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认知与保护]
- · 大运河本体的空间划分与古今运河“一轴两面”保护建设 [王健]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空间基础应是大运河本体。大运河本体与主轴、一轴、中轴在空间上是一致的。当前,大运河本体的保护和传承利用中存在“重列入世界遗产的大运河文化,轻作为国家重点文物的大运河文化”等现象,导致其生态修复和沿线环境建设面临很大的风险。结合大运河遗产分布等对大运河本体进行空间分类,提出大运河本体空间上古今运河的“一轴两面”,打造“美丽中轴”,不仅是对古运河进行保护和传承利用,保护历史形成的今运河及其航运功能,而且是保护和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的重要任务。
- · 文化价值视角下的国家文化公园认知探析 ——基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实践的思考 [梅耀林 姚秀利 刘小钊]
国家文化公园是新时期中国探索文化资源创新性利用和创造性转化的新形式,其概念、内涵、形态、建设、管理等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和形成广泛共识,《江苏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是国内首个编制完成的此类规划,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各层次规划实践工作。文章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实践为基础,着力从文化价值的视角对国家文化公园的基本认知进行探析,以期为国家文化公园规划编制、建设保护和运营管理提供借鉴。
- · 大运河沿岸普通传统民居保护的重要性分析 ——以无锡清名桥历史街区为例 [张帆 邱冰 潘越 陈佳琦]
在大运河的保护范围内,许多人仍住在普通的传统民居中。这些民居由于未被列入遗产保护名录,往往面临着被拆除或改造的风险。通过无锡清名桥历史街区的两个实验认知与探讨保护这些民居的重要性。在实验中,将542 个民居样本分为原始组和干预组(在保护性修复工程中改造或重建的454 个民居),进行“建造原型”和“天际线的分形维数”两个因子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原始组的分析指标数据均高于干预组,为定性讨论提供了依据。分析结果表明,数百年来当地居民根据生活需要建造的传统民居,因其居住文化的多样性和不可再现性,成为了大运河的重要景观资产。
- · 基于多源数据的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原真性”感知评价与更新对策研究 [蒋鑫 张希 钱行健 林箐 王向荣]
自2019 年国家提出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以来,运河遗产的相关保护和规划工作进入新的阶段,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作为运河聚落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真性”保护受到诸多挑战。文章首先探讨了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原真性”保护的内涵,选取“原置、重构、转换、介入”4 类典型的更新模式,从空间感知和图文感知两个角度构建“原真性”评价的系统理论框架,并借助POI 数据点、照片图像、点评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指标评价与解析,以反思当前更新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矛盾。最后从空间营造、功能活化、文化传承和生活留真4 个方面探讨“原真性”保护下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的更新对策,旨在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背景下重申“原真性”保护的重要意义,提出未来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保护和发展的新思路。
- · 基于网络评论文本分析的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使用评价研究——以杭州为例 [唐慧超 洪泉 李婧妮 赵萱 吴凡]
基于网络点评数据,以大运河杭州段3 个历史文化街区——桥西、小河直街、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探究街区评价与使用人群特征、评价时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街区的关注偏好与评价差异。研究发现:(1) 街区的业态、特色、历史感、消费成本是影响评价的关键因素;(2) 女性较男性更关注于环境的“文艺”氛围,且关注或参与的活动类型更为丰富,本地游客较外地游客更关注于日常活动和交通可达性;(3)3 大街区特色区分明显,桥西街区的非物质文化最为丰富;(4) 网络评论文本分析显示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成效突出。文章建议街区管理者在未来适当调整街区业态,合理控制消费成本,引导游客对于街区文化与特色的认知,将有助于提升游客的评价;街区的改造提升应考虑不同属性游客的偏好,并充分关注原住民和周边居民的需求,同时借助“网红”效应,加强宣传和推广大运河文化。
- [规划与建设]
- · 健康影响评估体系在社区院落自发式园艺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李鑫 韩静怡 李倞]
随着居民身心健康问题频发,公共健康日渐受到重视,居民在自家院落中开展园艺活动是建设健康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健康影响评估(HIA)运用于院落自发式园艺活动中,能一定程度上促进居民身心健康与社会公平。HIA 运用于院落自发式园艺活动中可分为评估准备、评估分析与项目实施3 个阶段,HIA 的实施可调动公众参与、增进多方合作、提高居民对身心健康的重视。文章以大栅栏地区的院落自发式园艺活动为例,探索HIA 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并总结不足,以期为提升我国公共健康提供新思路。
- · 健康韧性视角下社区医疗设施空间布局分析——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 [李漱洋 蔡志昶 唐寄翁]
通过回顾健康与韧性概念的发展历程,论证了在疫情背景下社区健康韧性建设的重要性及社区医疗设施在其中的基础地位,梳理了社区医疗设施空间布局影响社区健康韧性的工作机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社区医疗设施与健康资源空间数据与统计数据,运用核密度、OD 服务范围、潜能模型、泰森多边形等分析模型,从均衡性、可达性、适用性对社区医疗设施空间布局进行了分析评价,从规划布局、医疗资源配置、健康资源分布等角度以社区健康韧性为导向提出了发展建议。
- · 基于全要素管控的国土空间规划现状图建构研究——以南京国土空间规划基础数据建设为例 [王青 朱延飞 姚隽]
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需要全域全要素的国土空间规划现状数据作为基础。文章从国土空间编制实际需求入手,以“三调”数据为基础,分析其与国土空间规划现状图需求的差异性,构建全域全要素调查数据为支撑,国土空间管制层级为逻辑,空间资源、物质资源叠加并行为框架的用地分类体系。结合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基础数据建设实践案例,通过对“三调”数据校核细分、管理数据叠加转换,归并整合形成全域化、体系化、精细化、专业化 “四化一体”的国土空间规划现状图,服务于“两统一”职责的履行和自然资源全过程管理。
- · 规划引导下的地铁站点周边用地开发状况研究 ——以杭州市地铁1号线为例 [饶传坤 郑碧云 高雪]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影响沿线土地利用形式、用地结构乃至城市空间布局,这既来自于轨道交通自身的影响,也受作用于城市政府对站点周边用地的规划引导。以杭州地铁1号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城市控规对地铁站点周边用地的整体引导和分类引导效果及存在问题。分析认为城市控规对站点周边用地布局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以建成区外围站点为主,站点周边用地快速开发,站点功能迅速提升,站点类型多有转换,但也存在用地布局不完善、圈层化结构不突出、地块开发受制约等不足。为此,今后应进一步明确站点类型,强化分类引导,加强圈层化开发和土地复合利用,促进站点周边用地开发及功能提升。
- · 基于“客流—用地”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类型识别与空间再平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 [崔叙 喻冰洁 梁朋朋 王琳 张凌菲]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是城市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关键节点,不同类型的站点在城市中的区位条件、功能定位、土地利用、人流特征等均存在差异。利用成都市2018 年POI 数据、地铁刷卡数据、出行调查等数据,基于“客流行为—用地结构”视角,将人群行为和实体空间进行关联聚类,通过K-均值聚类对成都市136 个轨道交通站点进行类型识别,并分析其空间格局与客流OD 的通勤特征。结果表明:① “客流—用地”聚类方法分类结果为居住主导型、就业主导型、职住错位型等7 类;②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呈圈层式线性分布特征,站点类型随着到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居住型主要分布
于城市二、三环外,而空间错位型站点主要分布在二环—三环之间,就业型集中分布在高新南及一环内;③站点客流OD 表现出早晚高峰离心性,以及大跨区流动趋势,7 种站点类型之间具有典型“居住—就业”通勤与非典型“错位—错位”通勤特征。基于站点类型与多尺度轨道通勤时空规律,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空间再平衡引导策略:基于空间类型互补的站点集群再平衡,基于失衡主体行为的公共资源再平衡,站点地区土地混合“量”与“质”再平衡。
- · 基于“节点—场所”的旧城地铁站点空间耦合模型与实证研究 ——以广州为例 [王成芳 周健莹]
以地铁为典型代表的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兼具“节点”和“场所”双重特征。以广州为例,将“节点—场所”理论结合旧城空间发展特征进行应用拓展,构建旧城地铁站点空间动态耦合评价模型,从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测度站点地区与旧城空间耦合;选取9 个样本站点前后10 年空间动态耦合关系进行深入剖析,将其划分为动态平衡、节点价值逐渐高于场所价值、场所价值逐渐高于节点价值、发展失衡4 种类型,并结合模型各类指标特征对其发展动态进行阐释;研究发现广州旧城范围内多数站点处于动态平衡的空间耦合关系,结合时间维度解析旧城站点空间耦合动态变化发现其发展规律与传统的“节点—场所”模型有所区别,轻微“低节点—高场所”发展态势更为理想。
- · “三权分置”背景下的乡村规划策略探究 [黄经南 吴限 彭韬]
结合当前乡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背景,分析了“三权分置”给乡村发展带来的三大影响:农地产权再分配致使农地经济价值、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发展模式发生转变;产业空间优化导致农业生产空间和服务业空间的形态演变;文化特色空间重塑要求保护文化载体和发掘隐性特色空间。基于三大影响提出5 条乡村规划的策略,包括拟定近远期农地入市指标、建立村域范围农地信息库、协调土地利用和村庄建设、划定风貌环境控制区和丰富村庄文化生活。
- [人文与社会]
- · 国际创意城市研究进展与前沿的知识图谱分析 [唐思慈 蔡新元]
通过使用CiteSpace 文献计量工具,以2000—2019 年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核心合集为数据来源,对国际创意城市研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描述性分析演化过程、核心力量和知识基础在内的研究现状,重点剖析研究热点、热点演化进程、核心主题和研究前沿,认为促使创意城市与智慧城市相结合、艺术驱动创意城市的营造和绅士化相关问题,将成为国际创意城市未来研究的关注点。未来我国创意城市研究应注意缩小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差距、注重新兴技术的介入与发展、探索夜间形象的营造与建设和创建绩效多元化的评估维度。
- · 基于城市网络分析的智慧城市群特征研究 [杨励宁 沈丽珍]
通过将城市群与城市网络的相关研究方法应用于智慧城市群,结合实例对其特征展开研究。应用核心—边缘结构分析确定智慧城市群核心城市,综合考虑时间距离划定智慧城市群的空间范围。从5 个量化维度对我国8 个智慧城市群的发育程度进行评估,研究发现我国智慧城市群总体呈现为起步类、发展类及成熟类的分组特征;通过比较发育成熟度最高的长三角和珠三角智慧城市群,发现智慧城市群是在传统城市群结构基础上进行优化,强化核心顶端城市的区域协调作用,同时,信息化与智慧化建设将推动智慧城市群内的中级城市突破原有的传统位序形成跨越式发展。
- · 中部大城市城中村的“在地边缘化”问题 ——对武汉先建村的实证 [张锦翌 彭建东 李志刚]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存量空间规划及提升问题的研究意义愈发重大。文章围绕“在地边缘化”问题,以武汉市先建村为例,解析中部大城市城中村发展中所出现的特殊困境,揭示其特征与机制。实证表明,由于地方政府的企业化治理方式、空间规划的开发约束及行政责任下放的制度安排,此类城中村面临改造受阻、土地流失、村民就业无门、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日益恶化等多方面问题,陷入“在地边缘化”困境,并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
- · 水患压力下北方山地传统聚落空间形态解析 ——以武安后临河村为例 [杨文斌 王慕宇 刘莉]
文章立足水患压力视角,以北方山地聚落后临河村为例,试图探究特定自然条件对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借助形态学的基本理念,结合生态学、地理学、灾害学、水动力学等相关知识,分析了水患压力影响下的传统聚落选址影响因素,并建立了水患压力影响下的传统聚落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又揭示了这一因素影响下的聚落空间秩序和空间结构,以求探索传统聚落的营建智慧,为当今社会条件下聚落可持续发展拓展新思路。
- · 武安居民游憩出行方式选择分析 [田芳 王定红 连海涛 李高梅]
为改进现有游憩出行方式选择模型,提高游憩出行方式预测精度,对河北省武安市主城区6 个公园绿地内游憩者出行方式选择的意愿开展调查。利用卡方检验对出行方式选择与影响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筛选变量, 随后建立多元Logistic 模型探讨了各变量对城市居民游憩出行方式选择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出行者年龄、家庭年收入、出行目的地、出行者教育背景、职业背景、出行耗时、出行目的及出行频率等对游憩行为出行方式选择有显著影响。
- [其他]
- · 城市创新发展论——兼评《高成长企业发展研究报告——以南京为例》 [张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