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理视角的社区规划与发展]
- · 智慧社区的实践反思及社会建构策略——以江苏省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为例 [常恩予 甄峰]
基于江苏省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建设任务书,对智慧社区建设实践现状进行系统梳理总结,提出智慧社区建设中对社会性因素关注不足的系列反思。在这种背景下,引入“社会建构的技术观”理论,试图在技术与社会互动的研究框架中对现存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在明确传统社区发展核心要义的基础上,将新的技术、方法和理念充分融入传统社区发展框架的新思路和策略,期望在市场化和技术导向的洪流中找回智慧社区的根基,正确把握社区智慧化建设的意义。
- · 城市社区智慧治理的路径探索——以佛山张槎“智慧城市管家”为例 [邓沁雯 王世福 邓昭华]
信息化的全面深化对我国现有城市社区治理提出新的要求。信息化时代的城市社区需要智慧治理,其不仅要实现智能化以提升社区“智力”,更要通过和谐的治理主体关系与恰当的治理方式,实现“慧”的治理。文章基于佛山张槎“智慧城市管家”的创新实践,从技术支撑、治理主体与治理行为三个视角探讨城市社区智慧治理的实现路径:全面一体的智能化建设、建立合作均衡型的多元主体协作治理关系和合理高效的创新型治理方式。
- · 广州封闭社区研究:社区环境分析及其对社区依恋的影响机制 [刘臻 汪坤 何深静 刘玉亭]
基于大规模抽样调查,分析了广州封闭社区社区环境及其对社区依恋的影响机制。研究认为广州封闭社区具备较为优质的物质和社会环境;居民同时对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依恋情感;在影响机制方面,社区交往直接影响显著,社区参与同时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但物质环境作用也不可忽视,客观建成环境间接效应明显,通过居民主观评价影响社区依恋,而社区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既可能产生直接作用,也可能通过社区交往和社区参与产生间接影响。
- · 社区治理对半城市化地区更新规划的启示与实践——温州柳市旧城规划个案研究 [周俊 黄幼朴 黄勤]
半城市化地区属城乡过渡型社区类型,具有政府与社区“共治”和“共建”的特征,自上而下的规划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促进半城市化地区向城市化地区顺利转变。以温州柳市旧城为例,从社区治理视角提出半城市化地区更新规划思路,一是规划理念上要从空间管控到促进多元共治转变,二是规划建设方式上要从政府主建到多元主体共建转变,以形成城市规划与社会管理相统一、政府和社区相协同的更新规划新路径。
- · 日本内生型社区更新体制及其形成机理——以东京谷中地区社区更新过程为例 [高沂琛 李王鸣]
内生型社区更新是一种以地方特色资源为基础的自下而上的社区更新模式,在日语中称为“まちづくり(machitsukuri)”。这类社区更新模式得以持续运作的关键是建立一个有效的社区更新体制,即多个利益群体之间良好的协作机制。本文以东京谷中地区社区更新过程为例,着重分析其社区更新体制的建立过程,并进一步剖析体制形成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技术支持、制度支撑以及资金保障。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现行体制下对我国社区更新的启示。
- · 城市社区公共设施脆弱性内涵、源流及治理路径研究 [刘严萍 何继新]
在城市社区公共设施安全问题研究中,引入“脆弱性”这一概念,通过内涵界定、源流分析及治理路径选择,初步构建城市社区公共设施的研究框架。首先对脆弱性内涵和城市社区公共设施内涵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进而对城市社区公共设施脆弱性内涵进行界定;其次,从外部扰动和设施自身特性两个角度,开展城市社区公共设施脆弱性源流分析,研究发现,自然因素、社会情境破坏、使用行为不规范与外围活动非安全性是影响城市社区公共设施脆弱性的外部因素,规划设计缺陷、建设质量不符合要求与运营检测维护不及时到位是影响城市社区公共设施脆弱性的内在因素;最后,分别从主体和制度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治理路径。
- [规划与设计]
- · 广州“城中村”改造之谜:基于增长机器理论视角的案例分析 [郭友良 李郇 张丞国]
在广东省“三旧”改造的背景下,“城中村”改造再一次引发全社会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城中村”改造的利益分配关系。通过构建政治经济学的增长机器理论分析框架,将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政策的演变与各时期对应的猎德村改造方案相结合进行剖析,以期探讨改造背后主体的利益格局、权力关系以及合作关系变动的原因。城市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中的目标是政治利益最大化,其实现有赖于对包括经济利益和环境效益在内的多元激励和约束的均衡,为此城市政府通过土地开发管理权对改造容积率进行控制,居于支配地位;村民聚焦于巨大的既得土地利益,土地集体所有的产权属性赋予其强大的谈判能力;开发商所获利益是房地产开发的平均利润,因为掌握改造的资金,其角色不可或缺。在上述利益与权力关系下,满足村与开发商的土地利益必然使改造容积率过高,主体间的合作空间非常有限。“城中村”改造的出路在于依法依规界定村民合法的土地利益,并采取规划手段降低改造容积率。
- · “总设计师负责制”在城市设计实践中的探索和应用——以西藏鲁朗国际旅游小镇为例 [陈可石 魏世恩 马蕾]
近几年国家对城市规划领域专业化、规范化的改革力度逐渐加大,“设计师负责制”也成为行业改革探索的话题之一。对“设计师负责制”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并以西藏鲁朗国际旅游小镇为例,介绍其全程采用的“总设计师负责制”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主要职能,并与传统规划组织体系比较,认为“总设计师负责制”在统一设计风格、全程管控设计质量、平衡各方利益上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因此对行业改革极具参考价值。
- · 基于POE面向创意产业的工业遗产改造优化策略研究 [刘歆 邵燕妮 王昳昀]
在对工业遗产改造成的创意产业园典型案例进行现场调查、对比分析与归纳研究的基础上,选取部分天津地区由工业遗产改造成的创意产业园进行使用后评价(POE),结合使用后评价的分析结果,提出面向创意产业的工业遗产改造的优化策略。
- [城镇化]
- · 近十年来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演变及收敛性分析 [梁炳伟 雒占福]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各区域城镇化均衡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涵。本文基于2003-2012年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从经济、社会、生态和城乡一体化四个方面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评价各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并结合ESDA-ArcGIS和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格局及其β收敛特征。结果表明:①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东中西部差异明显,城镇化均值表现为东部>全国>中部>西部,增长幅度表现为西部>全国>东部>中部;②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表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梯度变化规律;③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β收敛,在增加空间因素后,城镇化水平的绝对收敛速度明显加快,稳健性也大大提高,从条件β收敛分析来看,人均GDP和非农人口比重2个因素是促进我国各区域城镇化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经济增长与市民化的空间联动是实现中国城镇化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
- ·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S”型演变及政策效应评价——基于Logistic模型的实证研究 [牛文涛]
基于Logistic模型,并利用相关城市化数据,本文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与饱和水平S、初始水平a和速度指标b的内在关系以及城市化进程“S”型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化的饱和水平S确定了城市化进程的上限,城市化的初始水平a和速度指标b的大小则决定了城市化进程的实现周期;(2)城市化进程的“S”型趋势受到政策变革的干扰,并通过影响速度指标b的大小引致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或者停滞过程;(3)城市化本质上可视作一个多维度的系统演变过程,主要包括了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城市化系统本身。
- [城市发展战略]
- · 苏南城镇产镇融合发展模式及策略研究——以昆山市千灯镇为例 [王海滔 陈雪 雷诚]
本文通过回顾苏南城镇发展,总结“产镇”要素经历了“产镇无序——产镇分离——产镇磨合——产镇融合”四个发展阶段,深入剖析当前多数城镇面临的“产镇”要素失调困境。建构产镇融合的理论框架,提出“产业发展、城镇空间、人居生活”三者构成了产镇融合的核心要素,确立“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以城镇空间为载体,以人居生活为核心”的产镇融合发展内涵及模式,并以昆山市千灯镇产镇融合实践为例,开展产镇融合策略的应用研究。
- · 满洲里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探讨 [曾颉 梁天戈 李震岳]
满洲里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边境口岸城市,随着“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国家战略规划的深入实施,满洲里的区域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新的宏观背景情势之下,确有必要在国家战略框架内重新审视和确立满洲里市的战略地位,研究满洲里未来在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过程中空间发展的可能趋势以及重要节点的专业化识别,进而探讨满洲里及周边区域空间发展战略和保障实施空间发展战略的政策措施建议。
- · 基于时间序列的郑州市城市人口—面积异速生长特征及预测 [沈威 周鹏超 杜巧艳 鲁丰先 刘敏]
研究目的:揭示近年郑州城市人口与建成区土地面积规模的发展特征与规律,为城市人地协调发展和城市边界扩展的划定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研究方法:本文运用异速生长模型从城市整体角度对1981-2015年间郑州城市人口—面积异速生长关系进行测度,然后运用Logistic函数对未来十年郑州城市人口和面积规模进行预测,为郑州市未来城市规模确定和人地协调发展提供支持。结果表明:(1)从整体宏观角度来看,二者符合异速生长关系且阶段特征明显;其中,1981-2002年,市区人口和建成区面积呈现稳定缓慢增长态势,标度指数b=1.12;2003年由于郑东新区建设导致建成区面积大幅增加,标度指数b上升至1.66;2010年后市区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期,标度指数下降至1.52;总体上一直高于理论值0.85。(2)Logistic预测结果表明郑州城市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最大值分别为945.58万人和790.42km2,从长远来看这个结果是可信的;未来十年二者异速生长标度指数b=1.0387,比较接近理论值;2025年城市人口753万人,建成区面积709km2,人均建成区面积94.2m2,城市用地较为集约。研究结论:在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应根据城市发展的自然规律合理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注重城市发展质量,推动人口、土地协调发展,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 [交通]
- · 城市街道空间的演变:从道路系统1.0到“绿街系统” [金广君 朱超]
“绿街系统”建设是城市发展新常态时期下提出的一个关于现行道路系统整改的概念, 它是以小汽车为主导向以人为本的观念转变下城市街道的一场革命。论文选取集中体现交通冲突的城市中心区为基本单位,以中心区街道的空间形态特征为视角,通过交通方式的改变总结出道路系统从1.0阶段到4.0阶段的演变过程,进而论述道路系统4.0——“绿街系统”的构成及元素组合模式。旨在打造更具人气、生态、健康、快捷并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空间骨架与格局。
- · 出行行为视角的新城规划策略研究——以南京河西新城为例 [李烨 石飞]
以南京河西新城为例,通过建立出行行为与建成环境等因素的MNL模型,研究既有新城规划对于居民交通出行的影响。道路宽度和路网密度的增加可能刺激小汽车出行;医院、娱乐设施、学校、住宅、办公场所等到达地土地利用性质更易吸引小汽车出行,土地利用混合度对新城居民的“公共交通/小汽车”选择不存在显著影响;公交线网重复率的提高促进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小汽车拥有量等社会经济因素对于居民出行行为选择有较大影响。最后,从三方面提出对新城建设的建议。
- · 基于LA模型的潍坊市路外公共停车场选址研究 [刘曼 黄经南 王国恩]
城市路外公共停车场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传统的路外公共停车场选址方法由于无法实现对停车需求的准确计算,故其对空间位置的选择缺乏科学判断。本文综合考虑路外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对象及其设置原则,基于位置分配模型,通过城市用地估算和模拟人口分布设定公共停车需求和公共停车设施供给点,并结合城市道路网络,确定城市路外公共停车场的位置、数量以及规模,实现了对路外公共停车场选址规划的优化。最后以潍坊市中心城区为例,对该选址方法予以实证应用。
- [人文与社会]
- · 基于空间交互理论视角的浙江养老机构城市架构与区域化发展研究 [周圆圆 李保峰 王薇]
采用基于改进重力模型的交互空间理论,通过对浙江养老机构间的联系强度的定量计算,运用ArcGIS软件,分析了浙江省养老机构的节点结构和空间联系特征,划分了3个养老圈,解析了浙江省养老机构的开发潜力和发展趋势,为养老机构科学规划、正确决策提供了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