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居住常态理论模型,从居住情感体验的两个方面——掌控体验和舒适体验判断老年人是否处在舒适居住环境,以及面对不舒适不协调的居住环境时会采取的两种应对方式——行为策略和思维策略入手,对广州耀华社区(城市型)和新基村(乡村型)60 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就地养老行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养老设施相对完善的城市型社区老年人的居住情感体验评价低于养老设施缺乏的乡村型社区,这与城市老年人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生活成本和生活期望值偏高、居住状态不理想和居住面积偏低有密切关系。面对不协调居住环境时,贫困空巢独居的老年人更可能采取行为策略 ;而其他特征老年人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呈现明显的城乡差异 :城市型社区的老年人会主动采取行为策略,而乡村型社区老年人则会采取思维策略或在居所与健康状况不吻合时被动采取行为策略 ;引起城乡差异的原因是退休导致城市型社区老年人角色改变。城市型社区老年人的就地养老行为是积极的,而乡村型社区老年人的就地养老行为是消极的。据此对居住常态理论模型进行修正,形成体验策略判断—居住常态判定—就地养老类型选择的解释框架,以期对其他城乡社区老年人就地养老行为研究和理论方法借鉴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