便捷高效与智慧集成,从而形成居民城际流动与区域空间发展相互增益的高流动性空间。
- [防灾减灾]
-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 多层级联 动”的城市韧性提升策略 [彭翀 李月雯 王才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正常运行造成极大冲击,使得城市韧性建设被提升到新的高度。首先通过观察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和应对在“区域—城市—社区”间存在跨层次、多方向、多阶段的互动反馈;然后基于扰动理论构建面向城市韧性提升的“多层级联动”框架,进而结合国际经验从跨空间层级纵向联动角度提出城市韧性提升策略,具体分为“外部联动”和“内部联动”两方面;最后对未来城市韧性研究进行展望,强调进行城市韧性评估、韧性城市规划、应急预案编制,以及纳入更多无形要素研究的重要性。
- [规划与设计]
- · 空间交互理论与城市规划应用研究进展 [王丹 林姚宇 金美含 龚咏喜]
随着城市规划在新时期的转型发展以及城市大数据日益丰富,城市规划关注的问题也逐渐由静态空间结构转向动态变化规律,从单一研究假设与简单模型向复杂理论模型转变。空间交互是指地理空间中不同位置的事物间存在不同强度的联系,并以物质、能量、信息等不同的形式进行移动和交换的过程。国外自20 世纪50 年代开始研究空间交互,并在理论、模型和实证等方面成果丰富。近年来,随着G P S、手机通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社会感知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城市规划领域利用大规模空间交互数据进行空间交互特征描述、城市空间结构分析以及个体的行为模式研究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文章在简要介绍空间交互方法论和模型的基础上,着重对近年来空间交互方法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成果进行介绍,并对空间交互方法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 内河洲岛绿色片区空间规划策略分析 ——以南京江心洲生态科技岛为例 [嵇晓雷 熊星 吕恒柱]
洲岛中绿色空间是江河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网络、城市文化脉络的综合承载体,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延续和提升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以南京江心洲生态科技岛生态发展区为例,通过相关调研,从生态保护、绿色节能、文脉传承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对绿色片区规划进行统筹安排并提出设计策略和具体措施,以期为其他滨江(河)城市的滨水和生态空间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借鉴。
- · 规划机构和互联网企业数据合作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张芮 甄峰]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规划机构和互联网企业之间的数据合作成为发展的新趋势。目前,两者的数据合作模式主要包括单次交易、项目战略合作、单方设立研发部门、成立联合实验室4种主要类型。但从实际发展来看,规划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展开合作存在着数据的供需矛盾,具体体现在数据标准、数据能力、数据逻辑和数据动机等层面的不匹配。文章从规划机构和互联网企业的基本知识架构和认知差异、业务逻辑动机冲突、数据产业链位置差异等方面入手,在阐述数据供需矛盾内在逻辑基础上,提出了规划机构的3 种应对策略。即:多学科合作研究的产业链延伸、差异互补的数据合作、纵向延长数据产业链。旨在破除规划机构对互联网企业的认知壁垒,提升规划机构在大数据时代的生存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 [人文与社会]
- · 网络化视角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评估模式脆弱性分析 ——以南京市为例 [张磊 袁竞峰 马俊伟 李灵芝]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评估网络是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评估模式进行分析的突破口。文章以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评估主体为调研对象,在整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评估模式的基础上,通过调研各主体间的关系强度,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评估网络。通过计算该网络的特征值,实现对评估模式薄弱点的定位。最后,结合脆弱性理论,对该薄弱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 [区域]
- · 基于腾讯人口迁徙数据的成渝城市群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孙继平 侯兰功]
基于春运期间腾讯人口迁徙数据,用人口迁徙热度对城市间联系进行表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借助Ucinet 软件对成渝城市群网络结构特征从网络密度和凝聚子群、城市群内部等级结构、城市群空间结构3 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成渝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为78%,但是区域分布不均,西密东疏;城市群内部成都、重庆极化效应显著,成都辐射作用大于重庆,研究区城市分布层级呈现成都、重庆“双核独大”导致“中部塌陷”的格局;城市群空间结构呈双核心圈层放射状,核心—边缘分布特征明显,城市群处于成长期阶段。文章从人口流动视角切入,利用城市大数据开展城市群网络分析,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群研究手段,对认识城市群内部城市体系构成具有重要意义,为城市群空间布局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 ·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分析 [刘强 陶士贵]
采用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与长三角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 U)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区域差异。结果显示,EP U 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增长、消费、投资产生短期的负向作用,对实际利用外贸(F DI)产生短期正向影响。进一步通过分区域研究发现,EPU 对中心外围城市的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负向影响较大,对外围城市的消费和FDI 负向影响更显著,对中心城市的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却产生短期正向影响。结论表明,政府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要关注不确定性的区域效应,外围城市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中心区,积极推进长三角城市经济区域协调发展。
- [城市发展战略]
- · 江苏沿江地区化工园转型思考 ——基于德国莱茵河流域化工园发展的启示 [朱宁 丁志刚]
文章通过对德国莱茵河流域3 大化工园的分析,指出“化工4.0”的产业层次是德国化工园与城市实现人居融合的产业基础。在政府对环保要求的严苛约束,以及“即插即用”的园区运营改革双向促进下,德国化工园进一步通过多层次的安全防护、园区布局的更新优化、发达管廊网络的构建和企业在地性的产城营造实现化工园的转型升级。以此为借鉴,在长江大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结合化工园转型发展需求,指出江苏沿江地区应从资源整合与产业升级、园区运营改革、园区布局优化和本土企业培育4 个方面,因地制宜制定转型发展规划。
- · 基于微区位理论的城市文创园区布局策略研究 ——以西安为例 [张中华 万博文]
微区位研究既涉及地理位置和空间环境,也注重空间参与者的主观感受,对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西安文创园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源数据、微区位环境图谱、调研诉求、社会评价等进行分析,得出其总体布局环境特征和街区微区位规律。研究发现,西安文创园区总体南密北疏,偏好科研、人才、金融服务等资源;各类文创园区在街区层面的共同规律与不同偏好共存,其诉求和评价亦各有侧重。最终基于分析结果对西安文创园区规划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 ·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政策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吗? ——基于山东省枣庄市的“准自然实验” [孙祥栋 尹彦辉 李粉 刘学之]
以2009 年被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的枣庄市为研究样本开展“准自然实验”,基于合成控制分析方法,构建“合成枣庄”作为对照组进行量化评估。在稳健性检验、敏感性检验的基础上,实证结果显示:在转型试点政策的引导下,与“合成枣庄”相比,2009—2016 年枣庄市经济增长保持基本稳定,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了3.1个百分点,采掘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下降了6.7 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实现了优化完善,相关转型政策制定及实施具有较强的借鉴推广意义。
- · 轨道交通溢价效应差异性:理论、现象及机制 [徐涛 陶姣]
通过对轨道交通溢价效应产生、变化的理论模型推导,对实证案例开展归纳和元分析,研究溢价效应差异性的产生机制。结果表明:轨道线路规划建设期比运营期对房产/ 土地溢价影响更高,通勤铁路溢价效应强度低于轻轨、地铁;商业设施所受积极溢价影响强于居住地产;溢价效应呈现空间分异特征,城市非中心区溢价效应强于中心区,服务设施配置水平差异会造成溢价效应强度波动4%~5% ;由轨道站点向外,溢价效应级差递减,在400m、800m 两个断裂点逐次衰减近1/4 ;采用空间回归模型、双重差分模型有助于提高溢价效应评估精确性。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规划和溢价回收政策制定,应考量溢价效应时空差异带来的利益协调和市场波动,提高空间、经济效益。
- [城镇化]
- · 城市创新功能单元视角下的特色小 镇建设管理路径优化 ——基于深圳创新型特色小镇的实证分析 [朱俊晨 戴湘 冯金军]
采用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析了深圳特色小镇建设管理现状,结合S W O T 分析,提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型城市建设和深圳产业总体布局下,将特色小镇作为城市创新功能单元,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深圳创业文化、国际时尚元素及社区功能叠加融合,形成产城融合、功能多元、集约立体的单元开发模式,分层分类推进创新型特色小镇建设管理。从政府顶层设计、优化空间布局、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细化政策文件、引入第三方考核、推行准入和淘汰机制等方面提出创新型特色小镇建设管理路径优化对策,为同类型特色小镇建设管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