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与建设]
- · 基于SNA的苏南传统村落空间结构探析 ——以苏州东村古村为例 [丁金华 张奕]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传统村落原有物质空间结构与社会关系面临重构的巨大压力,其空间建设与社会需求的“错位”及“非耦合”现象日渐显现。论文以苏州东村古村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在Ucinet 平台上构建空间网络模型和行为网络模型,分别对传统村落物质空间层面和社会需求层面进行综合量化实证分析。最后,综合探析传统村落空间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联性,总结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特征并提出更新规划策略,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 · 多源数据融合下的关中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敏感度评价 [张睿婕 高元]
针对传统村落保护破碎化问题,基于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整体性保护与发展理念,采集图形数据、图像数据、实体属性数据、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建构生态敏感度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从自然生态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两方面,测算出关中地区传统村落应对外部变化的敏感程度和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人口空间分布、GDP 空间分布、路网空间密度、高程是影响景观生态敏感度的最主要因素。关中地区高度和极度敏感型传统村落占51%,主要分布于黄河和渭河干流沿岸地区;中度敏感型传统村落占40%,主要分布于黄土台塬地区;轻度敏感和不敏感型传统村落占9%,主要分布在北山山地和秦岭北麓山地。景观生态敏感度评价模型的建立为构建区域格局下文化生态、社会经济并重的传统村落的分类分级分区保护提供了科学路径。
- · 江苏沿海古镇聚落形态演替及保护策略研究 ——以东台市安丰镇为例 [吴泽宇 王承华]
江苏沿海城镇发展深受黄海岸线变迁和淮盐文化影响,聚落形态演替存在诸多共性特征。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安丰镇为对象,从地貌变迁、产业兴衰、城镇更迭3方面阐述古镇千年变迁历程。提出资源衰退是宏观环境变化下的长期语境,场镇互绘是古镇形态演替的直接动力,平民文化是古镇场所营造的文化内核。进而从整体谋划、价值延伸、活化展示、全面提升4方面对江苏沿海古镇群落提出保护建议,以期为沿海同类古镇的历史保护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 · 基于发生学的南丰古城意象演变分析 [王炎松 张类昉 易宇]
研究基于发生学与历史地理学的方法,通过对收集的南丰古城历史文献、田野调查以及测绘资料分析,以古代、近现代两个时间段,围绕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五要素探讨南丰古城意象的演变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古城规矩有序、富丽堂皇的礼制城市格局与肌理,是在“重礼轻商”的价值观及社会行为影响下形成的。古城的城门与城墙、规整的街坊巷里、重要公共建筑等,形成了南丰特有的古城意象,具有抚州地区的代表性。
- · 行政区划调整对城镇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苏锡常地区为例 [王晓晓 周颖 陆宇婷]
文章以苏锡常地区为研究对象,以2007—2017 年为测度时间,从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子系统出发选取19 个指标,构建苏锡常地区城镇协调程度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赋权,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地区协调情况进行评价,分析行政区划调整对构建协调发展的城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下:①此时间跨度内,苏锡常地区城镇协调水平逐步提高,其中苏州协调发展最好,无锡次之,常州协调水平最低;②苏州已迈入优质协调阶段,但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问题依旧突出;③无锡已迈入高级协调阶段,城市人口、空间快速增长,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是下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④常州协调水平变化幅度最大,由极度失调步入高级协调状态,经济建设仍是城市下一阶段发展的重点。最后,基于行政区划调整的视角对苏锡常地区未来的城镇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 · 苏南地区被撤并集镇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以昆山市巴城镇石牌街道为例 [闾海 张飞]
进入21 世纪以来,苏南地区陆续实施行政区划调整策略,开展撤乡并镇工作,促进区域城镇发展资源要素的整合,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中心城镇的快速崛起,带动了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提高。被撤并集镇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牺牲者”的角色,承担着因各类资源被“抽水”后所带来的各种“衰败”。文章基于对苏南地区被撤并集镇“四化”困境问题剖析的基础上,提出被撤并集镇更新改造策略,并以昆山市石牌街道生活区更新改造项目为例,从目标定位、空间重构、特色空间塑造以及城镇经营等方面提出具体策略。
- · 精细化治理视角下城中村更新困境 的应对策略 [曾鹏 任晓桐 李晋轩]
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矛盾,催生出城中村的非正规发展。城中村及其中的违法建设活动,在空间、社会、经济等层面带来长期持续的城市问题,亟待开展有效的转型更新。基于精细化治理的视角,可以发现我国城中村更新中“冲突激烈、路径单一、实施困难”等困境的背后,存在着治理理念、规则和手段的粗放与低效。通过“尊重村民主体地位、消解现行制度损耗、创新多元共治机制”等方式,构建“上下结合”“因症施治”的精细化更新治理体系,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我国城市存量空间的高质量发展。
- · 基于零售商业POI的城市建成区边界识别方法及实证研究 [王琪 王仁靖 刘晓霞]
研究基于零售商业POI 与城市空间结构和要素空间分布的强关联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类型零售商业POI 服务范围的城市建成区边界识别方法。基于该方法,以太原市为例进行建成区边界识别的实证分析,识别结果与建设用地现状对比发现,从空间分布、查全率、查准率、F1 分数以及Kappa 系数等指标来看均达到较高的水平,表明建成区边界识别结果与实际建设用地现状较为一致。较之以往的识别方法,该方法更灵活高效,并可实现实时动态更新。
- · 新形势下高校校园内商业空间研究 ——以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为例 [陶文彬]
商业设施作为高校校园内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承担着校区内在校师生日常生活、学习的保障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新业态、新服务走进了高校,商业空间的独特性和消费群体的特殊性逐渐形成。新形势下的高校校园商业既要满足学生多样性的消费需求,同时也需在疫情常态化管理下高质量发展,商业空间的科学布局尤为关键。文章以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的商业现状为出发点,结合发展困境,提出商业空间布局以及业态设置的优化路径,旨在合理利用校区资源,进一步提高商业配套的服务能力。
- · 基于生活圈理念的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研究 [王晶]
文章研究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主要城市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导则,从区位选择、规划布局、配套设施等方面总结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要点,认为导则对保障性住房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关注不足,缺乏对不同层级设施的具体引导。文章尝试构建基于生活圈理念的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体系,旨在从居民需求的角度优化空间布局和设施供给。并以南京江北新区某地块为例,探索基于生活圈理念的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实践。
- · 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空间演变与治理 机制研究 [张子璇 孙轩]
城市生态空间在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文章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实现了1995 年、2000 年、2005 年、2010 年、2015 年和2020 年共6 期天津滨海新区30m 分辨率土地利用分类制图,与欧洲空间局土地覆盖产品的对比后,Kappa 系数为0.78,达到了高度的一致性。通过计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1995 至2020 年间滨海新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25 年间,滨海新区的水体和耕地大幅向城镇建筑用地和裸地转移,且呈现先快后缓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文章从优化新区生态空间格局、加大生态系统修复能力和强化治理体系与能力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 · 区域物流节点体系布局优化研究 ——以金普新区生活性物流为实证 [任启龙 李会 毛广雄 刘传明]
针对小尺度区域物流活动的特征,结合轴辐理论和中心地理论,构建区域物流节点体系模型。在分析区域物流节点布局的影响因素和构建布局原则基础上,选用GIS 的网络分析方法,构建能够明确区域物流节点区位、数量、规模、服务范围和层级关系的布局方案。运用该方案对大连金普新区生活性物流节点体系进行实证,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布局方案,表明提出的区域物流节点体系布局方案具有可行性。
- · 时空演变视角下冬奥会对高山城镇空间形态发展的作用研究 [张沚晴 顾越天 张玥 殷炜达]
在国际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背景下,冰雪运动场地及相关基础设施以新建或改造更新的方式落位于高山城市(镇),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发展与转型。讨论重大事件与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关系,对理解“特殊事件”作为当今城市(镇)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时空演变的视角,分析1998 年至2018 年共6 届冬奥会雪上运动所在的高山城镇地区在冬奥会举办前后其空间形态发展的特征,讨论冬奥会对于高山城镇空间重构的模式与规律;对比我国崇礼冬奥赛区的发展条件,为后奥运时期的高山城镇的可持续建设与发展提供建议。
- ·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城市总体安全 格局量化评价和管控方法探索 ——以泉州市泉港区为例 [牛强 张浩 伍磊 朱玉蓉 魏伟]
城市安全事关人民的幸福,是后疫情时代国土空间语境下的规划重要议题。从“风险识别、量化综合、空间统筹”3 个维度形成城市“生态、生产、生活”3 类安全基本控制线的分析框架,构建系统性空间量化指标体系。以泉州市泉港区为研究案例,总结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城市安全量化评价与差异化、精细化管控的方式方法。研究一是统筹分析了城市总体安全,并以空间量化实现要素落子;二是据此制定精细化、差异化的管控策略。
- · 观滁线乡村精品游线的非线性规划设计思考 [陶韬 汪海滨 许铃琳]
乡村精品线路建设已成为南京市浦口区立足现状、实现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面对观滁线这样一个典型的线性发展区域,规划设计超越了线性思维发展特征,运用了反映客观复杂世界的非线性思维方式,以开放性、整体性、人本性、可持续性等原则来协调耦合复杂的各种关系,通过跨越行政边界、穿越时光探幽、编织滁河风景线、描绘圩田新画卷等措施,建构形成农旅融合、带动乡村纵深发展的区域联动模式。
- [人文与社会]
- · 城市景观的文化叙事与意象重构 ——以“金陵八景”为中心的讨论 [王宗英 刘逸如]
作为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金陵八景”之名始于明朝诗人史谨的《独醉亭集》,并在后世的诗文书画中被不断书写,由此成为地方文化内涵的有效载体,对南京城市形象之传播起着锦上添花之效果。“八景”意象之形成,与南京的区位地理条件以及历史文化均有着密切关联,其寓意也在时代进程中不断嬗变。而在建设文化强国、推动城市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应把人文溶解于自然,把历史交融于现代,把经典交付于再现与创新,从而使南京的文化景观真正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
- · “一带一路”倡议下留学生跨境流动的特征与机制研究 [戴靓 丁子军 郑琼洁 杨雨晴]
“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留学生跨境交流成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研究基于2015—2018 年“一带一路”沿线68 个国家和地区高等学校留学生流动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构建留学生人才流动网络,分析“一带一路”沿线跨境交流的区域与层级特征,并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揭示跨境交流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2015—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留学生跨境交流规模不断扩大、组团日趋显化,形成东亚东盟组团、东欧独联体组团、南亚组团、西亚北非组团、巴尔干组团5 大交流集群。(2)中国内地和俄罗斯是“一带一路”沿线最大的留学生交流中心,留学目的地较为集中,中俄吸引了沿线近40% 的留学生。留学生来源地相对均衡,哈萨克斯坦是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其后依次是中国内地、乌克兰、印度、土库曼斯坦等。(3)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质量是吸引留学生的重要因素,地理距离和制度差异不利于跨境交流,而语言邻近和移民往来可有效促进留学生流动。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和交流建设的政策建议。
- · 住房产权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社区环境感知与相对剥夺 感视角 [杨婧艺 张敏]
通过住房的多元化供给实现住有所居,是我国城市转型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议题。文章以南京市为例,着眼于住房产权与居民在社区层面实际生活体验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城市居民住房产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住房产权对主观幸福感的独立影响较弱。控制个体基本特征后,住房自有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影响,但这很大程度上与有产权家庭的住房舒适性明显高于租户有关。②社区环境感知存在群体差异性。相对于租户,有产权居民更容易对社区环境的总体感知做出消极评价,从而降低有产权者的主观幸福感。这一负向作用间接平衡了有产权者与租户之间主观幸福感的差距。③相对剥夺感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要素,但住房产权的缺失对相对剥夺感并无显著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优化租赁住房的管理制度和改善租赁住房条件,提高社区社会融入是未来完善住房制度与社区治理的重点。
- · 城乡精细化治理背景下的新型社区养老模式 ——时间银行的运营机制调查研究 [高舒琦 刘依秾 徐欣月 张超 毛尚香]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不仅给全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养老压力,也成为当下城乡精细化治理的重点问题。探索新型养老模式,已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突破口之一。近年来,为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养老服务,我国不少城市在传统的社区养老模式下,建立了“时间银行”的互助养老服务体系。文章以南京市雨花台区开展“时间银行”的社区为研究对象,围绕时间银行在“供不应求”的状态下如何调配供需关系这一问题,通过识别时间银行参与主体及其特征,运用社会调查方法研究时间银行的调配机制,进而对目前时间银行的运营机制进行评价,并提出未来“时间银行”与社区养老模式值得改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