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3
2012-07-11
三十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经济的不断跃进,单纯的经济增长已不再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发展实力的首选指标。全世界都纷纷从经济GDP至上转向到国民幸福指数,更多的关注以人为本,以幸福为导向来创造经济。
6月27日,由中国经营报社携手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政府、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幸福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在鄂尔多斯召开。此次论坛以“变革:让城市更美好”为主题,探讨了在追求GDP增长的今天,如何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问题。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先生表示,搞好城市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这里我更要强调城市化。在宏观经济学里,工业化是创造供给、城市化是创造需求。而我们创造需求的城市化,发展速度滞后于创造供给的工业化。”姚景源说。我国的城市化率是50%左右,而发达国家是78%,可见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城市化水平低,直接影响到了内需的扩大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城市化率低,农村人口过多,也很难拉动消费。“要想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农民少了,人均占有资源多了,这样我们才能有产业化,规模化,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减少农民我们就要推进城市化,让城市吸纳农民。”姚景源表示。城市居民的收入是农民的3倍,从农民变成市民也意味着收入的增加。但这也不单单是收入增加的问题,而是消费的扩大,同时也是文明上的飞跃,让人民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幸福感都有提升。
中国的城市化需要发展,但是应该如何发展?“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的成就应当惠及人民,让人民去享受发展。”姚景源说。幸福城市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以民生为本。一个城市是否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感,应当是市民说了算。老百姓不满意的地方,都应是要增长的空间。教育、医疗、养老等各方面保障能不能落实,城市的生态环境能不能改善,都影响着幸福指数的升降。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