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下空间立法及管理]
- ·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法制化建设的进程与展望 [束昱 路姗 朱黎明 朱宇宁]
系统回顾总结了我国自1980年代以来城市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法制化建设进程,分
析归纳了近年来城市地下空间法制化建设
的成就与问题,分析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
和我国台湾地区城市地下空间法制化建设
的成功经验,分析预测了我国城市地下空
间开发利用的发展态势,研究提出了我国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制化建设
基本体系、发展策略以及近期急需建立的
法律法规。
- · 走向有序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法规、规划、管理三位一体的体系建设 [何世茂 徐敏]
国内外很多城市已认识到地下空间资源
的重要性,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作为
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手段。国内城市地
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力度近年来不断加
强,也出现了种种问题与矛盾,本文在
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行法律
法规、规划编制、规划管理体制三位一
体的体系建设,以引导我国地下空间的
开发利用真正走向有序。
- ·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潜在不利影响及其对策 [杨木壮 张建峰 郑先昌]
为缓解用地紧张局面, 许多大中型城市
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由此引发的
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也日趋严重,开展地
下空间开发利用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研
究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本文从对地下水
环境的影响、对岩土体的影响和对临近
建筑物和管线的影响,以及导致的地质
灾害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
用中的潜在不利影响,并提出促进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
议。
- · 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事故应急预案研究 [赵丽琴 袁煌 谭章禄]
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地下公共
空间事故应急预案的现状及问题,提出
了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事故应急预案体系
的结构层次及设计的内容,强调了城市
地下公共空间事故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
的重要性。
- [特稿]
- · 规划课(八) [齐康]
- [规划]
- · 城市总体规划对多组团城市物质空间安排的实施效果分析——以兰州市为例 [汪昭兵 杨永春]
运用GIS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
时期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四类用地
实施效果发现:(1)在多组团城市中,城
市规划如果对该城市的某一组团在做城
市规划方案时有很明确的城市职能定
位,那么该类职能的城市规划用地实施
效果比其他承担综合职能组团的城市规
划实施效果要好;(2)从选取的四类用
地来看,不管是在计划经济时期还是改
革开放以来,工业用地的实施效果最
好,而居住用地和仓储用地的实施效果
都比较差;(3)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物质空间安排的实施效果
并不比改革开放以来的实施效果要好。
- · 城市规划管理实施过程中的矛盾与协调初探——以一起规划管理行政诉讼为例 [王鹏飞 王桢]
城市规划管理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或城
市详细规划被批准后城市当局对规划实
施的管理,主要包括城市用地的管理和
城市各项建设的管理。本文分析了城市
规划管理中各利益相关主体,对规划管
理实施和公众利益之间产生的各种冲突
与矛盾做了初步探讨,指出城市规划管
理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
建议。
- · 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对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 [陈有川 范静]
揭示了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必然导致
城市建设由“发展需求决定新增建设用
地供给”转变为“新增建设用地供给选
择发展需求”,分析它对城市空间增长、
规划布局、用地配置、开发强度变化和
开发时序选择的影响,并从合理引导城
市发展和科学编制城市规划角度对以上
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 · 谈城市化快速进程中城市边缘区的规划问题 [姜秀娟 赵淑玲]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化的前沿地区,是城乡
作用力交织碰撞的地域空间,同时也是城
市建设发展中变化最大、发展最迅速、问
题最多和最敏感的地区。本文从城市规划
专业的角度,分析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应用
特征、城市边缘区规划时应注意的问题,
并对城市边缘区的规划提出建议。
- [设计]
- · 商业与轨道交通相结合的理性设计 [代晓利]
世界范围内经济发达的城市大都建立了
完善的城市公交系统,其中城市轨道交
通系统与城市商业生活紧密结合,更以
其便捷、高效的特点成为城市交通和生
活的命脉。目前国内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速。从某种意
义上,轨道交通的节点就是人流的节
点,更是城市商业生活的节点。从建筑
设计角度而言,如何更理性地将二者有
机结合,创造出高效而又宜人的空间效
果,是在进行交通建筑设计的同时,急
需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希望本文对
商业与轨道交通理性结合的设计方面所
进行的初步研究,会对同类型的商业和
交通节点的建筑设计规划提供一定参
考,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 · 以灵动、活力、关联再造城市特色水湾——“十里银河湾”周边地带城市设计案例探析 [刘晨宇 张建涛 李广慧]
在我国,城市滨河水系的规划设计日益
受到关注。本文以郑州市“十里银河湾”
周边地带城市设计为例探讨滨河水系的
开发、更新与发展,提出规划应注重“功
能多元整合、景观关联互动、要素开放
渗透、整体活力发展”等相关理念,共
同打造一幅刚柔相济、水景一体、突出
整体性的生动城市景观。
- · 庞庄工业广场概念性更新改造方向探析 [张威 常江]
分析总结了徐州市庞庄工业广场在矿区
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现状下存在的问题。
通过比较现有矿区改造模式,结合庞庄
矿区社会背景和自身特点,从科研开发
和城市文化传承的角度探索庞庄矿区功
能结构的重组方向和更新改造的可行性
措施。
- [人文与社会]
- · 上海市郊区县外来人口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的研究 [周文娜]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步伐加
快,人口流动步伐也日益加快,来自外
地的大量人口为了寻找工作而涌入上
海,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和建成环境带
来巨大的影响。本文以上海市郊区外来
人口的社会空间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利
用2000 年外来流动人口“五普”数据,
通过因子生态分析和社会区分析的方
法,对2000年外来人口的社会空间结构
进行了研究,另外还对1990年以来外来
人口的变化进行一些分析。研究结果表
明,在2000年横断面上外来早期非经济
迁入群体聚居区、蓝领人口聚集区、白
领人口聚居区及外来人口少的边缘化聚
居区成为了上海市郊区外来人口的社会
空间结构的主要聚集类型;在时间演变
的纵断面上,郊区外来人口的社会空间
演化表现为圈层化、近域化和扩散化、
边缘化特征。
- [经济]
- · 中小城市楼宇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分析——以浙江省海宁市为例 [刘黎 徐逸伦 张敏]
本文首先阐释了楼宇经济的内涵。然后根
据研究综述和发展实践,总结出中小城市
发展楼宇经济的可行性分析框架。继而以
经济发展阶段和梯度推移理论说明实证
对象的典型性,并由海宁自身具备的优越
区位、强劲经济实力、独特的社会文化氛
围及开明的制度环境等基础条件,结合区
域地位的提升、社会经济效益的双赢、城
市空间功能组织的完善等发展效益分析,
对海宁发展楼宇经济的可行性进行了实
证研究。最后概括总结了楼宇经济对于中
小城市发展的实际意义。
- [城市群]
- · 经济落后地区城市竞争力分析——以沿淮城市群为例 [刘锋 余忠 刘贤腾]
本文应用SPSS 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方
法,选择7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
对沿淮城市群周边的区域的25个城市进
行竞争力分析。认为沿淮城市与周边城
市竞争力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在城市
群内部,淮南、蚌埠和淮北的竞争力要
强于其他3 个城市。进一步分析发现在
经济发展实力、科研力、经济外向力和
社会服务力等方面蚌埠的竞争力相比
“两淮”具有一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