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04
中新网北京12月26日电 (记者 杜燕) 《2014北京商业发展蓝皮书》今天发布。蓝皮书指出,目前京津冀商业环已经初步形成,固安、燕郊等“卫星城”特质尽显。然而,巨量资金涌入使得部分地区忽视自身需求和定位,出现了商业结构性局部过剩的问题。
2014年度(第八届)北京商业高峰论坛今天在京举行。论坛上,业界专家、学者除了围绕“京津冀一体化下的商业机遇”为主题就商业规划、商业机遇和挑战进行交流和探讨外,《北京商报》还发布了《2014北京商业发展蓝皮书》。
据悉,该报告由20位记者分赴三省14地,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深入政府部门了解最新城市规划,对话企业家了解改革期待,实地走访挖掘市场动态,最终将调查报道集结成册,分成《2014北京商业发展解读》、《业态盘点与趋势预测》以及《京津冀一体化的商业机遇》三大部分。
《蓝皮书》称,调查发现京津冀商业环已经初步形成。但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提速,巨量的资金开始涌入到京津冀这片黄金区域,但是,一些地方青睐高大上的购物中心,盲目招揽了一些高端品牌,忽视了自身的需求和定位,导致了商业结构性局部过剩问题的出现。比如,受益京津冀协同发展比较明显的燕郊,目前就有多个体量达到30至50万平方米的商业地产项目正在建设中,这样的增量很难在短期内消化,反过来看,居民们更愿意消费的可能是亲子、药房、健康会所、母婴等等。
《蓝皮书》还指出,在京津冀14个地区,集合购物、休闲、娱乐、教育、亲子、旅游等于一体的“一站式消费”新模式现萌芽。然而目前京津冀一些地区商业发展相对滞后,一站式消费场所还有很多空白,而这些空白正是未来巨大的商业潜力所在。
此外,《蓝皮书》指出,决定一个商业项目是否成功还取决于公共交通。调查中,有62.5%的消费者会因为公共交通便利选择购物场所。
当天,北京品牌协会还与《北京商报》社举办了“北京品牌新品展示发布活动”。现场不仅有老字号企业,更有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新锐品牌企业前来助阵,涵盖了时装、饰品、IT等多个门类。
新品发布会上,《2014北京品牌十大新闻事件》公布,包括三大本土电商相继赴美上市;大悦城品牌注入中粮置地;翠微收编当代商城、甘家口大厦;华润创业吃掉TESCO中国区;王府井百货先后联姻腾讯恒大;阿里“双11”创571亿天量销售额;“电商专列”搅局传统快递市场;沃尔玛在华跨界购物中心;中国邮政牵手阿里;“嘿客”探索商业新模式。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