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 国内城市
  • 作者简介:李王鸣(1956-),女,教授,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系副主任,主要从事城市规划、区域规划、经济地理研究。邮编:杭州,310028。 冯雨峰,工作单位为杭州市规划局。邮编:杭州,310012。
  • 杭州西郊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 Tourism Resources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in the west Suburbs of Hangzhou
  • 浏览量:
  • 李王鸣 冯雨峰
  • Li Wangming Feng Yufeng
  • 摘要:
    从分析杭州城市西郊旅游资源条件和开发意义出发,论述了该地区旅游资源利用和开发的指导思想、功能定位、整体协调与空间组织等问题。
  • 关键词:
    旅游开发资源利用杭州西郊
  • 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some suggestions focusing on the issues such as guiding ideology, functional orientation, integrative coordination, spatial organization in exploiting and utilizing tour resources for the western of Hangzhou city based on the analyzing resource conditions and probe significance in the area.
  • Key words: tour exploration;resource utilization; western of Hangzhou city
  • 1 杭州西郊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课题

    1.1 地域及简况

      杭州城市旅游西拓的主要地域范围包括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与城市近郊区。其中近郊区主要指转塘、袁浦、周浦、龙坞等四乡镇即传统意义上的上泗地区及留下、蒋村两乡镇的非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区范围(见图1)。  杭州西郊转塘、周浦、袁浦、留下、龙坞和蒋村六个乡镇及之江旅游度假区,总面积有200平方公里左右,约占杭州市区行政区域面积的30%,常驻人口12.5万人,除了留下、蒋村有部分区域是城市建设用地并有部分划为城市规划建设用地之外,大部分土地属城市近郊区。城市近郊区内总人口约10万人,人口密度约为733人/平方公里,是杭州市区人口密度的三分之一。本区域东北与西湖风景名胜区及城市建成区、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区相接,南濒钱塘江与滨江区及萧山市隔江相望,西部及西北部与富阳、余杭市相邻。本区域内地势呈北高南低走向,由低缓山丘经山洪冲积扇形平地至钱塘江围垦造地平原,地形类型多样,地形开阔,坡度平缓,水网密布,林木葱郁,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种植、畜牧、水产养殖等传统的农业经济基础较好,素有“鱼米之乡”之称,长期以来作为城市的粮食及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为城市系统的良性运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位于杭州西郊的转塘、周浦、袁浦、龙坞、留下和蒋村等乡镇,紧靠杭州市区和西湖风景区,群山环绕,林木葱郁,自然环境优美。这里分布着西溪、小和山、午潮山、白龙潭、大清谷、灵山洞、东江嘴、长安沙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主要有以龙坞为主的“山”景,以灵山为代表的“洞”景,以桑园岛和长安沙为依托的“沙”景,以西溪和钱塘江为特色的“水”景,以及集中分布在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主题公园和以浮山生态村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同时,该地区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一直得到相对有效的控制和保护,未有大的污染项目布置,是未来杭州城市风景旅游业空间拓展的最佳区域。

    1.2 西郊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意义

      从宏观层面看,世界旅游中心的进一步东移促使中国旅游城市进入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时期,21世纪的杭州将建设成“旅游、居住、求学、创业”的天堂城市,要把这个美好的愿望变为现实,研究如何保护、合理利用城市西郊资源,是杭州城市实现既定目标应迈出的实质性的步伐。  从微观层面看,杭州城市西郊区域面积较大,人口密度相对较低,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发展,经济实力有了明显增强,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旅游业发展迅速,为实施旅游业西进打好了基础。但是,市区西部的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相对滞后,现有一些产业发展对自然景观环境已造成一定的破坏。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缓慢等问题,也直接影响了杭州城市总体功能的发挥、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和城市战略目标的实现。  因此,杭州西郊旅游资源合理利用与城市旅游西拓是杭州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这对于改善杭州城市的生态环境,做好水源地保护,拓展发展空间,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2.1 拓展杭州城市旅游业发展空间的客观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向东向南发展,加快城市发展重心的转移,是杭州城市由“西湖时代”跨入“钱塘江时代”的重要举措,而作为一个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旅游空间的拓展是对城市发展具有特殊要求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加快城市旅游景点和旅游设施建设的向西拓展,是城市产业分工和空间均衡发展的需要。

    1.2.2 是西郊风景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客观要求  杭州西郊是风景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西湖风景区的外围地区和城市的水源地保护区。但是,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比较充分有效的保护与利用。区内各乡镇的采矿行业、建材行业、燃煤锅炉和工业窑炉的污染,以及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点所排放的污水对水系的污染,都已给这一地区的环境质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城镇发展与建设滞后,也使得这一地区的城镇景观环境与旅游区的环境质量要求极不相称。

    1.2.3 振兴杭州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杭州西郊集中了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龙坞风景区、西溪文化旅游区、灵山风景区等四个风景旅游区,南面与江南旅游区隔江相望,东面紧靠西湖风景名胜区,西接两江一湖风景区,这里集中了杭州城市几乎所有的新兴风景旅游区,加快西郊的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有利于杭州旅游业发展的整体优势和规模优势的形成,促进杭州旅游业的发展跨上新台阶。

    2 杭州西郊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2.1 西郊旅游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指导思想

      在西郊发展问题的调查研究和讨论过程中,许多部门和乡镇把西郊的发展滞后现状归咎于对这一地区开发的区域功能及空间布局的限制,其实早在1994-1995年,杭州市规划局也曾就西郊的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问题做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当时考虑城市水源地保护和西湖风景区外围环境保护的要求,考虑城市发展对外部环境和绿化空间的要求,考虑到西郊与城市中心区的交通联系,对西郊的发展在区域功能和空间组织上提出了一定的控制要求,如严格控制污染工业和大规模房地产业的进入等等。这些控制就目前来看也是合理的,从总体上看,对这一地区的区域功能和空间组织进行一定的控制是积极的控制,是相对的控制,控制并不是就不要发展,不能把适当的控制理解成绝对不能发展。杭州西郊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资源保护与加快发展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很难破解的问题,但又是一个必须破解的问题。要认真处理好西郊景观环境保护与加快发展的问题,首先要转变“一谈保护就不能谈发展,一谈发展就不能谈保护”的思维定式。

    2.2 功能定位和发展思路

      具体涉及到杭州西郊区域功能的开发时,许多在其他地区成功的开发模式和途径便被一部分决策者看好。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际发展中,城市郊区的的主要功能包括近郊工业区、住宅新区、城市对外交通港站、物资流通中心与仓库区、科研文教区、绿色空间、其他非集约性用地,功能发展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突出的表现为大工厂、校园、特殊医院、住宅组群走在前面,起先行者的作用,随后一般住宅区跟上。在杭州,生产性用地、房地产开发、大型休闲娱乐用地是近郊区发展的先导,其次才是一般住宅区、商业等配套设施。他们通常沿交通干线向外围推进,先导性功能用地扩展的速度和跨度均大于生活性功能用地。  这些规律性、常规性的做法引入到西郊功能定位和加快发展思路的讨论中,会让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搞房地产开发,如何大量吸引常驻人口建设新城区,如何以劈山修路、移山平地为名加快石灰石资源开发,如何不加选择地招商引资兴建“工业小区”。面对众多的功能选择和开发思路,我们需要冷静地、理性地思考,需要进行研究与分析,否则西郊发展将陷入看似建设,实则破坏,看似成功,实则失败的区域开发误区中。

    2.3 区域保护与开发的整体观念及组织与协调

      由于《城市规划法》没有涉及到区域规划内容的表述,城市发展中区域关系被严重的忽视。虽然杭州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但这些规划很难强有力地指导西郊各城镇间的密切协作。各乡镇、各部门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时,仍然重攀比、轻协作,重地方局部效益、轻区域整体效益。各乡镇、各部门遇到有利、有“费”的项目表现积极和争夺,遇到麻烦和责任、需要出力、出资、出才的项目表现推辞、拖延。而这些问题和冲突反映在地方各层次规划的领导决策中,若没有上级部门整体开发与协调的直接监督和敦促,就往往被决策者的地方经济利益所左右,造成大量的土地资源的非集约化利用和为工业项目配套的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一方面西郊资金短缺,另一方面城市近郊高价土地及无价的生态环境在低价损耗。因此,这些资源在区域范围中如何优化配置,是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面对杭州城市西郊目前存在的风景资源开发与自然环境破坏并存,景点建设与区域环境建设不协调,旅游度假区发展与中心城镇建设相分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我们要从整体的角度来研究西郊的保护与开发问题。西郊各风景区及风景点之间、旅游度假区及各风景点与村镇之间,应有一个统筹的规划和安排,通过科学规划,切实解决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空间不足,而各乡镇的旅游业发展缺乏龙头部门和企业带动的产业主体与发展空间相互分离问题。如何按照区域的观点、系统的观点、协同的观点来制定保护与开发规划,是加快杭州城市西郊发展的关键。

    2.4 区域空间组织与空间开发强度

      西郊发展中的一个比较重大的问题是要素的集聚程度低,表现在中心镇的质量与规模不足以起到旅游服务基地与中心的作用,基层村落与农居分散化布局比较突出,形成城乡建设用地使用中的低建筑密度,低用地容积率,低经济效益的“三低”特征。下一步要对城镇居民点体系结构以及城镇用地构成,特别是产业用地构成进行认真研究,要结合西郊风景旅游资源的开发,结合农民的产业转移,促使散居在风景区及其他地区的农民向中心城镇集中。  从更大的范围看,杭州城市西郊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空间也是相对狭小的,对城市西郊的风景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要坚持一项基本准则,就是十分注意保持西郊生态的、自然的和野趣的景观环境特征,对西郊资源利用的规模与深度亦应有一定程度的控制,人工景点和主题公园的开发应适度,常住人口的密度不宜继续提高,这是西郊保护与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3 杭州西郊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思想

      根据杭州城市西郊特定的环境与资源条件,杭州城市旅游西拓将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和共同纲领。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思想以两个关键因素为基础:一是人的需求,二是环境的限度。杭州城市旅游西拓与西郊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发展建设均要满足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同时要以环境限度来对人类活动施加限制,对满足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确保地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性。

    3.1 将保护自然环境作为旅游西拓和西郊发展的基本前提

      即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城市旅游西拓和西郊资源利用的关系处理上,保护资源与环境是第一位的,要千方百计保护自然环境,节约利用自然资源;要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并通过开发实现真正的更好的保护。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上的体现。  西郊资源的保护与旅游西拓、资源开发并不是两个对立面,而是互促共进的共同体。当然对“保护”我们提倡“有所不为”和“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在明确保护和发展目标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影响旅游景观资源和环境及与旅游业发展无关的产业进入;“有所为”就是保护不是简单的圈块地任其自生自灭的消极保护,而是在全面了解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因地制宜地有深度地开发有限的资源,一方面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另一方面利用其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更为深入的开发,使资源利用达到永续和安全,实现动态的保护。这才能称之为发展,否则只能是低效的开发罢了。

    3.2 个性与特色的创造将是城市旅游西拓和西郊持续发展的活力

      充分重视西郊文化功能,努力营造与杭州大都市城区高效率、高度活跃的城市生活相辉映的城郊的文化、社会环境的个性与特色,增强持续发展的活力。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可持续性上的体现。  地区文化可视为体现城市质量的积极因素,一旦得到保持和改善会对城市环境质量产生“催化作用”。为此地区的开发与建设要发掘地域文化的精华,整体的分析、发扬城市文化和创造新的、有地区特色的文化,推动杭州城市的进步和丰富多彩。杭州整个城市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集群优势,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地域上,则是通过多个个体协调表现出来。因此西郊的开发建设不应作为一个个体开发而开发,而是要挖掘深层次的有特色内涵和文化底蕴,从城市整体的角度因势利导使区域个性得以充分发挥。在人类活动的历史上各个灿烂的文化时期都有一定的形式与特征,表现着当时人民的生活和时代精神。因而开发西部旅游资源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对区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从而激发区域发展新的活力。杭州城市的生命力正是来源于各个地区进行有价值地、有特色地充分发展、相互协作,从而极大丰富杭州城市功能内涵,营造城市生气勃勃的景象。

    3.3 将有序与质量作为城市旅游西拓和西郊建设的目标

      在城市旅游西拓和西郊的开发与建设中应引入以人为本、有序和有限度、高质量建设的原则与概念,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环境三效益的关系。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获得效益的可持续性上的体现。

      有序的原则是指在西郊的资源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建设中应遵循自然环境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有秩序的演化规律,并将人类的活动融入这个有序的演变活动中,否则当人的行为和各种活动的相互协调能力无法维持这一秩序时,西郊的发展活力将会出现衰退。而有限度、高质量建设的原则是要在不超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限度前提下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建设一个满足人的情感及物质需要的环境。在西部开发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有机秩序的原则和追求高质量建设的目标,既不主张急功近利,也不提倡放任自流。西郊应通过控制人口规模、居住密度、城镇面貌来实现有限度的开发,通过配备充足的公共设施和公园创造优美的村镇居民点面貌,创造环境清新、物种多样的田园风光。同时在开发过程的前、中、后各时间段里,各级决策者在具体的政策导向和措施落实上必须要注意近远期利益的平衡,在满足当代人的需要的同时,更应给子孙后代留一点发展空间。基层的决策者应将眼光放远,要各尽所能,各出奇招,让蕴藏在群众中的巨大能量得以有节制的释放,在使群众获得一定利益的同时,激发更大的活力,使西郊得到更大的发展。高层决策者在制定宏观政策措施时,近期可给予西郊适当力度的、有期限的优惠政策。在这一巨大外力推动下,西郊的发展应该会有质的突破。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