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城市发展]
- · 对文化创意产业与其支撑要素的关系探讨 [张懿玮 刘士林]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于城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但产业政策要取得预期效果,必须充分考虑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不同水平。本文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指出文化创意产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要素支撑。政府只有充分考虑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围绕不同的工作重点,依据支撑要素,出台不同的产业政策,才能真正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又快又好发展。
- · 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功能、路径与对策 [张振鹏]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当前城镇化发展的重心,文化创意产业对其发展具有经济、文化和社会功能。农村文化资源、创意能力、产业结构和市场空间的分析结果表明,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具有可行性,其发展路径分为产业化、市场化、城镇化三个阶段,其发展政策应该明确目标,协调两个关系,注重两个均衡。
- · 政府主导集群发展模式下的创意城市建设——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形成与发展 [唐燕 黄鹤]
我国现阶段的创意城市建设表现出较强的政府主导特色,因此论文以北京为例,探讨了政府主导下的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发展模式及其经验得失。文章分析了北京文创资源的基本状况和政府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相关做法,并在剖析文创集聚区的产业结构、空间分布特征等的基础上,指出文创集群在城市更新、工业遗产利用、新农村建设、产业园区开发等方面对北京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及未来改进措施。
- ·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创意城市发展路径及其实践研究 [陈芳 褚劲风 王倩倩 邹琳]
布宜诺斯艾利斯是首个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设计之都”。其在充分挖掘多元文化的内在优势条件下,颁布一系列发展创意设计的政策,培育本土创意设计人才和创意企业,以最新技术和专业知识驱动设计产业发展,使设计产业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本文通过分析布宜诺斯艾利斯设计之都的发展路径和成果,探讨其推进设计之都的实践与经验,以期为我国创意城市发展提供借鉴。
- · 转型时期基于消费文化视角的创意产业空间再生产研究——以田子坊为例 [周宇]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上海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积累,城市物质空间环境在不断变迁的同时出现了以创意产业集聚区为代表的新的城市更新与空间改造类型。针对这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空间现象,本文将基于21 世纪初上海城市转型背景,以田子坊创意产业集聚区为实证案例,通过消费文化的研究视角,力图从中发掘出潜藏于创意产业空间演变过程的作用力量和原因机制,从而揭示并解释这一空间再生产的现象和过程。
- [规划与设计]
- · “城市编织”理念的解读及其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方豪杰 郭志纲 裴颖]
通过对“城市编织”理念的深入解读,试图探索一种在该理念下的实践方式,以解决城市在盲目扩张中所产生的无序建设、城市割裂现象愈演愈烈的现存矛盾,使城市重新回归自身的特色与活力。基于孝义市“一河一湖”的实证案例,在对其现状条件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城市编织”理念的运用,对其突出存在的三大问题(古今割裂、南城与北城的割裂、城景割裂)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面对城市设计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入“城市编织”理念,探讨该理念在城市设计中对于城市功能的整合,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城市矛盾的解决,城市空间良性发展上的一般性的实践方式。认为在目前城市快速发展、建设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城市编织”理念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 · 大都市里的自然——纽约Teardrop公园的场地设计和现状分析研究 [何疏悦 吴澜 季建乐]
纽约的Teardrop 公园自建成起就赢得了多方赞誉。周边的居民热爱这里,他们的孩子们也是如此。公园里经常能看到慕名前来观摩的世界各地的设计从业者。在如此局促狭小的环境中创造一个令人难以忘却城市喧闹的世外桃源,Teardrop 公园无疑是极为成功的。本文基于作者的实地考察,将该场地从建造到完工直至后期管理的整个发展过程逐一详述,希望通过对于这样一个经典案例的分析,对国内的大城市公园建设和管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历史保护与更新]
- · 融入当下的传承——南京六合文庙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 [刘峰]
- · 中日建筑遗产对比视野下的中国建筑遗产机制研究 [齐一聪 张兴国]
随着十八大的成功召开,以文化为优先发展路线的机制建构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中国本土化的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着较多缺憾。取长补短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因一衣带水的邻邦国家日本建筑脉络同出中国建筑体系,但其文化遗产制度发展较早,故将中国文化遗产与日本文化财制度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中国的建筑遗产保护可以从制度、管理、教育、民众参与等方面进行改善,从而丰富我国对于建筑遗产的相关建设经验。
- [土地与房地产]
- · 浅论我国大城市住房的发展约束及其政策启示 [彭敏学]
我国大城市住房发展处于快速城市化与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双通道进程中。快速城市化形成的巨量的住房需求,与尚不完善的住房供应方式共同引致了大城市住房发展中的结构性约束。在经济增长与短期利益导向下,分散的住房建设行动进一步“显化”了大城市的住房问题。文章指出,大城市住房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地方政府、开发商等各方主体行动的有效整合。形成“区隔”化的供给结构,将有助于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
- · 基于时间尺度的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聂危萧 冯长春]
本文运用小波分析方法,选取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指数两个指标,分析了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划分它们的关联性分析时间尺度,界定其短期为2 个季度,长期为3 年,分别提取相应高频与低频部分的小波相干系数,比较分析短期和长期的关联性;其次,通过小波相干谱,以可视化的形式表征多个时间尺度上房地产与宏观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归纳出它们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短期波动较大,长期相对稳定;(2)两者的长期关联性明显,在1-3 年的周期上最为显著;(3)房地产市场开始宏观调控后,与宏观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显著增强,说明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与宏观经济发展的互动影响较大。
- [城市发展战略]
- · 紧凑型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沿理念 [段龙龙 陈有真]
紧凑城市是规划界致力于解决当代城市蔓延、郊区无序发展所提出的空间改造方案,但由于忽略了城市经济系统的空间力和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而受到诸多质疑,生态城市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传统紧凑城市中的经济空间和生态空间限制,成为一种更加具备操作性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本文通过搭建六律协同体系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紧凑型生态城市系统框架,在弥补紧凑城市的缺陷的同时亦拓展了生态城市的现有理论体系。
- [生态与环境]
- · 大型城市绿地内建设用地适宜性分析方法 [周曦]
由于大型城市绿地场地条件错综复杂,其中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用地分布范围需要科学理性的规划设计。研究将适宜性分析引入,形成城市绿地适建性分析。首先分析可能影响建设分布的各项因素,设计分级标准及评分等级。然后借鉴相关技术方法形成综合评价,在城市绿地中设定适宜建设、谨慎建设、禁止建设的区域。从而使大型城市绿地内建设用地的规划设计更具综合性、定量性、精确性。
- [城市化]
- · 城市中心区的概念辨析及延伸探讨 [史北祥 杨俊宴]
由于各研究者研究角度及研究方法的不同,对于中心区这一概念一直在探索与深化,没有形成定论。本文在对中心区相关概念辨析的基础上,从中心区区位、空间载体、景观形象、产业特征及心理认知五个方面构建了中心区概念的解释框架,对中心区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中心区的经济、空间、社会三个属性出发,探讨了中心区的内涵,并从空间区位、等级规模、主导功能、产业特征、经营模式等标准入手,探讨了中心区类型划分的方式。
- · 徐州市村庄空间形态演化研究 [沈惠新 常江 尤海梅]
运用实地调查等方法,以徐州市域30 个样本村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村庄空间形态的演化类型和演化成因,总结出村庄空间形态演化过程中在村庄肌理、空间结构、功能布局等三个方面的阶段性特征,进而探讨其演化规律。最后进一步分析了规律背后的机制,并对村庄的空间形态优化提出了讨论性的建议。
- · 建国初期中国城市中心景观的现代化进程——关于特定景观形式及其价值的历史追溯 [方程 张少峰]
通过对建国初期城市中心景观的主导功能、城市中心景观形态、主导景观单元及与之相呼应的社会思潮和时代背景的研究,探讨景观形式及其意义产生之间的关系,总结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城市中心景观价值实现的规律,期望对当下的城市中心景观建设产生有益的影响。
- [经济]
- · 长三角区域城市就业水平评价及分类研究——基于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 [赵虎 王兴平 李迎成]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寻找一种适用于当前长三角地区城市综合就业水平评价及分类的方法。首先构架一个适用于长三角城市的就业水平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获取的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长三角16 个城市就业的质量和数量指标评价结果,再通过波士顿矩阵对16 个城市进行分类,藉此对长三角城市就业整体特征和分类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最后提出长三角各个城市就业水平发展的相关建议。
- · 开发区产业集群:一种城市产业整合途径尝试——以宁波市为例 [朱凯]
产业集群对于促成宁波市的产业整合是一种可依可行的发展和组织模式。宁波市的产业格局印证了其对于产业发展和产业空间进行规划的需求,结合开发区这一城市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通过产业类型的协调和产业体系的构建阐释城市产业的发展需求,并以产业集群作为实现城市产业整合的途径,依据其特征进行产业集群的功能协调和产业空间组织。
- [城市管理]
- · “存量型”城市居住旧区更新规划方法初探 [严铮 陶承洁]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跨过50% 的重要关口,“存量型”规划设计已开始慢慢发展壮大,目前对于这类规划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仅以“存量型”城市居住旧区更新为研究对象,对这类规划进行初步研究,提出“问题导向”型的规划方法及思路,并对关注民生、改善环境,公众参与、协商规划,局部整治、针灸治疗三大规划重点进行了详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