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25-2026)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标题、摘要和关键词
标题
摘要
关键词
作者姓名
所属栏目
基金或资助情况
全文检索
首 页
在线期刊
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投稿须知
告诉我们您的目的,看看我们是否能帮助您。
→ 我想浏览在线期刊。
→ 我想订阅《现代城市研究》。
→ 我想向《现代城市研究》投稿。
→ 我的单位准备在《现代城市研究》投放广告。
→ 我有话要说。
→ 我还不了解《现代城市研究》。
→ 我想直接与《现代城市研究》取得联系。
期刊浏览
2010年 第2期
[特稿]
·
新型城镇化带动西部大开发 ——以南疆为例
[
仇保兴
]
>>详细内容
·
规划课(十四)
[
齐康
]
>>详细内容
[建筑节能]
·
江苏省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思路与措施
[
何权
]
>>详细内容
·
江苏构建四大体系,大力推进建筑节能
[
周岚
]
>>详细内容
·
南京市建筑节能工作现状与展望
[
傅阳 凌舒
]
介绍近年来南京市在建筑节能工作方面的做法与经验,即:健全工作机构,制�完善的政策法规,�化推动技术创新,为建筑节能提供保�障;在规划引领、政府监管、示范推广上为建筑节能深入发展提供动力;在可再生能源应用、绿色建筑、生态城区建设上为建筑节能工作开拓新路。南京市已成功申报全国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城市,需要开拓思路,继续推动建筑节能向深度、广度发展。
>>详细内容
·
合同能源管理的认识与思考
[
王华
]
既有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新能源建筑应用节能潜力巨大,但一次性投资过大,需要投入大量的财政资源,一般投资商或政府都难以承受。因此,需要�过培育能源服务市场,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合同能源管理解决了政府财政或用能单位在节能降耗方面资�不足的问题,将是今后既有建筑改造和新能源在建筑上应用的一种新途径。
>>详细内容
·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
张英魁 张正梅
]
随着全球能源趋紧,可再生能源建筑成为国内外节能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借鉴发�国家的有益经验,科学分析我国可再生能源建筑技术应用状况,结合现实国情与技术研发进程,根据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的应用前景,提出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的策略,对我国尽快创建节约型社会意义重大。
>>详细内容
[规划与设计]
·
动态理念下的控规指标体系及实施机制
[
郑晓伟
]
提出一种具有“动态”特征理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以及实施机制。在规划控制指标层面,通�过构建效率和公平双向视角下开发控制指标体系的技术路线,体现出控制指标对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动态兼容特征;在规划实施机制层面,在“总规——控规”一体化规划管理体系的背景下,提出具有“分期”理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机制,从而为新形势下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编制和管理两个层面的“动态”转变提供一种借鉴性的思路。
>>详细内容
·
城市社区生活空间规划的控制性指标体系
[
王立
]
以社会公平对应空间公正的人本主义理念为指导,以提高城市社区生活空间质量为最高目标,运用实证主义、结构主义的方法,并结合人们微观认知的行为主义方法,构建了社区生活空间规划的三大控制要素(城市空间资源、社区资源、城市生活场所)及其两套指标体系(社区生活空间观下的社区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和居民对生活场所感应—认知的存在主义控制指标体系),总结出了社区(体系)规划的棱柱体控制模型。
>>详细内容
·
城市立交桥下绿地设计现状分析
[
许晶晶
]
随着城市道路交通体系的不断发展,城市立交桥作为一种新型的空间形式和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直接影响到了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城市的景观,并不可避免地对城市原有景观空间结构形成冲击,而城市立交桥下绿地设计在改善和恢复环境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文章以南京中央门立交桥、新庄立交桥和南京站立交桥桥下绿地设计为研究对象,对桥下绿地设计的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力图探讨较为系统、融生态、视觉美学、地域文化于一体的桥下绿地设计。
>>详细内容
·
关于加油站安全规划建设的几点建议
[
李新海 吴越 祁双
]
结合《长沙县成品油站规划修编》实例,首先分析了我国加油站行业现状以及呈现单站规模大型化、服务综合化、更加注重安全和环境等发展趋势。其次归纳了我国目前加油站规划建设热潮背后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规划布局的随意性、相关规范的不严谨、工艺设计的欠环境、日常管理的疏忽等方面。最后提出了科学规划选址、确�安全距离、优化工艺设计、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应急体系等五个方面的对策及具体措施。
>>详细内容
[保护与更新]
·
试论历史街区空间的“异托邦”特质
[
王勇 夏健
]
基于“异托邦”空间概念和特征分析基础上,认为历史街区是作为城市社会真实场所存在的城市“异托邦”,并对历史街区的城市“异托邦”特质进行详细解读。并指出,为城市发展提供“反身之镜”和特殊空间实践基地是历史街区的城市使命,而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必须使历史街区回归,同时保持历史空间和创造生活空间的“异托邦”。
>>详细内容
·
江苏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格局演化——基于1993、1998、2003年度夜间灯光数据的分析
[
王跃云 徐旳 朱喜钢
]
尝试利用夜间灯光数据对1993~2003年江苏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格局的演化过程加以探讨,对1993、1998、2003年三个年份的夜间灯光数据的空间分析结果显示:(1)1993~2003年江苏城镇建设用地总量数值尽管与江苏省历年城镇用地统计数据之间存在小幅波动,但扩展趋势基本一致。(2)县域城镇建设用地增长一直占江苏城镇建设用地增长的较大比重。(3)江苏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增长在1993~1998年时段呈“扩散”状态,在1998~2003年时段则呈“集聚”状态。
>>详细内容
[土地利用]
·
山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开发策略——以遵义市为例
[
王国恩 肖荣波 彭涛 吴天谋
]
我国山地城市分布广泛,普遍面临着用地紧张的问题。本文以遵义市为例,以遥感、GIS为技术平台,综合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河流水系、植被覆盖等6要素,进行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得到城市建设用地的最大潜力及空间分布,重点提出综合功能选择、组团空间布局、循序开发时序等山地利用策略,为我国其他山地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详细内容
·
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客运需求的影响分析—以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
[
肖为周 王树盛 黄富民
]
在分析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借鉴香港“地铁+物业”轨道发展经验,通过优化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布局和开发强度,实践轨道交通TOD开发模式。基于苏州市城市土地利用优化前后的布局方案,建立城市轨道交通需求预测模型,获得轨道交通1号线客运量与沿线人口、总建筑面积、居住建筑面积、商业建筑面积的相关性,探索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客运量的影响规律。
>>详细内容
[生态]
·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挪威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
姜秀娟
]
自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在1992年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的基本发展战略和行动指南之后,可持续发展就成了各行各业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以生态足迹为出发点,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一、生态足迹;二、可持续发展与实体规划;三、生态足迹在挪威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应用;四、结论与建议。分析问题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个体家庭消费以及实体规划对环境的影响,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详细内容
·
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编制方法初探——以南京六合区“三房”建设规划为例
[
王承慧 杨靖
]
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已进入大量建设时期,时代呼唤高质量的保障性住房规划。保障性住房规划编制方法研究迫在眉睫。以南京六合区“三房”建设规划为例,针对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常见问题和矛盾,在调查、选址、布局等方面探讨了与空间决策相关联的规划方法创新。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专家审稿
读者登录
期刊浏览
编辑管理
|
在线期刊
|
杂志订阅
|
稿件查询
|
关于我们
|
投稿须知
|
返回首页
主管:南京市社会科学院 主办:南京市社会科学院
版权所有 © 2012《现代城市研究》编辑部 使用条款 隐私保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