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建设实证研究]
- · 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实践分析 [万碧玉 李君兰 周微茹 姜栋 张国强]
智慧城市是智慧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的新模式。智慧城市试点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重要部署,已在逐步地影响并引导着越来越多城市的发展模式、建设重点、创新特色等发展道路,也不断地涌现了各样的创建典型并暴露了各样的不足与教训。因此,进一步深化智慧城市的理念与内涵、总结创建工作的经验与不足,不仅对当前的试点管理工作、城市创建与产业发展有帮助,也更利于我国智慧城市工作的整体健康发展。
-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的思考——以河北省智慧城市试点为例 [赵勇 吴玉玲 张浩 刘洋]
智慧城市建设是我国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明确要求。本文以河北省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实践为例,针对目前过于概念化和信息技术专业化的认识误区,试图从实际问题入手,在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与基础数据库、重点项目建设、管理保障机制等方面探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和方法,以期对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健康化发展提供借鉴。
- ·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规划思考与实践 [王芙蓉 迟有忠]
描述了智慧规划的建设现状,分析了产生其差异性的缘由,提出了打造智慧规划、助推智慧城市、开启城乡规划管理新范式的新目标,并针对性地阐述了开展智慧规划顶层设计的新定位、新平台和新机遇,以及践行智慧规划行动的新变革、新标准、新技术、新渠道和新评估。
- · 过程还是结果?——大数据支撑下的城市规划创新探讨 [席广亮 甄峰]
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使得传统的空间规划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城市规划的思维方式、价值导向和技术方法的创新,这对于传统的物质空间规划向动态过程规划、综合规划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数据促进城市规划过程的精细化、科学化,作为科学合理的规划结果的保障和技术支撑。大数据推动城市规划过程创新主要表现在:大数据为城市规划调研过程提供新的技术平台和手段,创新空间分析方法和研究手段,创新公众参与方式,促进部门规划的整合和协同,引导动态的城市仿真模拟,使得城市规划更好地发挥公共政策作用。
- · 基于创新资源的智慧城市成长机制研究——基于南京市时间序列数据的研究 [蒋明华 吴运建 牛文学]
以南京市1997 - 2013 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定量分析模型,分别运用因子分析法、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回归方程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城市的财力创新资源是智慧城市成长的主要驱动力且作用时间较长,其次是智力创新资源,物力创新资源和人力创新资源的作用有待开发;智慧城市成长有利于吸引和集聚财力创新资源和智力创新资源。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智慧城市成长的政策建议。
- · 运用熵权/TOPSIS组合模型构建智慧城市的评价体系——以京津沪为实例探究 [刘维跃 王海龙 刘凯歌 周秀秀]
智慧城市,或城市智慧化是城市发展的新目标。针对如何更好地发展智慧城市,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参考现有的智慧城市评价方案,运用熵权T O P S I S 法构建了一个新的智慧城市评价体系。根据年鉴报道的北京、天津、上海的有关数据,本文对评价体系进行了验证,并根据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比较了天津和上海、北京之间存在的差距,对天津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思路和建议。
- · 城市智慧休闲的理论、机制及框架建构研究 [尹罡 甄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休闲活动作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质量与其整体生活质量及城市品质密切相关。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给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休闲价值观及休闲行为带来巨大变化,同时也给城市休闲产业管理带来了巨大影响。以相关社会理论为基础,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了城市智慧休闲概念,分析了城市智慧休闲的理论背景及城市智慧休闲的运行机制,并在理论背景和运行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社会—技术”互动融合的,由理论层、数据层、应用层、服务层及用户层构成的城市智慧休闲框架体系。
- · 国际智慧城市发展实践与研究前瞻 [沈山 曹远琳 孙一飞]
从技术应用、产业组织、规划配置、人本主义视角诠释国际智慧城市,评析美国、欧盟、亚洲日韩等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实践,厘清国际智慧城市的发展阶段、应用领域和基本路径,指出标准化和安全性当成为国际智慧城市研究的前沿。
- [城镇化]
- · 重庆市城市化发展与预测研究—— 基于政府政策干预分析模型 [陈迅 吴兵]
文章以重庆市1997-2012 年的城市化率为样本数据,以政府政策为干预变量,建立了干预分析模型,并动态预测分析了重庆市城市化水平。结果显示:城市化对政府政策干预的响应存在波动偏差;未来几年重庆市城市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且城市化发展速度处在加速阶段,基本能够实现到2015 年城市化率达到60% 的目标。最后提出了要走出一条符合重庆实际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政策建议。
- · “带地进城”:农业转移人口渐进式市民化对策 [郑无喧 黄耀志]
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构建和谐社会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对市民化途径的分析研究,认为渐进式市民化是当前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有效途径。同时,梳理实施市民化过程中的受阻原因,结合新型城镇化关于“人的城镇化”的发展要求,提出“带地进城”的过渡性发展对策,并分析该对策所具有的优势,着力解决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同步发展、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问题,以期实现农业转移人口既好又快的渐进式市民化转型。
- [经济]
- · 职住分离的行业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都市区为例 [齐云蕾 孙铁山]
本文以北京都市区为例,利用各街道就业数据和人口数据,通过计算18 个行业门类的空间错位指数及各行业人口居住与就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不同行业间职住分离的差异,并探讨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不同行业间职住分离状况存在明显不同,其中第二产业要明显比第三产业严重,同时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间也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不同行业就业的郊区化进程及其集聚状况,成为行业间职住分离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 · 浅谈建设工程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戚小燕]
建设工程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从决策阶段开始,贯穿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结算以及到交付施工的全过程控制,是以工程经济为主线,涉及建筑、结构、施工、给排水、暖通等相关专业的综合性工作。
- [土地与房地产]
- · 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小城镇“遗传系统”失衡危机及其应对策略 [陈萍 徐秋实]
阐述中国小城镇“基因遗传”系统及其均衡发展的要素特征,论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与小城镇基因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房地产价格的快速增长对中国原生性小城镇基因系统的危害, 提出强调“核心遗传”要素的地域性特征,注重土地要素与人口、经济要素的关联,保持经济要素与交往/ 空间要素的关联,重塑经济要素与社会政治要素关联的应对策略。
- · 产业地产的发展方式及策略 [石七林 汪文生 董檬]
产业地产是一种全新的城市经济发展空间理念。本文在界定产业地产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地产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产业地产发展遵循的主要原则、开发思路和盈利方式。结合未来产业地产专业化、特色化、科技化发展趋势,提出了提高管理水平、多元化发展、发展配套服务、进一步升级产品以及向二线城市扩张的发展策略。
- [交通]
- · 城市化进程中公共交通效率与影响因素研究 [李磊 姚璇宇]
本文使用DEA-Tobit 二阶段方法,对我国主要省份、自治区及直辖市2003-2010 年间公共交通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我国公共交通效率普遍偏低且呈下降趋势,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文章通过进一步分析城市经济、人口、资源和政策等因素对公共交通效率的影响,对其效率改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旅游]
- · 旅游发展背景下不丹传统聚落的开发模式研究 [陈可石 朱胤琳]
从不丹的聚落说起,以OgyenCholing 村为分析案例,研究不丹传统聚落的旅游开发模式,分析聚落的现状以及随着旅游开发而发生的一系列转变,探讨了不丹开发模式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从而启示中国传统聚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生态与环境]
- · The Woodlands,麦克哈格的自然世界 [刘晓光 王浩]
The Woodlands,是Ian McHarg 最有影响力的项目之一,是美国历史上第一座以生态学理论为主导的新城规划。以采用生态水文设计、原生植物保护、建立野生动物廊道等生态学方法而闻名。该城的建设在维持城市自然景观格局、保护生物栖息地及预防雨洪等方面堪称典范, 对我国城市雨洪管理和风景园林设计具有借鉴价值。
- ·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风景区游览线路最低成本路径选线——以湖南省平江县福桶山景区为例 [戴冰武 曾丽婷 韩西丽]
本文回顾了风景区旅游线路选线的研究进展,并以湖南省平江县福桶山景区为例,利用GIS 空间分析工具,综合分析雨洪安全、文化遗产保护、生物保护、视觉敏感度、地质灾害5 方面安全格局,通过GIS 叠加运算得到福桶山景区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并以生态损耗作为成本度量,构建以生态安全格局为成本栅格的最低成本路径模型,为福桶山景区始终点之间的游览线路选择生态损耗最低的成本路径。
- · 美国污染治理政策下的“棕地”设计——以西雅图煤气厂公园为例 [赵茜]
从西雅图煤气厂公园案例中吸取经验,即随着法律政策的更新及污染物标准的调整,“棕地”改造项目是一个长期的设计过程,规划设计应具备预见性及足够的弹性空间。可以景观为手段,尽可能地让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免于污染残留物的危害。
- · 当前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充电设施规划发展综述及启示 [汪晓茜 黄越]
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已开始步入爆发式增长阶段,面大量广的充电设施建设必将会对城乡空间和环境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尽早将建设纳入空间规划和设计层面进行统筹考虑和系统研究已刻不容缓。本文梳理了当前国际上电动汽车产业和充电设施规划的新进展,结合实地调研,就相关产业政策、新技术应用、商业模式及充电设施规划状况进行分析,提出美国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分层次适应性和互联网模式解决充电设施配置瓶颈;日本因地制宜、灵活均衡的建设策略,以及法国以商业模式创新来推进充电设施发展等均有独到之处,可为国内充电设施配置环境和影响因素的认知提供参考,并对开展合理规划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