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级城市新区发展路径与实践探索]
- · 解析我国区域政策的演变:基于国家空间选择变化的视角 [李禕 吴缚龙 黄贤金]
文章运用国家空间选择的分析框架,从政策作用的地域和空间尺度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区域政策的演变与特征。研究认为近期在区域协调发展理念下密集出台的区域政策与计划经济时期的区域平均主义有本质区别,实际是改革开放以来点轴开发模式和不均衡发展战略的延续。虽然经济增长极的培育从城市内部开发区转向了特定城市或城市群,有助于其内部的整合发展,但也将加剧竞争,拉大主要城市和城市群与其他城市区域的发展差距。
- · 我国国家级城市新区的规划导向及启示 [徐静 汤爽爽 黄贤金]
自1992 年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浦东新区以来,我国已陆续设立天津滨海、重庆两江等11 个国家级城市新区。本文在研究各城市新区规划文本的基础上,对其现行政策及规划理念做了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了国家级城市新区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意图为今后国家级城市新区的规划和申报提供借鉴。
- · 南京郊区化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初探 [金雨泽 李禕 李焕]
城市郊区化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是城市人口、资源、经济活动等向郊区转移的过程。本文从人口、产业和商业三个角度,对南京市1983 年以来的郊区化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着重对比了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在人口聚集度、产业结构和商业活动密集度上的差异,以期为南京市未来城市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 · 中国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演化机制研究:以南京江北地区为例 [李禕 沈晓艳 龚海涵 黄贤金]
我国城市边缘的开发与发展受到政府的强力干预和影响。本文通过追踪南京江北经济发展及其开发管理机制的变化,旨在从管治的角度揭示城市边缘从传统城市边缘区到相对独立的边缘城市背后的微观驱动机制。文章认为南京江北地区撤县设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开发区与行政区融合发展的模式、以及市属开发项目在城市边缘区的强力推进,促进了江北地区开发主体的整合与统筹,提升了边缘区开发主体和项目的行政管理层级,进而推动了江北经济和空间结构的发展。
- · 我国国家级城市新区设立的战略背景研究 [王昂扬 汤爽爽 徐静]
国家级城市新区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研究其设立的背景有助于深化对我国战略布局的认识。本文从区域分布和战略类型两方面分析了我国国家级城市新区设立的战略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国家级城市新区的设立对我国经济地理格局的影响。最后研究认为,国家级城市新区与政治经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其设立过程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从“沿海开放”向“内陆开放”、从“沿海经济”向“海洋经济”拓展的战略意图。
- [规划与设计]
- · 基于水适应性理念的城市空间规划研究 [杜宁睿 汤文专]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我国许多城市水问题频发,城、水矛盾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梳理当前我国与水相关的规划管理现状,然后分析城市水适应空间规划的内涵,并从尊重水系统自然性的角度,总结发达国家水系统空间规划设计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我国城乡空间规划体系中,通过从战略引导和实施操作两个层面引入水适应性理念,构建一体化空间规划体系框架,使城、水关系完美融合。
- · “三规”空间管制问题的辨析与解决思路 [王国恩 郭文博]
“三规”是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前,我国“三规”空间管制出现内容不协调、部门不协作和管制绩效不足三个主要问题,本文比较和分析了“三规”空间管制内容的异同,对这三个问题进行辨析,并针对问题提出有关内容协调机制、建立协作机制和法律法规三方面的解决思路。
- · 跨越零和:基于增长联盟的市-区府际治理创新——以南京河西新城为例 [胡嘉佩 张京祥]
改革开放以来,“促进增长政体”的形成既催生了府际博弈,也蕴藏了构筑基于增长联盟的府际合作的可能性。本文以南京河西新城为例,深入探讨基于快速推进城市增长的目标,市-区两级政府如何利用互惠共赢的利益基础、主动持续的合作实践以及灵活柔性的协调机制,来实现府际治理创新。文章最后指出,基于增长联盟的府际合作虽能有效规避府际矛盾,但从单一目标的“增长型联盟”向综合目标的“发展型联盟”的深刻变革才是应有方向。
- · 空间织补术——工业建筑表皮改造引发建筑空间的改变 [周麑 陈可石]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建筑的需求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的情况下,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功能及外观的需求,旧建筑改造再利用广泛出现。论文对旧工业建筑的表皮改造予以关注,尝试探索表皮的改造引发的空间的改变。首先引入“表皮”这一当前建筑界的热点词汇,对研究对象进行限定与阐释;然后对国内外的几个旧建筑改造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解读,挖掘表皮改造对旧建筑内部空间造成的多元化影响;最后做出总结与思考。论文旨在为我国旧建筑的再利用提供方法上的启示。
- · 浅谈城市会展中心规划设计发展需求——以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为例 [蔡国峻]
结合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项目建设的实际,通过对会展建筑规划原则的初步分析,提出会展建筑在规模选址、交通组织、功能配置、建筑节能等方面的目标需求,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了会展建筑的规划与建设方向。
- [城镇化]
- · 小城镇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实证研究与政策应对 [姜凯凯 朱喜钢 高浥尘 白彩全]
目前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分布于户籍控制严格的大城市,这种错位提醒我们我国的市民化研究应该深入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本文以马鞍山市博望镇为案例区开展问卷调查,通过二元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得出市民化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镇区房价、家庭年收入、家庭耕地面积、未婚子女平均年龄、村庄与镇区的距离、住房面积和城镇品质等。进而对小城镇制定市民化政策提出建议:(1)提高城镇规划水平,提升城镇建设品质和城镇吸引力;(2)控制房价,降低市民化的经济门槛;(3)理清户籍改革的利益分配,制定具有地域化特征的市民化政策;(4)做好市民化中长期规划,分时序推进市民化工作。
- · 流动人口变迁特征、趋势及启示——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 [杨海雯 黄健元 王欢]
以2010 年江苏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主要依据,从流动人口规模、结构和空间聚集三个主要方面对江苏省流动人口特征与趋势进行研究:江苏省流动人口增长逐渐缓慢,预计于2020年将稳定在2000 万人左右;流动人口结构老化、劳动年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加剧,文化结构转变缓慢,职业结构依产业结构调整而改变,居住时间上具有长期化倾向;流动人口以聚集在苏南地区为主,但具有空间分布均衡化的趋势;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促进江苏人口、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 · 山西省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的实证分析 [郭宇光]
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是城镇化内部机制的两个关键因素,两者的协调性决定了城镇化效果的优劣,对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发展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山西省11 个地级市的城镇化质量与规模进行测度,并分析两者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 山西省各城市的城镇化质量不断提升,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特别在2007 年以后,质量与规模的增长均明显加快。2. 山西省各地级市的城镇化水平由低水平向中等水平发展,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偏离情况的变化有所不同。3. 山西省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协调关系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两者偏离程度逐年扩大。
- · 省域城镇化加速期行政区划调整的机制、特征与影响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胡舒扬 罗震东]
试图通过长时段、演化的视角,系统考察江苏省域城镇化加速期行政区划调整的发生机制、阶段特征及其对城镇化进程、模式的影响。江苏省在城镇化加速期的行政区划调整是中国从高速增长走向科学发展的政治经济背景下政府主导的城镇化的产物。其中,撤县(市)设区和撤乡并镇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区划调整类型,它们的推进过程存在清晰的时空阶段特征,符合江苏省域的经济梯度和城镇化阶段。行政区划调整通过土地扩容、城镇空间整合、资源集聚等手段加速了江苏大城市引领的省域城镇化进程,对于陆续进入城镇化加速期的省份具有借鉴价值;当然,这一公共行为存在诸多问题,行政区划调整在未来的生命力、推行形式以及区划调整背后的制度创新等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 [土地与房地产]
- · 紧凑城市背景下我国城市居住用地“中层中密度”开发模式探索 [黄明华 王垚 蒋伟]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既要提供足够的住房,又要满足紧凑城市背景下集约发展。我国居住区目前“高容积”的开发模式存在着种种不足。新的《城乡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居住用地指标的增大和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造成居住用地的容积率降低,使得“高层低密度”和“低层高密度”的开发模式能够实现,而这两种开发模式不能满足集约发展的要求。借鉴欧洲紧凑城市的发展理念,本文提出了“中层中密度”的开发模式,通过研究分析,“中层中密度”是一种集约的开发模式,能够在满足住房需求的前提下实现集约发展的目标。
- [旅游]
- · 城市旅游主题化发展的动态变化分析 [宋河有 长安 吴艳茹]
主题化发展已成为城市旅游实践中的常见现象。旅游城市间的竞争、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树立独特旅游形象是城市旅游主题化发展的基本动因。在对众多城市实践调研基础上,根据主题化旅游产品的数量规模、分布、形态、参与主体等方面的差异,将城市旅游主题化发展归纳为四个阶段和层次:即发育期、雏形期、成长期和成熟期。每个旅游城市都有主题化发展并逐步升级的趋势,但处于不同阶段的时间长短各有差异,而且并非所有城市都能达到主题化发展的最高级阶段。在主题化发展进程中应避免模仿和复制,应树立与众不同的个性主题并保持主题稳定,同时吸引全民参与优化城市旅游主题形象。
- · 游客体验视角的特色街区游憩功能开发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广州市沙面街区的问卷分析 [梁明珠 申艾青]
游憩功能是城市特色街区的基本功能之一。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日益发展,居民游憩需求的增长,特色街区游憩功能的开发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体验经济的今天,如何实现特色街区的体验功能与游憩功能的结合是街区开发的一大难点。本文选取广州沙面作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从游客体验的视角出发,采用ASEB 法进行分析,得出沙面应从扩展游憩活动、发展街区购物、塑造文化氛围和开发产品体系等方面提升游客体验,开发游憩功能的结论。
- [城市发展战略]
- · 我国城市群层级结构研究 [郑少峰 黄启 张帅]
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选取代表城市群发育程度的指标,运用系统聚类法,对我国城市群进行层级划分。研究表明我国25 个城市群按照发育程度可分为4 个等级。本文从发育程度、产业结构和分布形态3 个方面对各发育层级城市群的基本形态进行分析。通过对各层级的城市群发育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各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 [生态与环境]
- · 苏南水网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策略研究 [王梦雨 丁金华]
当前苏南地区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一些城市建设用地通过侵占农田、水体等乡村传统空间来达到扩张用地范围的目的,导致乡村空间无序蔓延,景观格局紊乱,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对绿色基础设施的整体性建设也构成了重大威胁。本文通过分析水网地区乡村特有的地域环境特色和空间网络类型,剖析现阶段水网乡村在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方面的问题,提出系统性的构建策略,维持和恢复乡村自然生态系统功能,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