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安居方式研究]
- · “抢人大战”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地选择 ——基于上海市大学生的实证研究 [陈南希 孙涵彦 周凌寒 叶秋雨 崔璨]
人才是区域创新和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各城市陆续出台人才政策加入“抢人大战”。在此背景下,文章基于上海市12 所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和笔者收集的问卷调查数据,利用统计描述、多项logistic 模型等方法从宏观城市与微观个体层面分析上海毕业生群体就业迁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宏观方面,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迁移主要指向东部沿海地区,上海作为就学地有较强空间黏滞性,且对来自其邻近欠发达地区生源的作用更强。微观层面,城市经济发展程度仍是影响毕业生选择就业地的主要因素,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毕业生求学与就业迁移意愿较低,人才政策对不同个体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人口学特征、家庭背景、人力资本和在就业地的社会资本显著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迁移行为。
- · 基于对应分析的人才安居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南京江北新区为例 [吴翔华 李旺男]
“人才争夺”成为新一轮城市竞争的主题,各地方政府纷纷为此出台人才安居政策。文章从人才个人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人才个体特征、家庭特征、住房特征、工作特征,采用对应分析探究人才安居方式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人才安居方式回归模型。研究发现人才的当前住房类型、预期居住年限、预期居住面积、户籍、婚姻、单程通勤时间、收入、职业、单位性质会显著影响人才安居方式的选择,通过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可以科学合理地预测各类型安居方式。最后,从不同特征的人才期望不同的安居方式出发,为实现人才住房供需平衡、精准保障人才安居需求提供对策建议。
- · 省域劳动力充分就业的空间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 ——以江苏省为例 [熊斌 蒋文德]
推进省域劳动力充分就业需要厘清其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文章以江苏13 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2020 年劳动力充分就业相关数据,借助A rcGIS 软件绘制劳动力充分就业分布热力图,分析江苏省劳动力充分就业时空演化过程,采用熵权综合评价法、Dagum 基尼系数、Kernel 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法及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江苏省劳动力充分就业的空间差异、分布动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江苏省劳动力充分就业总体差异呈现缩小趋势,总体差异主要由地区间差异引起;(2)整体劳动力充分就业伴随极化现象发生;(3)江苏省苏南和苏中地区劳动力充分就业状态流动性较好,苏北地区组间流动性较低;(4)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环境规制对本地劳动力充分就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环境规制对本地区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影响最强,人口密度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工资水平成为江苏省劳动力充分就业提升的阻碍因素。据此,进一步提出改善江苏省劳动力充分就业空间格局的政策建议。
- · 基于SP场景模型的深圳市高新区青年就业群体居住选择偏好研究 [李云 卢梦含 范钟琪 钟婧华]
青年就业群体作为城市发展资源,也是面临住房困境的主要群体。文章以深圳市高新区青年就业群体为例,基于SP 场景模型对青年就业群体的现状居住特征和居住偏好进行偏好模型建构与分析。研究发现:(1)青年就业群体的现状居住空间特征表现为临近就业地居住,居住偏好的空间特征为青年就业群体的预期住房价格从低到高,逐渐形成现状居住空间特征;(2)青年就业群体现状预期价格较低,现状和潜在需求存在偏差,青年就业群体受限于自身经济能力和市场资源配置而难以获得所需的区位资源;(3)为优化居住条件,研究认为应从供需平衡角度,提供居住空间的差异化发展策略,提升居民居住满意度。
- [规划与建设]
- · 历史层积视角下的海港城市历史景观演变 ——以青岛为例 [徐敏 李津津]
借助城市历史景观理念中的“历史层积”概念,文章以青岛港城市片区为切入点,以断面复现的方式解读了各个时期港口片区规划的历史图景。并以港口规划为线索来复现整个历史城区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景观概貌,展现在特定自然环境制约下,在宏伟计划中的愿景蓝图与城市现实的不断碰撞、妥协、融合中,连续动态的城市历史景观的演化进程。文章可为滨海港口类城市历史景观动态演进的文化解读和当代城镇景观保育提供参考。
- · 基于委托代理博弈的深圳城中村空间形态差异化现象解释 [刘青 张惠璇 黎斌 刘惠明]
文章通过引入委托代理博弈理论,构建“政府—村集体代理人—村民”在空间初始划定和违建管控过程中的双重委托代理博弈模型,选取深圳福田区城中村为研究区,重点分析空间秩序较好的水围村、田面村及福田村等3 个案例村,探究村集体代理人对委托代理博弈过程及结果的影响,重点揭示为何在整体负面的空间形态下可以自发出现良好的符合规划的空间类型,从而为将城中村纳入规划管理和相应的城市更新空间决策提供参考。
- · 基于空间引力和人流通勤的城镇网络特征分析 ——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 [曾鹏 李玉斌 苏静]
探究城镇网络特征是城镇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既有研究较少关注中观区县尺度且缺乏不同类型的网络对比。文章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分别构建表征联系可能的空间本底网络、反映实际联系的人流通勤网络,从点、线、网3 个层面对比分析二者特征。研究发现:①杨村街道在两种网络中均处于核心地位,边缘节点的人流通勤联系强度要弱于空间本底网络;②空间本底网络的点对联系格局为单核放射状而人流通勤网络为双核放射状;③两种网络的子群分布差异较大,整体网络完善度较低。建议从完善整体网络、增强局部联系、提升个体实力3 方面进行优化。
- · 商业综合体消费者行为决策机制及空间优化模拟研究 [毛超 张路鸣 冯佳宁]
商业综合体的业态组合及空间布局呈现同质化趋势,难以与电商网络背景下消费者体验式随机消费行为相匹配。研究通过分析商业综合体内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建立离散选择模型,并运用多智能体仿真建模技术模拟空间优化策略的实施效果。针对不同类型消费者存在的消费偏好差异,通过提升品牌知名度、调整业态布局,可以有效改善商业空间的客流分布,为商业动态运营提供可视化的决策工具。
- · 非正规经济视角下的夜市治理机制与策略 ——以杭州为例 [谢金丰 涂文颖 陈宇琳]
如何治理好非正规经济,是城市治理走向包容化与精细化的重要议题。文章聚焦夜市这一非正规经济形态,通过对杭州3 类代表性夜市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探讨非正规经济治理对策。首先,从秩序、活力、包容3 个维度分析夜市运行状况,发现杭州夜市经过长期治理在具备空间稳定、经营规范等正规经济特征的同时,依然保持着亲民、活力、低门槛进入等非正规经济特点,并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其次,归纳了3 类典型夜市多主体协同和动态转化的治理模式,并对差异化租金设置、精细化合同约束、弹性化时空利用等治理策略进行总结。最后,借鉴杭州经验,提出非正规经济包容性治理的对策建议。
- · 南京都市圈毗邻地区同城化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 [张伟 徐海贤 侯冰婕 傅英姿]
都市圈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其毗邻地区同城化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南京作为国家第一个批复规划的都市圈,毗邻地区发展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研究立足区域层面,面向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和都市圈整体优化发展,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从功能、联系和意向3 个方面对毗邻地区同城化水平进行评价,划分“三级三类”。建议差异化、有重点地推进毗邻地区同城化,并通过规划引领等举措,高效推进都市圈毗邻地区同城化。
- · 东北三省综合承载力时空分异与预测 [关婧文 石丹]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三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全面了解东北三省综合承载力发展水平,基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层面结合DPSIR 模型构建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借助模糊物元—贴近度模型、探索性空间关联分析、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东北三省2010—2019 年综合承载力及其各子系统时空格局进行分析与预测。研究表明:①时间演化上,10 年间东北三省综合承载力整体呈现波动上升变化趋势;②空间演化上,东北三省综合承载力呈现自北向南“低高相间”的分布情况,3 个省会城市及2 个经济强市(大连、吉林)综合承载力均高于周边;③空间分异上,仅在局部空间分布存在着一定空间集聚性及部分各市(州、地区)间空间依赖性;④预测结果看,综合承载力及其各子系统发展演变曲线整体变化基本呈现上升趋势,资源环境承载力保持较高水平。
- · 背街小巷活力生成的环境品质要素评析及整治策略 ——以南京市老城区为例 [徐心菡 徐宁 王伟 徐小东]
我国城市建设已进入“存量优化”的阶段,作为居民重要公共活动空间的老城背街小巷却日益面临环境老化、功能衰退等诸多问题。文章选取南京老城40 条代表性背街小巷为研究样本,运用矢量地图、POI 及实地观测数据分别对其行人活动与环境品质进行测度,探索背街小巷的活力表征与环境品质要素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街巷活力表征,不同影响要素的作用效应差异显著,研究成果可为背街小巷整治提供更有效、更具针对性的策略指引。
- ·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与演变研究 ——以江苏为例 [葛涛安]
文章以江苏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城市综合实力进行评价与演变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省城市综合实力在空间上由北到南呈现增长态势,其中苏州、南京等城市综合实力较强,近年来对外贸依赖程度逐步减少,发展重心向国内自身产业转移;淮安、宿迁等城市综合实力长居末位,需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引进力度;连云港综合实力相对较弱,亟待加快推进对外贸易和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此外,文章还提出了加强城市间合作、促进平衡发展的建议,为江苏省城市发展提供参考。文章揭示了主成分分析法在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上的应用优势,有助于深入探究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与瓶颈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 城市体检背景下公共服务设施全龄友好性评估与提升 ——以北京市展览路街道为例 [杨震 李佳萱 刘昉 张忠国 陈一涵]
为剖析服务供给与人群需求的失衡问题,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以北京市展览路街道为例,开展城市教育、文化、体育、绿地、福利、医疗等6 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全龄友好性评估与检验。研究揭示了居民主观体验对设施空间供给可形成有益补充,前往服务设施的便捷程度需要提升,设施空间供给与人群需求不够匹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及代际交互功能不够完备、人性化设计水平有待加强等问题。建议加强公交覆盖,提升步骑行体验;以人定量,优化设施空间供给;关注弱势群体需求,规范无障碍设计;提高设施使用效率,建设代际复合场地;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鼓励公益性与营利性服务设施混合配置。
- ·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国家级新区碳排放核算和时空分布特征 ——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例 [张鑫 任云英]
揭示碳排放量与时空变化格局,对低碳化发展与国土生态管控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对象,通过IPCC、夜间灯光反演等方法构建核算框架和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碳排放逐年增长,年均变化率为“S”形波动。(2)新区南北向的碳排空间聚集由紧凑变为散布,东西向则相反。(3)碳排放呈现高度空间自相关,内聚的趋势明显,但存在外扩的趋势。(4)碳排放空间聚类减弱,黄岛组团呈现高—高热点;藏南和宝山镇呈现低—低冷点。基于土地利用和空间形态层面归纳影响因素,以期对碳排放控制提供指引。
- [人文与社会]
- · 乡村空间关系:理论思考、解析框架与规划路径 [朱柳慧 曾鹏]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开展,以广域乡村为主体形成对乡村空间关系建构的科学认知受到关注,对于促进乡村形成全面协同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从空间到空间关系的理论溯源,梳理现有乡村空间认知研究,构建乡村空间关系解析框架,基于“要素—结构—功能”的相互作用形成对乡村物质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关系的系统认知,剖析现实乡村空间衰落的深层次原因。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出县级、乡镇级和村级乡村空间关系建构的规划路径,包括县级规划建立结构关联、乡镇规划形成功能协同、村庄规划推动要素整合,以期拓展乡村空间理论的研究视角,为我国乡村空间规划实践提供科学指引。
- ·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建筑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方遥 卜凡海 葛峰]
随着新时代建筑行业的产业化升级,传统建筑学专业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市场对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文章基于新工科建设理念,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建筑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中,构建了虚拟现实建筑设计实践教学平台。首先,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实践教学中的优势,从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平台4 个方面探索建设思路,然后阐述了虚拟现实建筑设计实践教学系统的建设内容,最后通过问卷对虚拟现实实践教学进行成效评价。实践表明:虚拟现实技术与教学结合形成的多元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水平,对建筑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 基于文本语义分析的混合型社区居住环境满意度研究 [蒋金亮 徐云翼 何雨 胡毅]
随着住房制度和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混合型社区成为社区治理关注的重点。传统的混合型社区居住环境满意度分析方法大多依赖问卷、访谈等手段,对样本选择和时间成本要求较高,依靠信息时代的社交网络记录可以为社区居住环境满意度提供新的数据来源和研究视角。文章以南京市4 个社区为案例地,采用文本语义分析方法,尝试从混合型社区居民视角开展居住环境满意度评价研究,识别社区居民对社区居住环境不同类型意见,提出混合型社区环境改善建议,为社区规划设计提供方法支撑。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卫生、物业管理、公共安全等问题成为混合型社区居住环境满意度主要影响因素,也是未来混合型社区居住环境满意度提升的重要改善方向。不同类型混合型社区影响因子略有不同,在后续规划设计和老旧小区改造中,可以为混合型社区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