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城市研究]
- · 深圳罗湖中心区4深圳罗湖中心区40余年规划发展历程演变及启示程演变及启示 [李其妍 冯建喜]
文章构建“背景—规划编制—规划管理—规划实施”分析框架,揭示改革开放 40 多年深圳罗湖中心区规划发展历程演变,将其划分为 3 个阶段 :(1)高速发展阶段(1979—1992 年);(2)经济转型阶段(1993—2005 年);(3)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006 年至今)。40 多年来罗湖中心区规划发展历程呈现 5 个方面的演变特征:(1)规划角色与作用从被动工具逐渐转变为重要的治理手段;(2)规划体系与框架在模仿中不断开辟自身路径;(3)规划类型与内容从法定规划到法定与非法定规划全面开花;(4)规划目标与理念逐渐从物质经济跳脱走向多元化 ;(5)规划管理与实施从水平管理到建立分层分级架构,并且更加精细化。期望通过对罗湖中心区 40 多年规划发展历程的梳理为其他城市和城区的规划编制提供经验借鉴及教育警示。
- · 基于创新载体的创新空间识别与创新模式优化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岳隽 虞洋 陈小祥 汪维录]
识别创新空间的范围及其用地关系,对于建设现代化创新型城市具有指导意义。文章以深圳市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梳理创新载体的构成,明晰其作为创新空间的实体表征的重要对象,通过其空间位置分析了集聚热区、体系结构;从产学研三重角度定义创新空间的内涵及其空间识别逻辑,以社区为尺度对深圳的创新空间及其发展模式进行了具体的划分 ;进一步探究创新空间培育和土地利用管控的相互关系,从中微观尺度侧重结合实际情况选取深圳市典型区域进一步分析其空间肌理和空间需求,提出创新空间合理配置的优化路径。
- · 基于四经普数据的深圳市福田区产业空间特征分析业空间特征分析 [林梅花 李启军 沈婕]
产业的空间配置研究向来是城市空间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一个基本按规划建设的中心城区,深圳市福田区的产业空间特征更具特殊研究价值。文章基于深圳市福田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通过 LBS 定位技术,从微观尺度、全产业类型角度分析福田区产业空间集聚特征、产业空间效率特征及产业空间功能混合度特征等产业空间特征,以期理解特大发达城市中心的产业空间特征,为将经济普查数据应用于微观精确尺度的城市产业空间特征分析提供新思路。
- · 精细化治理背景下“非公有支路” 的产生与实施路径研究的产生与实施路径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 [严文俊 厉莹霜 陈方]
文章首先通过梳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居住区组织模式和道路等级的调整,发现传统居住小区向步行生活圈转化的过程中,住区内部的部分道路将会升级成为城市道路。其次分析深圳市建成住区道路系统与城市的互动性,指出现阶段社区生活圈的构建需要新型的共享型城市道路。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倡在城市支路细分等级中新增一类“非公有”属性的支路,实现在道路空间层面的精细化治理。最后,在深圳城市更新背景下探索“非公有支路”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 [规划与建设]
- · 超大、特大城市自我更新发展空间变革路径研究 ——基于全球科技产业变革视角 [樊志宏 向恒]
每一轮经济长周期中,少数超大、特大城市既在全球科技产业变革中发挥了关键的驱动作用,也引领了城市发展范式的变革。这些变革在空间上往往集中在这些城市的“创新先锋区域”。中国的超大、特大城市肩负着带领国家竞争全球科技产业变革并跑、领跑地位的重任,应积极探索适合此轮科技产业变革的城市自我更新内生动力空间及其演进驱动路径。为此,需要从发展动力、发展空间、发展路径、价值增值以及方法论等角度,探索适应乃至引领信息时代城市变革新路径,重点包括:探索城市“实体—虚拟”相互映射空间体系构建路径、城市土地空间复合功能体系构建路径、城市空间价值可持续增值发展路径、城市空间的文化承继创新发展路径。
-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城市扩张时空演变特征 [李春 王金柱 刘勇 刘秀华]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城市群发展的第四极,对其城市扩张时空演变特征的分析能为区域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文章选取了成渝地区 45 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 GEE 提取了1990—2019 年的城市用地,采用圈层梯度分析法和城市用地密度函数,对比分析不同规模城市的扩张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城市扩张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成都、重庆双核的扩张速度较快,带动了沿线及周边城市的发展,但总体上中小城市发展相对滞后,城镇体系结构及区域协同性有待加强。②从城市紧凑度(Kp)、扩张速度(D)来看,城市半径随时间而扩大,多数大中城市的紧凑度下降,而小城市趋于紧凑。③根据城市形成演变特征,可划分为高速发展型、集聚增长型、分散发展型、发展滞后型 4 类,其中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高速发展型,区域性中心城市为集聚增长型,成渝连接区域的中等城市为分散发展型,小城市为发展滞后型。
- · 港城共生政策环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 ——来自天津市的证据 [华欣 吕成双 王彤]
在港口城市向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背景下,港城共生政策环境为经济社会赋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采用 2005—2019 年天津自由贸易港政策文本与经验数据,结合经典政策量化体系与天津自由贸易港政策特点,构建了天津自由贸易港政策量化评价体系,对港城共生政策环境进行量化评价,利用 VAR 模型实证考察了港城共生政策环境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港城共生政策环境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两者之间存在动态互促的演化关系;港城共生政策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正向脉冲响应具有时滞效应,但经济发展对政策环境的脉冲响应平稳 ;港城共生政策环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倒“U”形趋势。上述发现为认识港城共生政策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设计并完善在港城共生条件下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证据。
- · 基于GIS的武汉市工业遗产时空间格局特征研究 [黎启国 许召敏 郭树志]
通过对武汉市工业遗产样本进行搜集、调研和统计分析,整理了近代 102 个武汉市工业遗产研究样本,结合网络数字地图提供的经纬度,基于 GIS 进行定位,建立武汉市工业遗产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结合工业遗产分类体系、分布总量等信息,对武汉市工业发展历史脉络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利用 GIS 中的核密度分析、平均最近邻比率等方法,探索武汉市工业遗产分布时空间格局特征和规律,并以此为未来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和规划提出应对策略。
- · 杭州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站点特征分析及评价研究 [饶传坤 金利]
文章通过构建轨道交通网络与站点特征评价体系,对杭州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和站点特征进行定量测算,剖析其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杭州市轨道交通总体效率不高,与国内其他大城市比较有一定差距,客流呈外围向中心聚集,职住分离明显,站点间活力与辐射能力差异大,较多站点的功能亟待增强。基于五维评价体系,杭州市 167 个站点可分为六大类型,不同类型的站点拥有典型的功能特征、空间分布和共性问题。今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应不断优化轨道交通网络,协调城市交通与用地开发,分类提质加快不同类型站点的功能建设。
- · 近人视角城市道路类型划分 ——基于街景要素的客观测度方法 [赵溢墨 杨东峰]
为优化城市道路分类体系,弥补传统分类体系以车为本进行构建、忽视人的角度问题,在计算机深度学习技术与开源数据的支持下,提出街景要素数据驱动,划分近人视角城市道路类型的方法。以大连市为实践案例,提取、聚类街景要素主成分,依据路段中街景组合方式分类城市道路,并对分类结果从图像要素构成、空间分布、数量结构、周边用地四方面特征展开分析,实现对大连市近人视角城市道路的类型划分与解读。
- · 系统论视域下我国城市非正规空间分析 [戴梦云 向鹏成 周滔]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规划朝着正规方向发展,然而城市自发的非正规性产生的非正规空间承载着不同人群的需求,以其灵活性和适应性成为城市空间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主体、目标、客体三维度剖析城市非正规空间系统要素,将宏观和微观因素结合得出城市非正规空间系统的三大内生逻辑,最后从系统要素和系统逻辑两方面对我国城市非正规空间提出规划管理建议。研究对于厘清我国城市非正规空间的系统脉络,揭示我国城市非正规空间运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我国城市非正规空间的治理提供思路和借鉴。
- · 社会结构更替驱动下老城社区公共空间响应机制 ——以西安为例 [周志菲 阎飞 李昊]
社区公共空间作为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双重转型的物质载体,需要与居民生活方式、群体特性和社会组织相适应。文章以西安老城社区为例,厘清其社会结构从保守到自由、聚集到分异、并存到联结的更替过程,归纳出不同社区形式下的公共空间布局特点,提出趣缘化、异质化和脱域化的社会结构对老城社区公共空间在系统网络维系、布局模式优化和内外边界整合等方面产生了较强的驱动作用,同时社区公共空间也反馈出多元兼容、继承细分、动态适应、混杂突变、协同诱发的响应特征。
- · 乡村旅游资源架构的优化、开发与整合 ——以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为例 [胡卫华]
随着中央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细化,乡村旅游成为新的乡村工作重点和乡村振兴的新范畴,但多数传统的村镇对于自身的旅游资源没有明确的认知,盲目地跟随城市旅游行业经验,造成乡村旅游业停滞、缺少游客、浪费经济投入、大量旅游资源空置等尴尬局面。对旅游资源的优化、开发与整合缺少理论指导,阻碍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文章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梳理,针对其特征和现状,结合实际案例,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为江苏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 · 乡村振兴战略下装配式田园康养社区多维共生设计探讨 [仝晓晓]
促进养老建筑的健康发展,加快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与养老产业的融合创新,是新时期我国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的重要途径。文章立足城市养老压力和老年人群对特色化康养的需求,在当前宜居乡村建设目标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转向生态环境提升的重要阶段,针对当前养老小镇开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因过度地产化所导致的建筑与环境绿色流失问题,提出将便捷化、定制化定位为田园养老建筑与环境设计理念多维发展的深化方向,展开装配式康养建筑与乡村环境多维共生的韧性营建策略研究,为近郊型乡村休闲农业与养老产业的健康融合发展提供可参考的设计思路。
- · 基于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结合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策略探讨 [牟玲利 彭恺]
与传统的城市规划不同,村庄规划既存在自上而下的规划编制和政府管理措施,也存在自下而上的村民自治。随着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展开,关于新时代下村庄规划的研究和探索多从单一角度或某片区域入手,不够系统全面,且对村民主体的自组织性研究不足。因此文章从成文法、不成文法两个角度,通过对以成文法为基础的十省市村庄规划导则的解读以及以不成文法为基础的村民自治的研究,分析村庄规划中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如何结合的问题,并依据笔者在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梧桐乡村庄规划的编制实践与研究,思考具有可适用性的村庄规划编制策略,以期为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 · 从“企业型”到“公益型”:城中村改造中地方政府角色转换的效益及反思 [黄志基 宋澜 戴晓冕 那子晔]
地方政府在城市更新实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基于治理视角,研究发现在一些城市更新项目实施中,地方政府角色从传统认知的“企业型”转换为“公益型”,表现出倾向于放权让利于市场主体和社区、以规避风险为目的形成“政府—国企联盟”,以及培育差异化增长联盟等行为特征。结合租差理论,分析了城中村改造中地方政府角色转换的效益及其机制。并进一步以广州市琶洲村改造为案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角色转变对时间、经济和社会效益所带来的具体影响。最后,结合案例分析,对地方政府角色转变进行了批判性评价与反思。
- [人文与社会]
- · 论南京城市文学地标的“第三空间”激活 [武佳雯]
城市文学地标是凝结特定文学经验的标识性地域景观,它们作为典范的人文意象同构着城市集体文化经验。长期以来,文学地标被架构为“空间 + 文学”的知识论二元模式,其内容建设忽视了对文学事件的生动关注。以城市建构为本位,文学地标应被视为异质文学经验在地理空间内的堆叠着的状态本身,即爱德华·索亚所提出的超越并融合了单一物质或想象维度的“第三空间”。作为兼容统驭着文本经验与空间在场的形式,碑铭、书法等文学书像呈现着地标生成史中的关键文学史经验,是“第三空间”激活的契机所在。
- · 关于环境哲学理论基础的探讨 [李晓蕾 陈思汶 王祝根]
生态环境保护是 21 世纪中国乃至全球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哲学思考是确立环境哲学观的基础和关键,对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理论框架与知识体系和指导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具有双重意义。文章探讨了生态环境作为一种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哲学内涵,提出环境哲学观以可持续发展为认知基础、以和谐思想为发展基础、以生态效益为价值基础的理论构建逻辑,并指出上述 3 项基础对塑造中国特色的环境哲学观、形成完整的环境哲学理论框架以及助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积极价值。
- · 多尺度视角下大学生地方依恋特征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蔺阿琳 娄健坤 曾尔力 黄怡欣]
大学生对环境的依恋程度影响其个体幸福与未来发展。文章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不同空间尺度(大学校园、大学城和城市)的大学生地方依恋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地方依恋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存在尺度差异,较大空间尺度的地方依恋受到更小空间尺度的影响,各空间尺度地方依恋对主观幸福感作用机理存在差异。文章补充了多尺度地方依恋的理论研究,可为制定以提升大学生幸福感为导向的环境优化策略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