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R.罗西的定义,城镇化包含以下几方面过程:(1)城市中心对农村腹地影响的传播;(2)全社会人口逐步接受城市文化;(3)人口集中;(4)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的提高。前两者是城镇化的数量过程,后者是城镇化的质量过程。1949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一直远远落后于工业化发展。按照H.钱纳里等人提出的一般模式,中国2000年的城镇化水平滞后近30个百分点,这已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世纪之交,党中央对城镇化问题给予了极大重视,“十五”计划首次将城镇化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另一方面,中国已正式加入WTO。入世不仅会导致城镇化战略国际背景的显著改变,也必将深刻地影响到其动力机制。
1 入世后我国城镇化战略面临的挑战
1.1 城市将成为国际竞争的直接载体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的生产资料、资本、劳动力和科学技术的汇集地,是区域、国家乃至全球活动的组织者和中心。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国家竞争越来越体现为作为全球经济节点的城市间的竞争。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弹性要素(通讯、计算机、自动化等)已成为信息经济的基本形成条件。弹性生产使中心与端点间按等级体系的空间形式重新组织空间聚集与扩散格局,原有的“核心-边缘”结构已经消失于一个不平衡的发达区域、城市和地方的全球网络之中,表现为全球-地方垂直联系形式。经济全球化对城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入世将使我国城市直接面对国外发达城市的竞争,其资金、技术和劳动力质量都处于竞争劣势。目前,城市体系的地理界线已扩展到国家界线以外,已经形成全球城市体系,新的城市体系按国家与全球经济系统的密切程度形成“核心”、“半边缘”和“边缘”相交的网络结构。
1.2 城乡产业结构面临巨大挑战
工业化和城镇化互相促进、互相制约,而工业化往往居于主导地位。城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城乡产业结构的高度化。H.钱纳里等曾指出,长期的经济发展是城镇化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而产业结构的转变会通过改变城市的形态和规模影响城镇化的进程。资料表明,工业化率、非农化率和城镇化率之间大致呈正相关关系,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也越高,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最重要内部动力。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极不均衡,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差异极大,这也是城乡产业结构差异的必然反映。入世将把城市产业结构直接纳入国际分工体系,并通过市场供求影响到农村产业结构,而这反过来又给城镇化带来巨大冲击。
1.3 城市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城镇化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就业压力是入世对我国城镇化战略的最大挑战,表现在:1.3.1 不利于技术密集型企业部门就业 我国多数技术密集型企业处于幼稚期,受国家政策保护,以汽车、机电、化工行业为代表。入世将使质优价廉的国外商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对上述企业产生严重冲击。以汽车行业为例,根据公开承诺,汽车进口关税在2005年之前将降至25%,汽车行业预计将减少49.8万个就业机会。1.3.2 跨国购并不利于就业岗位的增加 据统计,1998年全球跨国购并额为4110亿美元,是1997年的两倍,1999年全球跨国购并额又猛增到72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5%。按此趋势,入世后外资进入我国市场可能更多会采用购并方式,而不是新办企业,这不仅难以产生预期的就业推动力,甚至可能减少就业岗位。1.3.3 外商投资难以有效解决就业问题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外商投资项目可能多为资金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企业,主要吸纳高素质的劳动力,因此难以有效解决就业问题,从而难以对城镇化产生预期推动效果。1.3.4 西部地区存在失业隐患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外资将相继进入西部二、三产业,由于西部企业总体竞争力远远落后于沿海,更难同外商抗衡,失业隐患将变得空前严峻。1.3.5 大宗农产品的劳动需求将减弱,城市人口压力将增加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业生产成本高、效率低、品种单一。入世后,按照“最低市场准入机会承诺”,这些农产品的生产将受到国际市场“量大、质优、价低”农产品的强有力冲击,迫使其价格进一步走低,而这将不可避免导致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民收入的下降。研究表明,到2005年,农民从种植业上获得的人均实际收入将减少2.1%,而城市居民的人均实际收入将增加4.6%,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可能进一步诱使农民向城市流动。1.3.6 长江流域将面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大困难 我国小麦产量的80%集中在北方,而占产量20%的南方产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由于长江流域产区的小麦质量较差,以美国软红冬小麦为代表的高质低价小麦可能会在入世后进入我国而使长江流域产区的小麦种植面积进一步萎缩。另外,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水稻产区,大米进口量的增加可能也会使水稻种植面积减少。1.3.7 WTO的相关规定将进一步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 例如,《农业协议》禁止对农产品采取非关税手段。我国长期对农产品进口采用配额与许可证为主的非关税措施进行调控,而在1986-1988年,大部分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转化后的关税等值为负值,并不具备非关税措施关税化手段。由于农业生产的国内支持水平在这一基期为负值,今后也不能超过基期平均农业产值的10%(约485亿人民币),远低于发达国家。再如,根据美国单方面公布的条例,入世后,中国农产品总体关税将降至17%,对美国初级产品的平均关税将降至4.5%。对于敏感部门,采取关税率配额制度,若进口额低于配给水平,将征收低额税;若进口额高于配给水平,则征收高额税。这些规定都将增加我国农产品的进口,增加剩余劳动力。据估计,入世后约有960万农业劳动力要转移到其他部门。由于我国文盲和半文盲中的2/3在农村,其教育水平、工作技能和信息获取能力都比较低,向其他产业转移将面临诸多困难。 1.3.8 乡镇企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可能会进一步削弱 由于在产生之初就存在的布局分散化引致的缺乏规模经济和集聚效益,以及技术进步率提高、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等原因,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年下降,就业劳动力对产值的弹性由1985年的0.69下降到1991年的0.13。入世将带来产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原材料供应的重大变化将导致供求关系改变,尤其是短期供求失衡,加之乡镇企业多数科技含量较低,其劳动力吸纳能力将进一步弱化。
1.4 城镇化质量有待提高
城镇化不仅包括数量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质量过程。只有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的转移,而没有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城镇化。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滞后,相当程度上也反映在其质量上。目前,不少外商已将城镇化的质量视作对外投资所考虑的重要因素。入世将对我国城镇化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交通体系、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完善的服务手段,对外资很难具有吸引力,城市更难参与国际竞争。目前,国外已经有人提出了“可持续城镇化”的呼吁。入世后,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2 “入世”后我国城镇化战略面临的机遇2.1 有助于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第一产业比重渐趋下降,这是产业结构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判断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的产业结构状况和国民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入世将使我国国民经济体系逐步与世界接轨,全球经济动向也将对国内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当前,城市第三产业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在全球正处于方兴未艾之际,这也将给我国发展中的城镇化带来新的经济支撑点,并有利于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2.2 可以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准 WTO所提倡的贸易自由化将使成员国间的贸易额增加,这将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关税的减低会极大地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激烈的竞争也将使国产商品价格下降,城市居民的货币购买力不仅会提高,其商品选择余地也将大大增加。
2.3 对城市就业有一定促进作用 随着比较优势的发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入世也将对城市就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入世后,外国对中国纺织品进口配额将逐步取消,到2010年,纺织和服装行业将增加约540万人就业,可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非熟练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城市居民实际收入的提高将刺激社会有效需求,也可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入世会给第三产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如果充分发掘第三产业的就业潜力,为进出口商品提供服务,并以此带动劳务和旅游业的发展,将大大改善城市的就业状况。
2.4 外商在城市的直接投资将增加 入世所带来的与国外交流机会的增加,是城市发展重要的、持续的外部动力。而且,外商在城市的直接投资有利于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增加城市就业岗位、提高城市居民收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我国充足、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对外商具有巨大吸引力,如果能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招商引资,必然会带动外商在城市的直接投资。
2.5 有利于城市管理体制的健全 入世将使我们不得不接受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WTO带有强制性、公平性、透明性的规则有助于我国早日完成市场化改革,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也是我国城镇化战略顺利推进的保证。城乡分割、地区封锁、条条块块是城镇化的主要阻力,入世有望改变这一状况。
2.6 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有望加快 西部大开发是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但面临资金匮乏、技术落后和管理经验不足等难题。由于西部地区诱人的投资回报前景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入世后,必然会有大量外资介入西部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并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于我国的城镇化战略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3 我国城镇化战略的相应对策
3.1 放弃城市规模政策,走自下而上的、非均衡的城镇化道路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便一直采取控制大城市规模,重点发展小城镇的方针,其隐含之义是小城镇为最佳城市规模,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持久的争议,至今未见定论。笔者认为,这种城市规模政策对我国的城镇化战略是极其有害的。就最优城市规模而言,各种讨论实际上都是在对城市本身的界定和前提约束条件存在极大差别的情况下进行的,并不具备可比性。实践也证明,脱离区域发展结构的合理化,孤立地发展大城市、中等城市或小城镇都难以适应我国国情。入世带来的影响是深远复杂的,以政府为制度供给主体的自上而下的城镇化道路将难以应付市场的变化,应该走一条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下而上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应对冲击。当然,城镇化道路应该有重点地从战略上加以规划,但决不应该单纯就规模论规模,搞全国一刀切。在入世的国际背景下,考虑到各地城镇化发展的现实,我们应该走一条非均衡的城镇化道路:东部地区是对外开放的前沿,且其本身基础较好,应该建立起两到三个国际化都市,按照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制造业生产控制决策中心及国际文化中心三大功能进行改造,尤其要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中部地区应利用长江特有的交通优势,在长江流域建设城市带,吸引外资进入;西部地区由于地理、气候等原因,不宜盲目发展大城市,可以中小城镇为主,重点建设工业园区,并考虑将中部和沿海地区的工业企业移至西部,以更好地发挥其劳动力和原材料丰富、廉价的比较优势,同时注意加强城乡联系,促进城乡要素交流。
3.2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必须在政府宏观引导下,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比较优势,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对于第一产业,应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让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生产,与外国产品展开竞争,对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产品,应果断退出。努力完善市场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延长农业产业链,打破地区封锁和垄断,鼓励大企业、大集团的组建,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生产内部增值,实现农业产业化。对于第二、三产业,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提高科技含量,优化产品质量,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并着力消除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制度壁垒。另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化对各国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必须把握这一趋势,推动信息化的发展,并以此为契机,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与信息化的互动发展。
3.3 吸引外资和技术的流入 我国城镇化战略的实施面临资金、技术等重重困难,而国外资金和技术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例如,湖北“汉十”高速公路、江西“赣昌”高速公路都是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山、水、林、田、路综合开发得到了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援助。从这个角度看,入世有利于城镇化战略的实施。
3.4 积极拓展外部市场 在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仅将眼光放在国内市场,必然对劳动力就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不利于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国内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WTO条款赋予发展中成员国的权利,以勇于竞争的态度迎接WTO的挑战。要积极组织国际经济合作,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以缓解国内剩余劳动力的压力。
3.5 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逐步剪断离农劳动力同土地的“脐带” 城镇化战略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妥善处置转移劳动力原来承包的耕地,避免兼业化现象。政府应当鼓励制度创新,建立耕地退出机制,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土地流转必须坚持“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原则,促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3.6 进行人口管理制度创新 入世后,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将难以适应城镇化战略的需要,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放宽对流动人口的限制和歧视性政策。进城农民应享受与其他市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只要举家迁入城镇,政府便应允许其转化为市民身份。建议将原有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改为全国统一的身份证制度。包括耕地在内的农民原有集体财产,应按劳动力份额折价归农民个人所有,并计入其社会保障基金帐户。
3.7 完善民间多元化、规范化投资体制 投资体制的一元化,即城镇建设由国家(单位)一手包办的政策极大地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应该广拓渠道,鼓励民间多元化投资,同时注意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
3.8 促进乡镇企业向城镇相对集中布局 我国农民收入的40%来自非农产业,乡镇企业在城镇化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目前,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使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必须从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且传统“离土不离乡”的生产方式弊端日益显现,目前已出现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严重不对称的矛盾。只有向城镇相对集中布局,淡化其“乡土气息”,才能使乡镇企业重新找到经济增长点,增强劳动力吸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