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 · 基于“天·地·城·水”的海绵城 市水文生态过程空间模拟研究 [徐海顺 张青萍 曹天鸣 郭苏明 王浩]
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是运用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城市水文生态过程进行生态雨洪管理与调控,维护和提升城市自然水文生态过程。针对城市水文生态过程展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空间模拟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从城市水循环的降雨、产流、过程传输和汇流四个阶段以及对应的“天”、“地”、“城”、“水”四大水文生态过程的角度,论述了基于多目标的城市水文生态过程空间模拟分析的内容、方法、技术与路径,以期为后期各类型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定性、定位与定量规划设计提供科学指导和依据。
- · 雨洪管理视角下的我国城市水系规划研究路径与展望 [徐苏宁 赵蕾]
当前气候变化导致的城市内涝、雨洪灾害等问题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为加以应对,我国提出全面建设海绵城市。城市水系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海绵城市的关键途径之一。在此背景下,文章试图从城市水环境、城市水景观、城市水空间、规划编制技术及法规等方面,对雨洪管理视角下的我国城市水系规划相关研究路径、进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 · 公园绿地海绵技术应用效果的模拟分析评估——以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东部入口片区为例 [刘小钊 吴昊 张广宇]
基于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与江苏省“海绵公园”项目实践,以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博览园东部入口片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概化研究的方法, 对在2年一遇、10年一遇以及20年一遇重现期下,研究区域内有组织地运用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池、植草沟、雨水罐4种海绵设施前后,峰值削减、径流总量、雨峰推迟、单次降雨径流控制率四个方面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发现设计问题,针对不同区域分别提出了继续保持、减少以及增加海绵设施布设的优化建议。
- [历史保护与更新]
- · 基于集体记忆视角的战争景观遗产保护研究 ——以南京抗日战争景观遗产为例 [方程 李菁 杨波]
南京抗战景观遗产类型丰富、分布广泛,蕴含了大量重要历史信息。但是,长期以来相关研究匮乏,许多抗战景观遗产没有得到恰当保护,无法向公众提供系统的历史信息。文章基于集体记忆视角研究了战争景观遗产认知的流变及价值实现途径;系统梳理了南京抗战景观遗产现状,对其进行了分类,并对现状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从南京抗战景观遗产保护名录与保护体系构建、空间单元划定与记忆要素修复、遗产空间结构构建、公众体验及青少年教育体系构建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南京抗战景观遗产保护即集体记忆构建策略。
- · 基于GIS和AHP的历史地段建筑多级综合评价——以南京湖熟古镇核心地段为例 [葛天阳 后文君 阳建强]
建筑综合评价是历史地段更新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以南京湖熟古镇核心地段的建筑综合评价为例,构建了基于GIS和AHP的建筑多级综合评价体系。将多个加权综合评价串并联,构成多级评价体系,取代原有一次性笼统评价的方法,提高了评价的针对性,减小了信息的需求量。通过GIS平台和AHP方法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计算精度。多级评价的方法比现有方法具有更广的适应性,对类似对象的综合评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城市建设]
- · 苏南、苏北新型集中社区建设运作机制比较研究——以浏河镇和石集乡为例 [项闯 李广斌 茅亚平]
农村新型集中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其建设深受地方化社会经济制度影响,且“人”、“地”、“钱”一直是新型集中社区建设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乡野调查,从“集居空间尺度”、“土地流转方式”、“资金筹措方式”三个层面对苏南、苏北两地集中社区建设运作机制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出能帮助集中社区有效建设运营的策略。得出,苏南新型集中社区建设在集居尺度上有村内集居、跨村集居和城镇集居三种空间尺度;在土地流转和资金筹措上呈多样化形式,而苏北在这三方面均略显单一。
- · 带条件土地出让模式的城中村改造实践——以珠海沥溪和福溪村改造为例 [章征涛 李和平 祁蕊]
在对土地出让制度的演进和逻辑梳理的基础上,认为通过“价高者得”经营性土地依赖招拍挂的出让模式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并支撑了地方土地财政。但是,随着城市存量开发转向,当前出让方式仍容易陷入经济效益的窠臼。因此,探索存量土地出让方式的突破成为关键。本文以珠海沥溪和福溪村改造中采用的“带条件出让”为例,总结了该项目的基本情况,实施主体转变,并对改造结果进行了评价。
- · 开放与封闭较量——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视角 [郑晓云 王赟潇]
本文在揭示封闭式与开放式住宅区不同产生背景的基础上,站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对两种建设模式进行比较,得出开放式住宅区在土地资源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更有效,更加符合当前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应当在考虑不同地区实际情况的前提下,逐步推广开放式住宅区。
- · 语境分析下中国封闭小区的实质 [唐乐]
2016年初,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第16条中关于打破封闭小区及相关意见的提出引发了社会舆论与研究热潮。相关研究中已出现了范畴扩大与名词替代的误区,并影响科学研究的严谨与中央精神的贯彻。通过语境分析中央政策意见及相关文献,中国封闭小区的实质得以被揭示。封闭小区的范畴是已广泛封闭化城市住区中的一部分,其释义为因空间规模较大而导致城市交通拥堵与空间利用低效的城市住区。西方封闭社区是在西方社会语境与城市规划专业语境中解构形成的,与中国封闭小区的实质存在明显的差异。清晰解读中国封闭小区的实质有助于相关研究的深化,并有利于中央政策意见的落实。
- · 基于意象空间的城市特色研究——以敦煌为例 [陈春宇 董晓峰 刘润 朱宽樊]
将城市意象、空间生产理论与城市特色相结合,研究了城市特色的感知途径、特色空间生产、城市特色构成模型、城市特色塑造途径。以敦煌为例,在对其进行历史空间演变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地图法对敦煌市意象空间进行了研究,从意象空间中选取典型空间作为特色空间,分析其生产即形成与表征过程,最后提出了敦煌市城市特色塑造策略。
- [城镇化]
- · 我国坝上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路径探析——以张家口市沽源县为例 [赵科科 孙文浩]
坝上地区是京津冀城市群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和水源地,为了保障区域生态安全,该地区发展长期受限。在“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等诸多重大机遇下,急需探索出适合坝上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路径。文章以沽源县为例,通过分析区域特征、城镇特点、生态本底,提出中心集聚型、农牧引导型和生态文明型三种城镇化路径,以期为坝上地区新型城镇化理论研究提供支持。
- · 2000年来黄土高原沟壑区小城镇空间发展研究综述 [刘玲玲 任云英]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城镇面临过度城镇化、以经济主导的发展而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以及不可控的社会、环境成本,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小城镇空间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文章以已有黄土高原沟壑区小城镇空间发展研究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梳理已有研究成果,文章涉及其空间发展要素、空间发展动力机制、空间发展模式、空间发展策略等几个方面。通过对2000年以来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进而明确2000年以来对该地区小城镇空间发展研究的内容、方法等,为相关研究提供文献基础,并结合国家政策提出黄土高原沟壑区小城镇空间发展研究趋向。
- [城市管理]
- · 国家级新区发展与管治模式研究 [肖菲 殷洁 罗小龙 刘晓曼]
国家级新区是我国为应对国际竞争加剧、市场需求增速放缓而设立的特殊政策空间,是我国空间发展战略的具体落实。近年来以国家级新区为增长极带动区域发展的思路日趋成熟。通过对国家级新区的总体情况、定位、管治模式进行总结,分析我国的空间决策。研究认为:(1)国家级新区的设立与经济发展阶段具有紧密联系,空间分布具有均衡性特征,经济发展受其成立年限、所处区位和基础条件影响。(2)国家级新区的定位体现时代背景,以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特色化和专门化为发展方向。(3)国家级新区的管治模式可以划分为跨界联合模式、管理委员会模式、属地政府模式。研究还对国家级新区的未来建设提出借鉴性意见。
- · 现代CBD空间开发与运营的政府管理实践研究 [姜川 陈天]
现代CBD是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种高效的空间组织形式。由于现代CBD开发建设的长周期性和空间的高度外部性,其空间开发与运营的政府管理模式需要应对不同阶段市场经济环境。本文通过对现代CBD空间开发与运营的政府管理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由政府派出的CBD公共管理机构如何针对市场经济环境下CBD空间开发与运营的阶段性,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以及协调与各级政府及其他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为CBD的空间高效开发和可持续运营提供参考路径。
- [人文与社会]
- · “理性”与“感性”之间:上海流动人口迁居意愿研究 [陈宏胜 王兴平 刘晔 李志刚]
中国大城市已进入“移民城市”时代,提升流动人口居住意愿对保持城市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上海流动人口的迁居意愿与再流动意向进行研究,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当前“城乡二元结构”与“城市内部二元结构”下,大量流动人口处于幸福感低但定居意愿强的状况。在再流动地的选择上,返乡是流动人口再流动的主要选择。在影响机制上,家庭收入高、拥有住房、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流动人口定居意愿较强,而经济收入低、租赁住房、家庭成员离散的流动人口迁居意愿较强,且流动人口定居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居住惯性”。在流动人口再流动意向上,呈现出受教育水平越高、家庭负担越小,继续向其他城市流动的可能性越大,而年龄越大、家乡发展环境越好则返乡的可能性越高。在“十三五”发展期,建议尽快将长期定居城市但发展能力弱的流动人口及其家庭纳入城市福利保障体系之中,减少流动人口入户的“选择性歧视”。
- · 双重转型背景下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臧元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令人瞩目的高速发展,特别是自1978年始,中国进入体制与发展的双重转型阶段,伴随着经济发展,城市贫困的问题日益凸显:贫富差距的扩大、显著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本文将在双重转型的理论框架下,探讨城市贫困的理论基础,并在考察城市贫困的基本现状与扶贫进展的基础上,提出缓解城市贫困的思路与措施。
- [区域]
- · 基于城市流强度测度的内陆与沿海城市群比较研究——以武汉市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黄经南 王存颂 Jefferey Sellers]
经济全球化以来,城市群逐渐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空间集聚形态。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较早的沿海三大城市群,如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塘等,对于内地的城市群则涉及较少。而两者间对比研究则更为缺乏。本文选取沿海与内地城市群的典型代表——长三角和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构建GIS城市流强度模型,从客运流、信息流两个方面对两大城市圈的发展程度进行计算对比。结果表明,与沿海长三角城市群相比,内地武汉城市圈城市流强度较小;在结构方面,沿海的长三角城市群城市体系已经发育成熟,形成了多级中心结构,而武汉城市群仍是单中心结构。据此,从空间规划角度提出旨在提高内地城市群质量的策略。
- [旅游]
- ·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性评价研究——以江苏省13市为例 [曹培培]
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相互关联,两者的协调发展是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结合SPSS19.0软件,对江苏省13市2010-2014年的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5年间,江苏省13市协调性指数总体呈逐年上升态势,协调性指数较大的城市所占份额增加,协调性相似城市在空间上更趋于集中;②江苏省13市具体可被划分为3个等级,第一等级包括南京、苏州、无锡,数量较少,得分显著高于第二、三等级。协调性水平总体呈现出由苏南向苏北、由中心城市向边缘城市衰减的空间格局;③经济发展、区位条件、旅游资源是影响江苏省13市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性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