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4
“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时,李克强如是说。
总理报告中提到的“三个1亿人”,迅速吸引了各界关注的目光。3月5日下午,由元亨祥基金联合亚太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于上海星河湾酒店举办的“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智慧城市发展战略高峰论坛”,成了政府工作报告研讨会。
有学者就国际上城镇化融资模式的经验做了解读和探讨。比如美国的高度市场化市政债券融资模式、日本的半市场化半行政化融资模式、法国的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模式和英国的公私合作模式。而就中国来说,在最近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对城镇化建设融资渠道提出“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则提出“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
面对地方政府举债搞城市开发,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副教授、MBA项目主任吴飞说:“大家预见到投资可以拉动经济,但是我们有没有看到如果因为投资而使房价过高打压群众消费的意愿?”吴飞与大家分享了他自己的城镇化亲身经历。在新西兰,他与人合伙买地,根据规划自己造了个房子,房子周边是一个很大的农场,就在城市的边缘。“房子建了以后,我们搬进去了,所有人都搬进去了以后,开发商就在中间建了一个商业区,超市、餐厅、快餐、幼儿园,所有人也找到工作。这里从农场变成了一个小镇。”吴飞的案例,是一种需求拉动的城镇化,不会产生所谓的“鬼城”。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则认为,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而中国在过去的30多年发展中,城镇化发展大大落后于工业化发展。因此,城镇化发展有很大的空间,城镇化能够从根本上扩大内需,进而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在提到搞好城镇化时,姚景源表示,搞好农业现代化和发展实体经济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前提。在论坛现场,姚景源接受了《新民周刊》的采访。
新型城镇化创造需求
《新民周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您认为为何在此时将城镇化的重点关注于此?
姚景源:大家知道中国的改革开放,从1978年算起到现在是36年。36年前中国还没有摆脱贫困,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当时中国农民的年收入是133元人民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中国农民人均收入8896元。1978年中国城镇化率17%,到了2013年是53.73%。1978年我们一年的生产总值3645亿。总理上午也讲了国内生产总值,去年达到568800亿。应该说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现在,全世界、全人类最伟大的,最波澜壮阔的就是我们十几亿中华儿女摆脱贫困,解决温饱,走向小康。
然而另外一方面,中国现在面对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就经济层面来说,中国经济最深层次的问题就是需求不足。大家知道我们这么多年,年年喊扩大需求,需求就是上不来。我们最苦恼的问题就是如何扩大需求,为什么扩大不了需求?因为创造需求的城镇化发展滞后。李克强总理讲到,要让中国经济能再进一步,最重要的就是转变增长方式。再具体一点,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点,关键在于城镇化。
按照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过去30多年的发展当中,工业化和城镇化二者速度不匹配,创造需求的城镇化,大大落后于创造供给的工业化发展速度。你看我们中国的工业化,现在是200多种产品产量世界第一,钢铁、煤炭、水泥产量在世界上都是第一,我们工业化是神话般的增长,创造了供给,然而需求不足。
刚才提到去年城镇化达到53.73%。但是这个数字的算法有点问题,现在城镇化率用常住人口来计算:一个人在上海居住、生活超过6个月,就算在城镇化里面来了。这样一来,就把2.6亿农民工都算到城镇化里面来了。而每个人都清楚2.6亿农民工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没有和城市人一样享受到公共产品和服务,他们的根还是在农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目前的城镇化质量有问题。总理讲过,我们的城镇化率实实在在是35%略高一点,35%是个什么概念呢?发达国家最低水平是78%,一般都在90%以上。35%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些差距就是增长空间。
来源: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