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韧性城市]
- ·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与法定城乡规划 管理体制:内容、技术、决策流程 [叶祖达]
全球气候变化已对全球包括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适应战略包括从提高城市空间与气候系统的韧性,通过积极适应已经发生或预期的气候变化,降低未来风险,才可能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通过规划建设韧性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城市规划管理能否提供制度与体制的保障是核心的要求。本文就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战略与韧性城市理念,提出把韧性城市的适应气候变化内涵纳入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的框架,建议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化:确定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要支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目标的工作内容、建立地方城乡规划适应气候变化的管理工作技术框架、深化法定城乡规划管理流程。
- · 基于弹性理念的城市总体规划研究初探 [李彤玥]
近年来弹性城市理论和方法兴起。通过对国内外弹性城市空间规划和总体规划研究与实践的梳理,总结不足:一方面目前“弹性”概念在规划中的运用缺乏明确的定义方式,而是一种通用的涵盖性术语;另一方面缺乏系统地从弹性城市理论层面出发的规划框架构建。基于弹性城市“多元化与创新、自学习、自组织、冗余性、人力和社会资本” 等特征原则,初步构建弹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总体规划框架,尝试提出弹性城市发展目标、建设用地选择、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规划策略。
- · 韧性城市的基本理念、作用机制及规划愿景 [陈利 朱喜钢 孙洁]
全球变化引发的各种灾害导致当今城市正面临危机和挑战,城市系统变得脆弱不堪。作为应对当今城市危机和挑战的一种理论视角,韧性城市理应受到规划学界的关心和重视,但韧性城市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成果还比较少。基于此,从韧性城市提出的背景入手,详细梳理韧性城市概念内涵,着重归纳韧性城市在经济、工程、生态和社会方面的规划诉求,在此基础上阐释韧性城市作用机制以及评估方法,最后提出韧性城市的规划策略。
- · 韧性城市视角下中国应急避难场所研究进展 [唐波 丘飞鹏 黄嘉颖]
韧性城市将城市发展和城市公共安全结合起来,为城市转型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尝试用文献计量法和GIS和Netdraw等可视化软件,首先从时间阶段、学科分布、研究区域空间分布、研究机构等方面对我国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进展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总结;然后从概念内涵、空间布局和方法技术三个角度剖析了当前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重点;最后对我国应急避难场所的未来趋势提出展望:提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地位、加快应急避难场所体系的管理、关注乡村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
- · 咸潮情景影响下城市供水系统弹性能力评估研究 [刘健 黄文杰]
基于系统弹性概念和DO-E2S2系统分析框架,建立了反映系统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三个维度的城市供水系统弹性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利用GIS技术对咸潮情景下上海市某供水区域的系统弹性能力展开可视化评估,运用K-means聚类算法解决了不同权重下的多指标评估及其评估结果在GIS中的多图层叠加可视化难题,给出了基于系统质量持续改进下的系统弹性能力评估结果和预警区域,为供水系统质量持续改进的防灾减灾系统再设计提供决策支持。
- · 基于韧性的灾后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研究——以汶川地震为例 [万膑莲 翟国方]
韧性提升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灾害频发使得区域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压力的背景下,提高经济韧性已成为降低冲击风险的重大措施之一。我国对韧性的关注起步较晚,经济韧性的研究还处于定性引入阶段。随着学术界对韧性重视程度的提升,对地区经济韧性分析和评价的实证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以汶川地震为例,以GDP作为衡量标准,从宏观经济层面对区域经济韧性展开定量分析,扩展了已有4种经济增长模式,探究得出研究区在经历地震冲击后的8种经济增长模式,同时以经济韧性指数作为衡量指标,分析比较不同区域的经济韧性差异及其产生原因,希望为提高区域经济韧性、减少冲击风险、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 [历史保护与更新]
- · 以原型辨识为导向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策略 ——以豫南新县西河大湾村为例 [刘磊]
传统村落是一种极为敏感和特殊的遗存资源类型。一方面,地域开发需要借助其优秀的文化和
历史价值来提升形象内涵;另一方面,开发过程需要时刻秉持和监控保护与开发的优先级。对
于中原地区而言,如何在历史地位突出、遗存破损严重、史证信息缺乏、干扰因素众多的复杂
背景下,精准提炼出最富代表性的风貌特质,重要而紧迫。研究围绕原型辨识的概念,通过对
原型基本属性、发散模式、要素关联等细节的分析和案例的实证,系统阐述益于检验既有开发
准适度及后续调整深化的保护与开发策略。
- [人文与社会]
- · 2000年以来全国流动人口空间集聚性初探 [强欢欢 吴晓 王慧]
本文从动静结合的研究视角出发,以第五、六次人口普查及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手法,初步解析了2000年以来全国流动人口的空间集聚程度、集聚特征、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2000年以来全国流动人口的空间集聚程度较高且呈现出“东部高、中西部低”的分布特征;②流动人口的空间集聚特征在集聚分区、网络分析、人口重心中基本均表现出向东部地带集中的特征与趋势,其中西部的部分省(市/区)在网络关联中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集聚特征;进一步分析其集聚类型,发现绝大多数省(市/区)的流动人口属同一类且主导社会特征为流动原因;③吸引流动人口空间集聚变化的因素仍以经济水平、交通优势、消费能力和投资空间等为主。
- · 台湾社区治理中的“社区共同体”意识培育经验及借鉴——成都老旧居住区的社区治理反思 [杨志杰 钟凌艳]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快速城市化的同时,城市居民要求参与社会事务和维护自身公共利益的呼声日益强烈。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城市社区治理中“社区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及其培育方法。重点介绍我国台湾在社区营造过程中,培育“社区共同体”意识的三种主要手法:唤醒环保意识、唤醒教育意识和唤醒文化意识。并以成都老旧居住区改造为例,反思其社区治理实践中的优点和不足。通过学习台湾经验,探讨中国大陆构建开放与和谐社区的方法,以期唤醒社区人文精神的回归。
- · 基于内生式发展的乡村社区营建模式研究 [张慧 舒平 徐良]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城市化与工业化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特别是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乡村衰落等问题受到各国重视,学术界提出了内生式发展的应对思路。论文对内生式发展的理论内涵进行了阐释,并通过对主要学者观点的分析与归纳,厘清了内生式发展的理论架构。同时在对我国乡村社区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详细分析基础上,从内生自主性组织建设、社区产业建构、村民主体地位与发展三方面,提出了我国乡村社区基于内生式发展的营建模式,以期为当前的社区建设提供借鉴。
- · 基于社区协议理论的项目社会评估新模式研究 [吴天宝 黄有亮 成虎 宁延]
在西方国家,社区协议理论作为一种先进的大型工程社会影响评估方法,得到较大范围的应用。文章分析了目前国内项目社会评价的弊端,介绍了社区协议理论社会评价的起源与发展,综述其评估程序、评估内容及其在实施过程要点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审视社区协议评价理论视角下我国项目社会评价,论证将其引入国内项目社会评价的必要性,并探讨其运用到本土化需具备的前提条件。本研究构建了一个以问题为导向、社区为中心,强调社区参与和多元利益主体互动的评估模式,弥补了传统评估模式的不足。
- [交通]
- · 城市型风景区交通发展对策研究——以南京市中山陵园风景区为例 [吴爱民 叶茂 陈玥 陈智慧]
为建立绿色高效的城市型风景区交通服务体系,实现景区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的目标,在界定城市型风景区特征基础上分析了交通设施供给与运行特征;以景区功能定位、自然生态发展和交通发展要求为导向,从绿色低碳、高效集约、智慧品质三方面构建了城市型风景区交通发展指标体系,并从分区保护、公共交通、停车换乘、慢行交通和组织模式五个方面提出了交通发展对策。
- · 绿道与轨道交通接驳的优化策略——以广州近郊地铁站点的接驳为例 [段婷 任利剑 运迎霞]
挖掘绿道的交通功能,将绿道融入轨道交通的短途接驳系统,可以有效缓解居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从生态位竞争和心理距离感知角度论证绿道接驳地铁的优势。以广州近郊地铁站点与绿道的接驳情况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绿道未能有效接驳地铁的现状和问题,发现在绿道线路、配套设施、管理、公众认知和天气影响等五个方面的不足影响了绿道对地铁的接驳使用率,分析绿道接驳地铁的使用意愿。借鉴哥本哈根、代尔夫特、日本、巴黎和纽约的案例,总结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建设的相关经验。最后提出绿道与地铁接驳过程中在系统、设施和管理方面的优化策略,重视在站点一定范围内的绿道系统构建,保证绿道的优先权,提高绿道对居住区的可达性,提供多功能的绿道服务配套,加强对绿道建设的资金支持和舆论宣传,形成成功的绿道政策予以推广。
- · 百万人口城市准快速路系统关键技术策略构建探讨——基于四川省11个城市案例的研究与启示 [王超深 张沛]
国内已建成的快速路系统,基本上均针对200万人口及以上的大城市及特大城市,对于100万人口左右的城市鲜有研究与实践,而百万人口城市在我国城市序列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是承载城镇化人口转移的主要载体。随着城市空间的拓展,出行半径明显增加,尤其是组团型山地城市或带形城市,常规的主干路系统难以适应快捷出行需求,急需技术等级较高的骨架道路系统支撑城市空间拓展。深入分析百万人口城市的交通出行诉求,采用现状总结与规划案例归纳的方法,对百万人口城市规划“快速路系统”进行系统分析,认为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百万人口城市快速路系统准确定义应为准快速路系统,并探讨其初步定义、主要技术指标、推荐标准等,以期指导百万人口规模城市骨架路网系统建设。
- [生态与环境]
- · 生态瓶颈因子优先的城镇生态敏感区评价方法探索 [牛强 李县 于立]
本文认为某些生态因子具有瓶颈特性,一旦它们的评价值超过敏感阈值,对应地段的生态敏感性就会急剧提高,而不论其他因子的评价结果,本文称这类因子为生态瓶颈因子。据此,本文根据变权理论,提出了生态瓶颈因子优先的变权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它在综合多个因子评价结果过程中,对超过敏感阈值的瓶颈因子会动态增加其权重以保证这些敏感地段在最终评价结果中得以体现,从而反映出瓶颈因子的作用,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其他生态因子的效果,评价结果更为合理。最后,以毗邻湖北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陶港镇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 · 转型期园林绿化的城市困难立地类型划分研究 [张浪 朱义 薛建辉 张桂莲 仲启铖 傅煜]
生态修复在城市内涵式提升阶段,具有改善“城市病”和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园林绿化在改善人居环境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立地条件与植物关系,这个古老而永恒的科学问题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参考森林立地类型划分的基础上,系统回顾了林业科学研究中森林立地和困难立地的相关概念和内涵,重点阐述了转型期园林绿化的城市困难立地概念及其范畴;提出了城市困难立地立地类型划分的3个主要依据:(1)大尺度与中尺度格局以森林立地分类基本原则为基础,(2)直接人为干扰影响应该特别强调,(3)必须特别关注土壤、水对植被的刚性约束;建立了基于园林绿化的城市困难立地类型划分体系,共计3个一级类别、12个二级类型。
- · 城市棕地绿化植物物种优选方法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张浪 曹福亮 张冬梅]
城市棕地绿化是对城市棕地再利用的最佳方式之一,是对其生态系统整体恢复和全面优化的一个过程。作为棕地绿化的主体,植物种类的选择尤为关键。论文以上海市5个试验样地为例,针对其棕地类型及受污染程度,阐述了棕地绿化植物物种的优选方法,以期为不同棕地类型和同型不同区位棕地的植物物种优选提供借鉴。
- ·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小区多功能立体化复合排水系统 [贾蔚 陈昌仁]
为了解决传统排水系统在小区车库污水和阳台排水收集、小区面源污染控制等方面的弊端,以居住小区为单元,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从屋面、墙面、地面出发,采用低影响开发的相关技术,构建了多功能立体复合排水系统,以期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支持,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
- [城市建设]
- · 城市邻避设施规划冲突现象内涵解析 [郑卫]
总结了邻避设施规划冲突的7项主要原因,阐述了自私的邻避、反对设施、反对项目和反对进程等4种冲突类型,并分析了冲突原因和类型之间的关联关系,指出厘清冲突的原因和类型,是有效应对邻避设施规划冲突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