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研究]
- · 乡村振兴:江苏省乡村建设历程演进及其启示 [王春程 罗小龙]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地区正经历着剧烈转型与重构,乡村建设一直是城镇化关注的重点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提出,国家兴起了新一轮乡村建设热潮,乡村建设也被赋予新的内涵要求。乡村建设是不断转型的过程,正确认识乡村建设转型过程有助于推动乡村城镇化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文章对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乡村建设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总结,探讨了乡村建设历程演进的特征,并对乡村建设的实践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乡村地区城镇化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 · 先发地区乡村群发展路径探索 ——以锡山区环南青荡乡村群为例 [袁新国 王兴平]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是一个长期过程,全国各地正结合自身特点通过示范点探索乡村振兴的路径,少部分先发地区的乡村逐步出现了乡村群的雏形,学界仍缺乏对乡村群的理论研究。文章分析了乡村群的主要特征,从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实践导向等方面提出了乡村群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探索乡村联动发展之路,核心在于乡村群内功能求同存异、错位发展,产业上相互协调、联动发展,空间上系统串联、融合发展,生态上保护维育、品质发展,服务上错位配给、共享发展和治理上价值认同、共治发展,从而体现乡村群在引领乡村功能完善、产业分工、空间优化、生态保护、服务多元和社会治理方面的优越性。最后以锡山区环南青荡乡村群为例,阐述了环南青荡乡村群联动发展的具体策略。
- · 大都市地区农村住宅闲置的类型与多尺度空间特征 ——基于南京样本的实证 [赵立元 王兴平 朱凯]
文章针对农宅闲置这一空间现象,选择大都市区为研究范围,基于南京样本数据,实证分析农宅闲置的类型与空间特征。依据闲置程度的不同,将闲置农宅分为真实性、潜在性与周期性闲置3 种类型。发现在单栋住宅尺度,不同类型闲置农宅与其建造时间、层数存在关联。在村庄尺度,闲置农宅在村庄早期发展区有集中趋势,但单一类型闲置农宅以穿孔分布为主。在区域尺度,村庄闲置率受其所在空间圈层影响,潜在性与周期性闲置率呈自近域、近郊向远郊递增趋势,但真实性闲置率在近郊最高;村庄闲置率还受空间属性区位影响,邻近或位于商品化、密集建设区的村庄各类闲置率都低于远离这两类空间的村庄。最后,结合农宅闲置类型与空间特征,提出规划策略建议。
- · 前景理论视角下城中村村民更新意 愿研究 ——基于广州市25 村问卷调查 [张理政 叶裕民]
村民更新意愿是城中村更新的首要因素,其本质是风险决策行为。借鉴前景理论,基于广州25 个城中村的685 份村民问卷数据,运用定序Logit 模型对更新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宅基地的确权能够显著提升更新意愿,而房屋层数对更新意愿具有负面影响,二者作为资产性因素发挥作用;村民对政府、市场与村集体的信任以及“村改居”情况对更新意愿具有促进作用,它们作为预期性因素产生影响;同时,村庄类型变量对宅基地确权情况发挥显著的调节效应。基于访谈结果,论文对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展开讨论,建议城中村更新对宅基地全面颁证确权,培育村民的正向信任,推广“村改居”政策,并对刚性村与弹性村分类施策。
- · 资本下乡背景下项目制乡村旅游的国际经验比较与价值再思考 [杨洁莹 张京祥 周子航]
在国家推动全面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下,资本下乡发展项目制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全面乡村振兴包含了宏观政策、组织架构、治理体系等多方要素的共同作用。文章首先通过借鉴国外项目制乡村旅游的实践经验,指出乡村旅游需要顶端把控、中端协调和尾部延伸;其次,深入审视我国项目制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最后,结合我国全面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提出项目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方向:(1 )促进项目制乡村旅游中科层与资本的合作;(2 )维护村民权益以保证合作的长效性;(3)支持多路径的乡村旅游项目引入与产业延伸。
- · 历史文化名村市场介入过程中的产权困境及其超越 ——以宁波市半浦村为例 [李润姝 罗小龙 陆建城]
文章基于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以宁波市半浦村为例,从产权束出发对历史文化名村陷入难以市场化困境的根源、破解方式进行探讨。研究认为,造成名村困境主要原因有:①所有权不明;②使用权碎化;③管理权分割;④收益权失衡。基于此,提出破解困境的策略:①灵活、高效的所有权制度改革;②刚性与弹性统一的使用权制度设计;③专门化、分权化结合的管理权划分;④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益分配, 以期为历史文化名村市场化提供参考。
- · 新媒体融合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传承与重构 [顾大治 徐益娟 洪百舸]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原本脆弱的乡村文化会进一步受到挑战和侵蚀, 但与此同时,新媒体也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传承与重构提供新方向。文章首先围绕不同时期乡村文化空间的特征变化展开研究,剖析新媒体背景下传统乡村文化空间衰落的内因以及其特征的转变,其次总结出利用新媒体进行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和复兴的重点,最后从培育村民主体意识、维护传统文化“记忆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焕发乡村原生文化活力、构建“四位一体”的文化治理体系等5 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探索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如何与新媒体融合共生从而完成传承与重构。
- · 基于社会网络模型的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微更新研究 ——以苏州明月湾村为例 [丁金华 周莉]
旅游型乡村的公共空间微更新,应在旅游相关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现状下,满足村民公共生活的空间需求,从而活态保护聚落人文风貌,深化旅游体验维度。以苏州明月湾村为例,通过社会网络分析(SNA)量化乡村社会网络模型的结构特征,并结合GIS推导村居公共生活需求的空间分布;同时,收集村内旅游业相关POI 数据以明确乡村旅游经营活动的空间分布情况;从公共空间单元布局、交通流线调整、空间氛围营造等方面,探讨公共空间微更新。
- [规划与建设]
- · 谋求城市保护与现代发展共赢之路 ——英国城市更新实践经验与借鉴意义 [张兴]
城市更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是较早开展城市更新实践的国家,文章详细阐述了英国城市更新实践的典型做法,着重对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土地用途管制、历史遗迹保护与传承、更新全生命周期管理、现代城市发展理念及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汲取实践中成功的发展经验,以期对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优化挖潜存量土地利用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 · 近20年来我国街景评价研究的热点与演进 [方程 吴晔]
街景涉及的物质要素和内涵丰富多元,街景评价也呈现出学科分布广、评价对象及评价方法多样的特征。文章基于科学问题的研究要素借助CiteSpace 软件从学科领域、研究阶段、研究热点、评价类型等方面对国内近20 年街景评价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的街景评价研究和街道更新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 · 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活力影响因素及活力提升策略研究 [徐雅洁 陈湘生]
研究采用空间句法结合实地调研定量分析了人民广场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的可达性、可视性、功能混合程度、业态组成和出入口分布等变量因素,利用行人计数法获取选定节点的现场人流截面穿行量,再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各变量与空间活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活力分布受空间结构合理性、轨道交通功能介入、空间功能混合程度、出入口布局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最后针对地下商业空间的活力营造提出优化策略。
- · 开发强度分区阶段交通设施容量评估模型及应用 [刘新杰 陈先龙 李彩霞]
为实现土地开发与交通设施的协调发展,在土地开发强度分区划定阶段提出一种交通设施容量量化评估模型。以动态模型分配为基础,借助综合交通模型平台,整体层面采用目标考核法计算设施容量,约束城市开发总规模;局部层面以资源公平共享为原则计算交通设施容量,精准预警高强度开发区。在广州市开发强度分区划定工作中,利用该模型对土地开发规模、空间分布、土地与交通协调性等进行量化评估和优化建议。
- [人文与社会]
- · 基于因子分析的区域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来自湖北省内12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卫劭华]
城市竞争力是区域综合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聚焦城市竞争力评价,对把握城市发展规律、科学探索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北省12 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捕捉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4 个维度的统计数据建立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价体系内24 项变量指标进行因子提取与旋转,并对相关公因子进行测算,最后对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湖北省内12 个地级市各层指标之间呈现显著的城际差异,武汉、襄阳与宜昌等城市虹吸效应较为明显,其中武汉市的虹吸效应最为明显。生态环境层面与其余层面的测算结果排序呈倒置样态,在空间分布上,省内北部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要普遍优于南部城市。在未来,“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才是更为适宜的现代城市群治理模式。
- ·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化发展历程和特征研究 [黄群芳 陆玉麒 颜敏 孙汉群]
基于长三角三省一市60 年里的各类统计年鉴和1980—2015 年土地利用、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等数据,通过时间序列和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化发展历程,明晰城市化进程特征。根据城市化率、三次产业结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构成等指标,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化大致经历了3 个发展阶段:波动发展时期(1949—1978 年)、快速发展时期(1979—2003 年)和加速发展时期(2004 年至今)。伴随城市化发展呈现5个方面显著特征: (1)城镇数量呈现高速度增长、高密度集聚的特点; (2)城市等级显著提高,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群体系; (3)城市用地面积急剧扩张、建筑空间快速向高空方向延伸; (4)城市建设投资迅速增加、市政设施水平大幅度提升; (5)城市化促进人口、经济和谐发展,城市经济规模持续上升。
- · 转型期中国城市多维度社会融入对流动人口健康的影响研究 [程晗蓓 田明 李志刚]
进入新时代,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流动人口社会融入与健康问题凸显,尤其需要解析二者的互动机制。为此,文章基于中国25 个城市的实地调研数据,从经济、行为和心理多维度社会融入视角,探讨其与流动人口自评生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的联系。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健康受个体属性和社会融入因素共同影响,社会融入各维度对个体健康的影响表现出明显差异。“心理融合”对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影响更显著,而“行为适应”则与自评生理健康联系更为紧密。就影响因素而言,个体属性中的月收入与自评生理健康呈正相关,工作强度与两种健康水平均呈负相关。行为和心理融合中的社会交往、地方归属感对流动人口的自评生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是关键性变量;感知社会排斥则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总之,新型城镇化与“健康中国2030 国家战略”有着密切联系。建议政府除了提高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逐步消除收入差距外,也要重点考虑流动人口住区的规划布局,使其更接近中心城区,融入其他社会群体,拓展社会网络和融入机会,进而实现健康促进。
- · 遗产地景区游客恢复性评价对环境负责行为意识的影响研究 ——以厦门鼓浪屿为例 [黄钰麟 陈晶茹 陈铸 王敏华 董建文]
遗产地景区旅游推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发展,但大量的访客也给遗产地资源与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研究根据唤醒理论和自我调节态度理论,从游客角度入手,将恢复性评价作为认知评价,满意度作为情感响应,环境负责行为意识作为情绪启动结果,构建遗产地景区游客的心理模型,以世界遗产地厦门鼓浪屿为例,研究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厦门鼓浪屿具有恢复性环境特质,以魅力性特征影响公众恢复性评价程度最大;(2 )遗产地景区游客的恢复性评价对满意度有直接显著正影响;(3 )遗产地景区游客的恢复性评价对其环境负责行为意识无直接影响,但二者之间可通过满意度的中介作用产生间接效应,说明游客在遗产地景区访问过程中,其环境负责行为意识的激发是一个渐进式的心理过程。
- [生态与环境]
- · 重庆市渝中区生态景观对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 [刘青霞 谷达华 刘勇 林雪]
基于重庆市渝中区298 个小区共计2685 个住宅样本点,利用GIS 空间分析的网络分析和视域分析工具,在特征价格模型的框架下采用地理加权模型分析重庆市渝中区生态景观对住宅价格的空间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公园绿地和水体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力不同。(2)综合公园、专类公园距离与房价呈空间负相关,社区公园、游园对房价的影响小。(3)湖景距离、两江距离与房价呈空间负相关,湖景视域、两江视域与房价呈空间正相关。(4)与特征价格模型相比,地理加权模型对房价的解释能力提高了约23%,为厘清生态景观对房价的影响机制、优化城市生态空间提供参考。
- · 基于街区空间的公园绿地—道路—居住用地分布关系研究 ——以南京为例 [邵大伟 殷文彧 吴殿鸣]
公园绿地—道路—居住用地是居民到访、享用绿色空间的主要空间载体和路径,街区是实现其均衡服务、高效布局的基本单元。基于路网自然形成的街区空间,利用核密度、Spea rman 秩相关、经验贝叶斯修正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以南京为例探究公园绿地、居住用地、道路及不同等级道路的空间布局关系。结果表明:(1)三者空间分异特征突出,均具有较为明显的集聚区域;(2)公园绿地与居住用地、道路整体具有一定错配特征。公园绿地与道路的整体数量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均较低,而居住用地和道路关系密切。公园绿地与居住用地的数量关系显著负相关,空间关系则为正相关;(3)局域空间具有显著的道路等级、尺度分异规律。次干路与公园绿地、居住用地关系均最为密切,支路次之,快速路、主干路最小。以期从街区空间介入,优化公园绿地、居住、道路的协同、适配关系,促进生活空间宜居水平和人居环境满意度提升。
- · 基于ENVI-met模型的南京市新街口地区垂直绿化降温效应评价 [史宝刚 尹海伟 孔繁花 刘佳]
垂直绿化作为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与绿化用地不足矛盾的重要绿化类型,可较为有效地降低以热岛效应为代表的热环境变化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文章以南京市新街口地区为例,将建筑尺度上有较多研究基础的垂直绿化降温效应上推至街区层面,依据垂直绿化的适建性构建其建设情景,基于ENVI-met 模型对不同情景下垂直绿化的降温效应整体的、可能的特征或态势做出判断。结果表明:依据适建性所构建的3种垂直绿化建设情景,整体降温效应均呈现出早晚时间段好于中午的特征,在水平空间上降温效应随距离呈函数衰减的特点;相同面积不同建设布局的垂直绿化降温效果较为相似,但其内在降温特征存在差别;在仅考虑对研究区空气温度降低方面,垂直绿化降温效能偏弱,其整体的降温效能为部分的简单叠加。研究弥补了街区尺度上进行垂直绿化生态评价方面定量分析之不足,研究结果可为规划实践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垂直绿化的推进策略提供参考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