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 城市竞争力
  • 作者简介:汪明峰,男(1977-),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邮编:上海:200062。
  • 城市竞争、职能与竞争力: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 Urban Competition, Func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A Theoretical Research Framework
  • 浏览量:
  • 汪明峰
  • Wang Mingfeng
  • 摘要:
    从分析城市之间激烈竞争的全球背景入手,从理论上初步揭示了城市竞争的本质,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分析城市竞争力的理论研究框架,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看法。
  • 关键词:
    竞争城市职能竞争力分析框架
  • Abstract: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background of increased urban competition, and defines the nature of the new logic of competition. Secondly, it establishes a research framework of urban competitiveness. The final section gives a conclusion and some implementation suggestions.
  • Key words: competition; urban function;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framework
  • 1 引言   全球经济、技术、人口和政治领域的变革重新构建了当今世界的城市发展环境,这些变革促使城市在区域之间、国家之间、乃至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城市已处于快速变幻和高度复杂的竞争环境之中(Bramezza, 1996)。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激烈的城市竞争,其本质又是什么?在城市竞争中,为什么有的城市会富有竞争力而有的则缺乏竞争力?究竟哪些因素决定了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对上述问题作一初步解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一个简单的城市竞争力分析框架。 2 城市竞争的背景   一个城市在与国内外其它城市竞争中所表现出的综合实力,往往可以用“城市竞争力”来描述和概括(牛慧恩,米切尔·盖勒格,2000)。城市竞争力主要就是指一个城市对外来资源(包括人口、资本、技术和资金)的吸引力的大小。因此,居民、商家、投资者和游客最终将决定一个城市是否具有竞争力。这些潜在的外来消费者对城市的商务和生活环境质量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他们的区位行为过程受到城市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当然,在当今全球化、区域整合、信息化和经济重构的过程中,这些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其重要性也在不断变化之中(van den Berg, 1998)。   全球化和国际化是城市竞争加剧的最主要动因(张庭伟,2000; Gordon, 1999; Rondinineli等人,1998)。经济全球化打开了城市参与全球贸易的大门,世界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已好几年超过世界的经济增长率(李长久,1997)。与此同时,投资也不断国际化。企业重新组织它们的生产链,以期最有效的利用成本和最合理的组织地理上的生产路径。作为重新战略定位的结果,这些企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选址,它们的区位变得更加“无拘束(footloose)”。在全球化进程中,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对各国经济已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作为国民经济主要载体的城市,受到的影响更直接,更巨大(袁瑞娟,宁越敏,1999)。   区域整合推动区域内部的城市竞争。一些区域的一体化进程取消了集团内部各国之间的经济、技术和金融壁垒,区域内各城市和地区的服务、劳动力市场,以及进出口市场都彼此开放,同时各国人口的流动性也不断增加。这势必促进城市在本区域内的相互竞争。这里以欧盟(van den Berg, 1998)为例:80年代后期,东欧国家的变革重新整合了欧洲的发展。由于这些国家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广泛的市场空间,为国际商务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布拉格、布达佩斯等城市吸引了大量西欧的投资,并与西欧的主要城市迅速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东欧的开放为欧盟城市提供了新的竞争对手。同时,东、西欧之间存在的生活标准的差异也导致大量的东欧人口迁移西欧,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当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定居在较大的城市。   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融合促使“信息城市(informational city)”的形成(Castells, 1989)。它们改变了人们的交流、学习和商务方式,使城市成为信息交换网络中的一部分,这就对城市的通讯设施以及劳动力的技能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Hall(1995)曾指出:信息的可利用性是区位选择的新逻辑。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产业在城市经济增长中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不同于以制造业为主的“旧经济”,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新经济”对城市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带来新的机遇。纽约、新加坡和加州的圣迭戈被认为处于新经济的领先地位,因为它们有发达的通讯设施和集中的高科技人才。“新经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较少而对人才的依赖极大,这就为缺乏自然资源的城市带来发展的机遇(张庭伟,2000)。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城市经济结构也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工业活动不再主导城市经济,其它经济活动(如贸易、金融服务、商业服务、文化活动等)取而代之。而这些活动具有很高的“流动性”,而且不依赖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区位。同时,高技术产业则往往形成中小企业的密集网络,在地域上集聚于所谓的工业区中。时尚业和媒体商务业也具有类似的情况。事实上,这些经济活动要素的竞争一定程度上仍依赖于城市,尤其对那些高接触性的活动(时尚、设计、出版等)来说,城市地区为它们提供了充满吸引力的环境(van den Berg & Braun, 1999)。   随着人们收入和财富的增加,对旅游业、娱乐业、高等教育和文化艺术也日益关注,这也为许多城市发展开拓了新的前景。文化要素几乎都集中于城市地区,财富增加和对精神享受要求的提高促使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个人发展和个人关怀”(van den Berg,1998),如消费者对量身定制的保健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保持良好状态”的观念也促使人们对高质量的运动和舒适的活动设施产生更多的需求。因此,提高生活环境的质量也促使城市之间展开竞争。 3 城市竞争的本质   城市之间的竞争由于各自特定的目标,存在于不同的空间层次:地方的、区域的、跨区域的和全球的。通常,这种竞争是一个同时产生赢家与输家的过程,即零和博弈(a zero-sum game)。在发达国家中,有因为缺乏竞争力而变得贫困的城市和地区;在发展中国家也有新兴的城市和地区因富有竞争力而变得繁荣(张庭伟,2000)。同样,在城市内部(各区之间),那些仅用于促进某一个区经济发展的竞争政策,往往并不能推动整个城市的增长(Bramezza,1996)。城市激烈竞争的受益者不应该是城市的单独某一个方面,而应该是整个城市社区。因此,城市竞争政策应把目标定位于提高城市内部的竞争参与者的整体福利。为达到这一目标,城市可以利用外部资源和吸引外来投资,但这些投资必须与城市内在的发展潜力及行为主体的需求相一致。   每个城市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专门化,与此相关联的产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部分,它的产品不仅仅用于当地的消费,也同样供应外部消费者。这种城市的专门化就是所谓的城市职能(周一星,1995)。这一概念突出城市是城市职能的孵化器和载体。与企业提供产品一样,城市职能是城市提供的综合产品,因此,城市职能也具有供应与需求市场。但无论怎样,城市职能远比企业提供产品来得复杂。直接地看,城市职能代表着各种区位因子的综合累积效应,而其中有些特殊的区位因子往往可以对城市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正是这些区位因子的累积效应决定了一个城市吸引专门经济活动要素的潜在能力。   区位因子一般可以分成两类:基本的和非基本的。基本区位因子是体现城市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它们是一个城市具有竞争力所必备的主要条件,包括: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专业人才、高效率的现代基础设施系统、充足的城市战略性服务业供应、高质量的生活和商务环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非基本区位因子则是其它与城市职能类型紧密相关的各种条件。   上文提到的五种因子在今天对一个拥有竞争力的城市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拥有高素质的劳动力已成为一个城市吸引外来资源的首要条件之一(牛慧恩,米切尔·盖勒格,2000)。便捷的交通可以减轻城市的拥挤和增加吸引外来投资者的机会。战略性的服务业并不是所有城市都具有的,例如先进的通讯和运输设施,它们能够产生城市的比较优势,尤其在吸引游客方面。第四个基本区位因子是生活和商务环境的质量,质量愈高,城市的前景就愈好(Rondinineli等人,1998)。这个因子在当今广泛关注环境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城市还应该增加对创新活动和较高收入居民的吸引力,因为他们往往可以对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产生积极影响。最后一个因子是城市管理的质量,这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许多城市就是由于其混乱的管理而在竞争中失败。如果没有以上几种区位因子,一个城市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这些都是对一个竞争性城市最基本的要求,而对非基本区位因子来说,情况就不同了。一个城市不必也不可能拥有所有的要素,因为它们的区位依赖于城市的专业化趋势(van der Borg & Bramezza,1992)。   区位因子的组合在各个城市都不同,有些要素较多,而其它的较少,这造成了各个城市有着不同的经济结构。一系列专门的经济活动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城市的专业化,即城市表现出的职能类型。此外,简单与复杂的职能之间存在着差异,前者直接对应一个或少数几个经济要素,而后者则是许多相关要素的组合结果。   图1描述了城市职能表现与其决定因素(包括要素和区位因子)之间的关系。Bramezza(1996)用下式表示要素与区位因子之间的关系:   Sj = f [LFi], I=1,…,I, j=1,…,J   式中,要素j,(Sj),是区位因子(LF)的向量[1×I]的一个函数f。   然后,要素与城市职能之间的关系则表述如下:   Fl = g [Sj ]=g [ f [LFi]], l=1,…,L   式中,城市职能Fl是要素j的向量[1×I]的一个函数g。   综上所述,区位因子的不同组合决定了一个城市对不同专门要素的吸引力,这些专门要素之间的关系又决定了这个城市所提供的城市职能类型。城市职能的概念对于城市竞争力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城市职能事实上就是城市之间竞争的目标。一个城市在竞争中出现危机后,它就会寻求新的城市个性,而表现出来的职能类型就是界定城市个性的一种方法。因此,城市努力体现专门的职能,它们会瞄准目标,争取成为金融中心、或逻辑节点、或研究中心,等等。如此,城市之间为获取新的城市职能互相竞争,同时又不断增强现时已有、但还未丧失的城市职能。 4 城市竞争力的界定   由于城市职能的强度与区位因子的表现和质量紧密相关,因此城市职能的竞争力直接与获取那些体现城市职能的区位因子的能力相关联。如果一个城市对相关区位因子的吸引力大于别的城市,那么这个城市在这一专门职能上将比其它城市更具竞争力。依靠此类职能,城市将产生许多正面效应(Bramezza,1996)。这些效应可能是吸引新的居民或者游客,也可能是吸引新的经济活动和投资。在某些方面,它也反映出城市福利的变化,即城市的兴衰。   特别地,一个城市对一种专门职能l(这里简单地假定职能l仅由要素j提供)的吸引力,由这个城市对要素j的吸引力决定。后者可以表示为相关区位因子在这个城市的实际供应量与必需供应量之间的比率。这样,城市a对要素j的吸引力就可以如下定义:式中,wi表示与要素j相关的不同区位因子(分成i类)的各自权重;分子表示与要素j相关的区位因子在城市a的实际供应量;分母则代表该城市在能够充分表现其职能时必需的区位因子供应量。   上式定义的竞争力还只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在比较具有相同职能的城市时,我们还需要知道城市的相对吸引力。通常,城市a对要素j的相对竞争地位可以表示为与要素j相关的区位因子在城市a中的供应状况和在所有城市的供应状况之间的比值,即可以如下表示:式中分子表示城市a对要素j的绝对吸引力;分母表示所有城市(共有N个)对专门要素j的绝对吸引力总和。   如此我们就可以说,如果城市a的绝对吸引力水平要高于城市b,那么就职能l而言,城市a要比城市b更具竞争力,因为与要素j相关的区位因子供应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差额在城市a要比城市b小。此外,a对应b的相对竞争力也可能影响城市福利水平,如a比b更具竞争力,就会吸引相关要素向a集聚,从而减少对b的供应,其结果造成城市a的繁荣,而城市b衰落。   由此可见,与城市职能相对应的城市竞争地位是以下两种差距造成的结果(Bramezza,1996):(1)区位因子在该城市的实际供应量与充分表现出专业城市职能所必需的区位因子的供应水平之间的差距(一个城市对应于某种城市职能的绝对吸引力水平);(2)区位因子在该城市的供应量与表现相同城市职能的其它城市的相同区位因子供应量之间的差距(一个城市与其它城市比较,对应于某种城市职能的相对竞争地位)。 5 城市竞争力的变化机制   前文已提及城市竞争力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些变化往往是由外生变量所引起的,van den Berg(1987)将影响竞争力变化的外生变量总结为以下六种:   ·社会价值和人口结构的变化   ·对外政策的变化   ·技术的变化   ·福利的分配标准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布局标准   ·产业区位因子的分布标准   图2显示了一个城市在职能l上的相对竞争力是城市之间相同职能比较的结果。在t0时刻,城市的相对竞争力变化会对随后的t1时刻产生影响。由于吸引了新的居民、商家或投资者,新的相对竞争力水平将会使整体福利发生变化。首先,它将增加相关区位因子的供应,从而增强城市职能的表现强度;其次,在一种专门职能上的相对竞争力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其它职能。在图中,对于城市职能l的相对竞争力和相关区位因子的供应,外生变量在时刻t1的影响作用采用虚线表示。此外,区位因子的需求也会受到影响,因为同企业提供产品一样,随着消费者口味的变化、技术的发展和新资源的利用,需求也会随时间变化。   事实上,外生变量的影响作用是城市竞争中的行为角色(包括家庭、企业和政府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整个城市系统中,各要素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外生变量会直接作用于家庭、企业和公共决策者,而更多的情况则是:其中一个外生变量变化,然后间接对各行为角色产生一系列影响。由于相互间作用复杂,其最终结果往往不是简单地纵向发展。以下通过一个实例来加以说明。   我们已经知道人们在福利偏好上可能发生变化,如人们对环境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此时城市的竞争力状况也会随之产生一系列变化。下文描述的就是人们对“居住”这一福利条件的期望值升高时的情况。在给定现有的生活环境质量状况下,这种变化可能影响人们的空间行为,包括对居住地点的重新选择。人口的迁移导致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和结构上的一系列变化,这也就改变了劳动力供应的空间格局。劳动力市场差异的变化进而影响人们的收入、通勤和失业状况。所有这些变化都会影响城市的区位吸引力,从而诱导企业家的各种行为。企业的一系列行为进一步影响劳动力需求的空间变化,造成相关劳动力市场的差异,这反过来又可能影响家庭的空间行为。   同样,外生变量也可能影响政府行为。事实上,如果外生变量导致人口迁移,政府关心的是人们对福利条件的期望水平,他们会调整各种政策,尽可能达到新的福利水平。新政策会改变居住区位的相对吸引力,其结果又会得到家庭和企业的响应。家庭的迁移影响劳动力供应的空间分布,也改变相关劳动力市场的收入水平。当地居民的收入变化又可能影响当地政府的财政预算,政府进一步调整政策。同时,当地收入变化也会影响城市作为企业区位的吸引力,尤其是当地市场购买力的增加对零售商业产生更多的需求。如此,各行为角色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城市的竞争和发展。 6 结语   全球变化的趋势重新构建了当今城市的发展环境,并促使城市在各空间层次上展开激烈的竞争。其中,全球化、信息化、区域整合和经济重构是推动城市竞争的几个最主要因素。   城市职能的概念有助于城市竞争力的分析,因为城市职能事实上就是城市之间竞争的目标。城市竞争力直接与那些表现城市职能的区位因子相关联。其中有五种基本区位因子是一个城市表现任何竞争性的城市职能所必需的条件,即: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专业人才,高效率的基础设施系统,充足的城市战略性服务业供应,高质量的生活和商务环境,高效和适宜的城市管理体系。非基本区位因子则是其它与城市职能类型紧密相关的各种条件。这些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区位因子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本文试图建立关于城市竞争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但由于城市竞争和发展机制的复杂性,目前的研究还是很初步、粗略的,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尤其是需要建立合适的城市竞争力潜力模型,并对城市竞争力的变化进行动态模拟和比较分析。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