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 特稿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4)01-0004-06
  •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C
  • 作者简介:冯骥才(1942-),当代作家,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
  • 中国城市的再造——关于当前的“新造城运动”
  • Reforging of Chinese Cities:the ‘New Construction of Cities’
  • 浏览量:
  • 冯骥才
  • FENG Ji-cai
  • 摘要:
    当代中国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新造城运动”。神州城镇,不论大小,无一例外。地球上任何城市的改变,原本都是一种线性的渐变。除非经历了战争的浩劫。但战争迫使城市变化的规模总还有限,决不像中国当今的“新造城运动”这样的普遍、坚决、彻底,这样的铺天盖地。
  • 关键词:
  •        作者冯骥才近照   当代中国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新造城运动”。神州城镇,不论大小,无一例外。地球上任何城市的改变,原本都是一种线性的渐变。除非经历了战争的浩劫。但战争迫使城市变化的规模总还有限,决不像中国当今的“新造城运动”这样的普遍、坚决、彻底,这样的铺天盖地。因而,这是中国城市史、乃至世界城市史上空前而浩瀚的一次堪称奇迹的变革。中国城市人的生活因此而全面更新。   这场“新造城运动”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这期间,政府迫切翻新历久不变的城市面貌,更换老旧的功能设施,改善百姓落后而困窘的生存条件——这也正符合民众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应运而生的房地产业骤然崛起。于是“旧城改造”的口号响彻中国。由于当时人们尚无文化上的自觉,大规模的城改是在“破旧立新”的激情中进行的。文化人忧患而又无奈的“建设性破坏”便伴随其间。应该说,这是“新造城运动”的初级阶段。它只是“改城”,而非“造城”。   第二阶段是在90年代中期以后。这期间,城改工作渐渐由单一的改善百姓的居住问题,进化到对城市形象的重视。特别是全球化的迫近,促使人们的目光触及到城市自身的文化价值。人们开始懂得城市的特征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当然,使人们产生这种文化的觉醒又离不开旅游业的兴盛。于是就有了创造城市形象的愿望。随之“改城”进入了“造城”。造城是全局性的,必须依靠规划完成。一旦进入规划,当代中国的“新造城运动”则迅速形成。而且城市之间争先恐后,一哄而起,有如汪洋恣肆的洪水,所向披靡。但是,由于人们对自己城市的历史精神和文化个性缺乏深入的了解与把握,伴随着这“新造城运动”的,便是新的一轮——“旅游性破坏”和“规划性破坏”的到来。这一轮更厉害,尤其是规划。规划是一种硬性规定,它带来的问题都是致命性的,而且已经非常刺目地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无个性。   从北京到全国,从各地的大城市到小城镇,其历史人文特征都在迅速消失。根本的原因,是我们从来没有对自己城市的文化特性进行过认定。在过去的以阶级斗争为社会生活主题的漫长岁月里,城市里的古典民居与历史街区都没有做过任何调查,而且一直是被当作过时而待拆的“危屋陋室”来对待的。我国80年代的“旧城改造”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这种背景实际上是一片文化的空白。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旧城改造”的大潮十分迅猛。根本谈不上对这些成片的破烂的老房子进行文化鉴定,只是想着除旧更新,痛痛快快一推了事。所以,城市的许多文化支点——无论是作为历史街区的文化板块,或者作为单体的古老建筑的历史象征,都已经失去了。到了90年代后期,当人们想去表现自己城市的个性形象时,这些文化支点早都不存在。没有文化支点,城市的历史人文特征自然无迹可寻。这种惨痛的现代化教训只能“永垂青史”了。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新建设的街区与建筑。由于城市的管理者们至今还弄不清楚自己城市的历史文化特征,新建的街区很难在地域的传统与文脉上保持延续性。尤其是大量的、高大的、无文化血型的建筑无序地涌入。城市形象变得愈来愈模糊不清。这就给今天的“树立城市形象”的构想带来更大的困难。好似一盘乱棋,已然无从下手。   应该说,80年代以来的“旧城改造”确实给城市居民解决了切身的困难。但在人文遗存上却是一场毁灭性的破坏。也就是说,由于在文化上的无知,虽然改善了城市的使用功能,却在城市文化上留下永远的、无以补救的损失。从而,城市的文化特征落入了虚空,无所凭借,也失去依据。遗憾的是,我们至今无悔,有些地方仍在继续。 二、模仿。   模仿是反个性的。它是造成城市无个性的重要原因。但它恰恰是当下“新造城运动”的一个流行的手段。   模仿的根由之一,是对现代的崇拜。这是现代性情结的一种表现。依照这种思维逻辑,既然现代化与改革开放是一码事,一切“现代”便都来自外部世界,现代的城市形象必然是那种——高速公路+立交桥+高楼大厦+霓虹灯+广告+广场等等。于是就有了前几年红极一时的“让城市高起来、亮起来、洋起来”的口号。很多城市正是在这种幼稚可笑的口号中变成了相同的嘴脸。   模仿的本质,一方面是对自己文化的无知和缺乏自尊;一方面是创造力的匮乏。城市的想象力本来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谁也不可能在这种全国性的、大规模的、快速的造城运动中,提供出源源不绝的创造力来。   为此,模仿成了唯一的出路。不仅模仿外来的,还相互模仿。最低级的模仿是抄袭。故而,“千古文章一大抄”在当代的“新造城运动”中已成为潮流。一忽儿各个城市都竞相建造广场,甚至连县城和乡镇中都要修建一个广场;广场上全都是那种低水准的雕塑、大大小小的喷泉和似是而非的“罗马柱”;一忽儿又修绿地,以致由于缺水浇草,用绿漆喷染枯草;一忽儿又建电视高塔,你300m,我400m,争做中国第一乃至亚洲第一。   模仿的结果,是城市的趋同。应该说,许多城市已经没有整体特征,只有零碎的、单体的、少得可怜的遗存。在全球化时代,无个性的制造等于自我的文化毁灭。 三、功能主义规划。   规划是“新造城运动”中的关键。规划确定“造城”的方案。所以规划决定着城市的个性与形象,也主宰着城市的历史人文的命运。   然而,当下的“造城”规划中,流行着一种可怕的功能主义的思维。即按照使用功能简单和强制性的划分,重新安排山河,布局城市。将城市划成各类区域,如“政府办公区”、“生活居住区”、“商业购物区”、“文化娱乐区”、“历史风情保护区”、“体育中心”等等。   城市本来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实体。各种功能有机地交插着,协调着,互补和互动着。它是当地人独特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历史而自然的呈现。硬性的区划不仅使城市生活变得机械、单一、死板和不便,同时破坏了生活丰富、自然、浓郁及其特有的气息。   城市不仅是物质性的,还是精神性的。它是历史的记忆,情感的载体,及其一方水土特定文化的执有者。如果仅仅是功能性地规划和再造,势必对其原有的历史人文构成破坏。因为规划一旦形成,就是强制性的。它一定会“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对于非本功能区性质的人文遗存则视为多余,其厄运依旧是在所难免。   这种功能性规划中,还有一项各地都不能缺少,便是旅游。按照当今的城市管理者的概念,旅游不属于“区”,而属于“线”。为了方便游客,便要将一些景点“路线化”。这一来,凡在旅游线上的历史人文便受到青睐,反之则被冷淡和丢弃。因此说,功能主义一定是功利性的。   由于这种功能主义规划的盛行,它必然从根本上和深层上决定着我国城市走向雷同。 四、粗鄙。   “新造城运动”是一场速成式的城市改造。由于城市管理者建功立业心切,房产开发商们获利发财心急,各项工程都要速战速决,还要在各种节日里竣工剪彩献厚礼。再加上,造城的规划都很大,资金却常常捉襟见肘,这就决定了这些工程不可能精工细制,不可能是“百年精品”,很容易陷入粗糙。而粗糙的城市是不会具有魅力的。   特别是一些仿古建筑。   由于古物已毁,只好仿古重建。重建大多不是严格地遵循原先的尺度、结构、材料和方法。基本是用钢筋水泥制造的假古董,或可称作“古装建筑”。比如各地都在大造的“明清街”,到底与该城市的历史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地域特点?有没有文化内涵?单从时间上说,明清两朝总共540多年,各个时代风格迥异,比如明初与清初的风格就全然不同。但如今这些仿古的明清街却一如唐装,最多只是一个粗糙的古代符号罢了。将丰富而立体的历史生命变成空洞和概念化的历史模型,是当前城市仿古建筑的本质。仿古不是对古物的尊重,而多半出于吸引游客的商业目的。假古董是任何地方都可以制造的。对于城市,毫无文化价值。   在“新造城运动”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是,不是深化自己的人文历史,而是外化自己的文化内涵。外化是表面化,是直露和浅薄化。当然,更值得注意的倾向是把城市趣味化、娱乐化,甚至庸俗化。这可能是出于赚钱的想法,但庸俗是文化最大的杀手。庸俗化可以毁掉一个城市的文化,乃至城市本身。   当今我国正在进行的这场“新造城运动”,非同小可。这里所说的“非同小可”,是指它对当代中国人精神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是这一巨大、急速而粗糙的人文改造——或者叫做人文再创,将会给当代中国的精神文化带来的负面作用。我想,未来中国很难再发生这种“造城运动”。我们的后人将生活在我们所创造的这种粗俗的城市环境中。我们没有理由不为此而焦虑!   我想,在这“新造城运动”还在如火如荼的过程中,能否静下心来,审视全局,发现这一运动所出现的各种深切而致命的问题,以前瞻的、深入的文化思考去纠正当前这种急切和粗糙的行动,把造城运动所带来的文化损失降到最低点?   具体地说,当务之急是先要认定自己城市的文化个性。这个文化个性不是今天赋予它的,而是它独特的历史形成的。如果不深知自己的文化个性,鲁莽的破坏就一定会出现。紧跟着,就要保护好那些作为文化个性有形载体的历史遗存和历史环境。特别是那些成片的历史街区。倘若没有这些原生态的城市板块,历史生命便会断气。假古董不能显示城市的人文特征。因为假古董没有历史年龄和人文内涵。至于新建筑应该考虑它的文化血型与地域传承。还有,规划要避免功能主义的区域划分。现代城市规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文化规划”。规划只能保护和深化城市特有的人文形态,不能随意地肢解原有的人文整体。由此而言,从城市个性的认定到整体规划的制定,都急需人文科学领域的知识分子的参与。没有这些文化学、历史学、民俗学、美学和地方史学者以及艺术家们的真知灼见注入对未来城市的想象,当代的“新造城运动”在后人那里得到的很可能是一个相反的结论!   再有,就是城市的改造不能操之过急。世界上任何名城都是日积月累,不断滋养,修行百年千年,渐渐出落出来。哪有可能一年半年把城市变成一个“名牌”?如果现在没有足够的资金去精雕细刻,那就交给后人,慢慢地做。不要由于建功心切,毁掉了历史积淀,也毁掉了未来的发展空间。   然而,写到这里,我忽然想,我这些话对谁而言?对于那些大干快上的新造城者们,他们听得见——听得进去我的这些意见么?   新造城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翻天覆地的人文变革。我们之所以称之为“运动”,因为它太像一场革命运动了。它是一哄而起、不可阻挡的,它是“打破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的,它是强制性的,又是充满激情的。但这是和平年代里一场笑容满面的走向新生活的城市建设运动,也是一场中国人一往情深的现代化运动。为此,我们身在这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往往很难感受到它的负面,很难看到它在那些无形的精神文化的层面里所造成深刻的损害。那么,首先要清醒地正视这一运动的应该是知识界,因为社会清明的大脑始终应该存在于知识界中。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