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适应性策略研究]
- · 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适应性规划 [彭仲仁 路庆昌]
鉴于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我国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应对气候变化事件的适应性规划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首先,总结了国外尤其是美国气候变化适应性规划研究的现状及其政府规划部门采取的适应性规划和措施。其次,讨论了适应性规划研究的内容和整体框架,概括了国外适应性规划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从理论方法、方案实施和法律规章等方面分析了适应性规划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旨在探讨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规划研究的必要性和研究框架,以引起学术、政府和民间对适应性规划研究的重视,为我国更好地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打下基础。
- · 城市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发展战略——英国等国的经验 [姜允芳 Eckart Lange 石铁矛 李莉]
通过分析当今国际上以英国等国为例的城市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发展方法与策略,论述城市规划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专业工具,需要在规划的政策管理体系、规划编制的内容与方法、场地规划的基础设施适应设计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化研究适应发展战略,以提高城市系统的恢复能力。
- · 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对策研究 [戴慎志 曹凯]
近年来,我国城市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城市防洪排涝直接涉及城市安危和市民日常生活、生产。本文从寻找问题成因着手,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从而系统地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 · 我国城市雨洪管理及资源化利用研究 [吴海瑾 翟国方]
中国城市雨洪管理的理念和技术相对落后,不符合现代城市雨洪综合利用和管理的新要求。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在雨洪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他们的经验和方法对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现代科学的城市雨洪管理应该以专项规划为引导,以先进的预报、模拟、监测、控制等技术为支撑。在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生态工程,提高雨洪资源利用率,将城市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美化与雨洪的防、滞、排、用结合起来,促进生态文明和亲水宜居城市建设。
- · 城市洪涝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秦波 田卉]
洪涝灾害一直是城市所面对的重大威胁。由于气候变化和高速城市化等原因,我国城市尤其需要重视洪涝灾害的应对。大量案例和理论证明:面对洪涝灾害,仅仅依靠工程设施等技术手段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透过公共管理的视角,本文以危机管理的P P R R 模型为框架,探讨洪涝灾害的预防、准备、应对以及恢复四个阶段所应采取的对策,由此构建一个科学、完整、严密的应急管理体系,并推动城市综合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
- [保护与更新]
- · 中德城市中心工商住混合型历史街区更新的比较研究——以柏林哈克雪庭院群和上海田子坊为例 [蒋薇]
本文从中德两国不同的城市更新背景出发,撷取柏林哈克雪庭院群与上海田子坊为例,探讨了在城市中心工商住混合型历史街区的更新中如何以文化为主题,实现居住、文化、商业功能的和谐再生,在保护其城市肌理和历史文脉的同时提升地块活力,使之成为城市文化的地标。
- · 民俗文化老街改造的城市设计手法探讨——以长沙市湘绣民俗文化老街改造为例 [陈雪容 陈群元]
改造与重构民俗文化街巷空间是有别于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旧城空间肌理保护模式。文章首先对民俗文化老街改造的总体设计思路和空间设计策略进行了理论探讨,进而,在分析长沙市沙坪湘绣民俗文化老街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从街道整体布局、街道交通组织、沿街建筑改造、街道路面改造、环境小品布置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湘绣民俗文化老街改造的具体城市设计手法。
- · 约束的窗口:城市高密度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呈现策略 [周小棣 沈旸 刘溪]
本文通过对文化遗产保护相关规范条例的再解读,寻求相关理论上的策略,结合南京明城墙中央门西段的案例研究,提出在这个处于城市高密度、快速发展区域的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些灵活措施,以及本案例中的技术路线的介绍,针对该类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规划中的限制与挑战,提出应当因地制宜地划定建设控制地带,以期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打破“同心圆式”保护线的桎梏,设立遗产展示的窗口区等规划建议,以景观呈现的方式来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持续发展。
- · 我国城市更新背景下建筑类型学的重新解读 [赵斌]
以德· 昆西和阿尔多· 罗西的建筑类型学理论体系为基础,通过对其核心理论的基本概念、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的重新解读,结合国内体现类型学方法的典型案例,从类型学角度重新审视当代中国城市化过程之中所面临的地方文化丧失、地域特征泯灭等问题。探索如何充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对城市建筑本质特征的抽象与总结,提取“原型”用以指导设计,使当今的城市建筑不仅能够体现时代特征,同时有机延续地方特色,增强城市总体意象的文化认同感。
- · 创意产业与产业遗产改造再利用的结合——以南京为例 [蒋楠 王建国]
文章首先对创意产业及产业遗产改造再利用等概念进行了解读,继而通过实证及相关数据阐述了创意产业与产业遗产改造再利用二者结合的现状与特征,并分析了其结合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等内在成因。其后又以南京为例,介绍了该地区利用产业遗产改造发展创意产业的现状概况,研究分析了其空间布局特征,归纳整理出其功能模式类型,并概括总结出其发展趋向。最后,在现状调研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利用产业遗产发展创意产业时应注重规划引领,重视遗产保护,实现整体改善。
- [空间研究]
- · 广州市跨江大桥建设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 [周素红 杨文越]
本文以广州为例,探究跨江大桥建设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首先,通过对广州跨江大桥80年的建设历程进行梳理,分别总结了不同时期跨江大桥建设对广州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其次,归纳了跨江大桥建设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机制,认为经济发展是跨江大桥建设以及推动城市空间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政府和市场是影响机制中的两种不同力量。政府通过跨江大桥的建设实现城市规划的空间发展战略,引导城市空间的发展和城市轴线、节点等空间要素的形成;市场则在跨江大桥建设改变了交通可达性与空间区位关系的条件下,推动了资本空间与地租空间的重构,并进一步对城市空间发展产生影响。
- · 长春市开发区的空间拓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高雁鹏 庞瑞秋 王唯]
长春市开发区促进了城市经济结构、城市空间形态及空间结构的变化。本文以长春市4 个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对各开发区的发展概况及空间拓展的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开发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影响,进而讨论开发区的建设应选择点轴式发展模式,关注空间的拓展质量,协调各空间结构的布局、用地功能的有机混合、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实现长春市与开发区健康有序的发展。
- · 物流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关系分析——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 [谷艳博 宗会明]
在全球化进程中,全球生产网络进一步深化,物流业在此背景下蓬勃发展,受到广泛关注。基于对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的分析,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对物流业发展会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在理论层面上,物流业的发展一方面会加强城市的集聚效应,同时为城市扩张提供动力,使城市空间结构呈现空间上非均衡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促进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化,缩小城市内部区域差异。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具体探讨江北区物流业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产生的影响。
- [交通]
- · 南京跨江到拥江发展的交通建设策略研究 [韩兵 过秀成 孔哲 窦雪萍]
论文首先阐述了南京拥江发展的形成,进而通过对比研究解读了拥江发展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从规模门槛与不平衡扩张两方面分析了拥江发展对交通服务体系的要求;在此指导下,结合其交通适应性分析提出了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过江运输立体化与一体化、江北自身交通系统提升等交通建设策略。
- · 基于运输可靠性的城乡公交线路运行组织优化研究 [温旭丽 王丹 过秀成]
本论文是基于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的背景,对城乡居民之间的出行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城乡居民出行的可靠性。论文分析城乡公交的客流特征,界定运输可靠性的内涵,研究基于运输可靠性的城乡公交线路运行组织模式, 最后,以浦口城乡公交为例进行实例验证。
- [特稿]
- · 社区与住宅 [齐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