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城市研究]
- · 基于空间三元辩证法的近现代历史风貌区消费空间生产探究 ——以武汉六合片区为例 [彭恺 刘书琦 汤鄂南 陈延亮]
近年来,我国多数城市近现代历史风貌区的空间生产行为在持续推进,却显现了“无地方性”“无差异化”的更新倾向,特别是形成了一批“符号化”“绅士化”的消费空间。消费文化的“侵入”打破了历史风貌区固有的社会关系及消费空间,随之进行着新社会关系和与之相适应的新兴消费空间的生产行为。为深入剖析这种现象,文章以空间三元辩证法为理论视角,以武汉六合片区为研究对象,聚焦多元主体社会关系与所对应的消费空间同步生产的过程,并尝试提出适应于多元主体需求的消费空间差异化导向设计、面向实施的消费空间三元一体化生产行动导则、基于空间正义的原有居民社会关系存续等方面的优化建议。
- · 武汉市主城区建成环境对街道活力 影响的时空特征 ——基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项振海 盛杰 班鹏飞 李青]
探究建成环境对街道活力的影响效应是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的关键。文章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首先基于人口热力数据测度多时段街道活力,其次利用街景数据、POI 数据及 OSM 路网数据构建基于宏观街区构成和微观街道特质的多维度建成环境指标体系,最后引入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不同建成环境对街道活力影响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①时间上,武汉市主城区内中高活力街道在 9:00—18:00 间整体占比最多。空间上,街道活力在各时段整体呈“东核西带、多点聚集”分布。②基于宏观街区构成的二维建成环境对街道活力的影响整体较微观三维街道建成环境更为明显。③各建成环境要素对街道活力影响的时空异质性显著。距娱乐休闲设施最近距离和围合度对街道活力的影响整体具有稳健的时空变化特征,接近度、功能混合度、功能设施密度和天空开敞度次之,距综合商场最近距离、街道高宽比和交通安全设施占比则表现了明显的时空局部显著效应。
- · 街道建成环境对短距离通勤方式选择的影响 ——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 [贺慧 张庆昊 郭亮 张彤 荣升]
短距离通勤在交通活动中占据相当的比例,其通勤方式选择存在一定弹性。街道作为承载短距离通勤活动的空间,其建成环境可能对通勤方式选择产生一定影响。文章借助随机森林算法测度街道建成环境对短距离通勤方式选择的影响,识别出建成环境要素的影响梯度及作用曲线,并基于此评估在武汉市主城区内每条街道上,不同短距离通勤方式的选择倾向。结果表明:街道网络特征、断面及景色特征等均对短距离通勤方式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同街道建成环境对各类通勤方式选择的影响并不一致 ;在公园绿地附近、住区或商业中心等不同城市区域的街道上,短距离通勤方式的选择倾向存在差异。结论可为绿色出行导向下的街道更新及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 · 协同生态系统服务与公平性的城市绿色空间配置优化 ——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 [谭传东 洪歌 吴雪飞]
能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的城市绿色空间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增进居民健康及福祉具有重要作用。在高密度城市建成环境中合理配置绿色空间,同时满足生态效益、社会公平及用地限制等多种目标,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选择空气净化、热岛效应缓解和雨洪调节 3 项生态系统服务作为生态效益优化目标,使用绿色空间配置基尼系数表征公平性,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方法构建以生态系统服务最大化和公平性最大化为目标的城市绿色空间配置优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的城市绿色空间配置优化模型能够综合考虑多种社会和环境制约因素,同时集成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以及权衡生态效益与公平性之间的矛盾。该模型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与扩展性,可为武汉以及其他城市区域的绿色空间配置优化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 [规划与建设]
- · 权力、资本的碎化与尺度修复:城镇开发边界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卢有朋 张衔春 岳文泽 黄亚平]
文章从权力、资本与空间互动的视角审视中国城市增长主义下的空间增长逻辑,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提供理论认知与实践建议。研究发现 :(1)央地间的用途管制冲突、市辖区间的经济发展机会争夺造成规划增量空间大规模碎片状分散;(2)资本再地域化的空间需求与城镇开发边界的空间供给错配,资本避险引发空间治理危机 ;(3)城镇开发边界通过尺度上移、尺度外移的方式实现资本积累的尺度修复。文章从政治经济学视角理解城市空间增长内在逻辑与城镇开发边界的内涵,对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
- · 基于概念辨析的我国历史地段的内涵及分类探析 [戴俭 卢钖钖 戎卿文 鞠德东 王巍]
文章首先梳理了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宪章、公约、宣言等国际文件和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 6 个历史遗产保护代表性国家以及我国历史地段相关概念的产生过程,其次从适用范围、内涵范畴、概念类型、内容分类 4 个方面对其进行解读与对比,最后根据内容解读与对比,对我国历史地段的保护层次与内涵、内容分类及分级进行思考与探索。文章建议将我国“历史地段”概念调整为“历史(文化)地段”以及对应的英文翻译,勾勒了 2 个等级 10 种分类的历史文化地段内容框架,以期对未来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中的历史地段概念的判定与保护有所裨益。
- · 基于熵值修正BWM-TOPSIS法的山地村庄发展潜力评价与类型划分研究 ——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沙湾片区为例 [牟玲利 彭恺]
明确村庄发展潜力,科学识别村庄类型,是编制村庄规划、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支撑和必经之路。特别是对于因自身复杂的地形与地貌环境,大多数呈现交通不便、分布广与村庄规模小等特征的山地村庄而言,因村施策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山地村庄发展困境的重点难点以及应对的方式方法。因此,构建符合现实情况的山地村庄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和分类方法,对实现山地村庄的多层级分类引导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采用熵值修正 BWM-TOPSIS 模型等方法,结合景观基因理论,构建了适用于山地村庄的发展潜力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村庄分类研究。并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沙湾片区进行方法的实证,划分 4 大类 8 小类的村庄类型,为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实现山地村庄的全面振兴提供一条新路径。
- · 基于SWMM的东平县中心城区低影响开发设施规模量化与布局 [姜芊孜 赵宇桑 詹雨尘]
低影响开发设施可有效应对全球极端气候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内涝问题,目前,在城区尺度进行低影响开发设施规模量化与布局的研究还不多见。文章提出系统的 LID 规模量化和空间布局的方法,并以东平县中心城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构建 SWMM模型进行验证。以中心城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75% 为目标,共布局 LID 面积 984.25 hm2,主要分布于 96 处内涝易发点。其中,雨水花园、绿色屋顶、透水铺装和下沉绿地建设面积分别为 107.60 hm2、7.50 hm2、660.96 hm2 和 208.19 hm2,总调蓄容积为 670590 m3。经模型模拟验证,东平县中心城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提升至 75.72%,达到预期目标。老城区、东平经济开发区、滨河新区、白佛山组团和大清河组团的最大峰值径流量分别削减 56.65%、55.36%、53.02%、48.60% 和 2.90%。研究可为城区尺度 LID 布局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 ·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规划编制体系研究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 [袁新国 王兴平]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在积极稳健的发展态势之下,合作区“走出去”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既有所在国投资环境方面的,也有我国顶层设计方面的,当然还有合作区自身存在的问题。为了合作区更好地“走出去”,亟待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合作区重点发展区域、产业方向和配套政策,制定合作区规划标准,发挥顶层设计的统筹、引领、前瞻的作用。文章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基于合作区不同阶段的问题,探讨了探索合作区规划编制体系的必要性;针对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作用对象,提出了合作区从诞生到深度开发过程中,前期研究类、总体指导类、空间建设类和阶段评估类4 种类型规划所组成的规划体系,明确了规划的内容、达到的目的,从而前置性地解决相应问题,降低合作区“走出去”风险,提升合作开发效率。
- · 就近城镇化背景下“半工半耕”模式的变化及其影响 [孟新飞 林耿]
就近城镇化作为如今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和现实选择,使 21 世纪以来形成的“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文章以湖南省常德市为例,采用入户深度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农民工回流实现就近城镇化对原有的“半工半耕”家庭分工模式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 :就近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以放弃老人农业为特征的“半耕”弱化,以及返乡就业压力和风险下的“半工”非正规化。农户家庭在参与城镇化的行为决策中,正从以经济收益为考量的方式转向以后代教育为导向的家庭分工新方式。就近城镇化正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发生,但新“半工半耕”模式带来的社会效应是复杂和不确定的。该模式的健康引导,对于探索本土化的内发型发展道路有着积极的意义。
- · 区域设计视角的省域魅力国土空间体系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 [许闻博 白晶 邱凯付]
构建省级魅力空间体系是对人文和自然遗产资源进行统筹保护、展示和创造性利用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区域“对流”、提升国土空间均衡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文章立足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实践,尝试采用区域设计的理念探索构建省域魅力空间体系的技术方法。研究重点探讨了区域设计的既有理论基础和省域层面区域设计的目标导向,认为省域尺度需要关注的核心空间要素包括空间基底、网络结构、重要节点等层面。基于上述理论认识,对广东省案例进行解析,以期能拓展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中魅力空间体系构建的思路,支撑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
- · 广州传统城市景观营建智慧研究 [唐孝祥 苏逸轩]
中国传统城市景观营建智慧是彰显中华文明独特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审美文化表达。广州特殊的地理位置演变出辐射整个岭南的独特景观营建模式,表现出各朝代景观特色与观景偏好,记载了不同时期自然景致与人文思想的碰撞交融。文章对宋朝至清朝时期广州传统城市景观营建变迁展开研究,系统阐释了影响区域城市景观营建的多尺度多维度因素。借鉴审美适应性理论从山水演变、形胜认识、空间布局等方面阐释基于营建主体的广州传统城市景观营建智慧。文章对解读和传承中华城市景观营建传统具有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意义。
- · 中国西南高原湖泊城市滨湖传统人居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昆明滇池湖畔村落为例 [卢雨奇 周峰越]
中国西南地区高原湖泊生态脆弱,城市湖泊环境提升迫在眉睫。文章以城市与湖泊交界处的传统村落为切入点,选取昆明滇池湖畔乌龙村作为研究对象,从生态—人文—社会3 个层面,构建滨湖传统村落 PSR(压力—状态—响应)可持续发展模型,通过对压力指标以及状态指标的分析,形成了以政策、技术以及参与者 3 个层面为核心的响应指标体系。文章旨在通过 PSR 模型的构建形成适应西南高原湖泊城市滨湖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模型。
- · 北京大院生活型街道边界要素对可步行性的影响 ——以玉渊潭南路、太平路、翠微路为例 [虞晨阳 陈瑾羲]
文章以提升城市街道可步行性为目标,以北京大院生活型街道为例,对街道边界空间要素对可步行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分析了3 条北京大院生活型案例街道的边界要素构成及组合模式,并基于街景图像对街道可步行性进行评分,将要素与可步行性评分进行相关性研究,指出对可步行性影响高的边界要素及其作用,为大院生活型街道的更新设计提供参考。研究表明,要素的数量、感知边界要素的类型、要素的细部设计对街道可步行性有较高影响。此外,绿地要素的灵活运用能够显著提升街道的可步行性。
- · 多元主体互动博弈下的老城创新再生 ——以南京建设“秦淮硅巷”推动老城更新为例 [隋月 周小虎 张学艳]
城市更新通过转换和释放城市内生旧动力提升城市能级。文章基于吉登斯提出的结构化理论,构建以地方政府、市场主体和城市居民等为参与主体的“城市硅巷”结构,立足老城存量空间,发挥行动主体的能动性与现有结构互动博弈以突破结构化制约,形成以政府引导、多元共治的城市治理新模式,对创新衰落老城区进行渐进式的“差别”有机更新。文章基于南京市“秦淮硅巷”的建设经验,为全国各大城市中的老城更新与历史街区转型提供借鉴。
- · 土地财政驱动的县城发展问题和转型思路评析 ——以某县级市为例 [杨建军 李入凡 唐古拉]
上一阶段城市的发展受到“土地财政”机制的驱动,引起了有关经济和城市健康、持续发展模式问题的讨论。文章以一个县级市为例,分析了土地财政驱动下的经济发展特点,剖析了旅游度假房地产和土地开发为导向的城市发展路径和空间扩展过程,以及城市功能布局和空间组织存在的问题,探索了经济转型发展和城市空间优化的对策,对于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和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发展具有典型案例的借鉴意义。
- [人文与社会]
- · 过度劳动对线上线下休闲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实证 [殷振轩 欧阳琳欣 王德 陆俊贤]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活动已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过度劳动在我国日趋严重,挤压了居民的休闲时间,降低了生活质量。文章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定量化测度上海市居民的线上线下休闲生活活动,并从时间约束的视角探讨了过度劳动对休闲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过度劳动对线下休闲活动具有抑制作用。相较于正常工作人群,过度加班人群的线下休闲生活活动参与率更低、活动时间更短。相反,过度加班人群更倾向于依赖线上休闲生活活动。其泛娱乐类 app 使用时间更长,尤其是观看短视频和浏览新闻资讯等使用时间碎片化程度较高的活动。基于此,文章提出建设美好生活城市的建议。
- · 南京市游客社会感知特征差异研究 [韦胜 张译文 徐海贤]
研究基于自然语言和复杂网络分析技术,利用大众点评的评论数据,对南京市老城区的本地和外地游客的社会感知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本地和外地游客所重点关注的景点类型存在着一定差异,外地游客所关注景点比本地游客在空间上更为聚集,呈现“三角网”的结构;本地游客所重点关注的景点之间联系网络的空间覆盖范围广;在关注的主题内容上也有所差异,本地游客更偏重于日常旅游问题,而外地游客对南京市的历史、著名景点、建筑等要素更为注重;关键词语义网络分析结果表明本地和外地游客在一些重要景点关联上也存在着差异性。总体上,研究成果可为当前城市旅游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