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城镇化评价]
- · 中国城市化水平统计数据的问题分析 [陈彦光]
城市是一种没有特征尺度的现象,故其只能主观定义,而不能客观界定。城市化水平统计难题因此而生。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各地测量标准不一,二是统计上的不适当高估,三是建设中的想当然拔高。由于城市形态和城市规模分布都具有无标度性特征,一个城市的边界和一个区域的城市数目都无法客观确定。这种现象为城市化水平统计过程中的主观操作留下了理论上的漏洞。可是,国内至今没有统一、科学的城市定义,城市化水平统计各地标准参差不齐,水分明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要开展下述基础性工作:基于统计学知识规范城市定义,合理制定城市人口规模门槛,细化城市人口普查单元,在大众中普及正确的城市化概念。
- · 我国快速城镇化时期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对策评价与思考 [陈宇琳]
国内学者从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学等多个学科对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的探讨并未形成统一意见,有必要对大城市人口规模能不能控制、该不该控制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本文首先从行政控制、产业置换和空间疏导3 个方面对当前我国大城市采取的主要人口调控对策进行梳理,发现并未能取得预期效果。进而从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视角对大城市人口规模应不应该控制进行追问,发现理论层面并不对大城市人口规模构成绝对约束。最后,回归大城市的发展模式,提出人口规模调控是实现社会发展的众多手段之一、城乡差距是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能否实现的关键,以及构建人口发展的“环境- 经济- 公正”分析框架等建议,为政府制定人口政策提供参考。
- · 城市化发展质量研究进展及展望 [王德利 方创琳]
正确处理好城市化速度与质量的辨证关系,使城市化速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与城市发展及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一直是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总结了当前城市化质量研究领域在理论、方法和实践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指出了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认为,理论研究方面已从多元视角诠释城市化发展质量的内涵,但至今尚未形成对“质量”的共识,缺乏对城市化发展质量影响机理及演变规律的系统探讨。方法方面尝试建立多种测度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及方法模型,但未形成通用范式。实践方面形成了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过快”、“过慢”两种对立的观点,但尚未达成共识,但仍未将“提质”摆在首要位置,且缺少有效的调控策略。从发展趋势来看,今后应注重城市化发展质量的内涵及机理、时空(时间、空间)演变规律及城市化发展水平与质量的协调性研究。
- · 转型与提升:城市化水平超过50%之后——以百强县前十名江苏省县(市)城市化发展为例 [郑俊 赵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发展迅速,“十二五”期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超过50%,城市化的发展将由注重速度向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转变。论文在对当前城市化质量研究进展回顾的基础上,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前10 名中江苏的县(市)为研究对象,试图从体现民生、社会公平和谐的视角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对百强县前10 名江苏省县(市)城市化发展进行评价,探讨城市化水平超过50% 之后城市化发展的特点、转型的方向与提升的重点,期望能够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提供参考。
- · 自然资源对中国城市化的约束:基于31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王家庭 曹清峰 赵晶晶]
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凸显的资源问题,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系统回顾与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土地、水资源及其它自然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的约束模型,并利用面板数据方法实证研究了土地资源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约束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 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挑战及应对——基于社会视角的研究 [单菁菁]
目前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发展史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相对于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变迁明显滞后,并因而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着重阐述了城镇化过程中来自城乡社会的双重挑战,指出必须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大力推进和实施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同步并举、城乡互动的二元城镇化战略,同时针对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城乡社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城市建设]
- · 城中村转制后的迷失与再探索——以广州登峰村转制为例 [罗勇彬 陈可石 杜江韩]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基于城中村及其周边村镇转制所形成的转制社区研究引起普遍关注,但现行研究缺乏对转制后主要问题的解构,以及对消弭困境的路径的探讨。以登峰村为例,对其转制内容和转制后的主要问题进行描述,指出转制后的城中村在二元管理体制下面临整体性迷失的困境,并探索提出转制社区的再建设道路。
- · 城市老小区综合整治方法初探——以湖州市老小区综合整治规划为例 [秦芹 陈嗣栋 戴洋]
本文以1980 年代前后建设的大量居住小区为研究对象,结合自身编制的《湖州市老小区综合整治规划》为实例进行研究,对其整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理念和策略,制定具体的整治措施。
- [城市发展战略]
- · 洛阳老城的功能空间演化及其启示 [刘鹏 董卫]
避开老城另建新城的发展模式通常被认为能较好达到老城保护的目的,但实际一些城市依然无法摆脱老城活力衰退、形态瓦解的命运。本文通过中国典型古城洛阳老城从清代至今城市功能空间的分布和演化研究,分析城市核心功能的变化对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发展活力的影响机制,认为承担合理的城市发展功能对老城的保护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 [区域]
- · 国内“双加速”阶段的城镇群发展路径与策略研究 [李欣 宋延鹏]
经过三十年城镇化与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国内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已初步形成相对成熟的城镇群体空间。与此同时,在中西部地区,城镇群尚处于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加速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珠三角发展历程的回顾,归纳提出城镇群不同阶段的关注重点与应对策略,同时,文章以湖南邵阳东部城镇群为例,提出“双加速”阶段的城镇群要以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双路径”,来应对区域外部的竞争与挑战,实现城乡区域的快速、持续与公平发展。
- · 权力约束下的同城化实施探讨——以广佛同城化为例 [陈筱玲 廖远涛 刘松龄]
本文以权力为视角,分析同城化的问题,对同城化实施过程中的复杂关系进行梳理,接着重点对同城化规划过程中涉及的权力要素进行深入分析,诠释权力的约束作用,最后结合广佛同城化的案例进行佐证,从项目的实施过程出发,提出在当前体制下同城化实施的必要途径。
- [生态与环境]
- · 城市户外广告环境容量研究——城市视觉环境污染控制新领域 [李钢 朱晓东 孙翔]
随着城市发展,新型环境污染逐渐涌现并日益严重,特别是城市户外广告无序发展造成的视觉环境污染已经影响到人们身心健康。本文针对城市视觉环境的独特性,立足于环境科学、视觉环境和景观生态学三个学科的交叉点,创造性地提出“城市户外广告环境容量”的概念,并提出“建筑立面户外广告密度指数”对户外广告环境容量进行计算和评价。通过在南京市进行实例研究作为验证,为城市视觉环境污染的评价与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 [防灾减灾]
- · 2011年中国城乡综合减灾问题研究 ——兼议2012年的安全策略要点 [金磊]
本文从归纳2011 年中外城市灾害事件与特征入手,系统地给出了国外重大灾害背景下的启示,尤其列举了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典型的综合灾情,反思了城市减灾规划的诸多无助。在此基础上从城市巨灾应对、城市减灾管理失当、城市需提升安全责任文化、保障城市安全运行诸方面对2012 年的中国城市安全发展作出分析与展望。
- [经济]
- ·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借鉴——以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为例 [张延平 汤萱]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我国将节能环保产业列为 “十二五”时期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本文构建了“企业主体功能发挥——政府辅助扶持——行业环境营造”三位一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论架构,在此基础上借鉴加拿大实践经验,对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出进一步改进提升建议。
- · 创意产业园区集聚效率比较研究——以南京“晨光1865”园区为例 [周珂慧 甄峰 姜劲松]
创意产业园区的开发是城市再生的一种新型模式。创意产业园区作为衰退的内城地区城市再生的一种有效途径获得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热切关注。纵观国内外研究,目前经济学界与城市规划界对创意产业集群效率均未形成系统研究。本文试图从城市经济学的角度探索理论研究方法,对创意产业园区集聚效率进行概念界定、效率评价流程和指标体系建立、测评方法选取和模型修正。本文选取南京“晨光1865”园区为参照,取样国内其他典型园区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尝试通过基于创意产业集聚效率的实证测评,探析物质空间表象背后的园区运营机制及经济要素条件。最后得出结论和优化建议,提供今后园区的规划筹建和高效运作的思路。
- [历史保护与更新]
- · 当代中国历史地段保护的复杂性观照:透过一座岭南城市的镜头 [胡超文]
我国历史地段保护状况日趋严重。以惠州为样本分析得出,复杂的基本特征、凸显的衍生特性、复杂的文化心理、困惑的保护理论、激烈的利益博弈、缺位的保护机制、不足的维修资金以及薄弱的技术力量是当前我国历史地段保护复杂性的根源,而核心症结还在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对经济利益的狂热追求导致的对稀缺土地资源的贪婪攫取,其破解之道在于确立科学发展理念,不断增强保护意识,切实完善以公众参与为核心的规划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