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究城镇化协调性时空分异可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与已有研究不同,本研究基于土地承载视角,采用协调度模型和互斥性矩阵,分阶段综合对比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性的时空差异。结果显示:①土地—人口协调度方面,受规划滞后性及区域政策等的影响,长三角整体协调性较弱,且经历了减弱——增强——减弱的过程,而不同省、市各时段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性也呈不同的波动性变化特征;土地—经济城镇化在各时段除少数城市不协调外,其余城市均较为协调;从整个时段上看各城市土地—人口和土地—经济城镇化分别主要表现为土地快速扩张和协调。②土地城镇化虽然与经济发展同步,但相对于人口城镇化普遍存在过于超前的现象,应将人口城镇化转移问题作为促进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关键。③各阶段绝大部分城市均存在不同程度城镇化协调性问题,但44.00% 的城市城镇化协调性问题有所缓解,而16.00% 的城市城镇化问题加重,其余城市基本不变。研究表明,土地—人口城镇化并非在所有地区均不协调,需分时段把握土地城镇化与人口、经济间的协调性变化特征,采取差别化政策加以合理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