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社区研究]
- · 城市社区管理模式评析及中国社区管理机制初探 [李嘉靖 刘玉亭]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城市“社区制”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公众诉求未能获得良好表达与响应,基层社区自治也因此受到影响。本文出于理清社区管理的主导力量及职能结构的考虑,基于管理主体及其作用与地位对国外及港台地区的主流社区管理模式进行重新划分,确定为行政主导型、议行分离型、权力开放型、组织推动型、社工推动型和义工推动型六大类,并分别就其实践做出评述。同时,从社区自治视角分析并判断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发展趋势,指出其机制问题,进而提出社区管理“智慧”转型的理念,将社区管理模式进行区域机制管理分类,通过“分步走”和公众参与平台的构建完善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机制。
- · 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型社区居民市民化研究 [王昭 张红]
新型社区居民在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着缺乏认同感与归属感、市场排斥下的职业分化、社会关系网络的解体、价值观念的失范四个方面的困境,为了实现从被动市民化向主动市民化的转变,必须发挥新型社区居民的自身主体性,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和居民四方主动参与和良性互动的格局。
- · 对新城市主义社区空间规划价值理念的审视 [常芳 王兴中 王锴 魏红妮 于二强]
城市规划的新城市主义理念是伴随着解决工业化后城市物质功能空间问题而逐渐成熟的,自此形成了以城市社区为单元的人居性规划与设计原理。20 多年来,全球化与消费文化中人权问题的消长、城市空间人本公正问题日益凸显,促使社会公平的人本价值观问题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矛盾,反映出在社会空间层面新城市主义缺少如何构建良好社区的探讨。本文从人本主义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的视角来审视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空间价值观,系统地从空间价值观的角度对其人本性、技术性与实践性理念进行审视。
- · 城市蔓延语境下新城市主义社区理论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张衔春 牛煜虹 龙迪 胡国华]
新城市主义从城市设计角度,通过社区活力更新力图抑制城市蔓延。近些年,我国滥用新城市主义理论、机械照搬国外经验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在系统梳理新城市主义根源与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强调现阶段我国新城市主义实践背景与西方国家内在差异,包括城市蔓延动因、社区紧凑度、中心与蔓延区关系、社区思想文化及交通发展阶段五方面,并针对我国践行新城市主义中出现的机械照搬设计原理、盲目复制地方文脉造成文化根基丢失、刻意模仿致宜居性丧失等问题,提出建设中国新城市主义社区的规划原则及实施途径,包括城市道路及通勤交通公正原则、社区资源共享原则、社区公共空间可达原则、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原则以及社区场所文化可持续原则五项内容。
- · 北京市低收入社区的“循环衰败”及更新改造的多维度评价——以什刹海-金鱼池对比分析为例 [钱云 景娟]
城市中低收入人口聚集的“衰败社区”更新是国内外城市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衰败社区”问题十分复杂,从欧洲经验来看,近年来更新改造项目更注重以消除“循环衰败”为核心任务,并对其成果以涵盖经济、就业、教育、治安等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来考量。本文借鉴欧洲经验,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对北京市什刹海、金鱼池两个社区展开调查,全面评析了金鱼池更新改造工程的成果,为未来相关更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的建议。
- · 英国低碳社区挑战项目的经验及借鉴意义 [陈凯芳 朱隆斌]
英国是低碳发展的倡导者之一,在低碳社区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基于对具有代表性的Low Carbon Community Challenge(LCCC)项目的案例研究,从实施模式、技术措施选择及公众参与三个层面加以分析,探讨英国低碳社区建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规划与设计]
- · 新加坡城市设计导则对我国设计控制的启示 [陈可石 傅一程]
新加坡城市设计导则与总体规划相结合,在总体规划控制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设计控制,运用城市设计思想提升城市品质,创造城市活力。新加坡城市设计导则“关注建筑与建筑之间,设计城市而非建筑,积极创造城市活力”的引导方针、关注公共空间使用细节的专项引导内容、法定制度与激励方式相结合的引导方式能为我国控规“控制有余,设计不足”以及缺乏实质设计控制的局面提供多方面的借鉴。
- · 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建筑“层级嵌入”式更新策略探析——以蓬莱市画河大世界项目设计为例 [孔亚暐 仝晖 任海东]
在我国城市同质化日趋严重的背景下,集中体现所在城市特色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工作迫在眉睫。结合蓬莱市画河大世界项目设计,指出基于类型学思路的“层级嵌入”式建筑更新策略,是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合理保护与良性更新的有效方法,即结合当代城市功能需求,在地域文化传统与城市空间中提取“原型”,并在街区、建筑和建构上分层级应用于建筑更新中,实现积淀历史文脉与迎合时代发展的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与更新。
- · 山地高职院校规划设计探析——以镇江十里长山校区校园规划设计为例 [方程 张少峰]
在对当前高校校园建设新趋势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镇江十里长山校区三所山地高职院校的规划设计背景、策略、方法,以提供类似校园的规划设计经验。
- [城市建设]
- · 长江影响与东吴建都对于南京城市的深远意义 [姚亦锋]
地理景观对城市的起源和发展是重要的,古都保护规划需要探寻地理格局之中的景观时空变化和演替轨迹。长江对于南京城市景观起源和变化始终有着重要而深刻的意义。三国时期,东吴孙权依靠长江天堑在南京创建都城而割据南方,随后历史各个阶段皆以自然地理格局构建南京都城,至今影响着南京城市空间布局。早先南京城市构筑出现最重要的依据是自然唯物的,后来逐渐被笼罩于“王气”、“风水”、“紫光”等唯心说法。现代“古都风貌保护规划”必须依顺自然山水系统脉络实地调查古城市遗迹现状,考察分析目前古都风貌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主要冲突地段;保护古都赖以生存的自然山脉河流脉络系统,是现代城市景观特色的基础。
- · 广东省“三旧”改造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 [李志]
在分析研究广东省“三旧”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土地利用管理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三旧”改造中土地规划管理和改造区域土地调整制度的创新方案,理清“三旧”改造中的土地利益共享机制,建立一套事前监管、事中监督和事后监控的动态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稳定化和常态化的土地监管秩序,进一步规范、引导“三旧”改造的开展与实施。
- · 城市安全视角下排水系统建设的探讨——基于福寿沟的启示 [韩高峰 黄仪荣]
近年来,国内频发的城市内涝对城市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特别是北京“721”暴雨事件以来,城市排水工程建设再度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堪称城市水利工程史上奇迹的赣州福寿沟,历经900 多年仍然在发挥作用,造就了赣州“千年不涝”的传奇。文章基于城市安全的视角,探索福寿沟的运行机理,分析基于福寿沟的赣州现代排水系统构建,并结合国内外先进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经验,探索完善现代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措施。
- [城市化]
- · 基于耕地资源价值流失的视角:城市化机会成本研究 [石忆邵 宣璇]
本文基于耕地资源价值流失的视角,以劳动价值理论、效用价值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福利经济学为理论指导,通过构建耕地资源价值体系及其量化模型,并以上海市为例,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市耕地资源价值以及因耕地非农化导致的城市化机会成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资源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三个部分;(2)2005-2009 年上海市耕地资源价值构成中,社会价值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居后;(3)相应地,由于耕地流失导致的城市化机会成本中,社会成本较高,其次为经济成本,再次为生态成本。由此可见,目前耕地资源对保障农民生活、养老、就业以及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最大。最后,就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建议,旨在为协调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参考依据。
- [生态与环境]
- · 城市更新中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和策略研究 [种颖]
城市更新是当前我国城市旧城区改造的主要手段,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城市更新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的问题和经验亟待总结。本文总结了我国城市更新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优先、优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治理旧城区遗留生态环境问题和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城市更新策略。最后通过梳理国内更新实践案例,为我国城市更新的生态环境建设实践提供相关参考。
- · 基于低碳排放的江苏工业行业发展与调控路径研究 [徐传俊 何为]
通过调研,对江苏省29 个工业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单位用地产值和单位用地碳排放进行了核算,研究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行业特征与差异,并通过聚类分析,寻找低碳发展的目标行业,实现工业结构转型升级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得出:工业碳排放具有高度的行业集中性,节能减排政策需要具有行业针对性,很多高碳排放行业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需要综合权衡节能减排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稳定性间的关系,低碳发展背景下,江苏省在政策上应该偏向高产出低碳排放的工业行业并重视工业行业的间接碳排放。最后提出依靠合理的财税政策、市场机制、用地政策和结构转型升级等路径实现工业的低碳发展。
- [区域]
- ·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吴建楠 程绍铂 姚士谋]
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的推动下,城市群地区将成为区域空间未来发展的重要生长点。研究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有助于人们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把握城市的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本研究对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空间演化阶段、演化模式、动力机制、城市群空间规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对城市群空间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 · 跨省域低碳城市群健康发展策略初探——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 [单卓然 黄亚平]
长江中游城市群低碳健康建设对引领中部地区崛起、协调区域发展和培育国家第四经济增长极意义重大。通过解读新时期跨省域低碳城市群内涵,揭示长江中游城市群构建的时代意义。基于以往研究成果,创新将健康城市理念与结构引入其中,归纳、构建长江中游低碳城市群建设的五大低碳健康系统:低碳健康政治系统,低碳健康产业系统,低碳健康科技系统,低碳健康文化和空间系统,针对性提出各核心系统的策略。主张政治系统树立参与理念,建立联动机制,推行差异化策略;产业系统调整区域结构,探索区域分工和互补;科技系统实现能源高效清洁、建筑节能及技术创新;文化系统创新同源文化,促进技术集成;空间系统关注区域环境安全、调控土地利用、构建交通网络、修复碳汇化空间、倡导行为减碳。呼吁关注我国跨区域城市群低碳健康建设问题,以期为区域城市发展献言。
- [交通]
- · 大城市公共交通近期改善策略与措施研究——以镇江市为例 [何小洲 刘超平 杨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空间拓展,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构建便捷、畅达、高效、绿色和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城市公交发展的困境和近期公交改善的目标和原则,然后以镇江市为例,对镇江市近期公交需求发展态势和需求进行了分析预测, 分别从健全体系、提高服务、完善设施以及保障政策等方面提出了镇江市公共交通整体提升的策略与措施。
- · 基于出行特征的城市群客运轨道交通体系层次与功能研究 [邓润飞 过秀成]
随着我国城市密集区与城市群迅速发展,轨道交通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城市群高强度、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对轨道交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构建层次清晰、功能明确的城市群轨道交通体系。本文从城市群客运出行空间特点出发,提出了城市群客运轨道交通体系功能层次,并对各层次轨道的服务功能、技术特征以及内外部衔接进行了探讨。以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证,并对城市群轨道交通的有序发展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