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障房管理及可持续发展]
- · “十二五”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建设思考 [邢海峰]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基本解决保障房供应不足的问题。目前,保障房建设已经在各地大规模展开,但要实现“十二五”规划中的保障房建设目标,则还有赖于合理有效的保障房供应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本文通过剖析影响保障房有效供应的制度成因,进而提出了保障房供应体系建设的取向及目标,并从社会、经济和空间三个维度,提出了建设保障房供应体系的政策建议,旨在为我国制定保障房供应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 · 中国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研究进展 [李小广 邱道持 李凤 曾珍]
文章运用文献检索法、比较分析法评述了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与重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保障性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目标不明确、体系结构不完善、规划选址不合理与建设融资模式单一等问题。研究结论: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研究必须夯实保障性住房体系发展的理论基础,深化保障性住房体系发展关键问题研究,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发展创新研究。
- · 基于共有产权的公共租赁住房融资建设研究 [王效容 张建坤 刘科伟]
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着资金缺乏和不可持续两大主要难题。公共租赁住房引进民间资本、创新融资模式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公共租赁住房融资建设经验,在PPP 模式的基础上,以中低收入、未婚群体为保障对象,构建了共有产权形式下的公共租赁住房融资建设模式,并以南京岱山某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为例进行了收益测算,测算结果表明此运作模式达到了“三方(民间资本、政府、入住者)满意”的结果,在经济上是可行的。该运作模式具有自身造血功能,可以实现良性可持续运营。本文的公共租赁住房融资建设研究为完善我国公共租赁住房融资体系,更好地推动全国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提供一些启发和建议。
- · 保障房建设的可持续探讨 [曹建海]
我国提出“十二五”时期建设3600 万套保障房的规划目标,这是基于我国长期以来保障房供给严重不足的一次制度纠偏。到2015 年底,如果不计算小产权房,保障房供给套数大约可占全部住房的36%,在住房保障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我国保障房建设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因此3600 万套保障房建成之后,大规模的实物保障将逐步过渡到实体保障、资金保障与制度保障并行的阶段,其中通过改革现行制度促进保障房的转化是关键。
- · 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分配与退出机制 [高波]
在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按照公平兼效率的原则,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的分配与退出机制十分重要。关键是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建立居民经济和住房信息系统,为保障性住房分配和退出,提供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制度保障。(2)构建保障性住房申请联动审核机制,建立严格的审核、公示与监管制度。(3)完善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促使非住房保障对象主动退出保障性住房。(4)制定住房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进行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和退出。(5)推进保障性住房产权制度创新,治理住房保障对象的违规交易行为。
- · 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模式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李俊杰 张建坤 刘娟]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如何作好保障房的物业管理,是一个既迫切又严峻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保障房物业管理与一般商品房物业管理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保障房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当前形势下可行的保障房物业管理模式,并对各种模式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准市场化模式”是一种更为有效的保障房物管模式。
- · 南京市保障房建设的质量安全管理 [毛龙泉]
文章对南京市四大片区的保障房项目的质量监管模式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提出整合监督资源、优化检测手段,统一建设标准、确保项目品质,优选参建单位、激励创先争优,严抓安全生产、强化文明施工等方面是保证质量的有力手段。
- [规划与设计]
- · 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济分析的一般框架探讨 [郑文含 唐历敏]
本文分析了当前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济分析存在的问题,认为经济分析应贯穿于控规编制整个过程,是全过程动态校核;除微观经济模型分析外,应加强宏观经济要素分析,并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经济外部性纳入综合考虑。按照编制前期、编制过程中和编制后等不同阶段,提出控规经济分析的一般框架。探讨在不同规划阶段经济分析的内容与方法。编制前期加强人口容量及就业岗位预测,进行土地经济分析,明确产权地籍;编制过程中基于分类要素的经济影响分析,按照弹性系数方法确定容积率,进行地块划分;编制后按照地块最低经济容积率和城市开发收益测算进行方案校核。
-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宏观空间规划的演变——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出发点 [汪昭兵 杨永春]
文章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每一类宏观空间规划产生的背景,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等,最后从城市总体规划角度提出为何会出现如此众多类型的空间规划,并认为在如此众多类型宏观空间规划并存的局面下,我国的空间规划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厘清,以期使每一类规划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 · 基于城市设计全过程的城市设计导则研究初探——以防城江两岸城市设计导则为例 [田涛 程芳欣]
城市设计导则是城市设计最主要的控制手段,是为城市设计实施而建立的一种技术性控制框架,当前国内城市设计导则编制存在着或大而空,或对整体空间控制过细的问题,笔者以防城江一江两岸城市设计导则为例,提出了系统规划指导、分区规划控制、节点规划控制的城市设计导则编制体系。
- [城市化]
- · 我国城市病问题研究:源起、现状与展望 [覃剑]
城市病问题及缓和这个问题的能力,关乎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影响城乡统筹和社会和谐的建设,因而已引起普遍关注。文章梳理了城市病问题的缘起和我国研究的最新进展,发现截至当前这一领域的研究仍然主要停留在表象描述的层次上,缺乏深入和系统的分析,因而显得非常薄弱和零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我国城市病问题的研究方向。
- · 城市空间重构影响下城市边缘区更新研究——以常州清潭片区为例 [关于 阳建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空间逐渐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以往城市的边缘地区在区位上逐渐由边缘地带向城市中心地带转变,在功能和形态上都需要进行更新调整。然而受到现有土地利用、开发组织方式以及制度基础的交织影响,边缘区更新难以顺利实施,难以适应城市重构的需要。本文借鉴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城市空间重构下边缘区功能、空间演化特征和机制,并以常州市清潭片区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其在转型阶段的发展诉求,为边缘区更新提供参考。
- [城市发展战略]
- · 融入核心区——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南京战略思考 [郭友良 杨廉 袁奇峰 李郇]
2000 年以后南京市提出建设江北副中心的规划构想,目标是建设江北地区为辐射苏北与安徽、疏解主城压力的副中心。随着区域高快速交通网络的建设,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南京城市发展方向的选择应该置于这一背景下考虑。凭借南京南站和禄口国际机场,江宁成为南京融入长三角核心区的战略性“机会空间”,南京应该沿走廊向南拓展。
- [城市管理]
- · 世界遗产城市联盟:从地方到全球的新公共管理实践 [俞来雷]
本文从“新地区主义”和“新公共管理”出发介绍世界遗产城市联盟(OWHC),并具体从世界遗产城市联盟的城市单元、友好结盟、区域同盟以及全球机构四个不同尺度, 阐述其作为从地方到全球的新公共管理实践。
- · 新媒体背景下的南京市应急管理流程 [顾福妹 翟国方 阮梦乔 季辰烨]
现代社会的公民社会理念日渐深入人心,我国各利益群体的民主意识也迅速提升,力争通过平等的话语权来实现民主参与。新媒体的出现正好给了各利益群体打开公共话语空间,成为影响公共决策的一把“钥匙”,同时也给城市应急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和考验。本研究通过对新媒体特点的分析、新媒体对城市应急管理的影响,以南京市为例,提出了政府在新媒体背景下进行城市应急管理的原则和流程,并运用各种媒体手段进行城市应急管理引导,同时要注重与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互动,最终达到迅速合理地解决城市突发事件,并适时提升城市形象的目的。
- [经济]
- · 给深圳华强北带来繁荣的区位因素 [郑坚]
通过对华强北的空间位置、物业属性、通达性,与新旧市中心的互动关系,在城市改造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时空上、产业(尤其是商业)转型上的契机,自身业态上的关联度和由此产生的整体吸引力,以购物为指向的市区意象等区位因素的分析,揭示其从工业区向大深圳商业中心演变的区位性内在机制。
- ·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城市沼气产业化发展前景探析 [刘起 方创琳]
随着我国城市快速扩张,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威胁迫使低碳经济成为我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在城市中发展沼气产业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沼气发展现状,从社会、经济和环境等角度分析了城市沼气发展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其次,借鉴国外城市沼气的先进技术和实践经验,从技术、原料、产业化三个方面论证城市推广沼气的可行性。最后,探讨了城市沼气应用的多样化发展,为我国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