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观点
  • 北京大雨拷问“城市良心”
  • 2012-07-23

    2012-07-23

        “对城市规划者与管理者来说,要保证城市有效运行,不能目光短浅,不能只顾局部,不能急功近利搞面子工程,而必须用全局性眼光和战略,打造出一个负责任的‘城市良心’,营造一个负责任的‘良心系统’。”

        100多年前,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依照雨果的说法,北京的下水道系统,显然欠下了一笔“良心债”:7月21日,由于“61年来最大强降雨”,北京市37人在大雨中丧生。

        有北京媒体报道称,“昨晚,暴雨使广渠门桥下一片汪洋,五辆车搁浅水中,其中一辆越野车中被困男子虽被救出,但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这只不过是北京暴雨系列灾难中的一个小插曲。部分小区积水严重,数百辆汽车被淹,机场线因为暴雨失去动力,截至22日凌晨3点40分首都机场取消了545架次航班,8万多名旅客滞留机场……在“61年一遇”的暴雨面前,一幕幕此前只在电影中才能见到的灾难场景,活生生在北京上演,这一刻,北京显得是那么的脆弱。

        令人欣慰的是,面对暴雨肆虐、百姓受灾,北京市在第一时间作出了积极应对:全面抢险,救助受困群众,更悲壮的是,甚至有的同志因此牺牲。

        失去同胞,备感痛心。不过,在感慨英雄壮举时,我们还须痛定思痛,检讨在应对天灾挑战时,还有哪些不足,哪些亟需提高。

        年年岁岁花相似。虽然今年北京的大雨为“61年一遇”,但相似的狼狈场景不止一次重演。去年此时,一场“N年”一遇的大雨,让北京顿时成为泽国,交通陷入瘫痪之中。当时有人戏言,北京人可以不用去海南看海了,因为“海”就在京城。今年的大雨,又让去年的老调重弹了一次:在微博上,网民们又开始了调侃:“现在北京打的,距离不以‘公里’算,改用‘海里’了;房子都叫‘海景房’了;大家明白为什么汽车要交‘车船税’了;甚至有人模仿某知名电视台的播音口吻说:北京数小时建成我国北方大港口……”

        其实,一夜成为泽国的情景,在广州、南京多地曾普遍上演。人们面对城市涝灾之所以反应如此强烈,那是对北京等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应对暴雨袭击不给力的不满,更是对这些城市建设规划不满。

        城市之所以“年年暴雨浸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年来,我们的城市建设往往只注重表面的光鲜,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却对地下建设选择性忽视。但这种选择性忽视总会在“N年一遇”的天灾面前受到惩罚。

        “排水系统比高楼大厦更能代表现代化”,作家龙应台说,验证一个城市是否发达,一场雨足矣。暴雨造成的“洪灾”再次说明,高楼林立不是城市现代化。城市现代化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充满着科学的、富有前瞻性的规划,能适应社会的和谐发展。法国巴黎长达2347公里的下水道系统,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江西赣州市至今发挥作用的宋代福寿沟城市排水系统,仍让人每每提及。这些系统的设计不仅“现代化”,还相当“长久化”,能经受住历史的检验。

        北京大雨造成的伤亡,虽是天灾,但也有“人祸”之嫌,存在着失责的地方——排水系统设计与规划不够合理,没有适应北京的城市发展实际。令人有些遗憾的是,至今没看到相关部门对此次灾害所造成的损害做出令人接受的解释与说明。

        一个和谐的系统,需要各个链条环节的和谐支持与配合,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传导至终端,最终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和谐与稳定。对城市规划者与管理者来说,要保证城市有效运行,不能目光短浅,不能只顾局部,不能急功近利搞面子工程,而必须用全局性眼光和战略,打造出一个负责任的“城市良心”,营造一个负责任的“良心系统”。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