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8
2012年06月18日
记者6月13日获悉,山西省引入“网格”这一新的社会管理单位,把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社区干部和社区党员及志愿者按格定岗,为社区群众提供无缝隙的公共管理服务。按照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的实施方案,到明年5月,全省将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全覆盖。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治,则城市安。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并涌入社区。据统计,全省现有1906个社区,居住着1100多万城镇人口。如果沿袭传统的组织架构,社区干部纵有三头六臂也管不过来,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回应,基层社会管理势必出现“盲区”和“真空”。
“网格”一词原为科技术语,即利用网络将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电脑组织成一台“虚拟的超级计算机”,让用户全面共享网格上的各种资源。借用到城市管理领域,网格化管理就是通过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在网格上同步建立党组织,对每一网格实行全方位、扁平化、联动式的动态管理,并配置相应的服务团队,为社区群众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
据介绍,山西省的社区网格按照“街巷型”“楼院型”“单位型”三种类型进行划分,网格一般按100户至500户划分,网格的划分一般不突破现有社区辖区范围,不打破现有居民小组的划分。网格上同步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确保每个网格都有党组织,每名党员都在网格中,辖区内所有住户和单位全部纳入网格管理范畴。
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要求,网格划定后,要组建服务团队,并根据网格内服务对象的数量、范围、特点和需求,开展菜单式、特色化、品牌化的服务。同时,通过设立为民办事全程受理站、楼栋服务工作点等措施,将社保、民政、计生、信访等基层管理服务资源“打包”整合,为社区居民提供“一条龙”服务。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