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低碳评价与可持续发展]
- · 基于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源识别的国土空间规划支撑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 [潘浩之 施睿 蔡子攀 黄贤金]
文章以南京市为例,探索基于多源空间大数据“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城市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源。通过自上而下地从宏观层面分析统计数据,将碳排放总量分配到城市不同区域,进而自下而上地从居民建筑、产业活动和交通等排放活动出发,计算出具体地块的碳排放。研究旨在为南京的生态空间、紧凑用地、绿色行为、结构优化、产业新城等方面提供国土空间规划支持,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 · 过程管理视角下的我国城市低碳经济建设水平诊断研究 [申立银 张玲瑜 桑美月 舒欣宇 肖骏]
低碳城市建设是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低碳经济则是其重要抓手。为准确把握我国低碳经济建设现状,文章基于过程管理视角构建了低碳经济建设水平诊断指标体系,动态系统地诊断了我国城市低碳经济建设水平。研究对我国 36 个重点城市的低碳经济建设成效开展分析后发现 :(1)我国样本城市低碳经济建设水平较高,其中上海、南京、天津和重庆在城市低碳经济建设中表现较好。(2)空间分布上,东部沿海与长江经济带城市得分较高,而中西部城市得分则相对较低,城市低碳经济建设水平受其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且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3)就环节得分而言,实施环节得分最高,其他环节各城市得分差异较大。研究为我国城市如何提升低碳经济建设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与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对促进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 全过程管理视角下的城市低碳生产效率研究 ——以我国 36 个重点城市为例 [鲍海君 郭奚晨 蔡鑫羽 郭洋 詹鹏]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城市低碳建设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关键一环,提升城市生产效率可以从源头帮助城市降低碳排放,从而实现节能减排。文章在 PDCA 循环管理法的基础上引入结果(Outcome)环节,构建了包含规划、实施、检查、结果、反馈(PDCOA)的全过程管理框架,形成城市低碳生产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比了我国 36 个重点城市的生产效率水平,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城市在低碳建设中的生产效率水平整体较低,得分均值为 51.74 分(总分为 100 分)。从环节视角分析,实施环节得分最高,反馈环节得分最低。从区域视角分析,短板环节与城市定位及类型相关联,建议在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应针对不同城市类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文章旨在从全过程管理视角出发,评价城市在低碳建设过程中的生产效率水平,为我国低碳城市的高效建设提供新视角,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下一步努力方向。
- · 双碳背景下城市转型实验室研究动态与未来展望 [胡晓辉 林潭晨 魏宇晨]
近年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成为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以及构建新社会—技术系统的关键议题。城市转型实验室在此背景下崭露头角,成为促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城市低碳转型的重要平台,以及作为可持续城市发展中的治理方式。文章运用 CiteSpace 软件,分析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中相关文献,揭示城市转型实验室研究动态,探讨当前研究的理论和实证问题,以及双碳背景下中国城市转型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城市转型实验室源于转型管理理论,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跨学科、灵活、综合的平台。②城市转型实验室具备利基、多阶段和共同演化 3 个视角。③国内仍缺少对城市转型实验室的研究,存在研究视角与国内现实不相符等问题。文章认为城市转型实验室研究涵盖跨领域、侧重技术发展的社会参与性与管理可控性,在如何推动城市转型的实践上有极大应用价值。文章明确了城市转型实验室未来三大研究方向:结合中国特征,探索社会—技术作用机制 ;补充理论框架,进行多学科视角融合 ;立足新技术特征与政策试点,将城市转型实验室纳入区域和城市发展政策中。
- · “无废城市”背景下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系统耗散演化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 [吴泽洲 官静 孙晓辉 李俊杰 张佳盛]
在“无废城市”背景下,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提升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水平,文章以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为例进行研究,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构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系统,并确定了 31 个熵指标,采用Brusselator 模型和熵值法对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判断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是否处于耗散结构。研究表明,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尚未达到耗散结构,并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产业发展建议,以促进系统的有序协调发展,实现耗散结构状态。
- · 过程管理视角下能源结构的低碳建设水平诊断:基于中国36个重点城 市的实证研究 [韩璐 陈紫微 申立银 刘燕 严行]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低碳城市建设迫在眉睫。城市能源结构低碳建设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对于低碳城市建设的整体成效具有重大影响。文章基于过程管理视角构建了城市能源结构低碳建设水平诊断指标体系,以中国 36 个重点城市为样本,系统诊断了城市的能源结构低碳建设水平,剖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研究发现 :①样本城市能源结构低碳建设水平总体得分不高,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②城市能源结构低碳建设在过程管理的 5 大环节上表现差异较大,总体呈现“重规划和实施,轻检查和反馈”的状况 ;③ 36 个重点城市的能源结构低碳建设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能源结构低碳建设表现相对较好,而东北和西北内陆一些城市能源结构低碳建设的水平还有待提高。文章旨在丰富城市能源结构低碳建设水平诊断的理论基础,助力管理者明晰低碳建设的长处和短板,为提升能源结构低碳建设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 [规划与建设]
- · 成都市半城市化地区的特征、驱动机制及规划启示 [陈晨 刘爽 耿佳]
半城市化地区作为一种在景观格局、社会构成和空间形态等方面发生深刻转变的过渡性地域类型,在不同发展战略引导下,其未来发展可能会出现保持现状、持续发展或依赖陷阱等截然不同的结果。特大城市郊区半城市化地域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居环境改善,对其进行主动干预和精明管治势在必行。文章以成都市为例,研究半城市化发展的时空格局及其特征演变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从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建设以及城乡接合部的自发发展 3 个方面解析成都市半城市化发展的驱动机制,基于成都市环城生态区规划实施与城乡统筹规划的创新做法,进一步探讨半城市化地区如何通过规划介入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发展区域。
- · 基于非使用价值评估的绿色基础设施发展模式研究 ——以南京幕燕森林公园为例 [熊瑶 吴海磊]
文章预设生态修复和文化开发两种发展模式,采用条件价值问卷对南京幕燕森林公园的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并进行威尔科克森(Wilcoxon)有效性检验与皮尔逊(Pearson)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1)生态修复模式下,2021 年幕燕森林公园的非使用价值为 4.07 亿元,显著高于文化开发模式下的非使用价值总量 ;(2)实验收集数据不存在嵌入效应,数据具有有效性 ;(3)受访者的交通便利、文化景观、森林园路状况满意度等自变量与因变量支付意愿(WTP)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性,而受访者受教育程度、出行时长、交通工具与 WTP 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最终综合分析实验数据,提出未来幕燕森林公园应遵循的生态修复发展模式以及具体的规划建议。
- · “城—产—人”关联视角下城市边缘乡村转型的多尺度路径 ——以江苏溧阳北拓区为例 [李和平 高黎月 赖文韬 付鹏 彭航]
文章从空间、要素和时间维度,辨析城边村与“城”“产”“人”三重外部动力的多重关联性,构建“城—产—人”关联视角下的城边村转型研究框架。在此视角下,基于城边村演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总结,从城区、园区、社区 3 个层面探讨城边村转型的多尺度空间路径,分别为:以城乡融合推动空间结构重组、以产业转型支撑空间布局融合、以人群需求引领品质生活营造。最后以溧阳北拓区乡村为例,以“融入城区—联动园区—激活社区”为脉络,提出城边村多尺度协同的规划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转型与新型城镇化提供可能的借鉴。
- · 基于场所精神的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研究 [王子夺]
人与场所交互对话方式是近年来设计者研究的主要方向。建筑室内空间作为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场所,传递着一种生活方式的态度。建筑室内空间的场所精神,映射出社会环境与生产方式多维度空间行为体验逻辑价值认同的特定意义。文章结合场所精神的行为体验研究,通过对“人”的需求尊重来诠释建筑室内空间场所设计的“内在精神气质”,强化人与环境互动的双向作用生成,实现场所空间营造内在价值的有效途径。
- · 城市人防工程与地下空间融合发展策略思考 ——以江苏为例 [陈智乾 邱长浩 冒旭海 王华伟 缪刚]
在城市建设由“增量扩张”转变为“存量更新”的大背景下,文章梳理了江苏省人防工程与地下空间融合发展存在规划编制各自为政、空间融合综合效益不高、平战转换困难、管理体制和法规标准支撑不够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从规划、空间及管理 3 个维度提出以下对策,包括在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 3 个阶段做好流程融合和内容衔接 ;落实“基于城市功能需求,引导人防工程综合利用”“结合便民惠民工程,补老城区人防工程不足”“统一平时战时功能,减轻减少平战转换工作”等 6 方面空间融合策略 ;从“优化管理体制,将人防纳入地下空间一张图”“加快推进各级规划编制,引导空间融合建设”“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弥补相关技术标准空白”3 方面做好管理融合工作。
- · 德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机制经验与启示 [夏陈红 翟国方]
德国作为空间规划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其用途管制制度一直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文章在梳理德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的框架结构,分析用途管制制度在总量控制与计划管理、空间准入与实施许可、规划监测与预警机制等环节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总结德国在立法、立项、资金支持、空间监测、可持续发展与气候保护等领域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经验,希望能为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完善提供可借鉴的建议。
- · 基于人口位置大数据的高校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郝佳琦 王亚华 张竞一 王云 邓宛净]
文章将人口位置大数据应用到校区尺度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为合理评价高校教育用
地集约利用程度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发现 :(1)各校区工作日与节假日、同一天不同时
点人口在不同功能区的聚集情况存在差异。(2)老校区建成区面积占比较大,建筑密集,
但容积率较低,人员较少、分布分散,总体利用效率较低 ;新校区面积较大,建筑密度较低,但容积率较高,人数众多、人口分布集中,整体利用效率更高。结果表明,人口位置大数据在高校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合理评价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程度,需将评价尺度具体到校区级,根据实际情况揭示不同校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因校区施策,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 · 社区化发展和空间实践 ——转化中组屋公共空间的启示 [陈云凤 李玲玲 王才强]
新加坡高密度组屋公共空间在不断转化中逐渐探索社区化发展和公共生活的激活,空间发展在空间实践中和更深层次的文化秩序相联系。文章梳理了新加坡组屋及其公共空间建设发展概况,分析组屋公共空间转化过程中重要的空间实践,对转化过程中的空间异质性探索和挑战进行解析。在我国居住区发展背景与“社区化”发展需求下,进一步提出从转化中组屋公共空间得到的启示,为我国社区建设和地域特色复兴提供借鉴。
- · 高温热浪期间城市空间热环境特征及人群热舒适度评价研究 ——以重庆渝中区典型空间为例 [黄海静 介鹏宇]
针对高密度城市空间的高温热浪问题,以山地城市重庆的核心城区渝中区为例,对商业区、住区、山地公园、滨江公园 3 类 4 种典型城市功能空间进行一个热浪周期的实测,通过空气温度、地表温度、相对湿度、太阳辐射等热环境参数分析,比较不同城市空间热环境特征 ;结合城市人群热舒适相关问卷调研,选取生理等效温度(PET)描述人体热感受,归纳城市空间高温热浪期间对人群热舒适的影响要素及规律,建立夏季室外热舒适度预测模型。显示:1)高温热浪期间热环境受城市空间要素影响且具有差异化特征,老旧住区受高温热浪影响严重,商业区紧随其后,公园绿地较好 ;2)室外热舒适度与空间要素紧密相关,PET、空气温度和地表温度与热感觉和热舒适显著负相关,相对湿度与热感觉和热舒适呈显著正相关,空气温度和热辐射对热舒适度影响较大,相对湿度与地表温度影响相对较小 ;3)合理的空间形态和遮阴规划、植被及水体设置、高蓄热性下垫面等设计要素可缓解高温热浪,降低热中性温度,提高热舒适性。研究结果为山地城市高温热浪形成机制探究及城市空间热环境优化设计提供一定依据。
- · 中国典型城市交通出行特征及未来道路交通演变研究 [刘宗巍 张望 陈铭 赵福全]
为建立适合不同城市特点的交通体系,并明确定位汽车在其中承担的作用,文章首先从外部环境和交通工具两大维度出发,建立了表征城市整体交通出行情况的多层级评价体系;并基于一级指标的得分,对选取的 9 座中国典型城市的交通出行特征进行了聚类分析,确定了城市的不同类型 ;然后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识别了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因素 ;最后通过相关因素变化的情景假设,预测了各城市道路交通效率可能的演变情况,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广州市相对贫困空间分异及动力机制研究 [牛通 袁媛]
我国农村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相对贫困问题将是未来贫困研究的关键。文章以广州市为例,通过多源综合数据分析相对贫困分布规律和空间聚集特征,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相对贫困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1)广州市相对贫困呈现“高—低—高”的圈层分布特征;(2)根据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结果,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经济活力、自然环境等因素对广州市相对贫困空间分异形成了多重路径的影响关系 ;(3)结合地理区位和城乡差异划分内城衰落型、城乡融合型和乡村滞后型 3 种贫困模式,并针对不同贫困空间类型提出差异化的贫困治理建议,以期为后扶贫时代城乡相对贫困的精细化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 [人文与社会]
- · 数字技术嵌入乡村社会 —应用场景、实践困境及优化策略 [卢义桦]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建设行动进程加速,数字技术不断融合乡村生活,并形塑乡村社会形态。文章从乡村振兴的整体性视角出发,聚焦数字技术嵌入乡村社会并形塑共同体形态的应用场景,在此基础上阐释数字技术助力乡村社会共同体重建的现实困境,并从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基层治理、数字素养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 · 主客共享视角下乡村文化景观要素的感知差异性研究 ——以南京市黄龙岘茶文化村为例 [李晓颖 陈佳樱]
乡村文化景观代表着农业文明的精粹,保留了人类不断积累的传统农耕智慧,对增强村落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被看作旅游资源,不断被开发和更新。文章运用IPA-KANO 模型,以南京市黄龙岘茶文化村文化景观组成要素为研究对象,分别探究在村民和游客不同视角下文化景观要素与主观感知之间的关系,并对两者出现的差异性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及原因解析,并依据象限图得到文化景观要素的优先级类型,为该村文化景观要素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乡村内生性文化景观和外来文化景观的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