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 ·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规划的转型发展 ——以浙江省浦江县薛下庄村为例 [周骏 王娟 陈前虎]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建设与发展面临动力机制、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的转变。面对物质更新和功能复兴的任务,从生态、文态、业态、形态及社态五个维度构建乡村全面振兴的“五态融合”模型。以薛下庄村为案例,在物质更新层面提出村域宏观结构控制到村落中观空间组织,再到节点微观环境设计的技术体系;从村域生态保护、乡村文化传承、村域产业规划及多元化乡村治理四个方面推进乡村功能全面复兴。
- · 贫困地区民族村寨的整体性文化保护困境与振兴发展策略 [吕宁兴 范在予 耿虹 李彦群]
偏远民族地区贫困村寨大多存在发展与保护的权益矛盾。如何使稳固脱贫与振兴发展同民族文化基因可持续传承的目标得以共同实现,成为许多偏远地区民族村寨当下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在详细阐述贫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内涵、特征及其价值的基础上,辨析贫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的保护困境,引入整体性文化保护理念,搭建贫困地区民族村寨的振兴框架:包括从民族社会与聚落环境、人文图式与生态景观着手进行个性化与特色化的基础竞争力维育;从生态产业与产品发展、文化产业与品牌创造着手进行核心竞争力创培;从环境修复与设施完善、网络联动与区域协调着手推动一体化竞争力提升,以期实现民族贫困村寨脱困致富与振兴发展的良性循环。
- · 苏南“工业村”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雷诚 葛思蒙 范凌云]
现代苏南乡村发展缘于“苏南模式”时期,大规模乡村工业化所形成的大量工业村影响至今,厂村交错、空间破碎,是东部发达地区“厂村并进”的典型代表,工业村转型发展成为新时期苏南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苏南乡村工业化发展和工业村演化历程分析,比较了厂村混杂型、相邻型和分离型三种典型工业村的特征;从宏观区域层面分析工业村分布机理特征,从微观层面剖析了苏南工业村发展的现实困境。针对性提出产村融合理念,构建苏南工业村振兴策略框架,通过在镇域层面构建产村一体化单元,推进乡村工业用地整合优化;在村落层面建构产村融合振兴策略,突出服务设施复合、环境景观契合、社会网络融合,建立厂村治理协同机制,探索产村共建共治路径,助推苏南乡村的再次振兴。
- · 白茶产业驱动的乡村重构及规划启示 ——基于浙江省溪龙乡的实证研究 [颜思敏 陈晨]
当前的乡村振兴实践中不乏高度依赖财政资金的样板乡村,而对乡村发展中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却关注不足,未能起到真正的示范和推广作用。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在30 多年里从无到有地培育出白茶产业,并带动了溪龙乡的乡村重构,是内生动力驱动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本文从历史视角研究白茶产业驱动溪龙乡乡村重构的特征和机制,并从个体视角剖析白茶产业兴起前后,居民对本地经济、社会、环境、空间等方面的感知变化,最后提出对乡村规划的若干启示。我国乡村地区丰富多元的资源禀赋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具有根植性的乡村产业,白茶产业仅是农业型乡村的一个典型代表。规划师应深入研究乡村发展的产业基础,探索基于内生动力的中国乡村可持续发展之路。
- · 乡村振兴下东北农林地区村镇空间发展与治理策略 [刘宇舒 王振宇 程文 张振龙]
东北地区农林空间占全域总面积80% 以上,承载着国家粮食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的重要职能,但在城镇化进程中也显示出环境承载力下降、农林转型动力匮乏、二三产业发展低效无序、村镇空间布局零散等突出问题。本研究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引,依托典型村镇聚落调查,针对村镇空间现状特征和矛盾问题,契合村镇资源特征与发展目标,尝试提出以农林生产和生态保障为核心的绿色发展思路,从绿色集约与功能重识、绿色资源与空间配置、绿色产业与三产融合、绿色人居与差异发展等方面构建支撑东北地区村镇空间发展与治理框架,旨在从基本层面提升东北农林地区村镇空间发展与治理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空间规划策略与技术路径。
- ·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及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以武汉市为例 [单卓然 王兴娥 袁满]
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农作物产量、耕地面积对农业总产值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关于化肥施用量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则存在分歧,而农业专业合作社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则鲜有研究。为验证上述结论并弥补研究缺失,文章以武汉市7 个行政区为数据统计单元,以2007-2017 年为数据分析时段,利用S P S S 相关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技术,检验农作物产量、耕地面积及化肥施用量,探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与农业总产值的关系。研究发现:①农作物产量及耕地面积对农业总产值有近似正向线性促进作用;②多因素共同影响下,武汉市各行政区化肥施用量与农业总产值呈负相关性;③武汉市各行政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增量与农业总产值呈现三次函数关系。研究建议:持续地增投合理数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武汉市各行政区当前行之有效的农业总产值提升手段。研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调控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在恰当区间时,其对乡村振兴有积极推动作用,但增量不足或过度新建则有可能给乡村振兴造成反效果。
- [城市建设]
- · 兰州市地铁1号线建设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的综合影响分析 [孙振亓 周蓝月 王世金]
借助问卷调查方式,运用感知强度、非参数检验与Kendall 相关系数系统分析并揭示了兰州市地铁1 号线建设对沿线居民生活环境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兰州市居民对地铁建设影响出行和房价变动的感知强度最高;居民性别、职业和居住时间属性对环境感知无显著影响,相反,居民经常活动区域、居住地离最近地铁站距离、年龄、文化程度对生活环境感知有较强影响;居民对地铁建设影响的感知受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居民自身主观心理作用综合影响。城市形态、区域经济差异和居民环保意识会对居民生活环境感知产生影响。地铁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可通过合理手段进行防控。
- · 高质量发展导向下“城市双修”工作路径创新 ——南京“城市双修”试点工作经验总结 [官卫华 叶斌 宋晶晶 陈韶龄]
“城市双修”工作顺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高质量发展要求应运而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解决“城市病”的重要手段。为此,要正确认识“城市病”产生的根源、原因以及“城市双修”的范围、对象、方法和重点。本文以南京“城市双修”试点工作为实证,采取综合评估、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充分体现 “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城市病”症结,以此确定“城市双修”工作任务重点和行动举措,并总结提炼相应实施成效和工作经验,可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借鉴。
- [城镇化]
- · 需求层次视角的城镇特色意象整治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为例 [吴一洲 章天成 凌芬 倪雪玲]
城镇特色风貌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外在物质表现,也是地域文化和特征的核心空间载体。本文从需求层次视角探究浙江省小城镇特色意象环境综合整治绩效,以满足不同层次需求为目标,引入城市意象理论,从节点、标志物、道路、边界和区域五个维度构建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浙江省典型的小城镇整治项目进行评估。研究表明: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在营造地域特色的入口景观和特色标志物、整治优化道路系统和改善区域风貌等方面绩效显著,而边界维护方面相对不足。基于国际案例对比,提出小城镇特色意象整治优化策略:深入挖掘自然与人文特色,并进行空间化、具象化和故事化;综合多维度评估小镇发展条件,力求整治定位特色化、精准化;特色风貌构建要融入产业内涵,经济特色显化于空间景观形态;整治行动量力而行,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科学把握整治力度和效果。最终得到对全国其他地区的小城镇整治的启示:根据需求层次理论,小城镇的环境整治首先要满足最低层次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即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短板;然后,再考虑更高的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进一步从五态(业态、形态、文态、生态和社态)融合的角度进行提升优化。
- · 边境特色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徐如意 陈田]
边境特色小城镇承载着“守边固边”的历史使命,它的发展和稳定关乎着党提出的脱贫事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边境地区的特色小城镇存在诸多共性,在构建边境特色小城镇发展系统结构模型基础上,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以广西大新县为例,进行系统动力学模拟分析,探求边境特色小城镇成功模式的因果链和流系统,提出适合边境特色小城镇发展的共性模式。结果表明:大新县是以旅游业和工业为主导、边境贸易和农业为辅的发展模式;创新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为小城镇提供发展动力和活力;绿色生态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石。建议: 边境地区的特色小城镇应积极发挥生态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找准当地的特色产业,不断地进行创新;培养和发展优势产业,避免同质化的竞争,走因地制宜、创新引领、绿色生态的城镇化道路。
- [规划与设计]
- · 基于政务数据的武汉都市发展区职住匹配与通勤特征研究 [刘稳 詹庆明 黄正东 周俊 周海燕]
中国许多大城市处于制度转型与空间重构的背景下,城市就业与居住空间关系正发生明显变化,职住空间的合理布局成为城市规划考虑的重要课题。研究利用武汉市大样本政务数据进行数据集成与空间化,得到居民个体精细空间数据,对武汉都市发展区的通勤特征、职住空间匹配关系进行分析与测度,发现:武汉都市发展区居民平均通勤距离处于合理范围;都市发展区职住空间总体匹配较好,但不同区域职住空间匹配差异明显;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布局的调整与职住空间失配现象密切相关;“武汉三镇”之间、新城组群与邻近主城区之间显著的交叉通勤是影响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因素。
- · 我国城市风道规划研究评述与展望 [王鹏 蒋昊成 雷诚]
随着近年来城市气候与环境问题凸显,风道对提升城市气候环境质量作用显著,城市风道规划理论研究逐步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但如何有效建构城市风道规划应用体系还有待深化。本文从发表时间、资助情况、学科合作方面分析国内近20 年风道规划研究文献,对国内城市风道规划的理论架构、技术与方法、建设与管理进行总结评述。论文提出城市风道规划研究应用方向和要点: 应拓展城市风环境理论研究,验证区域尺度风道构建有效性,探索与现有空间规划体系的融合,强化规划控制与管理研究,并构建城市风道规划评价与反馈机制。
- [土地与房地产]
- · 山区河谷型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论证初探 ——以秦岭山区商南县为例 [王阳]
山区河谷型城市受限于山地地形地貌,县域城镇人口基本集中在县城及其周边地势较平坦的河谷地带,城市建设用地总量不足。同时,受限于沿河带状组团串联布局的城市形态,单项城市建设用地因缺乏各组团内的规模控制,往往掣肘发展侵蚀生态山体,规模超标污染下游组团。另外,城市建设时序因缺少与其他部门规划衔接的分期用地规模控制,无法落位近期建设项目和衔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因此,山区河谷型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无法仅通过城市开发边界划定良好控制,需从城市建设用地“供给侧”进行总量、单项用地、建设时序的规模论证探讨。商南县是秦岭山区典型河谷型小城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通过区域层面土地建设适宜性评价,商南县城城市建设用地将跨出现状城区,确定满足远期、远景“刚需”的总体规模。居住、工业等单项城市建设用地通过生态环境区划,依据生态环境承载力限定上限规模。城市建设时序通过与相关部门规划指标、用地边界的衔接,划定多规协同的分期用地规模。
- · 河南省城市人口增长与土地扩张协调性分析 [周鹏超 张宏敏]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Kernel 密度分析、均衡度分析和Logistic 模型,分析河南省18 个城市人口增长与土地扩张的演变特征、协调性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城市土地扩张速度整体上快于人口增长速度,二者增量在空间分布上均呈现以郑州、洛阳、漯河等核心城市增长为主和以安阳、南阳、信阳等边缘城市增长为辅的核心—边缘形式。(2)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增量的空间分布关系以均衡型为主,其城市主要分布在以郑州、安阳、洛阳为轴线的西北部地区;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空间协调性较弱,以土地超前发展为主,其城市主要集中在京九铁路和陇海铁路沿线、以郑州为中心,洛阳、开封为副中心的经济相对发达地区。(3)预测结果表明,2003 年之前城市人口增长与土地扩张保持同步,之后二者关系出现失调;2030 年城市人口与土地规模分别为3474 万人、2710km2,结果比较可信。
- [经济]
- · 创新导向的开发区再开发模式研究 ——以苏州工业园为例 [施一峰 王兴平]
在现阶段人才驱动的模式转换、产业升级的动力转轨、空间更新的需求转型趋势下,国内诸多开发区面临创新导向的产业升级及空间再开发问题。本文在梳理创新驱动再开发的内涵和特征基础上,从再开发土地识别、功能分解再构、空间差异化再组织三个方面提出了创新导向的再开发规划路径,最后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国内同类型开发区再开发具有较强的参考性。
- [交通]
- · 基于协同视角下城市港口融合发展研究 ——以上海港和南通港为例 [王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港口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本文对南通港口和上海港口深度融合的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了南通港口和上海港口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南通港口融入上海港口的可行性发展路径,包括推动双方在发展规划、运营管理、监督机构、硬件建设等方面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