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绵城市]
- ·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中国城市的应用意义和途径 [张浪 郑思俊]
城市是人类文明集大成的产物,也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复合生态系统,这两大属性的平衡协调发展才能造就稳定且具有韧性的城市系统。反观现今中国城市发展,普遍面临自然属性弱化甚至丧失等问题,如自然系统占用破坏、破碎化而至功能减退、地面硬质化等,由此直接导致中国城市普遍的水资源不平衡问题,如城市内涝、干旱等。随着由低影响开发理论引申而来的且关注城市水平衡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形成,中国城市建设也开始关注海绵城市,但其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可促成,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集中建设可以成就,它是一项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工作。本文针对中国不同气候区域特点和现行城市特点,阐述了海绵城市创建对于中国城市发展的意义,并针对目前“千城一式”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提出异议,并根据各城市的地域气候特征的差异,提出中国不同区域城市创建海绵城市的途径。
- · 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城市雨洪景观安全格局研究 [张青萍 李晓策 陈逸帆 唐健]
海绵城市的提出为系统性解决城市雨洪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海绵城市建设需要从宏观格局规划到具体实施层面统一协调,其中宏观层面构建雨洪景观安全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指导意义。本文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理论,阐述了雨洪景观安全格局构建的内容与方法,即利用ArcGIS软件模拟区域雨洪生态过程,判别对保障区域洪涝安全、控制径流污染、保护雨水资源等具有战略意义的位置和空间关系。最后,以南京市铁北地区为例具体阐述雨洪景观安全格局的构建方法和流程。
- · 英文文献中的海绵城市研究进展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知识图谱分析 [李志明 濮佩君]
国外的海绵城市研究起步较早,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都有着丰富的文献积累,值得国内学界借鉴。本文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作为文献搜索引擎,运用当前国际上常用的两种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和VOSviewer 来揭示英文文献中海绵城市研究领域的科学知识图谱,通过对重要文献、代表学者和研究热点的分析,发现2001-2016 年间英文文献中海绵城市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与演进趋势,解析海绵城市的相关基础理论、实践经验和技术方法,从而对我国的海绵城市理论研究与规划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 · 海绵城市雨洪基础设施规划途径初探 [戴菲 王可 殷利华]
近些年快速城镇化导致我国很多城市旱内涝频发,与“速排”相反,一些国内学者提出城市雨水资源化。随着“海绵城市”的推行,城市雨洪基础设施规划尤显重要,但目前我国相关研究仍较缺乏。从城市规划层面探讨了雨洪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的规划方法途径,首先综合分析城市水文、地形、土地利用现状及其他专项规划,把控多层次“灰色”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耦合关系;其次依据不同层次需求归纳“雨水促渗截留型”、“雨水调蓄净化型”、“综合功能型”三大类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应用途径,以期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 · 海绵城市背景下的潜在蓄水空间开发策略 [王祝根 李晓蕾 黄蕊 唐健]
城市潜在蓄水空间开发策略是在国内城市空间与内涝特点的现实条件下对优化海绵城市建设途径的联系性思考。以城市排水、城市内涝和空间利用的现实问题为基础,提出小规模、分散式和重点化的开发原则和相应的开发程序,提出与国内城市地下空间、绿色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现状相结合的排、蓄、用设计策略,为相关城市提升蓄水空间开发利用水平、有针对性地优化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策略参考。
- ·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绿地海绵城市功能提升途径 [张浪 朱义 崔心红]
城市化扩张中以道路、停车场、建筑屋面等形式的不透水下垫面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从待开发区域到大规模开发的转变,导致降雨径流增加,并且携带大量各种类型污染物进入水体。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低影响开发是解决城市扩展负面环境影响的生态学途径,其重要空间载体是城市绿化开放空间。本文以长三角区域为例,分析和阐述了城市绿地海绵城市建设中汇水区特征、功能定位和功能提升途径三个方面内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规划应建立在汇水区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包括汇水区等级划分和径流过程分析;城市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定位应明确三个方面功能:降低径流产生源、延长径流路径和增加雨洪调蓄能力。同时,阐述了城市绿地在示范试点工作中提升海绵城市功能的途径。
- · 坎儿井对海绵城市雨水蓄集策略的启示 [张哲 韩凝玉]
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忽视了水资源安全的建设,地下水超采严重、用水匮乏、地表雨水径流流失严重、内涝频发,城市面临严峻的水安全危机。海绵城市对雨水资源“渗、滞、蓄、净、用、排”的综合利用,是解决水患的重要举措,但其在缓解水资源匮乏上却捉襟见肘。被誉为“地下运河”的坎儿井,为雨水资源的有效蓄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启示。通过坎儿井这一个独特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水资源在地下被分散收集、统一运输、随时使用。其对水资源的蓄集、运输和使用所映射出的巧妙性、生态性与系统性智慧,对雨水蓄集后的高效利用,提供了生态观、系统观和安全观的借鉴价值。确定坎儿井式的分散蓄集、一体化运输、统筹使用的雨水资源蓄输系统,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城市海绵体的“安全弹性”,以最经济的方式发挥海绵体节水、蓄水、用水、排水的城市功能,以促进资源集约型城市的健康发展。
- ·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透水性铺装的应用研究 [应君 张青萍]
海绵城市是应对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严重水环境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理念,透水性铺装技术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重要手段。首先,对城市下垫面硬化带来的弊端进行了分析,然后,从海绵城市的角度提出了透水性铺装对恢复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机制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透水铺装材料的物理特性、适用范围、后期养护、设计流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以期为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更好地应用透水铺装提供借鉴。
- [规划与设计]
- · 从自然要素到共生网络 ——无锡市太湖新城水岸空间专项城市设计探索 [王承华 杨宇 谭伟]
基于当前新城建设中水岸空间功能单一、活力缺乏等问题的反思,从城市设计的视角,提出构建“共生网络”的思路,促进水城空间融合和水岸空间活化。通过对水岸空间类型及其与城市的关系进行梳理分析,提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水城共生的要素与建构策略。结合无锡市太湖新城水岸空间专项城市设计项目实践,从“面的构建”、“线的策划”、“点的营造”三个角度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强调需要形成分级分类、具有操作性的水岸空间设计导则,指导水岸空间建设。
- · 工业遗产场地保护与再利用规划步骤探索 ——以沈阳铁西区红梅1939规划项目为例 [于淼 王浩 刘禹]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工业遗产场地如何能在保护内部工业遗产的同时,兼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丰富市民娱乐休闲生活的功能,成为目前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关键。文章从沈阳市铁西区红梅1939 工业遗产规划项目的项目背景、规划内容、场地对经济的带动作用等方面来分析、探讨工业遗产项目在规划过程中的规划步骤。
- · 城市中心区人群空间利用的时空特征及动因研究 ——以南京市新街口地区为例 [汪程 黄春晓 李鹏飞 王超]
随着规划及设计的转型,传统的物质空间规划正朝着以人为中心的规划转变,人对空间的使用逐步成为空间构建的焦点。本文正是以南京市新街口地区人群的空间使用为研究对象,利用百度地图热力图,配合观测、问卷与访谈,在人、空间、时间三个维度上分析了中心区空间利用的特点,总结了中心区在不同空间、时间、人群三个层面上的分异特征,并深入分析了其产生的动因,包括空间公共性、功能业态、环境设计、人群差异等因素。面对城市中心区未来的空间更新与品质提升,厘清中心区时空利用现象及其背后逻辑,将有助于规划理念、方法的转变。
- · 基于空间生产视角的历史街区改造困境 ——以汕头小公园历史街区为例 [袁奇峰 蔡天抒]
汕头小公园历史街区是20 世纪初潮汕华侨打工经济回流与外商投资共同推动城市化的结果。随着城市中心漂移,其商业垄断地位渐失,物质结构与社会结构双向老化。房屋产权细碎化,预期收益不稳定,使得地方财政与市场资本的空间生产均趋向交易成本较低的新区,旧城则被负向循环锁定。小公园街区从改善居住条件到追求城市土地收益,经历了“见缝插针”式的独栋危房改造、“成片配套”式的居住组团建设、“大拆大建”式的空间生产三个改造阶段,最终政绩效应与市场利益的契合使小公园街区的改造沦为权力和资本主导下以土地效益为目标的城市开发活动。本文从小公园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的困境出发,讨论了保护规划预期与实际开发博弈的深层矛盾。
- [土地与房地产]
- · 地方官员本地化对土地出让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毛珣 陈志刚 黄贤金]
地方官员在土地出让方式的选择上有主导性影响。本文首先界定了官员本地化的内涵特征,并理论分析了官员本地化对土地出让方式选择的影响,然后构建计量经济模型,采用1999-2013年江苏13 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官员本地化的特征对其选择土地出让方式的偏好影响显著。首先,本市籍贯的官员更倾向于以协议方式供地;其次,官员任期与协议供地规模存在倒U 型关系,随着官员任期延长,协议出让规模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再次,本市晋升的官员更倾向于以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第四,相对于市长而言,市委书记的本地化程度越高,其对土地出让方式的影响更为强烈。论文最后就如何消除官员本地化对土地出让方式的影响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经济]
- · 物流能力与城市群经济发展 ——中国十大城市群的经验证据 [胡玉洲]
通过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引入物流能力来考察其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投入对城市群经济的贡献仍然最大,当前城市群经济发展对投资仍然有较强的依赖性;劳动力投入的贡献最小,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丧失;物流能力对城市群经济的贡献高于劳动力投入但低于资本投入,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新常态下,城市群经济发展将从人口红利、资源红利等传统红利转向制度红利,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迎来重要的历史机遇。
- · 宁夏沿黄城市群人口与经济时空耦合研究 [任凯丽 朱志玲 受梦婷]
借助综合指数模型、协调发展度模型、GIS 空间分析等技术,对沿黄城市群1990-2013 年人口与经济的时空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沿黄城市群人口与经济的发展水平格局基本一致,在时间上呈现先慢后快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状态;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水平向均衡方向演进,整体处于协调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国家政策、区位条件、自然本底、城市等级是影响城市群人口与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 · 中原经济区城市化与非农化的耦合协调度变化分析 [黄慧玲 白景锋]
本文对1998 年到2012 年中原经济区30 个地区的城市化与非农产业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农产业的内部结构的变化对城市化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中原经济区城市化与非农产业的耦合度有下降趋势。中原经济区的城市化滞后于非农化, 第三产业落后于城市化。中原经济区城市化与非农产业的耦合度和协调度的空间差异明显。基于此,有计划地调整非农产业结构是推进中原经济区城市化进程的首要任务,尤其是引导第三产业发展。
- [交通]
- · 机动化时代大城市居民步行行为特征与需求分析 ——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 [陈泳 毛婕 奚文沁 王全燕 肖璐珩]
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从步行出行特征、步行意愿和步行环境满意度等3 个方面分析居民步行行为,发现:居民通勤步行大幅减少,但混合步行仍是居民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居民年龄与日常步行距离和时间呈正相关,家庭私家车数则与其负相关;居民普遍认同步行有益身体健康,偏爱便捷、活力与安全的步行环境;居民步行行为既受到社会因素影响,也受到街区环境因素影响,机动化发展引发的步行安全、环境品质和空气污染等问题值得关注。
- · 都市核心功能区职住分离的空间组织特征 ——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 [宗会明 戴洁琳 戴技才]
城市职住空间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话题。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特大城市基于整个城市的居民出行特征已经被广泛探讨,但基于城市局部微观尺度的职住空间特征鲜见,西部城市的案例实证也往往为学术界所忽略。本文从微观视角的城市核心功能区出发,以重庆核心功能区渝中区为案例,根据2011 年12 月期间对重庆市渝中区居民出行的4000 份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渝中区居民通勤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街道尺度的居民职住匹配状况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渝中区居民平均通勤距离5.62k m,平均通勤时间34.84m i n,存在与中国特大城市类似的职住空间分布格局特征,但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优于北上广;工作地在渝中区的居民通勤时间和距离均小于居住地在渝中区的居民通勤时间和距离。论文提出影响居民通勤时间的重要因素是通勤方式的选择,而影响居民通勤距离的重要因素是地形、交通条件及功能布局;核心功能区内部空间层面,居民职住空间匹配空间差异与城市功能布局密切相关,通过空间错位指数(S M I)模型,发现部分街道居民职住空间匹配空间差异较明显,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和改造带来的城市功能布局的调整导致新的职住空间不匹配现象。最后,论文提出根据目前城市开发建设的趋势,核心功能区的职住分离现象将会进一步加剧。
- [城市发展战略]
- · 城市空间发展的历史分期方法研究 ——以改革开放以来的西安城市为例 [刘淑虎 任云英 马冬梅 田野]
目前国内学界对城市空间历史分期缺乏系统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与总结,提出以物质空间演化为主导,兼顾制度、经济、社会因素的综合分析方法。进而,以改革开放到21 世纪初这一分期的西安城市空间发展为对象,通过对西安城市的制度、经济、社会、空间因素的显性时段判识,提出西安城市空间发展的历史分期方案,总结西安城市空间发展的阶段特征。结果表明,以物质空间演化为主导的历史分期方法,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具有普适性。
- [旅游]
- · HOPSCA视阈下城市主题公园发展模式优化分析 [陶宁]
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国民休闲需求不断升级,加之部分房地产商基于投机圈地目的的旅游地产开发,催生了大量大型城市主题公园项目,2010 年起中国将进入一个大型主题公园发展的新时期①。然而数量上的繁荣并不能掩饰时下多数主题公园连年亏损甚至关门歇业的惨淡现状,如何帮助国内主题公园找到一条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本文借助建筑学上H O P S C A 理念,提出主题公园导向型休闲旅游综合体的优化发展模式,并就理念设计、交通设计、绿色环保设计及智慧综合体设计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希望主题公园的发展能积极贡献地区经济、提升地区形象、早日实现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