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观点
  • 中国城市研究宏观微观叙事脱节
  • 2012-05-18

    2012-05-18

          最近十年,中国城市发展迅猛,由此产生的城市研究学科亦随之成为横跨文社理工各科的一门新兴显学。然而,国内城市学目前主要以地理学、城市规划等为主流,人文学科在城市叙事方面显得力不从心,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城市研究也相应处于较边缘的位置,由此造成城市研究对社会及其生活的忽视。作为城市主体的市民、家庭、邻里及其历史地位和遇到的问题等,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城市公平问题的探讨在专业领域的展开也远远不够。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陈映芳编写的《直面当代城市:问题及方法》组织了一批学者撰写了数篇城市研究论文,展示了他们以跨学科的城市研究为基础,对各地城市开发背景下城市公平及城市住宅问题的描述和分析。该书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11年12月出版,是陈映芳主编的“现代城市社会研究丛书”第四辑。

          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城市开发和城市正义为核心,通过上海“旧区改造”中的社会事件记录、香港荃湾七街从贫民窟到重建成中产阶级地标万景峰的过程、上海某高校周边摊贩的柔性抗争等,反映城市发展中的博弈。

          书中第二部分,通过台湾住宅政策演变、法国社会住宅及旧房改造、上海高学历新移民陷入“不能不买房”的困境和年轻人买房背后反映出的问题,探讨了城市公共政策和住宅问题的关系。书的最后一部分则是各个学者对城市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讨论。

          昨日,早报记者专访了陈映芳教授,谈及当下中国城市社会研究的不足。

    “城市社会研究需以专业化实证调查为基础”

          东方早报:《直面当代城市》是你编写的“现代城市社会研究丛书”的第四本书了,为什么会选择这个研究课题呢?

          陈映芳:城市社会的研究这个项目我们做了有差不多十年,国际合作团队的成员主要有社会学和研究人文地理、城市生态、城市规划的学者,还有我指导的硕士生、博士生,最近加入了几位国外留学回来的年轻同道。

          城市研究在各国都受到重视,而最近几年,对中国城市问题的研究也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领域。对于外国人来说,当前中国的城市发展过程中,集中体现了现代城市的许多大问题,同时,农民工问题、动拆迁等问题还对既有理论带来挑战;对于中国人来说,住房的公平、公共资源的公平配置等问题是老百姓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可是很少有人能讲明白隐藏在城市问题背后的逻辑关系和症结所在,也就是说,很少有人能讲明白当今城市社会的不公平是如何被高度专业技术化的、精致复杂的城市体制制造出来的。

          东方早报:所以你们的团队试图以论文集的形式来探讨这些问题?

          陈映芳:实际上这本书,包括之前的三本,都不是拼凑的论文集或个人专著,而是我们这个跨学科的团队一起经过讨论,确定问题意识和核心主题,再集中地以各自的学科专长和既有研究积累,完成对某一个城市研究课题的解读,也是导师带着研究生团队在长时期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集体撰写的。所以我们的成果有的是一个城市的大专题,有的是国际团队的合作成果。实际上,城市研究立足于比较,上海和东京虽是两个国家的,但看上去很相似,都是超级大都市,但如果拿上海和中国另一个小城镇比,差别就大很多了。城市社会研究需要以专业化的实证调查为基础,它骨子里又是在研究城市中普遍会遇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拿不同的国家和中国对比。

          作为一个社会学者,我真正关注的是中国社会的演变逻辑,而城市的兴起不仅是我关注的内容,也是我了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维度。

    “中国城市研究缺乏具体的田野和个案研究”

          东方早报:你在序言中提过,在中国的城市研究中实际存在“城市”和“社会”分离的问题,相对地理学出身的研究者,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常被认为对社会事实的空间性缺乏把握能力。事实是这样吗?

          陈映芳:在中国,城市学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很难打破。地理学出身的学者和人文社会科学出身的学者经常会互相看不起对方,一方认为另一方只会用“文化样本”、“历史样本”,另一方则认为对方纯粹在用理工科的方式研究城市,缺乏对人文、社会的关注和诠释力。事实上,城市社会研究需要不同学科专业人士的协同合作。

          中国存在的问题从中国的高等教育就能够反映出来。我曾经给学生看美国一些高校公共课的选课单,上面有大量与城市研究有关的课程,而城市学在中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中严重滞后。即使在少数具备较好城市研究基础的大学,也存在各自的偏向,比方在上海,同济大学偏重工科,华东师大偏重地理,上师大偏重文学和文化。这就导致中国的很多学者和研究生的一种尴尬,他们的问题多与“城市”相关,却缺乏相应的理解角度和研究能力。

          与此同时,虽然城市发展、社会的城市化是当前中国演变的最深刻的事件,但关于“中国社会”,国内人文学者(包括一些政治学者)和国外的中国学研究者却一直是最主要的解释者。由于他们对城市社会研究的隔膜,造成对中国社会演变的深层逻辑缺乏解释力,有关“中国社会”的叙事就很容易浮在宏观层面(或者是继续沿用“乡土中国”的中国观),与微观叙事相脱节。

          东方早报:在中国做城市社会研究,除了面临学科间的壁垒,还面临什么困境?

          陈映芳:很多中国城市研究的学者喜欢引用西方城市学的新理论、新模式,在缺乏像西方城市研究学者所做的细致具体的田野研究跟个案研究基础上,直接套用西方学者的理论,同时又以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需要为主要依托。这就导致了一些学者对城市社会发展的价值理念,既缺少独立于发展主义意识形态和各地政府经济目标的思想基础和问题意识,也缺少将社会现象问题化的内在冲动及相应的学术装备。城市社会研究在中国表面上看很热闹,譬如你可以看到一大批“农民工”、“流动人口”问题的研究成果,大量重复,但他们到底想说明什么问题,能揭示些什么问题,根本就不清楚。

          还有一个问题是很多人对真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虽然大家都在引用很时髦的新马克思主义的城市批判理论,特别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些新的空间理论,但是真正的本土化却明显有障碍。国际上有一个“批判地理学”的学会,集中了最有影响力的城市学者。它的东亚分会叫“另类地理学会”,台湾、香港的学者在其中很活跃,它每两年会有一次大会,世界各地的学者都会来参加。我曾被日本的合作者拉去参加过一次,到了会场发现那年就我一个是直接从中国大陆过去的,而这个大会上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学者都在讨论中国的城市问题!据说这个学会一直想在中国开一次大会,但似乎很难落实。

          当然在具体的研究中,还有一个困难就是公共信息少、做田野调查难。不仅外国学者做中国城市调查有很多困难,中国学者如果没有体制内特殊的资源和便利,也很难。事实上对中国的市民和一般学者来说,土地开发、房产地公司等等的背景和资料都是不透明的,研究城市运动更是障碍重重。

    “青年问题可能成为社会突出问题”

          东方早报:回到《直面当代城市》,这本书主要讲了城市开发背景下城市公平及城市住宅问题,以你参与的关于年轻人买房的研究为例,简单讲一下通过你们的研究展示的现象背后的逻辑吧。

          陈映芳:在《大都市空间中的“人才”》一文中,简单来说,现在的中国不管是哪里的学生,从小接受的价值教育和专业培训就是为年轻人进入现代城市社会体系准备的,各地的学生用的都是全国统一的教材。经过这样教育出来的年轻人,他们的知识储备是面向全球城市的,不是让他们在家乡务农或在内地小城镇去实现人生价值的。高等教育让年轻人只能留在城市,因为他们的教育决定了他们的去向。反过来说,在中国乡村和小城市讲“关系”的情况相较大城市要严重,没有一定家庭社会资本的年轻人,回去了也无法找到合适的岗位,还不如留在大城市,因为大城市至少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作为“人力资源”)有需求。在这篇论文中,作者考察了合租商品房和老公房、住宿舍楼和员工楼以及购买商品房等非本地高学历年轻人的选择,以及对他们“去”和“留”之间的考察,反思了这些高学历移民在当前教育体制和城市体制下,是如何最终被放置在制度和政策的盲区,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都市人”,只能扮演“工作者”角色背后的原因。

          《城市青年缘何购房》一文,则剖析了现代青年缘何无法独立,在购房等决策上只能大部分依赖父母的窘况。除了中国的社会传统,社会主义时期国家通过各种干预方式不断挖掘家庭资源和家庭功能,将对社会成员的生活保护责任部分转移给了家庭,这些都是青年无法独立的重要原因。这些干预方式包括从前的单位分房政策、“住房困难”的判断标准、“婚房”申请的各种附带条件以及动拆迁的各种政策及对家庭伦理道德、责任义务的干预等。这些干预虽然客观上增强了青年承受城市不公、社会排斥的能力,但随着各种社会问题的加剧,青年问题可能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因为年轻人在这种情况下承受着独立建立生活的意愿和能力的被压抑,以及对父母家庭沉重的报偿压力。

          东方早报:你们的研究一直试图从逻辑和背景上讲清楚中国城市不公问题是怎么来的,这些研究成果的实际效果如何?

          陈映芳:你是说我们能不能直接影响城市制度?我们的研究有一些其实是有体制内资源支持的,但决策者和管理者会有他们自己的立场和需要,他们也许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里采纳一些学者的想法。不过一个城市政府背后有国家体制框架的约束,土地背后利益牵涉很广,在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政府也有自身的种种自利性。但无论如何,我认为我们的研究首先是一种学术活动、是知识和思想的生产行为,这些东西是面向知识界和整个社会的,我希望它们能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十年前,我带学生去考察郊区的征地农民和被动迁到郊区的人的生活和住房情况,发表意见说征地农民和动迁居民正在失去工作,他们的生活结构被破坏了,他们的社区重建有困难等,这种说法在当时似乎很尖锐,但现在已成为社会共识。如果我们能把问题和背后的逻辑揭示出来,这不仅是学者应尽的本分,肯定也能为社会所吸纳,从而也能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现实,实现我们的理想。

    来源:东方早报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