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发区研究]
- · 开发区再开发路径研究——以南京高新区为例 [王兴平 袁新国 朱凯]
开发区建成区的再开发是促进我国城市空间的集约利用和建设低碳城市的一条重要途径。论文从当前开发区转型发展的背景出发,立足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开发区再开发实践,提出产业优化提升、功能转型升级、空间集约利用及建筑改造再利用等是实现开发区再开发的有效途径,并对上述不同的再开发途径的开发机制与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以南京高新区为例,对其再开发实践进行了总结,对下一步再开发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 ·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上海开发区为例 [石忆邵 黄银池]
分析了上海开发区土地消耗的现状特点,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其集约利用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开发区的耗地量与其行政等级、区位、行业类别密切相关;(2)各开发区之间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差异较大,在所选取的30 个市级以上开发区中,仅1/3 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超过平均水平,尤其是国家级开发区和部分市级开发区之间的差距明显;(3)多数开发区的单位产出耗地量和人均耗地量处于下降态势,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趋于上升。
- · 中国开发区发展与城市空间重构:意义与历程 [郑国]
开发区是我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主要载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不同的时期,开发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方式和影响强度是不一样的。论文总结了开发区对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开发区与城市空间关系的演进历程,提出我国开发区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开发区的“孤岛”和“飞地”阶段、开发区对城市空间影响效应增强阶段,现在已经进入开发区与城市空间融合阶段。文章还对我国开发区当前面临的职住分离问题、管理体制与行政区划问题、交通系统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
- · 行政化:开发区与行政区体制融合的逻辑归宿 [张志胜]
国内许多开发区为了实现“二次创业”,近年来纷纷与行政区相互融合,这既与开发区自身发展特点有关,也与其外部压力有一定联系。这种融合对开发区而言有利有弊,尤其是融合后的管理体制行政化过早促使开发区“历史的终结”。如何在与行政区融合时尽量保留开发区既有管理体制优势,成为开发区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 [规划与设计]
- · 城市新建区开发控制初探——以西北地区东部带形城市平凉为例 [步茵 黄明华]
带形城市贯穿了西北地区东部城市体系,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高速发展中,西北地区东部带形城市新建区的开发建设出现了各种棘手的问题,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本文从带形城市新建区的具体特征出发,充分考虑带形城市的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借助相应的数学模型和G I S 技术,建立基准模型和修正模型,对城市新建区进行开发强度分区,并在地块开发强度具体确定时,以容积率为例,从土地使用性质、地块划分与规模、城市形态、控制指标值域化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探讨适宜西北地区东部带形城市新建区的开发控制指标体系。
- · 面向城市设计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刍议 [吴晓 高源 方宇 王松杰]
地理信息系统(G I S)通过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的融合,衍生出空间分析与可视化表达的强大功能,从而为城市设计提供新型的空间分析工具和决策辅助工具。本文面向城市设计,在分类阐述GIS 三大基本职能的基础上,结合实践项目,具体探讨了GIS 在城市设计中的不同应用策略。
- · “时间消费”理论指导下的主题性商业综合体——南京水游城购物中心建筑赏析 [戴磊 朱馥艺]
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商业建筑模式的发展,我国的商业模式从远古先民的“市集”到当今风靡大江南北的购物中心(MALL),日臻丰富的商业经济需求在传统百货业的“目标性消费”与购物中心的“一站式消费”的基础之上孕育出了以体验式消费和主题性建筑设计为特色的新一代大型商业中心。南京水游城作为近年来这种商业模式的代表在建筑设计和功能美学方面探索出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
- · 村镇规划发展的阶段、趋势及反思 [赵虎 郑敏 戎一翎]
本文首先从改革开放30 年来的村镇规划发展历程入手,根据村镇发展主要背景、相应法规政策出台顺序等要素将其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并对每一个阶段的规划特征进行了概括。然后,总结了村镇规划的发展趋势,得出其多元化、区域化、有序化和技术化的规律。同时,从实施角度反思其中经济支撑、体制支持、思想转变和内涵挖掘等紧迫性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 · 农村新型社区低碳理念规划构思——以河底铺为例 [姜秀娟]
自2000 年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种种内容,之后新农村规划工作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开来,最近几年以河南新乡、重庆为首的针对农村的新型社区规划逐渐取得了越来越好的成效,之后农村新型社区逐渐在全国推广,本文以河南新乡河底铺社区为例,基于低碳理念的基础上对社区进行规划构思,角度如下:规划布局、道路交通、绿地系统规划、能源和基础设施规划等方面。以期对同行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保护与更新]
- · 民国记忆的复苏——由颐和路公馆区环境部分规划整治所想到的 [蔡琰]
挖掘南京颐和路公馆区的文化内涵,对南京颐和路公馆区历史风貌保护规划与现状和适应现代生活方面存在问题提出具有科学的、整体的、实际的保护规划构想,提高其“原真性”。
- · 化无形为有形:城市特色彰显方法探索——以浙江省台州市章安核心区为例 [徐颖 崔昆仑 王晶晶]
本文提出在目前“城市特色”缺失的大背景下,延续历史、结合自然、自我创新是现阶段城市规划在彰显城市特色时,需要树立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思维框架。本文以浙江省台州市章安核心区为例进行了实践探索。
- [生态]
- · 空间生态价值评价方法在城市蔓延控制中的运用——以陕西省西安中心市区为例 [孙燕红 宗跃光 柯丹 王波 王燕军]
城市化正在逐渐成为全球的趋势,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更加显著。如何控制城市蔓延成为城市规划者的主要任务。西安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中国城市形态,但是目前不合理的城市蔓延,尤其是中心市区的快速建设,导致城市景观退化,并且导致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为城市蔓延控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结合生态价值评估模型和G I S 技术评价西安中心市区的水域、林地、草地和农田的自然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损益,通过网格划分的方式比较1988 年和2008 年经济价值的变化,选出不合理的城市蔓延区域。最后,根据空间生态价值评价制订星形绿地概念规划,维持西安市中心市区合理的城市蔓延。
- [交通]
- · 大城市市郊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研究——以宁句轨道交通为例 [何小洲 杨涛]
阐述了市郊轨道交通的功能特征及其敷设方式、车站设置、运营组织和行车速度等技术特征。基于宁句综合交通整体出行时耗的分析,论证了宁句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提出了宁句轨道交通的发展要能引导汤山- 黄梅- 句容一体化空间结构的形成。针对宁句轨道跨行政区域的特点以及既有相关规划基础,为了提高规划方案的应变性与可行性,在明确了线路规划研究总体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两阶段”的线路规划方法,并进行了实践应用。
- · 南京地铁停车换乘行为选择研究 [唐伟成 陈莹]
停车换乘(P & R)作为减少小汽车使用、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重要措施之一,被许多发达国家所采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以南京地铁停车换乘系统为例,通过对停车换乘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结合出行者RP 和SP 调查,建立了南京地铁停车换乘的行为选择模型,并对其结果进行了论述。本文为南京市进一步建设地铁停车换乘系统提供了一定参考。
- [产业]
- · 消费主义背景下休闲文化集群理论研究 [张时智 张旭 徐逸伦]
文章在深入阐述消费主义和文化集群等概念及其理论的基础上,从内涵上界定了休闲文化集群的概念,并归纳了休闲文化集群的形成条件和发展阶段,进而探讨其发展的动力机制。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对休闲文化集群进行了分类,并从基本特征、空间分布、内部空间、业态配置、业态结构等5 方面对休闲文化集群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全文对消费主义背景下的休闲文化集群作了系统性的理论梳理,构建了休闲文化集群研究的理论框架。
- · 低碳视角下的城市产业发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许妙苗 朱喜钢]
在城市建设与发展步伐加快、工业化水平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将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理念融入到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当中,以解决碳排放问题是当前全世界城市发展的方向。而在城市碳排放的内部结构中,生产性碳排放无疑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过程中最重要的调整对象。本文根据南京市2000 年以来的生产性能源消耗情况,对近几年南京的生产性碳排放总量进行了估算,并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南京生产性碳排放居高不下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借助现有产业空间布局、加快低碳产业的发展,以及促进政策创新等产业发展战略。
- [特稿]
- · 城市的形态 [齐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