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25-2026)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期刊浏览
2009年 第9期
      [特稿]
    1. [规划]
  •   城市生物多样性对城市生态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探讨了城市规划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关系,认为城市规划应对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重要作用,分析了城市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分别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生物多样性信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途径,并提出了城市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框架。最后得出城市规划中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个综合的长期的过程,需要从规划理念、规划方法、规划技术等多方面入手,各方协调,共同实现。
  •   六朝建康是南京史上首次以都城建置而大规模建设的开端,作为国都达360年,始自公元229 年至589 年止。作为古都之一,虽有悠久历史,但关于其建城状况、空间形态的共识鲜见,本文以空间研究为目的,以尺度研究为切入点,以文献资料、现实地理、考古发现以及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六朝建康都城的空间形制作出一种探索,并探讨其规划意义上的合理性。
  •   本文在深入分析精明增长理论在美国的产生原因、理论精髓、实现途径和实例运用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城市规划、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分析和我国运用精明增长理论的有利条件分析,指出我国运用精明增长理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本文从精明增长的实现途径出发,针对我国存在问题,提出了明确政府责任、加强区域规划宏观调控力度、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强TOD发展模式应用和有效控制新区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建议,旨在探索一条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精明增长应用之路。
  •   本文承接“精明增长”的内涵提出了灰色用地的概念,阐述了灰色用地的分类,探讨了灰色用地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明确了灰色用地的选区方法、提出了灰色用地的规划过程与特征。
  •   旅游资源资本化是一种以价值为导向的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旅游资源资本化规划可以为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实践提供指导和依据,是旅游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山东泗水泉林泉群风景区为例,具体探讨了旅游资源资本化规划的方法、模式等问题。
  •   传统地域文化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使南通城市形成了个性鲜明的城市色彩。在城市大规模扩张的过程中,南通传统建筑色彩逐步丧失、城市色彩缺乏系统性的现状急需改变。最后,本文提出了南通城市色彩的规划策略。
    1. [设计]
  •   城市文化建设是中国城市发展的现实要求,与中国社会全面转型的背景相适应,公共文化的建构是当下文化转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采取从文化视角探讨城市设计的路径,目的是研究城市设计促进公共文化发展的可能性。以定性分析研究方法,归纳了基于公共文化理念的若干城市设计指标,根据这些基本指标,建立城市设计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以此作为分析评价城市设计是否可以促进公共文化、促进理想城市场所形成的标准。
  •   近年来,我国大量遗址面临破坏或潜在破坏的威胁,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困难重重。遗址公园模式的提出为城市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本文在对城市遗址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遗址公园的保护理念及作用,归纳了遗址公园存在的三种类型,并在唐大明宫遗址公园概念设计的研究中,提出了遗址公园规划的三大原则——严格保护原则、可识别性原则、可逆可还原性原则,进而阐述了遗址公园模式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1. [城市更新]
  •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通过分析当代国外城市街道改造与更新的发展历程及研究成果,归纳出国外城市街道改造与更新向多样化、人性化、文脉化和可持续化的特色方向发展。总结出街道更新的重点应是保持街道的生机与活力,确保行人的安全与舒适,提高交通的可达与有序,延续街道的文脉与记忆,维持街道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以期对我国现阶段街道改造与更新研究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启示。
    1. [人文与社会]
  •   南京城市快速转型期,城市建成环境的改变异常迅速,以往学者基于“五普”数据得出的社会空间结构已经有所松动并面临重构。房地产市场数据能够直接反映住宅供给环境的改变,并间接预测出城市居住分异结构甚至发展趋势。通过对南京房地产数据的分析发现,新时期南京城市居住分异表现为邻里社会关系与物质空间结构的“双重碎片化”特征。随着相关政治经济背景的变化,城市居住物质环境的大规模更新将渐缓,文化植入与再植入可能成为南京居住分异的主导机制。
  •   选取荔湾清平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该地区的居住环境已今非昔比:这里已经成为外来人口和低收入者聚集地、社会网络疏离、居民归属感减弱、传统特色的延承优势不明显。造成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几方面原因是不容忽视的:物质环境的“衰败”、居住主体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公共场所的消失、商业化气息过浓以及居民参与意识不强等。据此,笔者对将来旧城区居住环境的改善提出一系列建议,期望为日后旧城改造提供参考。
  •   作为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的扬州,正在迎接城市的新复兴。在此过程中,外来劳动力的进入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如何正视并协调好新扬州市民的聚集与融并,是摆在以扬州为代表的中国城市面前的一大问题。
    1. [经济]
  •   楼宇经济是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涌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并且已成为当前城市经济快速增长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亮点。本文以南京山西路商圈楼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楼宇发展状况的调研,选取三座典型商务写字楼,分析比较其基本状况,试图发现山西路商圈楼宇经济的发展特点,并提出建议。
  •   辽宁中部城市群是我国重要的城镇密集区,近年来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为区域房地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作为国民经济重要载体的房地产业,是否具有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体现了民众对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认同程度。在总结辽宁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对城市群房地产业发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认为辽宁中部城市群房地产业发展的联动效应明显,沈阳以其核心地位,对周边城市的房地产业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拉动作用;随着沈抚、沈铁、沈本等城市同城化建设,各地方城市之间房地产开发与交易量逐渐增多,城市群的房地产业存在同城化趋势、联动趋势和慢牛趋势。
期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